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從街頭藝術開始,認識一座城市
作者:UU,來源:一筑一事
在行色匆匆的城市街頭,你曾否為藝術駐足?
第一次真正注意到街頭藝術,是在清邁的夜市上。長長的夜市綿延了幾公里,街兩邊擠滿了各色攤位,絲毫不留空檔。我揣著一滿兜泰銖,在人流里疾步穿梭,腦子充斥著買買買和吃吃吃,直到一陣伴著鼓點的異國歌聲鉆進我的耳朵。
循著聲音的方向,我望見街道中央的一個四人樂隊,當我舉起相機透過拉近的鏡頭猛地發現,他們的眼睛似乎都是看不見的,但肢體動作和音樂里涌動著的激情和質樸卻如此熱烈,直撲到我的心里。我竟怔住了,好半天才按下快門。
清邁夜市上的街頭藝人,攝影:Mila
剛回過神挪了幾步,目光便又被一個打扮奇異的男人所吸引。他身著布衣,頭戴草帽,似是從深山而來,席地而坐的他身前堆著許多蒲葵葉,花朵、昆蟲等藝術品經由他的雙手編織出來。
而不遠處,一個正輕聲吟唱的男孩還穿著校服,似是放學便來此駐扎,輕輕的嗓音透著一股絕對的自信,和他眼神交匯的那刻,我得到了一個會心的微笑。
清邁街頭的編織藝人和演唱中的男孩,攝影:Mila
而夜市上,還有更多的歌者、畫家、手作者……這樣的街頭藝術并不止是旅行途中的偶遇,亦是散落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中的日常。在一棟老建筑的外墻涂鴉前猜想藝術家們的異想天開;在人流不息的十字路口邂逅一曲清澈寧靜的歌聲……
當你走上街頭,藝術的無處不在或許也曾令你驚喜不已?
魁星樓街的一堵涂鴉墻,攝影:十三
1
“藝術沒有階級之分”
自強
在印度,蓬勃興起的街頭藝術不僅僅關于藝術本身,也同樣關乎于孩子們和“街頭的窮人們”。
拍攝時間:不詳
拍攝地點:印度
拍攝者: 自強
拍攝器材:不詳
2
“彩色清邁”
Icy
一個讓人久處不厭的小城市,在這里,旅行本身就是生活。喧鬧或寧靜,前衛或古樸,每個角落皆是風景。
拍攝時間: 2018年3月
拍攝地點:泰國·清邁 周六夜市
拍攝者:Icy(ZIPART)
拍攝器材:SNOY
3
“黑石復古展”
小僧
機車、紋身、涂鴉、街舞……如果2017年的這場The Black Rock Vintage Show恰好你也在,你一定見過不少好玩的成都年輕人。
拍攝時間:2017年5月19-20日
拍攝地點:成都·蘭桂坊
拍攝者:小僧(攝影師)
拍攝器材:CANON 5d2、5d4,鏡頭35、50、70-200mm
4
“世界的街頭”
小毛領
各國的街頭總有一種“風景”讓人難以忽視,那就是行為藝術,他們總能讓你眼前一亮,或驚喜,或驚嚇,更多的是敬佩,有的“把戲”簡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拍攝時間:2016年4-10月
拍攝地點:英國·康維爾、法國·巴黎、美國·圣莫尼卡、意大利·弗洛倫撒、葡萄牙·里斯本
拍攝者:小毛領
拍攝器材:SNOY LICE-6000
5
“流浪歌手”
銀子來
一個或者幾個流浪歌手唱著自己愛的歌,每個人都沉醉其中,行人都漸漸慢了下來,一切都帶著愜意。
拍攝時間:2018年5-10月
拍攝地點:澳大利亞·墨爾本
拍攝者:銀子來(設計師)
拍攝器材:SNOY a7r2
6
“小城故事”
楊倩
清邁夜市上飄蕩的歌聲,藏著獨屬于清邁的小城故事。
拍攝時間:2018年3月4日
拍攝地點:泰國·清邁 周六夜市
拍攝者:楊倩(自由攝影師)
拍攝器材:佳能6d
7
“城市狂歡”
李瑩
僅花上5歐元門票,就能進到這個關于街頭創作的市集,這里集聚了許多藝術創作者,有露天樂隊演出,還有許多老友在此喝著德國啤酒談天說地。
拍攝時間:2016年7月3日
拍攝地點:德國·柏林 URBANSPREE
拍攝者:李瑩(UID Café)
拍攝器材:SNOY LICE-7 FE55mm F1.8ZA
8
“生命力”
綠豆
涂鴉背后藏著一個個有趣的靈魂,或許我們難以知曉他們的名姓,但我們感知到了他們精彩的生命力。
拍攝時間:2017年5月
拍攝地點:澳大利亞·墨爾本
拍攝者:綠豆(插畫師)
拍攝器材:SNOY a7r2
9
“涂鴉和老街”
youzi
以前的涂鴉被認為是亂寫亂畫,畫者經常需要和城市管理者們斗智斗勇,而如今這些涂鴉儼然已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大媽們背到手站在涂鴉墻前擺龍門陣,也顯得那么和諧。
拍攝時間:2018年4月16日
拍攝地點:成都·魁星樓街
拍攝者: youzi(街頭攝影師)
拍攝器材:小米NOTE3
10
“長安”
吳憲
長安,是與初戀一廂情愿的約定;最終,是一場帶著思念的旅行。在書院門的巷落尋找崔自默,只因曾聽他說起過他見過他。在古城尋覓藝術的蹤跡,只因熱愛著他的熱愛。
拍攝時間:2018年5月
拍攝地點:西安
拍攝者:吳憲(護士)
拍攝器材:iPhone
11
“夜色下的驚喜”
思嘉
街頭保持靜默不動的雕塑偽裝者,和木偶一起演唱的大叔,一場小型音樂會,如果你徑直走過他們,難保不會留下遺憾。
拍攝時間:2018年3月7日、2017年2月25日
拍攝地點:泰國·曼谷、澳大利亞·珀斯 天鵝湖
拍攝者:思嘉(建筑師)
拍攝器材:iPhone7
12
“Hi,墨爾本”
元寶
在澳大利亞旅游局的宣傳下,墨爾本的街頭藝術已經在世界上獲得聲譽,街頭藝術家已經變成了一份體面的全職工作。
拍攝時間:2017年9月
拍攝地點:澳大利亞·墨爾本
拍攝者:元寶(設計師)
拍攝器材:SNOY a7r2
13
“Graffiti Alley”
板栗
多倫多最廣為人知的涂鴉巷Graffiti Alley,位于多倫多Queens StreetWest南面,約一公里長的小巷的所有墻面都被涂鴉覆蓋。
拍攝時間:2017年12月17日
拍攝地點:加拿大·多倫多
拍攝者:板栗(旅行攝影師)
拍攝器材:iPhone CANON 6D MARKII
14
“局部”
方正
大教堂西側,一群游客、騎著共享單車的當地人、駐足的觀看人、以及撥弄琴弦的人;大教堂東側,街頭行為藝術家;你發傳單的樣子,萌我一臉;這里有大龍蝦,鉗你鉗你;大猩猩,吃糖葫蘆不;像素風地鐵口裝置;大概是798地圖。
拍攝時間:2018年2-4月
拍攝地點:意大利·米蘭、廈門·鼓浪嶼、北京·798藝術區
拍攝者:方正(ejian)
拍照器材:SNOY ILCE-7RM3
15
“成都”
十三
成都不少創意園區有專門墻體開放給涂鴉愛好者,比如U37創意倉庫、東郊記憶、白藥廠……
拍攝時間:2018年5月3日
拍攝地點:成都
拍攝者:十三(職業攝影師)
拍攝器材:Nikon D750
16
“廢物利用”
miriam
廢舊自行車沒有堆成小山,而成了窗臺上的家用裝飾。
拍攝時間:2018年6月17日
拍攝地點:希臘
拍攝者:miriam(作家)
拍攝器材:不詳
17
“涂鴉與音樂”
思佳
無意走進被音樂填滿的小巷,跟著兩只吉他度過了一整個下午。
拍攝時間:2017年7月12日
拍攝地點:臺灣 草悟道新手書店外
拍攝者:思佳(策劃師)
拍攝器材:iPhone
18
“廣告”
-c-aya
街頭廣告比比皆是,但實際上只有少數能夠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
拍攝時間:2018年6月
拍攝地點:加利福尼亞
拍攝者:-c-aya
拍攝器材:iPhone
19
“老人”
anouk esch
我每次看到街頭藝術家都會覺得很感動,尤其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他們還堅持自己的愛好,讓人敬佩。
拍攝時間:2018年6月
拍攝地點:倫敦
拍攝者:anouk esch
拍攝器材:iPhone
20
“被互聯網遺棄的人”
Lison
如今街頭藝人越來越難做,一直在萬象城橋下賣藝的老者,因為現代人少有帶著現金,已經很久沒有人給他放上幾塊錢了。
拍攝時間:不詳
拍攝地點:成都·萬象城
拍攝者:Lison(客從何處來)
拍攝器材:iPhoneX
街頭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間,常常成為表達意見、情緒以及自我的直接窗口,而藝術則是唯一的世界通用語言。
攝影:小毛領
街頭藝術的呈現形態,可以是以班克斯為代表的叛逆英雄用涂鴉轟炸城市;也可以是地鐵站過道里的普通人輕撥弄著吉他靜靜彈唱;甚至也可以是公園里的大媽們每晚的固定節目廣場舞……不一樣的街頭藝術賦予了城市不同的氣質。
獨立、勇敢、個性、自由……我們無法完全定義街頭藝術的范疇和形態,正如我們無法說盡大地有多么寬廣。
而街頭藝術的動人之處在于,它看似自我,但卻如細雨微風般影響著周遭和世界。
策劃:牧之、卉芝
撰稿:UU
攝影:由各攝影師提供
欄目:空間志 /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藍書百科/筑事會/言筑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公眾號:一筑一事(ID:zs_studio)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