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2天漲粉百萬,《二舅》給內容從業者的幾點啟示
首發:新榜,作者:張潔,校對:卷毛
B站2天漲粉百萬,“衣戈猜想”成了這幾天最受關注的UP主。
熱度高到他自己都有些不安,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希望熱度趕緊過去、網友對二舅的關切止于相忘,尤其別去打聽二舅的住址。
截至發稿前,這條視頻在B站的播放量已近3000萬,昨晚凌晨1點,還有3萬多人在線觀看,《二舅》的后勁有點大。
爆紅之外,廣大網友圍繞“精神內耗”的討論如滾雪球般,有人被二舅治愈了,也有人更致郁了。
衣戈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這個視頻想表達是你治愈了自己跟自己和解了之后,接下來你應該接著跟這個世界干才對。而不是過于把它當成一個治愈的雞湯,然后又開始過著非常躺平的生活。”
本文我們主要想從內容從業者的角度,聊聊這條視頻帶來的一些啟示。
01 一個文字創作視頻化的參考范例
《二舅》爆紅后,很多人對這條視頻頗具文學性的旁白、扎實的文本功底、流暢的故事節奏印象深刻。 有人說,從中看到了視頻文學,也有網友說,這是他今年看過最高級的視頻,“真實生活的圖片配上幽默的文案,敘述了二舅的一生,像看了一篇名家的文學短篇小說”。
從內容的角度來說,二舅常有,衣戈不常有。一定程度上,是這個文案讓二舅的故事吸引了更多人。
就這樣,一條視頻的爆火,卻給文字從業者帶來了莫大鼓舞。
和菜頭在“槽邊往事”發文談《二舅》,認為這是一部“散文MV”,“文字所不及之處,讓畫面來填補,畫面有不逮之處,由文字敘述來粘合連接,于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文本扎實+會講故事+視頻化,這應該是圖文創作者相對熟悉且可復制的一種表達方式。
尤其對想轉型做視頻但找不到方向的公眾號作者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的參考范例。此外,雖然短視頻直播分走了大部分注意力,但從這兩年很多爆款案例的傳播路徑來看,微信朋友圈仍然是第一出圈陣地。
東方甄選的雙語直播,第一波發酵就是微信群、朋友圈流傳的視頻片段,再到抖音直播間流量暴增。這次《二舅》的內容刷屏盛況,也是從微信開始,繼而微博熱搜,同時B站力推,持續加熱。公號作者做視頻,是有陣地基礎的。
02 說人話的方式幽默點
除了創作形式,具體的表達方式也值得借鑒。
《二舅》文本的另一個特點是幽默詼諧和浪漫化敘事。
比如視頻的開頭——“這是我的二舅,村子里曾經的天才少年;這是我的姥姥,一個每天都在跳popping的老太太。”
據衣戈解釋,這里“跳popping”般的抖動,其實是因為家族遺傳病。
他有意每隔30秒或1分鐘就故意“消解一次”,讓大家笑一笑。
“因為我感覺其實生活當中也是這樣,包括二舅,他在經受所有的苦難的時候,他某一天也會因為某件事情而很開心,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哪怕是最苦難的生活,可能在它里面那么一兩個瞬間,你也是有點開心的,所以我是故意那么設置文稿的。”
他討厭升華苦難,因此在視頻中頻繁“破梗”,不希望觀眾“悲悲戚戚,最后哭成一團”。
確實,生活已經夠苦了,看個視頻還是盡量笑吧。
視頻背景音樂用的是電影《史密斯夫婦》里的配樂,“聽到就覺得應該跳探戈,反正我不會放二泉映月,逼著你哭,我覺得那樣很不好”。
這樣的搭配跟抖音張同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張同學走紅視頻的BGM用的就是搖滾曲風,鄉村寫實視頻+搖滾BGM,淡化了狼狽的部分,呈現出粗獷的美學。
再如,他對二舅和姥姥生活日常的觀察寫實,很稀松平常但很細膩有趣:
“這幾年二舅木工活也不做了,全職照顧姥姥。早上給姥姥洗臉,晚上給姥姥洗腳,下午逼姥姥鍛煉。姥姥每走二十步就得坐下歇十秒,二舅每走二十步就會落后姥姥三米,趕上這三米正好需要十秒,接著走。這么默契的走位配合,我上一次見到還是在喬丹和皮蓬身上。”
還有視頻中流傳最廣的這句,大概也是他所說的金句:
“這個世界上第一快樂的人是不需要對別人負責的人,第二快樂的人就是從不回頭看的人。遺憾誰沒有呢?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時候才發現,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一直在遺憾過去的遺憾。遺憾在電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戲,在生活里是讓人沉淪的毒藥。”
“衣戈猜想”在視頻中建議:“如果你想向現在的年輕人傳達一個東西的話,你最好是用一種比較簡練甚至金句式的語言,說出來之后甚至有點酷。”
這在某種程度上跟講脫口秀很像,底色是悲劇,但不能真的沉重,不然演不下去了。
03 內容帶來的普遍共情
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二舅》。
“精神內耗”不一定能被二舅治好,但確實有很多人從這條視頻中找到了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引起了普遍共情。
在這個被不確定籠罩的當下,尤其需要內容帶來一些情緒上的支撐。
衣戈在媒體采訪中回頭總結,他感覺自己可能是一不小心挖到了“大家心里面一直沒有被表達、被宣泄的一些東西”。
“當下很多80后、90后去大城市打拼,但跟鄉土仍有很深的連接。他們可能和我一樣,印象中家鄉永遠是冬天,因為只有過年才回家一次,農村日新月異,而家里的老人漸漸變老,我覺得可能這些擊中了大家。”
“二舅”并不少見,《二舅》只是縮影。
這條視頻又被網友稱為視頻版《活著》(雖然衣戈并不這么認為),而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曾這樣分析《活著》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很苦很善良”。“很苦”,是記憶積累,又是宣泄需求,是暢銷保證,也是社會安全閥門。“很善良”,是道德信念,又是書寫策略,是政治正確,也是中國的宗教。
沒有人喜歡苦難,苦難是非必要的苦難。但《二舅》這個故事還是為一些人提供了“表達出口”。
04 做自己想做的內容吧
在《二舅》走紅的前兩天,新榜編輯部恰巧發了一篇觀察分析衣戈視頻內容的文章,《二舅》并不是他的第一條爆款,今年6月,衣戈創作的視頻也沖上過B站熱搜第一,獲得千萬播放。
結合衣戈以往的內容來看,《二舅》確實與眾不同。相對來說,他之前的題材更多是硬核科普,比如“誰在組織高考作弊”“男人為什么長著乳頭”“人類如果在固定時間發情世界會怎么樣”,諸如此類,但也沒有非常明確的定位。
這些題材劍走偏鋒但相對小眾,往往是在消化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拆解輸出,而《二舅》將鏡頭對準了他身邊的人物故事,相對而言,前者在題材上就更難打破圈層。雖然,出圈也不是創作者唯一的追求。
衣戈當然也有流量焦慮,偏偏《二舅》這條視頻是他抱著掉粉的心態做的,卻做出了漲粉百萬的爆款。
衣戈說,他想做這個視頻已經有七八年了,這次回村子就想“完成心愿”,一開始是想完全規避流量焦慮,預估只有10-15萬的播放量。
可能很多事就是這么無心插柳,不為流量,想任性一把做自己想做的內容,卻賺到了流量。
他在后浪研究所的采訪中說:“我一直想過一個很酷的人生。二舅就很酷。我有一點小酷,但是不多。這點表現在我對自己追求的堅持上,比如在平衡自己想做的東西和在流量上。做這個視頻我就已經覺得自己有點酷,我居然在這么一個流量焦慮的時代,不顧流量做了一期視頻,居然還火了,挺好。”
雖然,這種流量焦慮并不會消失,而且在這條視頻的創作過程中也有體現。
就比如他最開始定的標題是《我的二舅》,但最后一刻又動搖了,改成了現在的標題,因為“流量焦慮又起來了”。
流量焦慮、持續輸出的焦慮,這些是大多數創作者都在面對的問題。
前不久,papi醬和羅翔對話的一條視頻中,papi說自己也經常有“做不下去”的時候,“十天可能有七八天都是這個狀態”。
“這兩年做東西,我們其實知道觀眾喜歡什么,我們有時候會故意避開。我覺得創作者和你的觀眾之間不應該是一個諂媚的關系,如果你一味地諂媚,到最后你自己的東西會消失的。”
做內容,內容和人是高度綁定的,這也是內容創作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個人自媒體,只有拿出真實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內容,才能長久。
創作者和作品之間最好的狀態是“天人合一”,如果在作品中刻意隱藏自己,迎合大眾的觀點,最終結果可能是累死自己,也不太能真的打動更多人,屬于創作者的“自我內耗”。
我們之前采訪過一個B站UP主,叫阿扶,他做視頻,不僅要考慮選題考慮熱點,還要去琢磨自己,了解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找到自己真實、完整的狀態,讓做視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做視頻的過程,也是他完善自己的過程。
而且,流量和熱度往往是不可控的。
爆款可以有方法,但更多時候是玄學。影響流量趨勢走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平臺造星,大勢所趨。
用羅翔的話說就是,“命運點中了你,也會點中其他人,不可控,只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越關注越事與愿違”。
在不可控中相對可控的,只能是盡量做自己想做的內容,像《二舅》這條視頻一樣,去關心自己身邊具體的人和具體的事。
《二舅》火了之后,衣戈的母親、舅舅們看到都哭了。
比起互聯網上洶涌的流量,幾個家人之間的關心理解,或許更容易治好流量焦慮帶來的“精神內耗”吧。
另外還有一點,這些年熱點來得快去得快,爆款的“反轉”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了。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沒問題,而且是有價值的,不討論才不正常,但與此同時,我們是不是可以對爆款內容多一些耐心。
不僅是對無人問津的內容多一些耐心,也對一夜爆紅的內容多一些耐心。
一個博主從全網出圈到恢復平靜,很快會有人說“XX涼了”“又被抖音拋棄了”“再不帶貨來不及了”。流量高峰本就不可持續,羅翔入駐B站時2天漲粉百萬,現在也沒有按這個節奏漲粉了,這才是常態。
拿《二舅》來說,走紅之后,作者短短兩天回應了好幾輪,回應了沒抄襲、故事不是編的、二舅不帶貨、不想升華苦難。雖然,這可能是破圈帶來的必然結果,但目前很多對作品的討論還是過于苛刻了。
換句話說,如果對一個作品過度引申、指責,這本身也是一種“精神內耗”。如果一定要面面俱到,那最后可能沒人敢做內容了。創作者可以不追求面面俱到嗎?
最后,關于我們誰也沒法治好誰的“精神內耗”,分享一個《十三邀》對話鐘叔河的片段。
節目中有年輕人問鐘叔河,“這兩年很多人都有一種無力感,面對一些事或是整個世界的變化,好多事情你覺得不對,但是好像又確實沒什么對策”,他是這樣回答的,借用一下,與各位共勉與反思:
來源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