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圓圓談廣告:什么樣的廣告能帶來銷量?
首發:趙圓圓
今天講個超硬的硬菜級干貨,什么樣的廣告能帶銷量?
下面是文字版
什么樣的廣告能帶銷量呢?
有時候投一個大號,閱讀量可能幾百萬,但投完之后銷量并沒有提高;有時候你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甚至是零投入,但銷量反而大幅增加了。
這里面到底區別在哪里?
“小預算、大創意”是個偽命題
核心點在于「是否圍繞產品做傳播」
我覺得核心點在于,你是否圍繞著產品來做這次傳播。
01/ 賺聲量而不是銷量
如果你投一個情感博主,他通篇都在講雞湯,只在文章末尾處出現你的產品,那么你只是完成了一次曝光。這樣很容易造成只賺吆喝,不會帶來太多銷量,就是賺個聲量。
02/ 圍繞產品宣傳帶銷量
如果從頭到尾都在講產品,哪怕閱讀量不多,反而能帶來真實的銷量。
比如《舌尖上的中國3》,即使這一季拍砸了口碑崩了,片中出現的每一件東西在淘寶上都賣斷貨了。因為從廣告角度來看,《舌尖上的中國3》本質上就是圍繞著產品做宣傳。
比如海底撈和抖音。海底撈本身是沒有在抖音上做營銷的,在抖音上出現的都是消費者自發上傳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原創內容)。
這樣的擴散一定會為海底撈帶來銷量,因為抖音上傳播的內容都是在圍繞產品講故事:圍繞已知的故事,發現未知的內容。
所以本質上來說,傳播時能不能圍繞產品來做文章,這是一個考驗能不能帶來銷量的關鍵因素。
品牌有三步驟:知道-信賴-喜愛
2017年我們看到了太多講價值觀共鳴、灑狗血、灌雞湯的廣告,但里面有很多都是陌生的品牌,還處于早期需要讓人知道的階段,太著急了。
請你好好地圍繞你的產品去講故事、去做內容,請先翻來覆去地把你的產品說清楚、功能講得更有意思。先讓大家都知道你,接下來在使用你的過程中引發信賴感,再之后才是喜愛。
如果想講價值觀、想引發情感共鳴,那請你在成為一個大牌之后,再去做雞湯稿,去講價值觀的共鳴。
至少在現在,在絕大多數品牌來看,能帶來銷量的廣告還是圍繞產品做內容的廣告。
那么今天的趙圓圓談廣告就到這里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下面是圓圓薦書
今天推薦一本有趣的書,《艾倫·圖靈傳》。
▼
(是的又是一本人物傳記)
圖靈大家都知道,他是計算機之父。在二戰時做解密工作,后來就開始自己捯飭計算機了。甚至在當時他被抓起來的時候還寫了這樣一封“三段式”的信,很有趣。
這三句話無論怎樣組合,都會形成一個“薛定諤的貓”的理論。
除此之外,讓我很震驚的是,圖靈在一九五幾年的時候,居然就已經講到了所謂的“計算機電腦的終局”——AI人工智能,甚至在講,機器能不能思考、能不能有感觸,會不會流淚等等。
▼
圖靈的一生比較短暫,據說是被人下毒而死。同時,他是那個還不能接受同性戀的時代里,少數公開出柜的人。
這本書的作者安德魯·霍奇思對圖靈如謎一樣的人生深感興趣,一半是因為他們都是數學家,另一半是因為他們都是gay,這是一個gay在寫另一個gay的故事。
說一下同性戀這個話題吧,我是出身于醫生世家嘛,從小父親就跟我說過,同性戀這個事情是先天決定的,不是后天。
身邊也有很多同性戀的好友,我一直一視同仁,畢竟大家除了性取向不同之外,其他沒有什么不同。更多對于同性戀的看法,記得戳視頻看哦,這里就不贅述了。
▼
總而言之,圖靈在那個時代,他的性取向和大腦洞是兩個非常大的亮點。
你會看到一個具有終局意識的、高瞻遠矚的科學界的奇才,在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留下的偉大的金句,還有一些令人難忘的時刻,所以這本書值得一看。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趙圓圓(ID:lordofthemi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