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收購A站的策略剖析,為何應全面對決今日頭條而非抖音?
宣布收購之后快手和A站在微博上秀恩愛
多年風雨飄搖負面不斷、甚至屢次面臨生死劫的A站,近日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好消息。快手老鐵果斷出手整體收購了A站,雖然據說后者的新估值已遠不如之前,但在經歷多次股權更迭之后能有一個穩定生存環境總歸是一件好事。
對于快手來說,它為什么對一家很多投資人躲避不及的沒落視頻網站感興趣?快手此舉背后又可能隱藏著哪些深層意圖呢?
A站低價但不便宜,快手望借其品牌為自己正名
有人說,快手這次收購A站是抄底撿了大便宜。這句話不太準確,抄底或許是事實(其實也未必,如果再晚點入手可能價格會更低),但顯然沒有撿到大便宜。所謂撿便宜是說買到價值超過價錢的東西,A站標價比先前低了但不代表它就便宜,因為它的實際價值也同步下降了相應幅度甚至更多。
A站近年來一直在走下坡,各任股東只顧及自身利益,up主、用戶和員工流失嚴重,處于嚴重被掏空的狀態。我們以第三方容易觀測到的用戶來說話,艾瑞網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最新的月度獨立設備數僅為287萬,還不到去年6月660萬臺的44%。月度獨立設備數和月度活躍用戶數非常接近,前者在10個月的時間內就減少了一半多,意味著后者也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這表明A站用戶在快速流失,原因則很可能是up主轉投其他平臺,內容也隨之變得乏善可陳、沒有吸引力。
A站近一年來的月度獨立月度設備數持續大幅下滑
相比之下,老對手B站穩定發展,今年4月的月度獨立設備數達到了6563萬臺,為A站的22倍多,而且還處于平穩增長的態勢。非常重要的是B站實現了贏利,而A站仍然處于嚴重虧損狀態中。無論是絕對數據還是相對數據,A站與行業領導者的差距在持續地擴大,其價值不可避免地出現下滑。
近年來A站的估值逐步縮水,去年底阿里旗下云鋒基金入股時的投前估值僅為7.5億元,而此前A站上一輪估值還是18.5億元。快手此次收購價格尚未公開,但由于各項數據的持續下滑,外界預測此次估值應不足上次云鋒基金投后估值10.3億元,很有可能低于7.5億元。
因此,如果說目前A站最大的資產是什么,或許就只能是它的品牌了。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人很自然地想到,快手收購A站的其中一個目的是以此來為自己正名,擺脫品牌low的外界形象。
以往說到互聯網品牌low,我們都會馬上想到頭條和快手,一個是low里low氣的資訊類app,另一個則短視頻中的low典型。如今,頭條通過商業化后的規范和新產品抖音的崛起,逐漸開始擺脫low的固有形象。快手卻仍然深陷其中,空有數億用戶的廣泛消費者基礎,卻難討廣告主的認可。不少廣告主擔心,在快手投放廣告會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這樣一來對于快手的商業化非常不利。因此,在即將上市之際,快手迫切需要為自己正名。
近年來,二次元文化也從亞文化走向主流舞臺,形象日益正面為社會所接受,甚至成為潮流時尚的符號。作為二次元文化先鋒的A站如今雖然落魄,但聲名仍在互聯網江湖。將A站納入自己的旗下,讓快手的整體品牌內涵得以充實和延伸,有利于品牌正名。這實際上與頭條推出主打高逼格的抖音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抖音是頭條的內部產品、A站是快手從外邊收購來的。
A站是快手的擴張突破口也是內容輸出渠道
A站的前世今生在此不贅述,前面也有提到它是國內最早的一個二次元文化視頻網站,在業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在愛好動漫的年輕群體中知名度甚高,一舉一動引人關注。因此,不少人認為快手收購A站是為布局二次元市場,而且現在正值其IPO前夜,拿下A站有著更好的故事可講,從而推高自己的整體估值。
不排除快手可能有一點點提升估值的這種想法,但我分析還是它收購A站總體上是基于競爭策略的考量。因為收購一個處于急劇下滑的低價值標的,短期內很難提升其市場前景,對于快手即將到來的IPO估值幫助并沒有多大。在我看來,快手收購A站的主要目的有兩點:
1、兩者具有互補性,A站被視為市場擴張的突破口
誠如網上流傳的那張照片一樣,略有土氣的快手老鐵迎娶沒落貴族小姐姐還是非常激動的。為了表示對A站貴族血統的尊重,快手承諾未來A站將保持獨立品牌,保持原有團隊繼續維持獨立運營和發展。同時,快手將在A站短缺的資金、資源、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字面表述就不難看出,快手希望A站將來去做增量市場,而不是整合進現有的產品體系之中。
快手和A站用戶城市分布對比
根據極光大數據提供的資料顯示,快手和A站用戶的年齡結構和男女比例都非常類似或接近,只是用戶分布的區域相差較大。A站6成多的用戶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且多為喜歡潮流文化的年輕人;快手正好相反,其6成左右的用戶集中在三四線及以上城市。一二線城市市場是快手的短板,抖音就是利用一二線城市的市場空白,快速崛起對快手形成了沖擊。
盡管A站現在沒落了,但它所處的行業卻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對標上億用戶的B站,海外上市后其市值高達45億多美元,A站未來的潛在市場前景值得期待。不難看出來,快手非常看重A站的品牌和團隊,特別是前者。某種程度上A站可以與快手形成互補關系,將重心放在一二線城市市場的拓展上。在快手整體策略規劃中,A站不是買來補足現有的短板,而是用來進行市場擴張的。
2、將A站作為內容輸出渠道,嘗試挖掘內容價值
抖音上大多是半成品模式生產出來的作品,質量水準比較接近。相比之下,快手上的內容原生的較多,整體質量參差不齊。既有不少看起來low的內容,同時也有非常多優質的內容,只是限于產品設計和算法,很難展現給用戶。之前有看到一篇文章就講到這種情況,作者與快手某員工熟識,他抱怨快手上缺乏自己想看的某類特色內容時,這個員工都能在后臺系統中幫他找到相應的內容,但他自己卻從來沒找到過。
也就是說,快手積攢了非常有厚度的海量內容資源,堪稱是一座內容富礦,只是它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開采方法,或者說現有產品邏輯和運營思路之下暫時無解。
在收購A站之后,快手總算有了一個較合適的內容輸出渠道,今后可嘗試將一些有個性特點的優質內容輸出到A站。當那些有特點的優質內容被深度挖掘之后,快手有望實現內容、創作者和平臺的多贏局面,有利于推動商業化。
可能有人會反駁,快手的內容怎么可能入A站用戶的法眼呢?其實還真有,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B站用戶關注的內容,現在抖音小姐姐視頻大有攻陷B站之勢。而抖音小姐姐的視頻內容,同樣也是快手的強項。此外快手在各行各業、生活才藝上的長尾視頻內容沉淀頗豐,屆時也有望得到A站細分興趣用戶獲的關注。這樣可以較快地豐富A站的內容資源、提升用戶的滿意度,繼而帶動up主的積極性,為A站用戶創作更多的內容。
與快手競爭的不只是抖音,而是今日頭條
快手應全面對決今日頭條,不能跟著抖音節奏走
去年以來,短視頻行業風云乍起,快手的行業霸主地位受到了抖音的強有力挑戰。抖音能在短時間內氣勢蓋過快手,除了產品和運營能力出色外,另外還有兩個主要原因:
1、并非抖音單打獨斗能力超強,而是頭條系矩陣作戰的結果。頭條通過抖音、西瓜、火山從短視頻、小視頻、直播等多個方向形成合圍包抄,快手雙拳難敵四手。
2、抖音得到了今日頭條傾全集團之力的資源支持,要流量給流量、要用戶給用戶;抖音能夠持續地增長,與今日頭條上隨處可見的短視頻露出和APP引導下載廣告是有很大相關的。
目前快手的應對策略,主要盯著抖音來打,因此我們看到了快手近來有抖音化的趨勢(當然抖音的定位也在模仿學習快手,新slogan可以說明一切)。這個策略有一定的針對性,但也不完全準確。誰打誰我打誰,這是本能反應,但要贏得根本勝利,首先要看清背后的實際對手到底是誰。快手面對的看似是抖音,但實際對手則是背后的今日頭條。如果快手有效無法制衡限制今日頭條,那么抖音借助今日頭條的資源支持其攻勢永遠一波強似一波,而自己將陷入疲于奔命的狀態。
之前我曾經不只一次地贊賞過今日頭條的擴張策略,圍繞著用戶不斷擴展內容服務,從資訊到問答,從圖文到小視頻、短視頻。這個過程中充分利用了今日頭條APP的用戶和流量資源,其內部產品孵化成功率到驚人,產品的競爭力極強。
其實,快手也有類似于頭條的資源優勢——內容和用戶,7億用戶2億多月活不用說,特別是內容資源沒有得到真正有效開發。因此我認為快手應該以今日頭條為競爭目標,形成產品矩陣迎接競爭。策略要點如下:
1、打造一個內容池和流量池作為母體,可以用現有的快手APP來優化改造來實現,也可以從快手APP中把功能分出來。這個平臺同時也是一個集圖文、短視頻、小視頻為一體的內容創作平臺;用戶既可以用它一進行專業創作,也可以記錄平凡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2、確定一個主戰抖音的短視頻產品,與抖音展開對攻。如果內容池和流量池是快手APP的話,那么就得考慮重新推出一個產品。和1一樣,是否選擇新開發APP有利有弊,需要全面權衡利害關系再確定。
3、逐步推出新的產品,在資訊、小視頻、長視頻、音頻、音樂等不同方面進行布局(不要忽視長視頻,它遲早也是大戰場,收購A站相當于提前布局),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內容產品矩陣。既然今日頭條現在可以從短視頻的各個方向來包抄快手,那么將來快手也可以通過新產品來直接切入頭條的主營業務市場進行反擊。這其中資訊類和小視頻產品是急所,若能快速做大這兩個產品,將迫使今日頭條為了保住主業市場而減少對抖音的資源扶持,從而削弱抖音的攻勢。
4、新產品充分利用內容池和流量池進行引導做大做強,比如:用戶創作的作品可以自動備份到相應的新產品APP上,在快手APP的信息流廣告、個人頁等位置進行引導下載安裝APP,體系內賬號打通一鍵同步登陸新產品等。
在這個策略體系中,快手將把現有的競爭變成了比拼耐力的持久戰,而不是今日頭條所希望的速戰速決,從而有望從全面的被動防守轉為有守有攻的階段。
不想輸掉競爭,快手就必須發揮自己的內容優勢
現在的快手有點像金庸筆下的虛竹早期一樣,空有一身的深厚內力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導致在實戰中處處被動。去年抖音異軍突起之后,快手確實一度被后者的攻勢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好在快手自我生產內容和流量的能力較強,雖然被動但還不至于傷筋動骨。
從快手收購A站和相關的表態來看,快手似乎也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這個問題,并有意設法開發利用內容資源。比如說,它承諾讓A站保持獨立運營,在資金和技術之外給予其他資源扶持。不足7.5億元的收購案,動作并不大但代表的意義重大,說明快手開始重視內容資源開發,并將其視為企業競爭策略的一部分。
快手的內容資源優勢理論上有著廣闊前景,只要開發得當,甚至有可能與頭條相抗衡。而換言之,快手如果不想輸掉與今日頭條的這場競爭,就必須學會發揮自己的內容優勢。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