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寧曼路:一個街區十年長出一百家網紅店是什么體驗?
作者:Mila,來源:一筑一事
Penny看著過往行人,深深吸了口氣。
三年前她第一次來到清邁,在老城西北角的寧曼路暴走,食指從未離開相機快門。
各色房屋鱗次櫛比,游客三兩成群從網紅冰淇淋店推門而出,在一個打卡勝地如法炮制數十張差不多的照片后,心滿意足地離去,再進入隔壁完成相同的步驟。
話雖如此,這一次的Penny依然挎上相機鉆進寧曼路,就像一只落單的大雁,再次匯入遷徙的雁群。
寧曼路
2012年的一部《人再囧途之泰囧》讓清邁在國內名聲大噪,這座位于泰國北部密林地貌中的城市,是僅次于首都曼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對很多人來說不需要提前規劃行程,隨時可以買機票前往的異國之地。
泰國幾乎是亞洲唯一一個幸免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度,因由超長時間的國土穩定,這里的城市與其間的人,連括音色語調,總是滿溢著柔軟與燦然。
再加之,森林廣袤的北部物產富饒,是處于熱帶的泰國唯一可以感受到四季變化的地域……故而,即便是之于泰國本地人,清邁也是一個以旅游城市而自居的存在。
這里的游客組成,較為接近世界各國人口比例的原樣,當你行走在人潮洶涌的夜市上時,每邁出一步都能聽見不同國家的語言在耳邊交錯纏繞——真正意義上的南來北往。
《人再囧途之泰囧》電影海報
清邁地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四四方方的清邁古城位于城池正中,僅巴掌大,但密布著街巷、寺廟、旅館、酒吧和各色小店,東邊的塔佩門一帶更是熙來攘往,集納著每晚河邊夜市的聲色喧囂。
而城外西北角的寧曼路,清邁旅行清單的必選之項,則是以網紅店隨處遍布而著稱。從餐廳、咖啡館、甜品店,到手作坊、民宿、酒吧,近乎概括了旅人與生活相關領域的所有可能。
The Barisotel
藝術區有很多,寧曼路就一個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橫掃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這場風暴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
在那以后,泰國的創意產業開始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20年后的今天,這個國家的創意力已今非昔比。即使不是這個行業領域的人,也至少曾被來自泰國的某一部或煽情動人、或腦洞新奇的廣告片所擊中過。
而寧曼路的創意之路,最主要的時期,大抵是過去十年。
“9年前我來的時候,這里還沒有這么繁華,也沒有這么多中國人。”
Penny在前一天的周日夜市上,偶遇了正在中國人大攻讀社會學博士的泰南女孩小潘,為了完成畢業論文,已經在清邁呆了62天。兩人約好在寧曼路附近的Rostniyom咖啡館相見,夕陽照在窗邊的玻璃上,折射出她們交談的模樣。
Rostniyom咖啡館,一家不足150平的社區店
“這幾年變化最大的就是民宿,以前都在古城,這邊都是酒店。現在寧曼路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民宿,三個并排在一起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兒。”
說這句話的時候,小潘凌空的右手手腕順時針在空中腕繞一周,接著,低頭輕嘬了一口杯里的蘇打汽水。
寧曼路部分民宿分布示意圖
Ristr8to Lab,世界拉花冠軍店
距成都2小時航程外的
另一個休閑之地
寧曼路的興起,大概要從這張1000泰銖的紙幣說起,上面印著影響甚至重構當代泰國的已故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頭像。細看之下,這位全世界最富有且極具文藝范的國王脖子上掛著一臺相機。
他在瑞士長大,7歲獲得人生中第一臺相機,對攝影的狂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無論是重大紀念日活動、生日誕辰、正式或非正式場合,他都帶上摯愛的相機出席。即使是到了老年,也是從不離手。
這種文藝氣息便自上而下地浸潤在泰國國民的生活點滴中,尤其影響著年輕一代。因為毗鄰西郊的清邁大學,寧曼路的藝術氛圍自然更為濃郁。
泰銖最大面額1000銖(背面)
泰國前任國王普密蓬
“很多清邁大學畢業的,本就是本地人,不想出去工作就自己在寧曼路開個小店,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這里相較于曼谷,就像成都之于北上廣,沒有每天被生活強趕的匆匆忙碌,更多的是恣意地享受著生活的溫潤與安然。
寧曼路聚集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或許是因為出行前的攻略介紹,或許是因為友人的旅游推薦,也或許是因為流連于本地人的閑適生活而再也不愿離開。
GRAPH CAFé
類比于曼谷的Thong lor,典型的多國文化集合體,同一個街區聚合著來自眾多日本的居客,行走其間,宛若是到達了另一個小東京。
而不同之處又在于,Thong lor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文化識別,而差不多十年進化的寧曼路,更像一個正在生長中的初生體。
其整個創意街區呈魚骨形,以寧曼路為主干道,北起Huey Kaew Road,南止Suthep Road,東臨Sirimankalajarn Road,在這之中有數條小巷子通往各個區域。
寧曼路地圖
Cheevit cheeva
餐館與咖啡館集中于寧曼路主干道兩側與東邊小巷,其中最為密集的是13巷與11巷之間,無數風格各異的小店在此扎堆共生。酒吧與spa館則相對隱匿,三三兩兩地零星散落于各個街口巷弄。
而作為大型綜合Shopping Mall的寧曼一號,在這個巷陌縱橫的地帶顯得略為不同。眾多類同于GRAPH CAFé的人氣小店在此被集中呈現,整個空間仿若是一個縮略版的寧曼街區。
公共空間的區域被盡可量地保留,給予人活動的最大自由度。內部大面積裸露的混凝土和頂端的精雕細琢合而共生,地上還貼有多種顏色的標識,用以引導不同主題的路線游覽。
但令人惋惜的是,從寧曼一號目前的生長狀態而看,更像是一個集中的游人打卡地,當地人卻鮮少踏足。
泰國清邁,寧曼一號ONE NIMMAN
藏在街角巷弄里的不期而遇
Penny從東面隨機進入其中一條小巷,便見到了傳說中的寧曼路網紅I Berry,在國人游記中它早已是幾乎篇篇必提的一家店,擁有標志性的粉色、黃色狗狗模樣雕塑。
無論是走馬觀花的旅行團,或是循著前人足跡趕來的打卡狂魔,每天數以千計的游客甘愿在此排起長隊,留下身影。
從I Berry出來,左轉徑直往前便進入了17巷,Penny被SS 1254372 Café門口櫥窗里的陳列奪去腳步——閃著光亮的燈泡被意象化為兩只可愛小人偶的私密部位。
寧曼路I Berry店內一角
SS 1254372 Café
這家店由當地藝術家Khun Hern所開,前面是咖啡館和精致簡餐,店內有一個專門的區域用作文創周邊的販賣,后院連接畫廊。
隱匿在大片樹葉下的店身,墻上兩個圓形的窗口頗有幾分中式園林的意味,門口兩把椅子和一塊桌面,一個環繞綠植又與街道區分開來的區域就此形成。
它也算是寧曼路數家網紅店之一,走進這里的人卻相對安靜。大部分的人會在游覽完畫廊之后,坐在靠近街邊的位置細嘬著冰飲漫漫閑聊,臨走時再帶上一兩樣入眼的周邊。
SS 1254372 Café
店內有一面墻上手繪的地圖,標記了數個類同于SS 1254372 Café的藝術小店點位。
當不同顏色、個性的logo圖樣通過一條條簡單的細線馬路相連,整個清邁關乎于藝術、創意的網脈便躍然于眼前。
咖啡館內手繪地圖局部
再轉過一個街角,便是一家叫做RK parking lot的咖啡、手作集合店,由舊車庫改造而成。
彼時,眼里漫溢燦然的店主小妹熟練地在車攤后給客人做著手沖,在一側天堂鳥的掩映后,穿著花襯衫的銀發老人正翹著腿,翻閱著時新的時尚雜志。
店主為Penny遞上一杯long black后,微微點頭,便坐回門口長椅與朋友們繼續談天,時有爽朗地笑聲和敲擊椅子的聲音傳出。
咖啡館的后面是設計工作室Rubber Killer——致力于將各種回收的廢棄輪胎改造成具有時尚標識的潮流單品。當Penny正將脫下的鞋放置樓梯入門處時,一位拿著剛付完款的黃色托特包的當地人,微側著身子從她身旁輕然走過。
RK Parking lot
rubber killer
當路邊的霓虹燈在夜色下變得醒目,Penny循著歌聲踏進了小潘建議的Warm up café。
各色人群在這里聚集,隨著音樂節奏肆意舞動,當一首歌的氣氛達到頂點,眾人一起揮動手臂,做出“rock“手勢向舞臺迸發。
穿著白色T恤蓄著長發的小哥,雙手環抱女友親熱地擁吻;粉色高腰上衣加緊身牛仔長褲的ladyboy全力抖動著電臀,跟著音樂節拍開合的嘴不時因為用力緊抿……
12點一刻,所有人都意猶未盡地站在門口攀談嬉笑,剛才的熱鬧恍若夢境。人們各自圍成圈,笑著拍照,擁抱道別,再見的話一直盤旋卻無人離開。
多數店鋪營業時間結束于下午5點或7點,而所有的酒吧和便利店,12點以后都不再售酒。即使是風情萬種的夜生活,也從未見過誰酩酊大醉。
在這個看似愜意放松的城市里,卻處處充滿著克制。
眼前的寧曼路,像極了一位正值花季的少年,或是一位剛被選拔出來的偶像練習生,正處于人生中對外界知識最渴望知曉、也最容易汲取的年紀。
十年里的一百家網紅店,一層層刷出了少年那五彩斑斕的寫生畫板。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一筑一事(ID:zs_studi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