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廣告難出新意?這七大營銷主題值得收藏學習!
朋友們,雖說父親節已經過去好些天了,還是想問下大嘎,今年的父親節廣告,有沒有哪個讓你印象深刻呢?
是不是一時半會兒還想不起來哈哈,畢竟父親節比起其他節日,在營銷界的地位低了不止一點半點......也難怪有朋友調侃:“父親節是難得的不被過成營銷節的日子。”
并且,當前的父親節廣告多局限于一個相對刻板的框架下:比如父親的形象基本是老人,主題大都圍繞“父親默默奉獻”這一類,甚至父親人設也都驚人相似——沉默寡言。雖然很多廣告都讓小編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但看完我又會不禁感慨一句:“我爸不這樣啊......”
所以在看了一圈近幾年國內外廣告案例后,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父親節品牌營銷,有什么比較好的主題?
一、劃重點!父親節廣告七大可借鑒主題
父親節,在表達對父親的感謝之外,還能聊些啥?我們給大家盤了盤,以下留個主題供大家參考——
主題一: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展示無聲父愛
提到父親,人們似乎總是很自然地將其與“工作辛苦”“在外奔波”這樣的形象相結合,很少會談及父親與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點滴,但是生活中那些看似尋常的瞬間,卻往往包含著父親的愛。我們之所以難以察覺,大概就是因為被他保護得太好。因此展現出這些細碎的生活場景,也能很動人!
菲律賓麥當勞以一支短片記錄了孩子被爸爸抱起的17個瞬間,這些在孩子成長階段的不同瞬間或許容易被忽略,但卻都是父親給孩子最及時、溫暖的慰藉。
主題二: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忙于工作的同時也別忘了給父親更多關注與關愛
今年美的的父親節廣告《親愛的“爸爸”》站在打工人“兒子”的角度,呼吁大家不要因為客戶“爸爸”而疏忽了自己的親爸。
這支片子將父子關系的表現場所延展至家庭以外,一面展示工作場所里“兒子”的心酸,一面展示家中父親對孩子的關切。這其實是為父親和孩子都提供了一個了解彼此的視角,倡導關愛父親的同時也讓父母對孩子多了一份理解。
主題三:打破刻板印象中的父親形象
以往說到父愛,總是離不開“默默的”“嚴厲的”這類形容詞,但這樣未免有些刻板,也有很多人的爸爸是活潑的、溫和的呀。愛慕這支片子就通過展現父親的不同形象,打破人們對父親的刻板印象。
燒飯時的父親動作麻利,陪女兒跳舞時的父親略顯笨拙卻樂在其中;經常忘記自己眼鏡放哪兒的粗心父親,在給兒子包書皮時又格外細心;平時穿著樸素、不拘小節的父親,在女兒帶男朋友回家那天不忘提前換好西裝、整理發型......愛慕通過展現父親的不同樣貌,也讓觀眾對父親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
主題四:展現爸爸們在“父親”這個角色外,更多樣的身份與真實人生
“父親”,是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身份,是一份責任。或許正因為這份責任,使得很多父親在孩子面前總需展現出成熟穩重、無所不能的形象,為此他們可能需要放棄很大一部分的“自己”,但其實我們很希望爸爸們在顧及家人的同時,也可以留有一些做自己的自由空間。
今年父親節,京東制作的這支以“那些你不在的時光,老爸們怎么這么可愛”為主題的短片,打動了許多人。這支視頻選材于網友們實拍的真實畫面,鏡頭捕捉到“爸爸”們不同于平日的各種形象。這些更為日常、真實的父親形象,也讓人意識到在很多時候,作為子女,我們容易忽視掉父母的興趣愛好,“爸爸”們的可愛不過是隱藏起來的真實自我。
主題五:從小洞察出發探討親子關系
父子關系、父女關系是文藝作品中永恒的母題。因為“反抗父權”的傳統,我們與父親的關系往往有些“小別扭”。究竟應該如何與父親相處?怎樣的父子/父女關系是融洽的?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角色?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思考。
吉列在其父親節廣告《Go Ask Dad》中就對父子關系進行了探討。他們從一個很小的洞察出發:現在很多男孩遇到人生小難題,例如如何打領帶、刮胡子,如何與女孩約會等,通常最先上網找答案。但其實父親才是我們身邊最好的“老師”。
這支具有社會實驗性質的短片沒有說太多大道理,但是從這樣一個敏銳的洞察出發,即給到大家深刻的反思。
主題六:鼓勵大家勇敢表達愛
在表達對家人的愛時,大多數人都會比較含蓄。2016年父親節,樂購(TESCO)便在“鼓勵大家勇敢表達愛”這方面做了嘗試。品牌方通過商場廣播的形式幫助顧客表達對父親的感謝,為孩子和父親之間愛的表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也給了更多人大方對家人表達愛的勇氣。
樂購的這支廣告讓人們看到:父親與孩子之間的愛,可以不是默默的、隱忍的,愛需要被大方地表達出來。
相比之下,中國家庭在愛的表達上會更加內斂,小罐茶這支短片則用父親的一句“有你挺好的”間接表達了父親對孩子的愛。爸爸們或許不會總把愛你掛在嘴邊,他們或許更擅長用行動來表達,那么當作為子女的我們覺察到父親的愛時,不妨直接和他們說一聲“我也愛你”。
主題七:不走尋常路
要說不走尋常路,杜蕾斯當之無愧!這個原本在父親節借勢營銷上不占優勢的品牌,總能在父親節這天秀一把。今年父親節,杜蕾斯就拍了支“熊孩子合集”,直觀地告訴你當父親有多難。
短片中,杜蕾斯呈現了一系列熊孩子搗蛋使老爸十分不堪的場面,讓人感慨為父不易、對老爸好點的同時,又開始思考自己有沒有勇氣要孩子,如果沒有,記得用杜蕾斯,贊揚父親和宣傳產品的目的都達到了。
同樣另辟蹊徑的還有衛生紙品牌Angel Soft,2015年父親節該品牌發布一則特殊的TVC——和媽媽說“父親節快樂”。幾個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孩子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感恩,并祝她們父親節快樂,道出了單親媽媽們“既當爹又當媽”的艱辛。
Agenl Soft跳脫出人們對父親的固有認知,更加強調了“父親”這一身份之后是責任,若能擔起這份責任,看似柔弱的母親也可以是“父親”,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
不過這種反其道而行的方式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其角度新穎,也有人認為自己作為單親父親,在父親節看到這樣一則廣告有點失落。所以品牌在尋求“父愛”的新表達路徑時,也應注意平衡、考慮更加周全。
二、父親節廣告,可以更多樣
2020年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布一份《男性群體消費趨勢研究報告》,報告提到,目前男性購買力是被低估的。根據美國互動廣告局(IAB)與 IAB 中國聯合發布的一份調查結果,無論是PC端還是手機端,男性網購率都高于女性,可見“他經濟”的消費力量不容忽視。
數據來源:IAB中國,蘇寧金融研究院
從情感角度來說,父親與母親一樣,同樣是一個家庭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的付出同樣值得被肯定和頌揚。然而,目前廣告營銷領域與父親相關的作品還比較少,希望以后有更多優秀的父親節廣告案例來填補空缺。
那對于想要抓住父親節營銷一把的品牌,除了比較常規的從情感向切入來引起觀眾共鳴的TVC,品牌方或許可以嘗試更加多樣化的表達。作為一名觀者,這樣的父親節廣告會比較吸引我:
1、有對不同年齡段父親需求的洞察
目前大多數廣告作品的父親形象都是年邁的老人,但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年輕群體既是“父親”也是“兒子”,他們如何同時扮演好這兩個角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展現更豐富的父親形象
父親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生活,他們并不總是沉默寡言,作為子女,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下那個不那么緊繃的父親。
3、創意形式可以更多元,除了海報和TVC,也可以多一些互動性的活動。
你希望看見怎樣的父親節廣告呢?歡迎評論區和我們聊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