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符號:視覺錘,本文根據實戰操盤經驗總結而寫
原標題:比Logo最有效的品牌識別符號!
首先讓我們來做個簡單的測試:看到下方的圖片,你能識別出它們是什么品牌嗎?
相信即便在沒有任何文字提示的情況下,大部分人依舊能把四個品牌一眼辨別出來,這說明視覺在品牌識別和品牌傳播中的價值是不能被忽視的。
人的頭腦通過左腦和右腦來處理接收到的信息,左腦偏理性思維擅于處理文字、數據等抽象信息,而右腦更偏感性思維用來處理圖形、聲音等具象信息。
當人類運用感性思維處理信息時會更加直接,因此視覺信息的傳播和識別速度也相應更快,能夠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上面展示出來的四個品牌的視覺符號,有個專業的營銷概念“視覺錘”;這個概念是由里斯戰略咨詢全球主席、也是定位之父艾·里斯的女兒及合伙人勞拉·里斯提出來的。
一、Logo=視覺錘嗎?
不過勞拉里斯雖然提出了視覺錘的概念,卻沒有給它下一個明晰的定義;我們根據視覺錘的作用和特征,可以把它理解成“具備強大沖擊力和識別度的視覺非語言信息”。
關于沖擊力和識別度比較好理解,就是指視覺畫面要比較醒目、獨特、且容易被人所記住。
那為什么要重點強調視覺非語言信息?我們再來看一張圖片。
圖片中左邊圈圈就是視覺非語言信息,當然華與華把它叫做超級符號;而右邊的文字屬于視覺語言信息,這些文字已經把視覺需要傳遞的信息,清晰明了地表達了出來。也就是說在這個圖中,左邊Logo叫做視覺非語言信息,而品牌名則是視覺語言信息。
還有很多人會把品牌Logo和視覺錘搞混淆,因此會提出疑問:Logo是每個品牌必有的識別符號,再額外提出視覺錘的概念是不是顯得多余?
在實際的應用中,品牌Logo和視覺錘確實存在一些交集,但兩者的價值作用和展現形式卻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把它們進行區分和理解:
a)應用范圍不同:視覺錘的概念和應用范圍更加寬泛;Logo可以是視覺錘,比如APPLE被咬掉一口的蘋果即是品牌Logo,也能當作品牌的視覺錘;但視覺錘卻不一定是Logo,比如可口可樂的瓶身是視覺錘,但卻不是品牌Logo。
b)記憶難度不同:視覺錘一般比較醒目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能讓人產生一種熟悉感,容易被人所記住。比如天貓的貓頭巨大而醒目,就是為了制造強大的視覺沖擊效果,而貓本身也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動物。
c)功能價值不同:Logo主要承擔品牌識別的作用,而視覺錘傳達的信息層次更為豐富,不僅能用作品牌識別、還能強化品牌的價值或定位。萬寶路香煙使用西部牛仔的形象作為視覺錘,不僅讓人印象深刻,且傳遞了一種粗獷豪邁的英雄氣概。
二、哪種視覺錘最有效?
在充分理解視覺錘的定義、以及它和Logo的區別之后,關于品牌做視覺錘的價值和意義也就變得比較明晰了;主要體現在用戶注意力、品牌聯想和傳播成本三方面:
a)搶占用戶注意力;美國語言學家艾伯塔?梅瑞賓曾提出,溝通總效果等于7%語言、38%音調、55%視覺信息,說明視覺可以更加高效地搶占用戶黃金注意力。
b)建立品牌聯想;強化品牌的價值或定位是視覺錘的重要作用之一,其往往根據品牌理念、產品、服務等衍生設計而來,幫助品牌快速建立專屬的品牌聯想,占領心智。
c)降低傳播門檻;沖擊力強的視覺信息會大幅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形成深刻的記憶點,從而降低品牌傳播成本和用戶辨識成本。
由此可見,優秀的視覺錘能夠大幅提升品牌識別和傳播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設計視覺錘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品牌自身特征、消費者接受度、競爭對手情況、社會大環境等多個維度全盤考量,畢竟這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
關于視覺錘的切入角度,已經有很多成熟的方法論和成功案例,這里挑選了八種最有效、且經過實踐驗證的類型來展開介紹。
1、形狀演變,天然的熟悉感
形狀是構成畫面最基礎的元素之一,因此形狀會讓人產生天然的熟悉感;如果直接使用圓形、方形、三角形則容易跟其它品牌產生混淆,如果用形狀設計視覺錘則盡量在保證美觀的前提下,把圖形進行組合讓其具備辨識度和獨占性。
奔馳就是運用圓形跟三角形的嵌入式組合,設計出了獨有的三針星視覺錘;可口可樂的弧線瓶身,國際委員會的紅十字,麥當勞的金拱門等都是非常成功的通過形狀演變而來的視覺錘。
2、專有顏色,強烈的沖擊感
大面積的顏色使用是快速抓眼球的方式,不同的顏色也分別代表了不一樣的情緒和寓意;比如常見的顏色中,紅色傳遞一種激情、興奮、欲望的情緒,綠色代表自然、健康、和平,藍色則代表寧靜、清爽、理性...
搶占顏色視覺錘最激烈的競爭,莫過于幾年前的共享單車大戰,當時忽然涌現出十幾家共享單車企業,并且每家車的車身占據一種顏色,一度被網友調侃顏色快要不夠用。雖說當時遍地琳瑯滿目的自行車,用戶卻能清晰地辨別出單車歸屬的企業,主要歸功于顏色的區分。
另外像愛馬仕的橙色、蒂芙尼的藍色、LV的棕色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深深刻畫在消費者心智的視覺錘成功案例。
3、產品個性,創造獨有特征
我們都知道產品是最好的營銷手段,如果能夠在產品上做文章設計視覺錘,既能讓產品別具一格脫穎而出,也能讓視覺錘跟品牌之間的聯想更加深刻。
Christian Louboutin設計的紅色鞋底,不僅讓品牌擁有了強辨識度的視覺錘,還讓產品成為了性感高跟鞋的代表。
還有蘋果iPod的白色耳機、寶馬的雙腎格柵、樂天小熊餅干表面的小熊圖案等,也都是從產品自身出發,成功創造了個性化的視覺錘。
4、創意包裝,激發獵奇心理
對于實物產品來說,包裝是消費者接觸產品的第一印象,與眾不同的包裝往往能夠在同質化的商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整個貨架上最靚的仔。在此基礎之上,如果包裝還能具備一定的辨識度和記憶度,則可以將其打造成品牌視覺錘長期使用。
把包裝當作視覺錘,最被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無疑是椰樹牌椰汁,大字報PPT排版風格的外包裝雖顯得簡單粗暴,也因為這種跟主流審美背道而馳的風格讓其成功出圈。
除此之外,DILE紅酒上帝之手的瓶身、小笨蛋雞蛋可愛幽默的包裝、酒鬼酒的小麻袋包裝造型,都是通過創意新穎的包裝成功吸引到了消費者的眼球。
5、動態畫面,豐富的想象力
相比于靜態畫面,傳遞動態信息的畫面(后面簡稱為動態畫面)信息層次更豐富;同時動態畫面往往能夠代表一種指令或場景,讓畫面的想象空間變得很大。
因此,動態畫面也是品牌視覺錘非常不錯的選擇,比較適合那些有特定使用場景的產品。
德芙巧克力飄揚的絲帶是被大眾所熟知的動態視覺錘,把德芙巧克力跟口感絲滑進行了深度的綁定;亨氏番茄醬倒番茄汁的畫面,肯定有不少人看到過,這也是利用倒番茄汁的動態場景表達亨氏番茄醬濃稠的特征。
多芬香皂倒乳液、純果樂將吸管插進橙子也是利用動態畫面傳達產品特征或使用場景。
6、企業創始人,承載品牌精神
大多數企業創始人都擁有一段傳奇豐富的人生經歷,相較于其它形式的視覺錘,創始人更加具象、擁有獨具一格的個性和情感色彩,因此把創始人包裝成視覺錘的傳播效果會非常好,能夠讓消費者深刻理解企業文化和品牌理念。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選擇把公司創始人打造成品牌的視覺錘;例如蘋果的喬布斯、小米的雷軍、褚橙的褚時健、格力的董明珠、錘子手機的羅永浩,消費者通過對創始人的了解,對品牌展現出了更強的喜愛度和忠誠度。
7、超級符號,嫁接文化母體
提及超級符號自然得說一下華與華這家咨詢公司,華與華在其理論中強調超級符號需嫁接一個原生的“文化母體“,這是決定超級符號成敗的關鍵;說通俗一點就是說超級符號是原來就有的、被大眾所熟悉的,這樣在傳播中就更容易被消費者理解和記住。
超級符號也能作為品牌最設計視覺錘的方法,且使用率非常高,比如天貓的貓頭,瑞幸咖啡的鹿頭、耐克的鉤子標志、古馳的紅綠條紋等。
8、Q萌動物,人格化包裝
大衛奧格威曾提出創意的3B原則“Baby、Beauty、Beast“,以3B為表現手段的創意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和喜歡;不過Baby和Beauty的使用受限于肖像權,Beast是視覺錘極好的選擇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阿里系品牌,旗下每個業務基本都會用到一種動物,甚至被網友比喻成阿里動物園;比如天貓用了貓、飛豬旅行用了豬、螞蟻金服的螞蟻、閑魚用了魚等,并且每種動物都賦予了人格化的名字和特征。
從傳播效果來看,阿里巴巴使用動物的策略是很成功的,讓用戶能夠把阿里的每個業務清晰地區分開來。
以上八種類型都是歷經多個品牌驗證,且行之有效的視覺錘切入方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須根據企業自身資源優勢、品牌理念和形象、產品個性特征、甚至創始人的人格魅力等綜合考慮,選擇最適合企業自身情況、能發揮最大效能的方向進行切入。
三、視覺錘的策劃思路
視覺錘的設計該從哪個方向切入?選定方向后如何把視覺錘執行出來?設計完成之后如何應用和宣傳,讓視覺錘發揮作用?
針對視覺錘策劃過程中的三個核心問題,也有一定的解決方法和范式可循;我們可以拆分為“創意發想——符號設計——營銷應用“三個步驟逐一解決。
第一步:創意發想
創意發想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用來發散思維、思考創意的方法,主要是根據幾個核心元素大膽開展關聯性想象,把所有能想象到的內容都記錄下來,從中挖掘創意靈感。
以某在線醫療平臺W舉例,首先根據W的企業理念、業務范疇、品牌和產品元素等,提煉出了幾個關鍵詞“醫療、健康、溫暖、保護“,接著便可基于這四個關鍵詞發想更多關聯性的元素。
譬如根據醫療會聯想到藥箱、膠囊藥丸、聽診器、十字、心電圖、白衣天使、病歷本、救護車等;保護則會聯想到安全帽、守護神、保險箱、合起雙手、獅子、屋頂、盾牌等元素;以及健康和溫暖也能延展出很多詞匯和元素,這里就不逐一列舉了。
第二步:符號設計
在正式設計符號之前,最好能夠先做減法縮小范圍,將視覺錘符號框定在可落地的幾個類型中,減少無用功。
比如醫療平臺W沒有實體產品,因此產品和包裝的方向可以排除掉;W的創始人比較低調不太愿意拋頭露面,于是創始人的選項也被排除掉;W的主要服務是給病人進行在線問診,如果用動物做視覺錘則會顯得奇怪。剩下的形狀、顏色、動態、符號則成為了可落地的視覺錘備選類型。
接著便到了視覺錘的設計環節,可以在之前發想到的那些關鍵詞和關鍵元素中進行篩選,篩選時要遵從“跟品牌強關聯、符號有積極寓意、視覺美觀且有辨識度、能夠在營銷傳播場景應用“四個原則,再往下的活兒則交給專業的設計師即可。
第三步:營銷應用
視覺錘的營銷應用場景非常寬泛,最常見的有品牌VIS、營銷活動、線下門店、產品包裝這些,當然具體的應用場景一般是根據企業有哪些營銷資源而決定。
下面來看看瑞幸咖啡的視覺錘鹿頭,在線上線下營銷場景當中的應用:
鹿頭在VIS上的應用
鹿頭在營銷活動和廣告上應用
鹿頭在線下場景和門店應用
鹿頭在品牌跨界合作的應用
在視覺錘推出來之后,評估視覺錘的效果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決定了品牌是否應該在這方面持續投入。
我們可以通過回憶測試、品牌識別測試這兩個指標,對視覺錘的效果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
回憶測試,是說跟消費者提到某個品牌時,能否回憶起品牌的視覺錘是什么;比如跟消費者提起瑞幸咖啡,看他是否能回想到鹿角。
品牌識別測試,是指給消費者展示視覺錘,看他能否說出是哪個品牌;這是一種屬于反向測試手段,相比回憶測試的難度更高。
品牌識別測試分為提及品類和不提及品類兩種,比如向消費者展示鹿角符號讓其回答是什么品牌,屬于不提及品類測試;如果在展示鹿角時告知消費者是一個咖啡品牌,則屬于提及品類測試。
因此評估視覺錘效果的測試方法中,權重上“不提及品類的品牌識別測試>提及品類的品牌識別測試>回憶測試”。
本文根據實戰操盤經驗總結而寫,把視覺錘從“概念—構思—設計—應用—評估“展開詳盡的分析,建議轉發并收藏備用!
作者公眾號:老泡OG(ID:laopaostrategy)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