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網紅,江小白去哪了?
作者:黎明,編輯:魏佳,來源:深燃
6月初,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把1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陌生人請到重慶,訂好酒店包好車,帶他們參觀酒莊、喝酒,表達感謝。這些熟悉的陌生人都是江小白的用戶,他們在去年3月買過江小白的酒,訂單金額從幾百塊到幾萬不等。當時因為疫情,江小白發了一封公開信向用戶求助。
聚會現場,有用戶表示驚訝,感覺自己并沒做什么,甚至江小白這種包吃包住包玩的搞法的費用,早就數倍于他們當初為了支持江小白而購買的幾瓶酒。但陶石泉看重這份情義,也看重情義背后的那份認同,“只要有一個人愿意來支持我,這個事情就成了。”顯然,支持者計劃之初,江小白也并非是想要幾瓶酒錢,而是想看到底有沒有用戶愿意支持它。
陶石泉,70后,江小白應該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個經營試驗。江小白之前,白酒行業被傳統習俗把持,論資排輩、權力等級明顯的酒桌文化是這個行業的圖騰。年輕人不喜歡,但無奈只能被迫接受。
十年前,江小白標志性的走心文案,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表達瓶”成為一代80、90后的回憶。在年輕化白酒這件事情上,江小白算是初代網紅。
如今,更多的資本盯上了年輕人喝酒這門生意,也誕生了許多網紅品牌。去年下半年以來,果酒、氣泡酒、蘇打酒,各種低度酒創業項目層出不窮,資本瘋狂押注,好不熱鬧。熱鬧之中,江小白卻沉默了,尤其是在直播帶貨、短視頻熱潮中,江小白似乎都缺席了。曾經那個看起來最擅長營銷的江小白,變成了最安靜的那一個。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會寫文案、玩營銷、賣情懷”上。有人說,江小白跟它的用戶一樣,已不再年輕;還有人說,江小白掉隊了。
陶石泉對此并不在意。他說,“網紅”是對江小白最大的誤解。”然而,外界對江小白的質疑依然存在。品牌都有生命周期,過去這幾年,這家公司在做什么?現在活得怎么樣?江小白掉隊了嗎?帶著這些疑問,深燃前往重慶,探訪了江小白的農莊和酒莊,跟陶石泉聊了聊,試圖尋找答案。
一、江小白去哪了?
從重慶市區往西南,沿著長江逆流的方向,大概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到了白沙鎮。長江在這里來了一個大轉彎,形成一個倒“幾”字形。
白沙鎮有著近千年的釀酒傳統,民國時期,其白酒產量曾在西南排過第一。
它同處在中國白酒的超級產區——金三角,往西是瀘州,往南是茅臺鎮,那里分別誕生了瀘州老窖和茅臺酒。江小白背后的江記酒莊,就坐落在白沙鎮。
80多年前的一場大火,白沙鎮上的300多家釀酒槽坊毀于一旦,白沙鎮的白酒產業因此沉寂,而近幾年再次重回中國酒業舞臺,和江小白的崛起不無關系。
江小白所在的江津區,已經把江小白當成當地的一張名片。在江津區的出租車、高速廣告牌、服務區,都能看到江小白的身影。
江記酒莊直面長江,占地760畝,據說一年可以生產6萬噸高粱酒。江小白的釀酒車間彌漫著酒香,釀酒工人打著赤腳,光著膀子,用長條鏟翻動被蒸煮過的紅高粱。高粱需要放置于密閉的青石板窖池中,通過發酵將淀粉轉化為酒漿,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酒水其實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釀造、加工、封裝、儲藏,都需要場地、廠房、設備。2014年,江小白拿到高瓴和IDG的融資后,開始擴建酒莊。去年9月,江小白完成C輪融資,新獲融資全部用于老酒儲存及技術研發,做全產業鏈布局。
酒莊還只是釀酒產業鏈的冰山一角,如果再往上延伸,還有高粱育種和種植環節。江記酒莊再往東5公里的丘陵處,是江記農莊的大本營,那里漫山遍野種植著江小白的紅皮糯高粱,形成一條跨越三產的高粱產業鏈。陶石泉告訴深燃,過去幾年,花了很多時間在江小白的全產業鏈建設上,每一期工程的開工擴建,都需要巨大的勇氣。 這是看不見的功夫,也并非酒飲類創業公司的主流路徑。
所以,江小白和當下的很多“低度酒網紅們”并不是同類。那些品牌做得很“輕”:沒有自己的酒廠,沒有自己的酒體技術團隊,買個配方找個代工廠幾天之內就能生產出各種類型的低度酒。
最近,有位低度酒創業者對深燃講述了他的打法:先想一個品牌名,然后找一家酒廠,從酒廠提供的配方里選一款,或者自己提需求讓酒廠調配方,然后生產裝瓶,接下來就是鋪渠道賣貨,線上瘋狂做營銷,然后找投資機構融資。
不只是今天,其實在十年前,江小白就是不走尋常路的那一個。以口味為例,因原材料和地理風貌的不同,中國白酒發展出醬香、濃香、清香三大香型,過去十幾年,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五糧液的濃香型,一直是白酒的主流口味。但江小白選了口味最清淡、最不被創業者看好的清香型。清香型不如醬香和濃香型白酒辛辣、刺激,因此江小白被很多重度酒友批評為清淡、難喝。但也有人認為,這并非品質差異,而是口味之別,就像川菜的麻辣和粵菜的清淡,難言誰更好吃。本質上,好喝和好吃只是一種習慣。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長,會發現人們對白酒的口味偏好,是一直在變的。上世紀90年代,清香型白酒占據了主要消費;90年代中期后,濃香型超過清香型成為白酒第一大香型;而醬香型白酒興起,是在2016年之后。口味決定了消費人群。清香型的江小白高粱酒,口感清淡,醉酒慢,醒酒快,正好是一些年輕人需要的。這也為日后江小白的差異化市場定位、文案營銷,以及今天的口味創新,埋下了伏筆。
二、白酒還有哪些可能?
白酒是一個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行業。十年前江小白誕生之前,人們想象不到,在鐵板一塊的白酒市場,還能再玩出什么花樣。
陶石泉將中國人的飲酒場景劃分為五大類——政務接待、商務接待、結婚做壽等家宴、送禮、休閑飲用。白酒老大哥們,早早瓜分了前五大場景。而江小白,恰恰就是在老大哥看不上的休閑小聚場景,開創了一個新的市場。
年輕人的小聚小飲小時刻,不勸酒不過度飲酒,這是江小白創辦至今未變的定位,與之相匹配的,是街邊的各類飯館、煙火氣濃厚的大排檔,那是江小白的主要消費場景。
這不是一個大市場,但創造了另一種可能性。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常說:“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這用來形容江小白并不違和,張磊在A輪就投了江小白,在二級市場上也大量買入了茅臺股票。張磊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茅臺和江小白并不矛盾,關鍵是能否服務好自己所在領域的客戶,消費升級是更加細分化的,任何產品都有其市場,關鍵是能否在這一市場做到極致。”
在中國的白酒企業中,江小白算是跟新生代消費群走的最近的那個。但業內也有人調侃,江小白這個白酒行業的小老弟,把年輕人留在了白酒桌上,卻也是給老大哥們做了嫁衣,年輕人終會變老,總有一天會買茅臺。
這有生理學依據。按照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對深燃的說法,人有味覺記憶,隨著年齡增長,舌頭和味蕾會衰老遲鈍,就需要更刺激的東西,這是很多人白酒喝到最后會選擇醬香的原因。但這里有一個被忽視的條件:這套傳統白酒理論,是否還適用于未來的年輕人?另外,如果一定要喝白酒,即便是高度酒,為什么不能讓口味更友好、更利口?換言之,白酒還有哪些可能?
6月初,江小白在江記農莊舉辦了一個只存在一天的“果園實驗室”,會場是江小白的桃林,隱藏在一大片農田和蔬果區里。山路狹窄,彎彎曲曲,有些路段會車非常擁擠,但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大部分是80、90后,不乏在校大學生。
會場的主角,是江小白旗下子品牌“果立方”。這是江小白在醞釀了三年后,在去年9月推出的一款水果味高粱酒,以白酒為基酒,融合水果口味,15-23度,目前有白葡萄味、蜜桃味、混合水果味、卡曼橘味四種口味。在現場,用戶還可以體驗鮮榨果立方,自己挑選水果,調酒師將水果榨成果汁后,現場調制成果味酒。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做法,將白酒和水果融合,看起來有點像雞尾酒。雞尾酒是舶來品,屬于洋酒的一種,在很多人印象中很年輕、時尚,經常出現在夜場和酒吧里。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烈酒,常用來做雞尾酒的基酒。而白酒的標簽是傳統、禮儀,不會跟酷、時尚扯上關系,過去幾乎沒人會把白酒跟酒吧聯系在一起,更沒有酒廠會用白酒去調制雞尾酒,這顯得太“出格”了。
由于江小白的酒體屬于清香型高粱酒,口感比較純凈,也適合做各種風味化的酒飲。于是,江小白將清香型高粱酒加入果汁,然后就打造了果立方系列產品。陶石泉說,中國白酒一直沒有融入全球酒業的話語體系。放在全球來看,雞尾酒、利口酒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而中國白酒未來可以從這塊市場中分一杯羹。
對標洋酒市場,威士忌也是非常傳統的烈酒,但今天很多威士忌品牌都非常年輕時尚。雞尾酒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人們喜歡將伏特加、朗姆酒等混合各種飲料,制成千變萬化的口味。“全世界所有的烈酒,都有水果味,這本身根本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所以中國白酒也可以做水果味。”江小白相關負責人說。
也有一些創業者預判到了這其中的機會。一位創業者對深燃說,他正在籌備一個新酒飲創業項目,要開發一款類似威士忌的產品,定位就是“中國年輕人的第一支威士忌”。不過在此之前,洋河已經開創了威士忌品牌“仲士忌”。
有意思的是,江小白的白酒是清香型,口感清淡,本身就適合做基酒。江小白十年前的一個差異化選擇,為今天的差異化創新,鋪好了路。果立方從2018年醞釀試水,到2020年上市,已經是水果風味白酒的品類第一。
三、江小白真的只會營銷嗎?
讓人詫異的一點是,白酒+果汁的混飲配方,并非是陶石泉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被用戶“牽著鼻子”推出來的。
果立方最初的靈感來源,是有人用江小白混雪碧——先往杯子里倒入江小白,再倒入適量雪碧,蒙上一張白紙,往桌上一磕,趁著杯子里白色氣泡還沒消散,抓起酒杯一口喝盡,大呼爽快。類似的視頻,2018年在抖音、微博上大為流行,當時最常見的評價就是:喝出了威士忌的感覺。后來,有腦洞更大的網友,嘗試用江小白混果粒橙、冰紅茶、蘇打水、椰汁、果醬……各種讓人聞所未聞的混飲方法被網友研發出來,掀起一股新酒飲熱潮。
在網友的創意和呼聲下,江小白在2018年推出“水蜜桃味高粱酒”,竟然很快成為江小白旗下第二大品牌。今天的果立方系列產品,就是在這款蜜桃味白酒的基礎上,升級演變而來。而在正式推出果立方之前,江小白還針對口感進行了用戶互動,大量用戶在線上留言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用戶希望可以開發更多新口味。
在今年江小白組織的一場飯局上,有媒體問,江小白的市場份額是多少,競爭對手在做什么?江小白表示答不上來。陶石泉稱,江小白沒有部門去研究競爭對手,“我們做行業研究,做用戶研究,競爭對手研究沒意義。”
如果我們將注意力放在白酒圈,會發現這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當我們將目光放大到整個互聯網圈,立馬就能理解這其中的玄機。比如蔚來汽車和小米,號稱是最懂用戶需求的互聯網公司,它們都擁有數量龐大且忠實的粉絲。蔚來創始人李斌會認真聽取用戶的建議,基于用戶反饋來改善蔚來的產品。雷軍跟用戶走的很近,會在微博上跟用戶頻繁互動。
江小白的打法其實跟它們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其出圈的方式是“表達瓶”上的走心文案,譬如“我把所有人都喝趴下,只為和你說句悄悄話”、“最想說的話在眼睛里,草稿箱里,夢里,和酒里”。這些文案說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話,打動了一批年輕人。
但簡單粗暴的“營銷”二字,不足以概括這背后的深層原因。葉菊夫是江小白的用戶,也是其最忠實的擁護者之一。2012年,他在微博上關注到陶石泉,進而了解到江小白,當時江小白初出茅廬,還在重慶和成都打造根據地市場。多年消費品行業經驗讓他意識到這是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他在陶石泉微博下留言,在互動中獲得了陶石泉的聯系方式,近10年兩人一直在自媒體上保持著溝通。葉菊夫經常做的事情,是當江小白遇到負面新聞時,在朋友圈為江小白揚旗吶喊。
江小白抓住了2011年興起的那波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紅利,抓住了用戶。外界熟知的江小白文案,其實只是江小白去觸達用戶,跟用戶直接溝通的一種方式。
2018年白酒+雪碧的配方走紅,催生了果立方后,江小白每年都要辦至少一場用戶共創大會,宗旨是與用戶一起嘗試共創產品的可能性。用戶提供創意、點子、建議,江小白從產品層面去做創新融合,嘗試更多的白酒新形態、新喝法。
這幾年,消費品行業其實已經有很多用戶共創的案例。比如美的推出的用戶共創品牌“布谷”,匡威推翻行業傳統“只小調不大改”的定制方式,從鞋底、鞋帶再到配色,放手讓用戶做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鞋子。但陶石泉認為還不夠。“過去幾年我們特別重視的一個東西,是真正對用戶的理解。我們不認為我們是理解用戶的,90%以上的公司并不理解用戶。”
四、30億,結束還是開始?
對于陶石泉來說,江小白就像是他的一次創業冒險,一場經營試驗。
十年前選擇做清香型白酒,做非主流的小聚小飲場景,把文案印在酒瓶上,就像是在探索鐵板中能否再長出綠苗;三年前推出水果味白酒,升級成果立方,很多人驚嘆原來白酒還有這種可能;如今加大投資辦農莊、種高粱、建酒莊、做用戶共創,也是少有白酒創業公司走過的路。
但即便是開發農莊,陶石泉的思路也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告訴深燃,他做農莊的目的,不全是為了自給自足,因為種植規模還無法支撐,“真正有意義的是我要做研發、育種,高粱的品種是可以改善的。”而這套核心技術能力,未來是可以輸出開放的。
過去,白酒是一個不需要太多創新的行業,就像酒會越陳越香,頭部白酒企業是躺贏。
“江小白在酒飲行業進行了系統性創新,這是我看好它的核心邏輯。基于全新客群的差異化定位、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全面創新、利用自媒體的高效傳播,是江小白崛起的重要原因。”葉菊夫不僅是江小白用戶,還是有20多年消費品行業經驗的創業者,他這樣對深燃說。
如今,陶石泉將大量的資金拿來建廠,按他的說法,他要保證酒廠的生產能力可以支持江小白做到150個億。目前公開報道的數據是,江小白2018年、2019年的年收入分別是20億元、30億元,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收入略有下滑。
單一品牌會有生命周期,會有營收天花板,更重要的是,消費趨勢會改變。突破30億元的營收門檻后,江小白需要新的增長曲線。但陶石泉對此并不擔心。事實上,江小白一直很擅長尋找增量。
業內有一種用大自然里的動物仿生學去看商業的視角。江小白在中國白酒行業所做的事情,就像是“猴子挖井”:非洲大草原的旱季長達半年,動物們不得不四處尋找水源,有水的湖泊被一些巨型動物霸占,猴子另辟蹊徑,在湖邊的低洼地帶挖出洞穴,越挖越深,湖水慢慢滲透過來成為一口井,猴子便有水喝了。
猴子挖井有點像江小白過去十年的寫照,小老弟江小白,沒有搶白酒老大哥的生意,而是開辟出一個新的增量市場。不論是表達瓶背后的小聚小飲市場,還是水果味高粱酒的年輕化探索,都是在尋找行業增量。本質上,江小白的那些創新動作,“是對消費者生活方式變化的適應性行為”。
而在產品維度,江小白早已不僅只有單一的“表達瓶”。江小白背后的江記酒莊,已經推出了“江記酒莊”、“果立方”、“三人飲”、“單純”、“蓑衣”等系列酒產品。蓑衣是米酒,和果立方都屬于低度酒。這些產品的共同點是,都是利口化的產品,都是瞄準新生代消費群。年輕人不喝白酒,可能只是不喝傳統的白酒,總有一些利口化的白酒能夠打動他們。
在眼下的低度酒創業大火之前,早行的江小白在十年里已經布局了一條全產業鏈護城河。“我們是一群釀酒人,高粱堆里扎了十年了。”參觀結束后,江小白的一個釀酒工人說。
作者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