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店廠牌天&空喜提金投賞大獎,
并摘得[年度創意代理公司]年度桂冠!
隔屏看秀,內部大佬一波炫富摔
(摔的太逼真,心疼獎杯)
作為前員工曾有幸參與的一個項目——
#墨水瓶咖啡#(十三邀 × Costa)
“這個喝墨水的孩子”在表彰大會中也摘得了一朵小紅花
——2018金投賞線下促銷類金獎
有點驚喜,很是感恩。
#墨水瓶咖啡#
雖然這個案子出街有段時間了,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個契機;通過這個案子回顧下過程中經歷的收獲,也借此懷念一下當時team小伙伴們;(很多人分散在各家公司,甚至祖國各個角落了)。
干一杯
所有的愛都在(毒)酒里
接這個項目當時的背景是:騰訊視頻#好時光列車#正在北京落地;(據說是空史上zui大的一波線下執行)。
點擊查看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2343.html
《十三邀》另一個線下事件
#十三邀不賣快餐#也在推進ing
點擊查看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3224.html
在這個過程中當時團隊接到了十三邀xCosta包店事件的brief,一起參與這個項目的有肖大、Zoe、小獅子、阿偉、橙子、小魚、君玉。
都知道奇怪的人在廣告公司里很多,怪人一多,怪想法就怪多的,怪想法一多,就有了
第一個收獲:仔細聽別人的想法,換個角度思考brief
團隊嘛,互相學習,天天向上
記得為了這個項目開過多次腦暴會,我一有“哎~還可以這么思考?”的感覺就會不自覺豎起耳朵點贊,這種機會現場有很多。
每個人的閱歷和思考廣度是有階級差別的,不同角度的想法,常倒逼我換角度來重新思考brief。
據說捏個腳也可以學會換位思考
第二個收獲:充分的腦爆,需要適度的隱形壓力
那段時間我會為準備腦暴頭疼,一直認為高密度的腦暴太傷元氣,直到今天有點新看法:開放式的思考是為了不局限創意內容,腦爆卻是產出創意(功利性)的一環;多次又無產出的腦爆現場很難被容忍,有節奏的開聊和準備一定數量的idea,是一種隱形壓力;但這對尋找好創意,還是有好處的,因為大部分人有惰性,曬著太陽想出好創意的人沒那么多;當然,最佳鴨梨指數是多少?(有待實驗)
每家公司/每個team不一樣;天&空的標準怎么樣呢一字排開,開始你的板書表演吧。
(據說有每人20個idea的腦爆現場)
想挑戰一下的朋友,做好思想準備先。
這里是一個奇襲:
實在頂不住這種隱形職場壓力
就來一杯濃縮了芬蘭美好生活哲學的
蔚優純牛奶
少一點煩感,多一點靈感
點擊查看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42447.html
瞬間回血,20個idea,沒在怕的
項目經歷得多了,就會思考一個問題:
第三個收獲:要喝多少墨水,能想出簡單的好創意?
回看#墨水瓶咖啡#的brief內容很簡單:文化類訪談《十三邀》和Costa,要搞一波話題包店事件。
如何將文化符號和Costa元素進行融合,并輸出一個話題性的創意內容,是當時團隊主要發力的方向;一次兩地電話會議中,想法有了;當時在北京騰訊總部開完會的小伙伴和上海的小伙伴遠程電話會議,兩邊隔屏喊話,把所有想法抖出來討論;大家邊吃邊聊,一句冷不丁的:
”以前說有文化的人不都是肚子里喝了很多墨水的人么?”
“對啊”
”哎!可以用墨水瓶裝咖啡嘛”
于是,有了這個創意。
#墨水瓶咖啡#
當時工作滿檔沒有去細想,可是從這個項目開始,到來一案后跟了一些類似項目,有個概念越來越清晰:
很多創意,都是從小處打磨出來的,多少創意的源頭都是極簡單的。簡單到一段童年記憶、一件手邊物、一句俗語、一聲媽...簡單到很多人都不會察覺,都沒有注意到,都忽略了。而你抬出它、戳明它和品牌的簡單聯系,客戶與用戶的溝通,瞬間也變的簡單了。
這種簡單的廣告語言有天生的好處,那就是你訴求里的很多信息都被一個常識性的符號在用戶成長記憶中提前背書過了,甚至提前幾十年幾代人就開始背書了 。就像這個墨水瓶的概念:
文化人都"喝過墨水""肚子里有墨水"
中國俗語早在幾百年幾代人的記憶里,為"喝墨水"植入了文化聯想和故事性;而十三邀和costa想要找的就是“墨水瓶咖啡”這種符號。
要喝多少的墨水,能想出簡單的好創意?
有些人多,有些人少;這之間的差別就是每個人對于生活細處的敏感程度有不同。如果你夠敏感,1毫升的墨水就能灑出條長城。
這些收獲和思考,也算是在項目里喝過的墨水,轉化出來的。
最后上一波當時小伙伴的點滴
這個幀速才不會看出誰是那個胖子
始于這個項目的思考就是這么多,從曾經的項目到現在的項目,從天&空到一案。
所有過去或未來的經歷,都會變成體內被消化的墨水,人生不止,何況廣告呢?
對簡單的事物更敏感一些,簡單的好創意會來得更容易一些。
多思考,沒毛病!
—致曾經和現在以及未來的小伙伴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