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榮耀×敦煌第三季,創作過程分享
原標題:【新文創】王者榮耀敦煌第三季-拾光的人和時光旅人
不鼓自鳴| 驪珠飛星| 急轉如風| 一轉千年| 盛世胡旋 一轉千年
項目背景
從2018年初識敦煌,以標志性符號“飛天”切入,帶領用戶認識敦煌,到 2020年嘗試在世界觀中融入壁畫中的故事與情感,講述家喻戶曉的敦煌九色鹿的故事,以愛守護。
王者榮耀歌頌生命情感的多元內核與敦煌的開放、包容、向善的文化內核不謀而合,并希望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的使命殊途同歸,因這千絲萬縷的聯系讓我們開啟了第三季的合作。在既有的皮膚設定之上,我們嘗試用更多維的角度提煉出敦煌藝術美學的精髓,用藝術化的表現手法把壁畫中的美學和精神寶藏用現代人“能聽懂”“能看懂”的方式傳遞得更遠一些。
作為天美藝設中心高級視覺設計師,我主要負責全案的視覺創意和執行輸出。
第220窟是敦煌莫高窟音樂圖像繁榮的真正起源,這次我們將目光主要聚焦在了這里,看見第220窟,就如同看見了大唐盛世下的“唐韻胡風”和“長安風貌”。
“敦”者 ,“大”也。“煌”者,“盛”也。
創意思考
追溯胡旋舞的歷史,最早隨康國樂進入中原,大致在北周天和年間至唐開元初,胡旋舞女不斷由西域諸國進獻。不僅說明當時社會對胡旋舞的需求,同時也為胡旋舞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胡旋舞樂源于西域,經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后被畫匠繪制于敦煌壁畫之中,如今,世人解開重層壁畫與現代連接。
和前兩季敦煌合作較為沉重嚴肅的情緒不同,胡旋舞的最基礎特征就是“轉圈兒”。
而“轉圈兒”恰巧是人類和動物表達快樂的本能行為之一。挖掘到了歷史背景和藝術特點,確認好情緒基調之后,我們又從視覺表達的角度展開了一下思路, “圈”不僅是一個平面,還是可以是一個動態的,多位面,跨越空間和時間的形式表達。有了這個“圈”的線索以后,后續的視覺表達就有了方向。
企宣階段,以“代號220”為線索,“圈”作為表現形式,引發用戶猜想,隨風砂礫消散的數字“220”讓用戶對220洞窟的內容產生興趣的同時,也暗含著敦煌壁畫消逝不可逆的含義。
對 “盛世胡璇 一轉千年”的主題演繹上,同樣緊扣“圈”的形式,在同一個空間里演繹胡璇從西域經絲綢之路來到長安,繪于敦煌壁畫,并傳承到現代的故事。
這種藝術手法也是敦煌壁畫中常用的“異時同圖”手法。
挖掘角度
我們從哪些角度做了些什么?
基于220窟胡旋舞的歷史變遷故事,從音樂之美、舞蹈之美、服飾配飾之美、精神內核等多個角度展開。去講一個以胡旋舞為主串聯起的文化交流,連接,傳承的故事。特別感謝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朱曉峰老師,為我們親自撰寫文案并對考訂內容進行指導。
音樂之美 ——【不鼓自鳴】
敦煌樂舞中極具特點的樂器圖像,多繪于經變畫天際的位置。
器身飄帶纏繞以表現飛翔的動態,無演奏者出現以證明妙音的屬性。
從壁畫中的樂器汲取靈感,嘗試用三維的方式重新演繹壁畫中樂舞之美。
挖掘壁畫中不鼓自鳴的胡旋樂舞樂器,并用三維的方式將他們一一還原。
因為旋律和節奏是構成敦煌音樂最基本的要素。
胡旋舞樂是一種以打擊樂為主,熱烈張揚,節奏感較強的音樂,所以在設計中,
加入了【答臘鼓】【雞婁鼓】【鈴】【腰鼓】等鼓點較強的樂器。
除此之外,我們還摘取了壁畫中記載的古樂譜用于視覺的設計表達當中。
《敦煌曲譜》是中國迄今所見最早的曲譜.也是古代記譜法之一。
佛經云:“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服飾配飾之美 ——【驪珠飛星】
在敦煌壁畫中,胡旋舞服飾特征:質地輕薄,束腰帶。所著飾物包括長巾、飄帶、環、釧,頭戴寶像花冠等。
史載“頭戴花冠,眉點白毫,胸佩瓔珞,臂飾雙釧。
詩言,虹暈輕巾掣流電,回風亂舞當空霰。”
用敦煌非常經典的藻井圖手法和服飾紋樣進行結合,既保留了敦煌韻味,又和以往的主題拉開差距.嘗試用這種【解構】+【重組】的藝術化手法來體現貂蟬皮膚的服飾配飾之美。
舞蹈之美 ——【急轉如風】
敦煌壁畫中舞蹈的氣質神韻大多呈現出委婉、嫵媚、虔誠、和善、端莊、高雅 以氣、意、神、內心情感高度統一。營造出“畫中人”的藝術氛圍,追求靜中有動、動靜不止的感官呈現。
歷史記載,胡旋舞者,立于小圓毯之上,急轉如風。又載,胡旋舞于一小圓毯子上舞,縱橫騰踏,兩足終不離于毯子上, 其妙如此也。
在角色的手形設計上,我們選用了中國古典舞敦煌流派基本手形中的【蘭花式】和【佛手式】。典型【虛視】的眼神設計,讓整個畫面表達盡可能更加空靈和靈動。
特別感謝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副教授歐思維老師為胡旋舞的演繹進行編舞并提供文化考據支持。
唐·佑《通典》“康國樂”載:“舞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
時間與傳承 ——【一轉千年】
胡旋舞者通常在一張小圓毯上進行舞蹈。這張小圓毯又被稱為【舞莚】
在小圓毯的表現上,汲取壁畫中珠聯紋等紋樣設計的靈感,以盡可能還原當年的舞筵樣式。
不僅如此,我們還使用線描的方式,重新勾勒出壁畫中胡旋舞者的身姿和細節用于設計中,把這歡樂美麗的旋轉瞬間留足千年。
精神力量 ——【快樂本能的傳遞】
敦煌壁畫的美,隨時間消逝不可逆,但壁畫背后的深刻內涵是留給世人的精神寶庫。
胡旋舞背后蘊藏的真摯直白的情感和快樂的表達,使這種跨越文化、跨越空間的融合,以及跨越時間的傳承成為可能。
在敦煌第三季的項目合作中,從年輕的游戲用戶角度出發,利用創意和藝術的手法,放大、連接、并傳承中華的文化瑰寶,用年輕人“看得懂”“聽得懂”的“更有趣”的方式,讓年輕人真正愛上中華傳統文化。
【盛世胡旋 一轉千年】
感謝遇見,期待下次遇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