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搞事情”的官微,都是怎么練成段子手的?
作者:騰訊傳媒,來源:全媒派
原標題《不會當段子手的官微不是好運營:反差萌之下,是真正的用戶思維》
不知從何時起,從官方媒體到政務微博,再到高校官微,各家都開始做起了搞怪賣萌的“副業”。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和你聊聊一本正經“搞事情”的官微,是怎樣將段子事業進行到底的。
一、官博運營:賣萌外衣下的認真臉
還以為官博只會嚴肅臉.jpg地發布資訊嗎?現在,必須足夠會玩才能撩得動用戶。
接住!表情包攻擊來了
天下最“苦情”的官媒,當數人民網。為了照顧單身狗的情緒,堅持發了一年之久的“今天沒有對象”表情包,也依舊找不到對的人。
每晚準時發自靈魂深處的吶喊
人民網不僅苦情,還博愛。新晉小鮮肉都被其一一翻了牌子,使得idol粉絲們評論區中驚坐起,直呼“那是我對象!”從最早的“社會”表情包,再到當紅小生“被打卡”系列的轉變,人民網成功為自己貼上“時尚博主”的標簽。每晚固定時間的放圖殺,讓評論區變成了表白墻,總能吸引一波流量小生的粉絲來增加人氣,也培養了年輕用戶對官博的黏性。
而隔壁的新華網,緊追熱點變成了佛系少年。官方不僅推出了佛系表情包,還在微信陸續推出了《春》、《景》、《水》、《念》、《仰》等一系列“一字標題”文章,解析文字來源的同時融合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一氣呵成,傳播正能量。
佛系新華網
控訴“風不正經”和關注“雨神”蕭敬騰而出道的中國氣象局,和深得用戶寵溺的“萌臺”中央氣象臺,已將氣象官微IP化。
在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頻道讓“黑衣人男主”現真身,參與了公眾開放日的線下活動,并且為他設計了專屬的“無表情”表情包。
黑衣人大叔“無表情”包
認真點,說段子呢!
全媒派往期熱文《“沙雕”文化席卷社交網絡:讓你抱拳尊一聲“社會”的內容產品,有啥魔力》中,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風以及青島大學的鴨子等,作為非著名校園IP集體亮相。
不過,“嘎嘎嘎”、“呼呼呼”的玩法只是初級沙雕,高階的撩法才能長青。花心思的運營者,尤其是帶有服務屬性的官微,總能將信息點完美融進段子里。
比如中央氣象臺,就已經將看圖說段子練得爐火純青。十年前的人們可能不會想到,天氣預報除了“15-25度,多云轉晴”和降水/等溫線圖之外,還能有這樣頑皮的操作。
誰能不pick萌臺呢~
嚴肅新聞真的只能走公文體嗎?通報案情時的@江寧公安在線,絕對是走心又走肺。將繁瑣的公告簡化成簡單粗暴的口語化傳播,增加親切感的同時也讓人一目了然。
后來居上的中國消防,也將段子玩出了新高度。有網友深情告白:“為了阿消你,我連被盜多年的微博號都找回了。”
不過,只會貧嘴怎么行?段子只是服務的附加值,寓教于樂,官微才能真正實現自身價值——下圖只有一本正經,沒有胡說八道。
除了肩負起“育人”的重擔,官微還得學會用輕松段子消解洶涌的輿情。
面對知識面有限將紫光閣誤當飯店的粉絲,紫光閣 秀的這把操作可謂四兩撥千斤,不單化解了危機還刷了一波好感,讓普通網友主動站了這枚機智的“紫寶寶”。
拒絕單口相聲,會撩更6
憑借一己之力做運營總是勢單力薄,學會借勢互動才是上上策。北大清華互黑的歷史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就開始遙相祝福。
接著北大校慶的契機,“隔壁”一詞從冷漠臉變成了秀恩愛,CP感十足。看來高校官微,要開啟“發糖”模式了。“做一對兒TP-Link也不錯”、“官配就是官配”、“干了這狗糧”。
當官微開始互撩,網友們也都一改往日吃瓜的態度,紛紛送上祝福。
除了官微組CP,直接把手伸向可愛的用戶,撩一把也是促活良方。
在假期,長安大學就向學生征集段子,滿屏的尷尬無奈背后,也透露著同學們對家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會玩,短視頻也不放過
除了“咬文嚼字”和斗圖之外,視頻也是官媒的必殺技能。環球時報的“三缺二視頻組”就是相當亮眼的存在。從國際時政、生活科普到娛樂搞笑,該視頻組早就活成了官微里的短視頻泥石流,充分展示了slogan里“報道多元世界”的魅力。
官博還會偷偷在嚴肅新聞上皮一下,畫風如下:
此前,中國氣象頻道在微博推出了《神秘的黑衣人》宣傳片,引得網友瘋狂打call,單條微博一口氣收割了近10萬轉贊。片中,活潑不足卻悶騷有余的“黑衣人”大叔,通過呼風喚雨來為男女主制造邂逅的機會。
有網友閱片之后恍然大悟:“原來撩妹還得靠天氣!”
#視頻:神秘的黑衣人
為了提醒大家防騙,警察蜀黍也會擼起袖子親自上陣錄視頻。“怎么會相信了他,并且會轉賬給他……”歌詞通俗易懂,神曲彈唱加持,警民直通車-上海 用心良苦、用情之深,不知又圈粉了多少小迷妹。
跨平臺花式聯動
入駐專業戶共青團中央 近幾年奔波于各大媒體平臺,但高調的團團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只會發表情包、只會催更《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蠢萌少年。
做得了視頻、主持得了直播、辦得了音樂專欄,還和B站一起將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定為“中國華服日”并發起主題活動,打破次元壁,弘揚傳統文化之美。節日當天,微博超話“中國華服日”共吸引了1.3萬粉絲參與互動。
二、段子手“有心插柳”揭秘圈粉的內在邏輯
或立人設來攢人氣,或寓知識點于段子中,官微們早已脫離了尬抖包袱的軌跡。吸納公眾日常的流行話語并進行情感式輸出,是這波操作的本質所在。簡而言之,就是學會“說人話”。
無論是段子、表情包還是短視頻,形式各異,內核不變:將自身話語邏輯塑造成熱點梗,看似在消解權威,但實則是通過趣味表達的層層包裹,模糊傳受雙方不平等地位的內核。從前板正的“我說你看”早已落伍,喚起用戶共鳴才是爭奪注意力的上策。
無段子,不幽默。叔本華認為:“在每一個事例中,笑的原因,不過是突然感覺到某個概念和借助該概念表現的現實事物之間產生了不和諧,而笑本身正是這一不和諧的表現。”可笑的并不是不和諧本身,而是不和諧之間產生了某種奇妙化學反應,才使得某一場景變得好笑。
官微因其身份和表達方式的“反差萌”,才不斷能給人帶來意外“驚喜”。正是因為這種“不和諧”,才有了引起話題的可能性。產生于具體場景的段子總會在公眾的討論中不斷被提純和延展,評論區的話語和情感空間也隨之擴大,成為了人們互相圍觀和交流的集散地。
交流更平等、信息更通暢固然值得欣喜,不過,在一片為段子手官微叫好的熱鬧聲中,有些暗涌也值得注意:如果官微的段子手人設泛濫,用戶是否會產生審美疲勞?再者,流于浮夸表達而疏忽服務本質,是否也應警醒避坑?
要知道,在這個“金魚時代”,靠賣萌收割短暫注意力從來不是難事,真正留住用戶的心,才是難上加難。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