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一年的五芳齋中秋廣告,最后就這?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甚至說是一個對五芳齋有點好感的消費者。
開門見山地說,我被五芳齋今年的中秋廣告搞懵了。
記憶中五芳齋的廣告是“不正經”和“神轉折”的綜合體。腦洞大,創意足,能玩梗,接地氣——然而今年五芳齋聯合以下品牌做了一條“共享廣告”。
都有哪些品牌參與共享呢?我手動拼了這張圖

簡直是場精神污染,很純粹,就是讓人很討厭。
你能看完嗎?
廣告片時長4分30秒,視頻整體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個創意小故事,五芳齋通過與“慕思今晚、特步、美即”三個品牌的產品進行賣點上的聯結,從而輸出其各家單品月餅、床墊、鞋、面膜與“軟”相關的賣點;
第二部分則如PPT式將剩余23個品牌輪番介紹,最后留下了轉發抽獎的訊息。
這樣的“縫合怪”,我不能接受。
一、嘻嘻哈哈搞共享,拉里拉胯做聯名
這場精神污染,始于8月26日五芳齋的中秋廣告預熱海報。咱們先來看看這組海報:
老實講,我有被震驚到,震驚之余我甚至有了絲懷疑,難道是我審美水平不行?
如此高飽和度的顏色,讓我的視覺體驗差到不行。
還有那張“賽狗屁的紅配綠”,到底是甲方的一意孤行,還是乙方的茫然無措,我不懂。
除了這個配色讓我暈眩外,海報文案也讓我見識到了什么叫無奇不有。
合著“出圈”才是當下營銷市場的終極目標,至于正面還是負面就不在考慮范圍內了?
而微博文案更是讓“百年老牌五芳齋”變成了“頭部微商五芳齋”。
由于預熱時間果斷,短短一周的時間導致微博的互動量沒有多少,但將粉絲期待值急速拔高。
為了給視頻造勢,五芳齋官微還發布了兩張視頻預熱海報,進一步拉高粉絲期待值。
但根據環時互動公眾號推文發的內容來看,視頻預熱海報應該是三張。
我也不懂為什么五芳齋官微只發了兩張。
從一開始嘻嘻哈哈的聯名態度,就仿佛在預告著最終成果的拉胯。
二、“軟”到不行的賣點,“硬”破天際的廣告
雖然預熱辣眼,但前半段至少還水平在線。
前三個小片段是用故事將賣點和雙方品牌“軟”性結合,后半場則是硬拼湊上去的“硬”廣。
客觀來講,這支片子的前三個聯名小故事《月球往事》、《櫥窗男孩》和《花好月圓》,還是可圈可點的。
不僅在于故事名起的還有點味兒,更在于創意點和賣點呈現不錯。
1、《月球往事》,床墊上的太空奇想
什么時候最軟?五芳齋把腦洞開到了太空。
在感受不到重力的情況下,輕彈盈動≈極致的軟,把床墊的柔軟和月餅的“軟”代入太空的感覺,確實有一絲誘人。
2、《櫥窗男孩》,穿過櫥窗只為走向另一個櫥窗
以為男孩是在看特步的球鞋,因為鞋底夠軟,然而并不。
男孩早就有鞋了,只是穿著軟底特步鞋走過特步門店,走進商場內去推開五芳齋店鋪的門,進去看月餅櫥窗。
標準式“神轉折”廣告,我很喜歡這一小節。
3、《花好月圓》,軟糯在肌膚更要在舌尖
這個硬廣小故事還是有巧思在的,從媽媽敷面膜開始,到摘下面膜鏡頭一轉,面膜下是女兒。
從“年老”到“年輕”,肌膚“軟嫩”的特點與“軟糯”月餅聯系起來,硬廣稍顯生趣。
三個小故事將“腦洞”、“神轉折”、“硬廣”三種類型的廣告呈現的不錯。
然而第三個故事結束后,這條廣告如脫去羊皮的狼,撕掉了身上的偽裝,直接開始在精神和視覺上霸凌我了。
4、特別鳴謝環節
這部分已經讓我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形容了。
文案是甲方自己寫的?
賣點+slogan,自暴自棄式的文風,沖擊力很強,毫無讀下去的欲望。
太多了,我舉幾個各位品品。
我懷疑美術已經“工傷”了。
橫幅+logo+產品,PPT式畫面,這是文案和阿康頂上了吧(文案&阿康暴怒)。
打開PPT,插入圖片,插入文本框,拖動排序,一幀畫面做好了。
沒有配樂,只有著急下班的配音老師在凹時長。
整整23個品牌,最后還要充滿感情地進行福利放送。
這明明是四支片子,《月球往事》、《櫥窗男孩》、《花好月圓》,“特別鳴謝環節”四個片段是可以完全獨立的。
但創意故事+“特別鳴謝環節”的大雜燴,無限放大了廣告片的割裂感。
抱歉,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無法與品牌方同呼吸,共命運。
三、玩心太大,27個品牌可別閃了腰
品牌能夠不端著,下場聯誼是件好事,但硬是把自己玩掉價的行為雖不算翻車,也離翻車不遠了。
1位發起人,26位參與者,共27位。初始動機無外乎五芳齋在預熱海報中所提到的“破圈”。
如此大體量的品牌參與,成功了,各家歡喜,低成本高流量回報;失敗了,無傷大雅,只當一次營銷試錯。
但只重噱頭不重內容的廣告,無非只有外強中干的體量,如何撐得起消費者的關注。
相較于單品牌廣告,五芳齋打出的“共享廣告”旗號無疑更具誘惑力,更有聚集效應。
在中秋時節,線上搞場品牌聯誼,也契合中秋團圓的概念。
但是否有足夠的把控力調配各家能量實現1+1>2的效果,可不是一次營銷事件便能夠實現的。
這次廣告效果是1+26<27的,甚至某些方面連“BOSS直聘、伯爵旅拍”類的洗腦廣告都不如。
說實話,我頭幾次看沈騰和蓋爾·加朵蠻拍的BOSS直聘廣告,還蠻開心的,有一定趣味性,畫面還算在線,我想看完,能洗我的腦。
而五芳齋這次的中秋共享廣告我第一遍沒看完就關掉了,這如何保證“完播率”?
一條片子出現“趣味性”斷崖式下降,就別提傳播度。
多品牌聯動的情況下,千萬級熱搜應該不難,但27家品牌才800萬播放量,代理商也表示這波并未達到預計期望。
估計像我這樣吐槽的應該也還有,所以傳播度上還是有一些的。
四、商業互吹,互拍馬屁了無生趣
這是我見過最硬核的商業互吹。
不同于多品牌贊助冠名綜藝,“無冠名,無內容,硬聯名”式的商業合作也值得讓消費者聽23聲道謝?
這類的超硬廣本身就不討喜。
早年電視廣告階段,都是硬廣,電視劇中間一進廣告,沙發前的消費者就切臺。
五芳齋倒好,拍出來的廣告直接是想達到“A消費者聽了B品牌感謝C品牌的話,決定給花錢買B和C品牌的產品”的效果,我這是真·無語了。
片子第三個故事結束后幾乎就沒有了藝術再加工的內容。
除了最終的抽獎,沒有感受到品牌在爭取消費者,反倒是在給消費輸出精神污染。
五、中秋答卷——真的很難及格
3分給前三個小故事,分別是“腦洞、神轉折、趣味硬廣”三點各得一分,26位參與者的勇氣值1分,能將訴諸“軟”的廣告做地這么硬,有一說一,值1分。
總共5分,我真的給分已經很高了,五芳齋中秋答卷就憑這個,不可能及格的。
說小了,這只是一次失敗的嘗試;說大了,這是對品牌形象的不負責任。
百年品牌是靠口碑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六、to B?to C?
這條廣告是面向B端還是面向C端,這是我最后的疑惑。
這支片子是五芳齋拍出來給消費者找樂子,從而帶動自家月餅在中秋時候的銷量?
還是面向B端客戶,為了進一步挖掘更多合作可能?
但是這兩個邏輯都不成立啊。
廣告這么拉胯,傳播效果差怎么帶動銷量;
如果沒有銷量,那對B端客戶來講,參與共享廣告的意義在哪?
營銷同樣如此,每一個營銷動作產生的蝴蝶效應都會帶來相應的代價,所以要慎之又慎。
7、最后想說
其實五芳齋作為一個百年老牌,在廣告營銷上“能玩,敢玩,會玩”是很值得贊賞的。
他們往年的案例,如2020年的端午聯名和2020年中秋的《走近科學,走近月餅》都很不錯。
品牌年輕化方向是對的,也都有所建樹,只是并沒有誕生大的出圈事件。
其實這無可厚非,100年都走過了,也不差這一時。莫要為了“出圈”而費力不討好。
最后,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
五芳齋在8.26開始的中秋廣告預熱,其實后面的廣告片早就已經拍攝完畢了。因為有三家品牌參與聯動,所以打出了共享廣告的旗號,誰知后續還有23位同仁想上車,執行方果斷罷工,光速下線。最終只能PPT潦草收尾。
如果這是真實情況。對不起五芳齋,我定實名心疼你,并愿意給這支廣告7分。(憋笑中)
大家怎么看這次的五芳齋中秋共享廣告呢?評論區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