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ipi,來源:一夜美學
最近,一年一度的JCD Design Award公布了2018年獲獎名單。這個由日本商業環境設計協會(JCD)于1974年創立的老牌權威獎項,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熱門打卡點,包括Ginza six,9HOURS膠囊旅館,Book And Bed Tokyo,nendo設計的天理市車站前公共空間……
Book And Bed Tokyo,獲2016年大賞
對比近幾年的榜單,不難發現,一眼可得的“好看”不再是硬性指標,有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設計,卻因暗藏巧思,飽含對人與自然的關注而脫穎而出。
JINS 京都寺町通店,獲2017年大賞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年最新的list。(有幾個中國的彩蛋穿插在里面哦~)
【大賞】
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
@日本靜岡
「大賞」是JCD的最高獎項,每年只有一個名額,今年頒給了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設計師坂茂曾以紙建筑救災項目獲得了2014年的普利茲克獎,2008年汶川地震時他也是第一時間趕來中國,為災民建造臨時居所。
建筑形態以山的倒像為基礎,映入水面后又會浮現出正影,象征著富士山作為"水之山"的國民形象。外墻采用交錯的木格,上疏下密,十分考究;內部是螺旋形的斜坡,一路向上,能夠領略不斷變換的登山道風光投影,透過頂層展廳的超大落地窗則可一覽富士山的無敵全景。
【金獎】
NEW BALANCE ROPPONGI 19:06
@日本東京
NEW BALANCE全球第一間Lifestyle Store選在東京六本木,除了發售限量鞋款和服裝,也作為活動與合作的重要場地。NEW BALANCE誕生于1906年,店名表示為時間“19:06”,體現隨時間刻畫的歷史與進取姿態。
設計概念來自日本的“間”文化,表現為空間、間隔,留白等意蘊。以可移動的積木塊為元素,靈活地實現日常零售店與活動場地之間的切換。
【金獎】
奔馳度假展廳
@日本和歌山
奔馳在日本觀光勝地和歌山開了一家度假式體驗店,精心打造的戶外庭院里不僅有涓涓細流,還有能讓人感受到四季風物變換的不同類植物。自帶餐廳和咖啡館的許多食材用料都是從庭院里采集。奔馳還特別定制了“和歌山香氣”,將整個房子籠罩在花香和柑橘味里,度假感滿滿。
【金獎】
武商摩爾電影城
@中國武漢
由香港One Plus Partnership設計的國廣摩爾電影院斬獲了國內唯一一個金獎,巨大的圓盤在空中錯落有致,層層疊疊,極富視覺沖擊力。One Plus Partnership很擅長玩幾何游戲,此前設計的眾圓店由棱角分明的長方體構成,頗具未來感和科幻感,曾獲2016年iF設計金獎。
在過去,電影放映要通過卷軸轉動膠片,圓盤便是從卷軸和膠片盒提煉出的意象,燈光與陰影添上的一分運動感如同膠片滾動,以此向傳統電影藝術致敬。
【金獎】
Colobockle Nest水療中心
@日本北海道
在第七屆LIXIL國際大學建筑競賽中,全球11個國家的13所大學受邀以“自然中的溫泉”為主題進行創作。九州大學團隊的作品Colobockle Nest勝出,并于今年3月落成。
Colobockle Nest是一個小型浴室設施,靈感來自于北海道的矮人族習俗,傳說中他們居住在Butterbur葉子制成屋頂的坑洞里。冬天白雪皚皚,溫泉也成了周圍景致的一部分,躺在熱湯中既能放松身心,也能與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
【金獎】
松原診所泌尿科
@日本姬路
壓抑的燈光,白色的天花板,成排的金屬座椅,似乎連醫院自身也不滿于這種“標準化”。姬路城的松原診所,特地找來了KTX archiLAB,把醫院設計得好看又實用。
醫院采用先進的機器人手術系統,設計師松本哲哉希望將這種科技感付諸于視覺,而非單薄的宣傳語。四面皆白的空間自帶科幻感;除了本身的實用功能,穿插隔板和黑條圖案,也營造出一種松快節奏和跳脫傳統的新穎。
【銀獎】
微熱山丘 SunnyHills To-Go
@中國臺北
JCD評獎的視野很廣,不拘泥于業態和空間大小。這不,一家小小的鳳梨酥店就殺出重圍獲得了銀獎。別看微熱山丘的店面積不大,但是都很有來頭,曾與隈研吾合作多次,還入駐了東京潮地表參道。這次的SAND Architecture將心思花在了店前座位上,如同倒置起伏的山丘,其間綴以花草和年輪,突顯了品牌對天然食材與美味的追求。
【銀獎】
HUDSONS
@日本神奈川
HUDSONS是一家只在周三晚開門的鞋店,空間的陳列和設計一樣很任性。寥寥幾雙鞋子襯托在簡潔低調的背景中,高級感卻呼之欲出,英文翻譯為shoe lounge而不是shoe shop,大概也顯露出幾分端倪。為了減少混響聲,采用了木質水泥板的垂墻,提供安靜私密的環境。
【銀獎】
青藍丸萬
@日本名古屋
高級感是所有懷石料理餐廳的追求,若不是山居庭院,流水潺潺,也得有曲徑通幽,大隱隱于市的情懷,相較之下,青藍丸萬顯得有些高調,環境開敞不說,還是半開放的設計。不過這里有一桌不超過六人的限制,且房間都是分隔開來,墻上開口將十字形的光與影引入吃飯場景,更是別具一番匠心。
【銀獎】
猿田彥調布烘焙大廳
@日本東京
號稱"只要一杯咖啡就能讓人幸福"的猿田彥咖啡,于去年開了一家近500平的面積的旗艦店。概念為“咖啡店生態展示”,可供人們近距離觀察咖啡烘培和提取的制作過程。
【銀獎】
銀飯屋
@中國上海
樸實無味的米飯也是一門學問,在日本,有“煮飯仙人”之稱的村嶋孟,幾十年來都在鉆研品質頂級的“銀飯”,上海的這間日式銀飯屋便是主打精致可口的“米”料理。天花板的設計靈感來自傳統建筑屋檐,由高到低層層遞減,木條端口被刷成白色,遠遠看上去如同米粒,將餐廳主題與東方氣質演繹得別致又高級。
【銀獎】
中國料理 彩
@日本東京
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的松井亮是近年來日本國內最受關注的新人建筑師之一,雖不算高產,但一直維持著相當穩定的品質與優雅的風格,是JCD、Good Design等獎項的常客,且是從建筑、室內、改造到舞臺設計的全能型選手。
這次獲獎的是位于羽田機場第2航站樓的「中國料理 彩」。有趣的是以“劇場”為概念的三列式吧臺設計,在保證顧客舒適的同時,店員能擁有提供細致服務的最佳視野。順帶一提,松井亮的作品還有同位于場1號航站樓的咖喱店「cuud」——吧臺坐席并不是只有單一的打開方式。下次飛羽田,不如順路拜訪下吧!
【銀獎】
REGALO HAIR&SPA
@日本東京
REGALO HAIR&SPA是一間不到40平的小型美容沙龍,由3個獨立區域組成,巧妙的分割使空間看上去更大,帶有斑點的原始木材,為簡潔利落的性冷淡風注入了幾分溫度和親切感。該項目同時獲得了今年另一個設計競賽TBCA(Takara Business Creation Awards)美容部金獎。
【銀獎】
青普麗江白沙文化行館
@中國麗江
白沙文化行館坐落在白沙古鎮的納西民居中。由日本建筑師堤由匡擔綱設計,在四棟民居的基礎中進行擴建和改造。不過,作為入選JCD的唯一酒店,白沙文化行館的妙處,不止是做到與村落面貌的融洽無間。
設計注重在地文化,當地的五花石與外露的木質結構剛柔并濟,相映成趣;而特產東巴紙既與石塊調和成有漸變效果的格子光墻,又替代質感冷冰的玻璃,營造出房內溫柔古樸的氛圍。另外,行館還提供藝文體驗課程,以及新鮮食材制成的當地美味。
露臺是最佳的瞭望點,避開游人如織的麗江,在這里你能感受到最純粹的滇南風光。一個轉身也許就會和巍峨壯麗的玉龍雪山撞個正著,也就不難體會陶淵明詩里“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意境。
【銀獎】
泛悅摩爾國際電影城
@中國襄陽
依然是由One Plus Partnership打造的摩爾影城,與從卷軸衍生出的圓形元素相對應,這里充斥著以18世紀拍攝工具「暗箱」為原型的長條。暗箱被拉長,交錯成立體感的裝飾,座椅和售票處都隱藏其中,乍一看上去仿佛像走進了某部電影,而何止一間電影院吶。
【銀獎】
湖畔之森教堂
@日本武雄
建筑師小川博央在成立個人事務所前,曾在隈研吾的Kengo Kuma & Associates 工作,以新奇又充滿自然感的設計見長,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褶皺形態的婚禮殿堂Pleats.M。
Pleats.M
湖畔之森教堂是一棟以白色為基調的三角形建筑。利用大型的窗戶采入自然光和景色,又用鋼絲連接組裝當地的樹材,做成了令人聯想起森林的內部裝飾。
【銀獎】
Hujioka幼兒園
@日本栃木
前陣子,上海一家黑白灰色調的幼兒園引發熱議,雖然看著“高大上”,卻被中國的家長聲討如同辦公室、工廠,甚至孤兒院一樣死氣沉沉。我們確實偏愛色彩鮮艷的童話風,而日本卻早早投向了樸素自然,注重功能的設計。
Hujioka幼兒園的設計師是JCD會長——長谷川演,校舍呈圓環形結構,中央是孩子們玩耍的樂園,天臺則供孩子進行體育運動和鍛煉。特別的是,班級不用數字區分,而是將孩子們親手制作的手工作為“標識”。
【銀獎】
舍庫
@日本東京
利用閑置停車位和周邊空地建造起的住所,和車庫差不多大小,所以取名為舍庫。順著榻榻米一旁的梯子可以爬上閣樓,狹小逼仄的空間簡直像秘密基地一樣令人興奮。出門左手邊有個直徑約2米的小草坡,被設計師小泉城稱作為“庭院的家具”。
【銀獎】
菊池市中央圖書館
@日本菊池
中央圖書館也叫終身學習中心KiCROSS,ki是菊池市(Kikuchi)+ cross(交流)而來。波浪狀的書架象征著bookriver,一點一滴的知識像河流匯聚到大海,也贊美了菊池川孕育出的秀麗富饒。除一應俱全的自習室,烹飪室,鋪著熱毯的兒童角等功能區外,還貼心地配有小推車,方便人們搬圖書,最可愛的是一個名為“圖書存折”系統,可供人們記錄下自己的讀書歷程。
【銀獎】
知識蜂之巢
@日本西尾
從瀨戶內藝術祭和大地藝術節迸發出的真誠目光與奇思妙想,讓日本的小島和鄉下不僅與“土味”絕緣,甚至脫胎地比大城市都要洋氣幾分。除了瀨戶內群島,西尾市的佐久島也是日本著名的藝術島。知識之蜂巢是這兒第23號常設作品。
蜂巢呈下凹形狀,與高高的穹頂相呼應,迷宮般的結構里嵌套了畫廊,海洋資料館和茶室(西尾的抹茶占全國產量的20% 左右,是日本屈指可數的生產地)。中央墻壁上畫著一個巨大的黃色圓圈,對面則是小小的藍色圓圈,以及其他房間里隨風轉動的無聲風鈴(mobile),都讓人聯想到宇宙的神秘。
【銀獎】
WOODY PARTS Factory Office
@日本高岡
高山縣高岡市的木工工廠把老廠房改造成了摩登的辦公空間,由手工藝廊、辦公空間、圖書館三部分組成,不光是個正經的“工作場所“,也是街區”木工文化的交流空間”。
閱讀空間由20米長的木書架和親切的大長桌構成,如森林客廳,催生出人與人間自然的對話;辦公區天花板的木構造組成了立柱稀少的開闊空間,炫酷的同時亦可凸出纖細的木質紋理——空間被賦予了比“好好上班”更豐富的定義,可代替公司產品發聲。他們更大的野心是打破木材“造物行業”的高冷定義,化為人人可親近的生活方式。
【出原秀仁賞】
空野 南船場店
@日本大阪
空野主打“豆腐”,制作過程不使用添加劑和凝固劑,將年代悠久、質樸醇厚的食材,打磨成歷久彌新的料理,以此向食客傳遞先人的美味與智慧。天然去雕飾的材料和低飽和的暖色為餐廳定下貼合“豆腐”的形象基調,樓梯、椅子處的幾處布景,不多卻是恰到好處的點睛之筆。
【柏木博賞】
森之邸宅
@日本橫須賀
這棟名叫森之邸宅的現代感建筑,其實是橫須賀的一家殯儀館。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帶來明亮的采光,也將內部各個空間連接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孤立壓抑的感覺。家具的選擇和細節充分地展示了設計的用心,像是《入殮師》里小林充滿善意,溫柔地對待每一個死者,這般同等對待其他鮮活燦爛的事物的真誠和敬意,實在讓人感嘆。
正如上面選出的23個空間,當我們還在以拍照好看為最高標準追逐著所謂網紅店,JCD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幼兒園,圖書館,醫院和殯儀館等打破常規意義的商業設施,為當下和未來定義新的設計意義。這種變化并不是一撮而就,但如果回顧一下JCD設計獎的創立初衷,就能理解:
表彰以人、社會、自然為要素的商業設計,以Communication Design為概念,探索當下時代中,空間設計新的可能性和價值。
多的是比拍照更重要的事。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作者公眾號:一夜美學(ID: yiyemeixue)
枕邊的美學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