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麥當勞,看到了它們最新的招聘廣告。
最近二次元的商業聯動不少見,但見到這樣的以漫畫形式出現的招聘廣告確實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相比普通單一的招聘廣告,更能讓人停下腳步去看一眼。
在懷著好奇心的情況下去搜索,發現這則招聘廣告其實是有一整條長漫畫的,以下是一小段節選:
完整漫畫項目查看: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7424.html
完整的漫畫內容講述的是,去年招進來的小姐姐在麥當勞不斷成長,已經褪去了當初青澀的模樣,成長為獨當一面、游刃有余的經理。在最后點到主旨: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
這樣的招聘廣告相比于白紙黑字,更有故事性、趣味性,讓愛看漫畫的粉絲們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對招聘有興趣的人能在植入中了解到信息。
這條招聘廣告的漫畫來自于幕星社——一個全原創型漫畫隊伍。幕星社靠著前些年old先的《19天》和壇九的《SQ》一炮走紅,在有許多爭議的情況下仍坐擁龐大的粉絲量。在這樣的基礎上,幕星社開始了商業合作,專門為廣告營銷開出了一個版塊#幕星周刊廣告部#
可以看出,靠著壇九和old先兩位漫畫家的超高人氣,這樣模式下的廣告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應。
其實這兩年,人氣漫畫家和商業廣告的聯動并不少見,下面我們就來看幾個例子。
白茶×凱迪拉克
白茶,微博名@吾皇的白茶,卡通網紅“吾皇”及“巴扎黑”的創作者,有繪本作品《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凱迪拉克CT6廣告:
這則小短漫講述了遛狗的麻煩和曲折,主人公巴扎黑想要為主人減輕煩惱想到了遛狗開車甚至自己開車,吾皇建議它放手去做。但巴扎黑說自己手這么短,連方向盤都夠不到,這個時候就引出了廣告凱迪拉克CT6——超級智能駕駛系統,釋放你的雙手。
這種講著講著故事,情節突然轉折插入廣告的形式,常常讓人“防不勝防”。
丁一晨×幫寶適
丁一晨,微博名@丁一晨DYC,原創漫畫形象丁小點作者。
幫寶適廣告:
這則畫風可愛清新的漫畫講述的是每個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時所遇到的困難——孩子玩鬧的時候放飛自我、媽媽換尿布的時候手舞足蹈。然后引出產品賣點,雖然廣告部分生硬但是用可愛的漫畫來表達,讓人看了也不會產生反感。
使徒子×《鎮魔曲》
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現為景觀設計師,宅圈同人畫手,代表作品《一條狗》。
網易MMO游戲《鎮魔曲》廣告:
使徒子的這則漫畫,通過和自己的作品《閻王不高興》進行劇情聯動,講述了新上任的閻王為了尋找丟失的混天綾和判官筆來到了八方凈土琉璃境,被小姐姐邀請合作一曲。然而閻王的歌聲嚇跑了小姐姐,為了找到作為迦樓羅的后裔的她,閻王決定去網易《鎮魔曲》的游戲中尋找她。
這則漫畫直白地告訴讀者“我就是廣告”,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反而不會引起讀者的反感,甚至還增加了一點娛樂性。
除了這些漫畫界的超級網紅之外,另外一些稍有人氣的漫畫家也會接一些或大或小的廣告項目,那么為什么這些廣告商們會偏愛這些漫畫家們呢?
1、粉絲效應
一些廣告商挑中這些漫畫家們,是因為看到了他們身后巨大的粉絲數量能帶來的潛在效益。
雖然相比這些漫畫作家自己的作品更新,這些廣告項目的轉發評論數據較低,但要是比起商家自己發的普通廣告,那要強得太多了。因為他們的粉絲基數大,如果100個人里有一個人能看到這條廣告,那我有1000w粉絲,就會有10w個人看到。當然實際遠不止于此,因而傳播的目的達到了。
另一方面,部分粉絲對崇尚的漫畫作家們有著狂熱的喜愛,“我喜歡這個漫畫家,ta隨手畫幾條線我都愛看”。“因為我是我喜愛的漫畫家,所以不管ta做什么,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我都想要去支持鼓勵一下。”,粉絲們這樣“用愛發電”的消費心理,是廣告商們想去抓住的。
2、趣味性強
看漫畫本身就是一種很有趣的消遣方式,再加上現在彩色漫畫成為主流,對視覺上的享受也帶來了更大的提高。通過講述一個故事的方式去展示產品,要比重復幾句口號又或者是請幾個明星擺拍來宣傳產品,有意思的多。
其實現在有不少人會懷著“我倒要看看你要這次要怎么花式打廣告”的心理去點開看看,這也不乏是一種尋找趣味的獵奇心理。
這就是漫畫的效應——把對廣告的抵觸轉變為主動。
3、受眾重合
現在不少游戲廠商,或是一些二次元項目的甲方都會偏愛于找漫畫作家或是一些插畫家來做一些聯動營銷。因為他們的受眾會大幾率有重合的部分,對于廣告商,這樣更容易提高他們廣告的轉化率;而對于這些畫手,有時候通過官方微博的轉發或是點贊,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因而引來摸著網線過來關注的新粉絲們。這樣的互利互惠是雙方都樂意看見的。
拿黃嘉偉和《陰陽師》來說,他們之間就是相互成就的。黃嘉偉為游戲《陰陽師》所繪制的式神帶來了超高的人氣,隨之也有不少游戲玩家轉化為了黃嘉偉的粉絲。
從左到右,分別為黃嘉偉為陰陽師所繪制式神:花鳥卷、酒吞、荒、大天狗
4、性價比高
當然說了這么多,還有個最重要的因素——成本花銷低。知名漫畫家和插畫師們的稿費雖然也不低,但比起那些當紅流量小鮮肉的價格……
能以一種較低的價格,獲得一個較好的營銷效果,這對于那些不是腰纏萬貫的商家來說性價比非常高。
其實現在除了漫畫營銷,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了更加廣泛的二次元營銷。
對于二次元來說,這些品牌營銷推動了更多的普通人去認識二次元,也讓二次元擁有了更多的商業價值。
而對于品牌來說,首先消費群體一直在變化,盡管二次元群體年輕人的占比更加多一點,但是年輕人們一直在長大,漸漸成為主流的消費群體;其次品牌希望能夠借助這樣的營銷來打造一個年輕的品牌形象,用這樣的社會化營銷去和年輕人玩在一起,品牌在變老可是心永遠年輕;此外,近些年二次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陰陽師》、《你的名字》等吸引了很多原來對二次元不感興趣的人,通過類似這種爆火的IP聯動去營造熱門話題,能讓品牌獲得更多的關注度。
最后,讓我們為漫畫創作和廣告營銷的友誼干杯。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循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