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標BMW事件:不合理的kpi才是原罪
來源:姜茶茶
昨天藍標又火了,原因很簡單。
一個名為 慢速公路 的自媒體,
炮轟了藍標找刷水自媒體事件。
就此問題,我朋友圈的一幫公關大佬們,
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水刷的跟東海龍王一樣多,
哈哈哈哈哈太貼切了吧。
這是我的一個甲方朋友,懟的很厲害。
旅行時尚攝影娛樂假號重災區。
其實美妝也是重災區。
這是我覺得寫的最好的評論,
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
內容標準無法量化。
拿工業化標準評價公關就是不科學的。
最后一句心聲了哈哈哈,
我原來給客戶做方案,寫了十幾次papi,
沒有一次用得起的哈哈。
為什么假網紅會有存在市場?
也有一個原因就是客戶喜歡數據上的好看。
也有diss這位“kol”的,
還有自黑藍標以某種形式成為爆款,
黑藍標已經成為繼黑百度之后的,
第二個互聯網圈的政治正確。
把標題帶上藍標,篇篇文章10w+?
還有控訴媒體老師這種事兒逼的。
當然也控訴藍標像是YCY一樣。。
只談自己的努力閉口不言談假網紅,
但是kol也不是乙方能拍定的。
所以有幾個可能:
1.甲方拿回扣了 2.乙方拿回扣了
3.執行時間、預算、排期等,
導致最后選擇了這幾個KOL。
我個人偏向于最后最后一個。
我也很討厭假網紅,
我辛辛苦苦畫漫畫,構思創意,
最后賺的還是不如人家多。
我們之所以這些痛恨這些人,
主要是他們違背了我們的價值觀。
他們打破了“一分努力一分收獲”的原則。
你讓我出賣良心去做這種事,我做不到。
但是我相信,市場的篩選機制會慢慢淘汰他們的。
對于藍標這件事,我也有話想說。
這件事其實最大的原罪,在于不合理的kpi。總有甲方覺得,2k能找自媒體,2w能找咪蒙,20w能做刷屏案例。我真的很想呼她們一熊臉,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能的!!!
每次我看到刷屏的傳播案例,都特別想說,刷屏的那位公開一下預算啊,讓哪些客戶們看看,真正的刷屏是要花多少錢的。一分錢一分貨是常態,不要老是有僥幸心理,這跟希望在秀水街買到真lv,在麥當勞吃到法式大餐有啥區別?
social就是有不確定性的,我都不能保證保證我這篇文章閱讀量,但是大家都有老板,都要交差。為了交差,就要維護數據(很多甲方都默認供應商給kol刷水),也一步步把kpi寫的越來越高。影響受眾動輒幾個億,kol都是10w+閱讀。上面也默認著,畢竟有了被夸大的kpi,才能跟global要到錢,才能去要headcount,才能去評獎。
于是,當人人都在作假的時候,你不做,就是在“吃虧”。
我原來采訪過微博上一個kol,基本上是人盡皆知的國民kol,我詢問他的書賣了多少本的時候,他說不好透露,我有些費解。他解釋道:因為所有人都在夸大銷量,你說實話,你就是吃虧的,但是說謊又是違背我的原則的,所以我選擇緘默。
現實就是這樣,這個行業,所有人都在穿著衣服洗澡,而你能裸泳嗎?不能。
我有一個甲方朋友,談到這件事的時候說“要接受自己是個平庸的甲方乙方,接受自己做的項目不是爆款的現實。注意力就這么多,不是每個項目都能成為爆款。”做好你的內容,問心無愧就好了。
希望驅動我們在這個行業里繼續工作的動力,是它帶給你的那份價值感。
本文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這么有趣的公眾號,已經不多見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