2022年度十大刷屏案例
2022年度盤點第二篇——十大刷屏案例。
入選的10個刷屏案例,需符合兩個條件:
一個是要有明確或明顯商業(yè)目的。比如《二舅》雖然很火,但這不是某品牌與up主的合作,但莫言與b站的五四短視頻有入選;
另一個就是刷屏的場景以微信生態(tài)為主,不是微博,也不是抖音。當然,從別的平臺火到了朋友圈或者是從朋友圈引爆再反哺回了原平臺的,也算,比如董宇輝和東方甄選就是如此。
基于以上原則,其實大叔團隊最終選了在2022年刷屏的11個案例,以下是詳細內容,排名不分先后。
(全文8340字,閱讀約4分半)
一、董宇輝(東方甄選)
事件綜述:
根據(jù)董宇輝的自述,他在東方甄選直播半年多時間,風格一樣,直播間都是罵自己的。但在2022年6月10日,事情突然發(fā)生了質變。
俞敏洪在自己的復盤中提到,6月10日上午,有位網友看到了董宇輝的直播,覺得挺好玩兒,又賣東西,又講英語,還很幽默和人文。這位網友就隨手截屏了一段接近兩分鐘的視頻,轉發(fā)到了朋友圈。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轉發(fā),形成了病毒式的傳播。
10號當晚,東方甄選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shù)超過了十萬人。在短視頻引爆后,5天時間,董宇輝和東方甄選引爆全網。
董宇輝把直播間當成了“新聞發(fā)布會”,開啟了“戲精”之路(這里并沒有貶義之意),新東方的公關團隊(或者是直播間內容運營團隊吧,總之承擔了這個職能)也迅速行動,暗暗在背后造勢。
董接受個采訪,金句頻出;直播間又講蘇軾,又講六便士,又講自己的媽媽,又講侄子,又講起新東方的舊同事們,竟然當場落淚……
董借助媒體傳播,又不停滴給“新東方直播間”制造新聞話題,就連俞敏洪給董宇輝發(fā)微信感謝都能上熱搜,還加了一句:董宇輝的回復太機智了……
試問,這個微信截屏到底從哪里泄露的?又是濃郁的公關策劃味道。不要坑位費呢,又是一波好評,還是供應商爆料……
大叔點評:
1、短視頻刷屏不能忽視朋友圈
很多人認為在朋友圈刷屏過時了,都把精力和費用都投在短視頻平臺。但此事證明,短視頻傳播,必須要“寄生”在朋友圈,才能尋找到真正的流量密碼。
2、刷屏背后公關可沒有躺平
新東方直播間的刷屏,絕不是躺平式的公關,里面有很多公關策劃的動作。
3、刷屏也需要借“勢”
如果董宇輝努力了3個月,始終不見效果,他選擇放棄了直播,真去支教了,沒有等到李jq出事和老羅退網,那可能也就沒有這個案例了。
對企業(yè)傳播操盤者來說,一方面要去學習總結別人刷屏之術,另一方面則要看到當時的道(勢能),再比如劉畊宏的直播跳操火爆,其實與上海多日疫情以及抖音直播急需拓圈都有極大關系。
二、劉畊宏
事件綜述:
如果說2022年最具現(xiàn)象級的傳播案例,劉畊宏如果排第二,估計沒人敢排第一了。
2021年12月,劉畊宏與無憂傳媒簽約,開始做抖音直播。2021年12月19日到2022年2月17日,2個月內,劉畊宏夫婦共直播了9場,累計帶貨665.42萬元,還不如一個腰部網紅。在直播帶貨屢遭“失敗”之后,劉畊宏開始嘗試重拾自己擅長的健身領域,轉戰(zhàn)直播健身。
2月18日,劉畊宏開啟了首次健身直播,第一次便收獲了24.73萬觀眾,在此后的兩個月里,粉絲量逐漸累積到500萬。但真正讓他刷屏和破圈的,是一系列烏龍禁播事件之后的一次直播“事故”。
4月5日,直播健身時,劉畊宏不小心漏出腋毛,第一次被抖音系統(tǒng)警告“不雅觀”,被停播。4月6日的直播,因為他的身(胸)材(肌)太好(大),又被系統(tǒng)警告,直接又停播了。
多次和抖音系統(tǒng)“斗智斗勇”之后,4月7日早上的直播,劉畊宏夫婦穿起羽絨服跳操。但是,穿衣服跳操并不是提前策劃的,而是隨機穿的,卻讓劉畊宏的健身直播徹底破圈。
與此同時,隨著上海等多地封控,“劉畊宏女孩”成為熱門詞匯。
4月21日晚,為了能夠壓過7天漲粉1000萬的熱搜,劉畊宏開始使出“必殺技”。當晚的健身直播中,在“毽子操”沒有什么新話題之后,他快速自創(chuàng)了一套新操——名字從《本草綱目》變成了《龍拳》,與之對應的動作則難度較大。也正是因為這次“升級”,讓劉畊宏再次再次出圈。
一次穿羽絨服跳操,一次龍拳嚇退40萬劉畊宏女孩,兩次直播間所引爆的話題,在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傳播中,實現(xiàn)了兩次數(shù)量級翻倍的刷屏和出圈。雖然有偶然的因素,但內容力和話題性的打造,成為出圈的核心。當然,劉畊宏選擇周杰倫的中國風音樂以及他本人與周杰倫的親密關系,都成為這次出圈的關鍵配菜。
大叔點評:
1、劉畊宏的刷屏套路被董宇輝復制
直播間視頻素材被大量剪輯,制作成更短的視頻,在各種渠道擴散,這個操作手法,算是劉畊宏首創(chuàng),然后被董宇輝復制。小楊哥也是這個套路。
2、刷屏借“勢”和造“勢”都很重要
上文說了,劉畊宏的刷屏,與疫情封控下的情緒需要釋放,有非常大的關系,但是,從直播定位,到偶然事件,再到持續(xù)話題炒作,其實也都需要藝人本人以及mcn機構的深度策略和快速效應。
三、奧迪《人生小滿》
事件綜述:
這應該是2022年真正刷屏級的借勢短視頻。
2022年5月21日,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小滿這一天,奧迪發(fā)布的《人生小滿》視頻,在其視頻號創(chuàng)造了轉發(fā)點贊和收藏均已超過10萬,在劉德華的個人抖音賬號上接近500萬點贊,總播放量預計已過億。
可惜的是,隨著當晚出現(xiàn)“文案抄襲”令刷屏反轉,奧迪官方主動撤下了視頻。雖然雙方和解,但這個視頻沒有再次上架。
大叔點評:
1、節(jié)日營銷+群體情緒引爆刷屏
《人生小滿》的刷屏,非常符合大叔《刷屏》里的觀點,核心是借勢,但分了“術”和“道”兩層,“術”指的就是節(jié)日營銷的借勢技巧,品牌之前更多關注的是春節(jié)、中秋、端午這樣的“大節(jié)”,24節(jié)氣的其他節(jié)并不太重視,而這次“小滿”成功突圍。
“道”指的是群體情緒,為什么“小滿”能刷屏,因為品牌方借由“小滿”這個節(jié)氣,傳遞了一種人生的哲學智慧,簡而言之就是“小滿就夠了,知足常樂”,尤其是在2022年多地都有較長時間封控,整個疫情經歷了3年,大家都需要某種意義的“安慰劑”。
2、品牌精神植入要大于產品功能
大叔在《刷屏》里反復強調這點,奧迪做得很到位,因為你如果想要在朋友圈刷屏,希望引起每個用戶的分享,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這不是廣告,而是替我說出了我想說但未能說出口的話。奧迪在整個短片中的植入非常克制,也是成就刷屏的關鍵。當然,劉德華這個ip也是加分項。
3、“劇情反轉”讓視頻更出圈了
劇情反轉,確實讓該視頻更出圈了,但這絕對不是奧迪故意抄襲,或者與“滿哥”聯(lián)合策劃的,因為這樣的負面口碑帶來的流量,對奧迪品牌和劉德華來說,一定是傷害大于收益,這是成熟品牌必須要守住的“底線”。
四、B站《不被大風吹倒》
事件綜述:
2022年5月4日,也是B站《后浪》刷屏的第三年。依舊有不少甲方參與借勢營銷,包括不限于:B站《不被大風吹倒》、快手《青春十萬米》、伊利《蘇神》、飛鶴奶粉《奮斗者!正青春》、匹克《腦動》、金典《人間》、TCL《想象力》、網易云音樂《敢于》、京東《何為青春》。
大叔還專門寫了一個合集分析。為啥2022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這么多品牌都要參與呢?一個背景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
但在借勢視頻的質量上,也只有B站與莫言的《不被大風吹倒》刷屏了,其實伊利的《蘇神》也不錯,可惜內容力還是遜色于B站與莫言了。
大叔得到的消息是,當天下午5點,這個視頻在微信視頻號的播放量破千萬,轉發(fā)量近40萬,遠超b站站內的數(shù)據(jù)(517萬閱讀量+13.5萬轉發(fā)),只有2.1萬的評論略勝視頻號一籌。值得一提的是,這信真的是莫言自己寫的,而不是廣告公司代筆。
與前兩次相比,b站這次收住了“鋒芒”,莫言通過一個來自年輕人的問題——“人生遇到困難,該怎么辦?”講述了兩個小故事:新華字典和爺爺。
2022年,大學生畢業(yè)人數(shù)首次突破千萬,就業(yè)壓力+疫情3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B站通過莫言之口,告訴年輕人要“挺”住,而不是喊口號,大叔覺得樸實而溫暖,與其他打雞血的案例形成了強烈反差。
大叔點評:
1、節(jié)日營銷+群體情緒引爆刷屏
《小滿》和《不被大風吹倒》的刷屏套路,幾乎一模一樣,都找到了一個節(jié)日,洞察到了公眾情緒,給了大家一個自我釋放的內容載體,以此實現(xiàn)了品牌精神的傳遞。道理似乎誰都懂,但真正做到就很難,難在與公眾共鳴,難在品牌植入。
2、社會化營銷不再是投機取巧
如果你是一個品牌,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有自己的節(jié)日嗎?像B站這樣能堅持做3年“五四”短視頻的甲方,并不多。現(xiàn)在,B站在“五四”的心智優(yōu)勢,無人出其右了。
大叔并不是無腦夸B站,只是希望品牌主都能想清楚,你需要在每年的什么時候做一個代表品牌的重要發(fā)聲,要想清楚這點,然后再結合自己平臺和用戶的特色,去堅持做,才能有引爆和出圈的可能性。社會化營銷的手法可以投機,但策略不可以投機,需要長期主義,因為做個借勢海報就能出圈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既然大家都在省錢做社會化營銷,那就集中力量辦大事吧。
五、蒙牛&谷愛凌
事件綜述&大叔點評:
2022年北京冬奧會,可謂是全民關注,而關注度最高的運動員,一定是谷愛凌。粗略統(tǒng)計,她的商業(yè)代言突破了30家,而哪家企業(yè)又能脫穎而出呢?大叔認為是蒙牛。
蒙牛厲害的地方在于:
1、與伊利搶資源
在伊利作為冬奧會官方贊助商這樣的巨大夾擊下,蒙牛能否簽準運動員,實現(xiàn)彎道超車,非常難。考驗運氣,更考驗前瞻能力。早早地簽下谷愛凌,才有了2022年的一系列動作。
2、與谷愛凌強捆綁
如何讓品牌與谷愛凌強在冬奧會期間強綁定,這也非常難。在一次賽后采訪中,讓谷愛凌在回應中提到“中國牛”,再把“中國牛”與“蒙牛”還有谷愛凌的廣告打遍全中國,這是“廣告公關化”的經典案例。
六、海信&世界杯
事件綜述&大叔點評:
世界杯與冬奧會形成了一頭一尾的刷屏效應,也是2022年最大的兩個“勢”。
雖然蒙牛依舊表現(xiàn)不俗,但大叔這里重點說海信,畢竟,“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這個廣告,靠著爭議,出圈了。也是典型的“廣告公關化”打法。
其實,早在俄羅斯世界杯,海信就打出了“中國電視,海信第一”的標語,4年之后只不過是故技重施,沒想到卻翻了車……
迫于輿論壓力,海信“被迫”改了廣告語,叫做“中國制造,一起努力”,又在決賽更新為“干就干好,爭就爭王”。但與蒙牛在決賽的自黑廣告相比,海信的造梗能力略差。
如果說海信這個案例給同行最大的啟發(fā)是什么,大叔認為,那就是“無爭議不出圈”。有爭議性的內容,才能出圈,吸引其他圈層的關注,吸引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再進一步拓圈。
其實俄羅斯世界杯的洗腦廣告也是靠爭議。
七、網易云音樂《年度聽歌報告》
事件綜述&大叔點評:
一年一度的歌單刷屏,都會留給網易云音樂。雖然其實2022年末網易的另一個內容刷屏更猛,但由于某些原因,大叔只聊歌單吧。
畢竟,類似的套路,每年都能在朋友圈掀起一波流量,網易刷屏的“功夫”,還是底子很深的。
大叔看到,網易云音樂在2022年度歌單上還是做了微創(chuàng)新,比如:增加了四季里你最愛聽的歌等,在畫面上也更加走治愈風格。
年度報告最早始于2016年的網易云音樂,幾乎每年刷屏,后來者也紛紛跟進,包括不限于:qq音樂、酷狗音樂等。
網易云音樂年度聽歌報告,符合《刷屏》的4大動力,即:幫助用戶提供社交貨幣(個人聽歌的隱私曝光啦,大家快來關心我),樹立用戶在朋友圈的好人設(我是文藝青年),儀式感(年終總結,年年有),情緒刷屏(我表達故我在)。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目前僅存的能刷屏的h5。
音樂確實和情緒關聯(lián)性很大,更容易有煽動性,但如果每年都是類似的套路,網易云音樂的這個刷屏到底還能走多遠,大叔打個問號。
支付寶賬單,由于之前的隱私事故,當然還有別的原因,今年已經看不到了。
八、羊了個羊
事件綜述:
這是一個現(xiàn)象級的微信小程序游戲。
《羊了個羊》這款號稱通關率不足0.1%的消除類游戲,在2022年9月14日沖上微博熱搜榜一之后,開始引爆全網,流量之大令服務器兩天崩了三次。截至9月16日,微博“羊了個羊”話題有25.4億次閱讀。截至9月19日,微信指數(shù)達到峰值,關鍵詞熱度近3.9億。
????游戲刷屏的同時,兩張流傳在微信群關于收入的圖片令事件更加出圈。圖中顯示,這款游戲單日收入468萬余元人民幣。雖然馬化騰在9月15日辟謠稱圖是PS的。
大叔點評:
1、微信圈層刷屏是引爆的關鍵
根據(jù)創(chuàng)始人的采訪,這個游戲最早是在2022年8月先在抖音上線的,但做了一個月數(shù)據(jù)一般,項目組已經放棄了。后來一些粉絲建議,出一個微信版本,才于9月在微信小程序上線。
第一天上微信,就是同事向家人和朋友各種分享,來了100多用戶。然后經過差不多10來天的時間,游戲已經裂變到將近100萬日活(日均活躍人數(shù),DAU),因為這款游戲在大學生圈層開始成為熱門。
抖音是公域,微信是私域,這個案例展示得非常清晰。
2、社交游戲服務于社交話題。
“社交游戲其實是游戲服務于社交,社交它需要什么樣的內容,我的游戲就做什么樣的內容,不需要我就去掉了。”比起游戲本身,社交性與話題性才是《羊了個羊》走紅的根本原因,2天12次上微博熱搜,每一次話題都令這塊游戲進一步刷屏和出圈。
一個很好或者很火的東西,都會出現(xiàn)人性,只要把人性中一個點發(fā)揮到極致,就可以做成一款社交游戲。這塊游戲充分利用了朋友圈刷屏的多個特性,比如優(yōu)越感,好奇心,吐槽點,參與感。
《羊了個羊》終于給小程序游戲打了一個樣。
九、GQ實驗室《紅了》
事件綜述:
2022年8月11日,GQ實驗室推送了一篇題為《紅了!》公眾號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這篇文章,以“美”為主題,用150句文案詮釋了150種不同的美,所有文案以一種自動彈出的方式呈現(xiàn)給讀者,實際上是為資生堂150周年直播造勢的一篇軟文。
在公眾號流量下滑的幾年時間里,難得有一篇靠創(chuàng)意刷屏的公眾號文章。這篇文章不僅輕松收獲10萬+閱讀量,更是在24小時內斬獲3.6萬點贊,1.5萬在看。
大叔點評:
1、排版和文案的創(chuàng)新缺一不可
很多人認為,這篇文章的刷屏,主要是因為排版創(chuàng)意。但實際上,SVG交互式圖文已經被很多品牌玩得很溜了,比如蘋果。大叔更傾向于這次刷屏是排版和文案的共同創(chuàng)新,因為不管排版如何好看和有創(chuàng)意,文案才是核心。
150種美的文案,總有幾個能夠和讀者形成某種共鳴和認同感,再加上微信排版的創(chuàng)意,可能你還沒拉到文末的廣告呢,就迫不及待分享了。
2、“微雕”就是不停測試網感
羅永浩在跨年演講里提到了這個案例,并總結了一個詞“微雕”。啥意思呢?就是有一個基礎文案和創(chuàng)意之后,如何進一步精雕細磨,把作品變成精品。
大叔理解,這里的“微雕”就是不停滴站在讀者視角,去優(yōu)化文案和排版,去一次次測試文章的網感。我想,這就是GQ實驗室能經常出爆款的核心原因之一。
3、品牌植入的深淺會影響刷屏
其實這也是文章刷屏的核心原因之一,那就是資生堂的廣告植入并不硬,還是在強調品牌理念,而非單個產品的功能。大叔也看到,有人認為,《紅了!》刷屏更讓GQ實驗室火了,而不是資生堂,我覺得這是吹毛求疵了。
微信公眾號軟文刷屏,越來越難,但微信公眾號依舊是在朋友圈實現(xiàn)自傳播的最佳載體之一。
十、QQ“異次元的我”
事件綜述:
這是騰訊騰出的一款ai繪畫功能,其實入口還挺深的,得打開qq,在“小世界”里搜到,用戶上傳一張照片,就能自動生成一張漫畫風格的照片。
只需要上傳一張照片,一鍵即可穿越二次元,QQ小世界二次元生成器——“異次元的我“竟然不僅在微信朋友圈和社群刷屏了,更是火爆到了國外。
大叔點評:
1、“技術刷屏”終于在2022年回歸
今年是人工智能領域成果井噴的一年,前有 AI 畫畫,后有chatGPT,再加上“二次元生成器”,都能很快在朋友圈刷屏,這就是大叔前幾年說的——典型的技術刷屏。新的技術或者技術的進度,就會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2、技術提升了用戶的優(yōu)越感
以異次元的我為例,AI繪畫功能的升級,可以把一張很普通的照片,化“腐朽”為神奇,極大提升用戶的優(yōu)越感,我變帥了,變美了,從而積極分享。當然,照片的前后對比帶來的反差感,也會提升趣味性,也會刺激轉發(fā)和分享。
大叔看到,在QQ“異次元的我”刷屏之后,其他平臺很快跟進,包括不限于:抖音、百度等紛紛推出類似的功能,也收獲了不錯的流量。
大叔認為,隨著元宇宙等概念越來越火,類似的刷屏案例應該在2023年被繼續(xù)優(yōu)化及復制。
十一、瑞幸椰樹聯(lián)名
事件綜述:
品牌聯(lián)名的活動,一年有很多案例,但真正在2022年刷屏的,應該只有瑞幸和椰樹。
2022年4月8日,瑞幸微博率先放出了一條消息:“倒計時3天!這個合作品牌34年來首次聯(lián)名”,同時還配了一張聯(lián)名海報圖,海報左邊是瑞幸經典的咖啡杯造型,右邊則是打了馬賽克的黑紅黃藍色的瓶子。明眼人一看就懂了,這是椰樹。
經過3天預熱之后,4月11日,椰樹和瑞幸雙雙正式官宣:雙方推出聯(lián)名款產品“椰云拿鐵”。
這次聯(lián)名的一系列動作,在朋友圈刷屏。4月12日,瑞幸官方微博稱,椰云拿鐵首發(fā)日就創(chuàng)下總銷量超66萬杯的佳績。
大叔點評:
1、“土”與“潮”在流量池碰撞
回看這次聯(lián)名,瑞幸完美榨干了椰樹的所有話題屬性,尤其是簡單粗暴的PPT設計,五彩斑斕無審美的撞色,以及肆無忌憚的文字排版,把椰樹的“土”發(fā)揮到了極致,竟然變成了“土潮”!一方面是瑞幸強大的造梗和玩流量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椰樹天然的品牌屬性。
2、聯(lián)名實為配合產品和基本面
瑞幸做這次聯(lián)名的邏輯很清晰,有兩個:
第一是支撐公司基本面。4月11日晚,瑞幸公告稱,完成財務債務重組。“在債權人支持下,正式結束作為債務人的破產保護程序。”自此,瑞幸經過2年時間徹底扭轉局面,而此時,它更需要一場“秀”來證明自己的賺錢能力,向資本市場講故事,“椰云拿鐵”就是這個陽謀。
第二則是強調品類霸主地位。超級明星單品“生椰拿鐵”一年就賣了1億杯,其他競品早就跟進了,瑞幸需要抓緊這個品類,持續(xù)創(chuàng)新。
3、品牌聯(lián)名需要避免的3個坑
大叔認為,品牌聯(lián)名有3個坑,分別是:出圈、雙贏和長線。那品牌聯(lián)名到底要怎么搞呢?逆向思維,把上面三個坑“倒”過來看,甲方做品牌聯(lián)名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憑什么我的品牌聯(lián)名能出圈和刷屏?
第二,我在品牌聯(lián)名中能贏得更多嗎?
第三,品牌聯(lián)名能給業(yè)務帶來快速增長嗎?
以椰云拿鐵的案例來看,瑞幸(椰云)和椰樹都通過各自擅長的手段出圈了,瑞幸策略清晰,贏得更多,實現(xiàn)了業(yè)務的快速增長。
雖然建議避開三個坑,但如果你只把其中一個或者一個里面的某一點,作為品牌聯(lián)名的目標,并能夠最終實現(xiàn),也是不錯吧,畢竟,每個品牌所處的階段不同。
從這個角度看,椰樹把34年的“第一次”貢獻出來,創(chuàng)了微信指數(shù)最高點,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關注,也有收獲,后者又在直播間以擦邊球的方式繼續(xù)強化著自己“土”的品牌屬性。
十二、總結
最后,大叔稍微做個總結吧,談3點。
1、所有品牌都不能忽視微信的私域流量池
“兩微一抖”時代,似乎所有品牌都把資源向短視頻平臺傾斜。但你也看到了,短視頻平臺的粉絲,并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無法形成私域流量的閉環(huán),大家都在琢磨算法。
羊了個羊的創(chuàng)始人也說了,這個游戲在抖音先推出,沒什么流量,都要換項目了,卻在小程序引爆。為啥呢?就因為微信才有私域流量和用戶圈層,實現(xiàn)真正的自傳播,而無需給微信交一分錢,反過來,微信還得給你廣告費……
再看董宇輝,其實也是憑借其直播短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的裂變和刷屏,才逆向為直播間帶來了流量和關注度。
數(shù)據(jù)顯示,微信的月活用戶已經突破13億,雖然抖音月活用戶也接近9億,但二者的數(shù)據(jù)架構和流量分發(fā)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雖然都是“內容找人”的邏輯,但微信靠私域,抖音靠算法。
2022年出了這么多現(xiàn)象級的刷屏爆款,足以說明,微信這個巨大的流量池依舊是個寶藏,這也是大叔持續(xù)寫“十大刷屏案例盤點”的原因之一。
2、“刷屏素材”多了,但品牌別喜新厭舊
如果簡單分個類,你就能看出,2022年,刷屏的載體,非常豐富。
董宇輝和劉耕宏,甚至包括汪小菲和張?zhí)m,都是直播出圈;奧迪和b站則是短視頻刷屏;qq的“異次元的我”和網易云音樂的“年度歌單”實際上是h5;羊了個羊是小程序,GQ實驗室《紅了》則是微信公眾號文章;瑞幸椰樹的聯(lián)名則是靠著海報(外包裝)。蒙牛和海信的出圈則是憑借各自在冬奧會和世界杯兩大賽事中的代言人和廣告策劃。
大叔對刷屏的定義是:凡是能夠在微信生態(tài)一鍵轉發(fā)的素材,從這個角度來看,刷屏的素材是前所未有的豐富。大叔提一個小建議,品牌在選擇載體時,應該更重視的是如何引發(fā)社交貨幣的交換,而不是去關注刷屏素材的新與舊。
大叔看到,2022年,很多品牌都把視頻號運營作為了標配,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和財力去制作了大量的短視頻,但真正刷屏的、有明確商業(yè)屬性的視頻號短視頻,在2022年又有幾個呢?
3、情緒不再是“術”,而是刷屏之“道”
大叔曾經把“情緒刷屏”作為一個6個刷屏之“術”的其中一個,現(xiàn)在來看,應該是錯了,因為公眾情緒實際上是刷屏之“道”,因為去中心化傳播中,每一個人是核心,如何影響單個個體呢?一定是情緒化的素材。
從2022年的刷屏案例來看,無論是劉耕宏,還是奧迪《小滿》和b站《不被大風吹倒》,甚至是網易云音樂的年度聽歌報告,都是品牌或個人洞察到了疫情之下的公眾情緒,并為大家找到了一個情緒出口。當然,負面刷屏中的“情緒”更強烈和普遍。
大叔的建議是,品牌在策劃和制作任何社會化傳播或營銷素材時,都應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即:
在用戶看5秒就有可能刷走的“搶眼球”時代,我拿什么情緒牢牢抓住讀者,讓讀者能夠迅速被我的傳播素材所吸引,進而產生共鳴和分享,而不是心里總想著植入的廣告和所謂的創(chuàng)造者情節(jié)。
從這個角度來看,肯德基可達鴨在上海的爆火,也算一個吧。
案例可能還有遺漏,歡迎你在留言區(qū)補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