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設計師運營公眾號2年,總結出的五條設計原則
首發:蔥爺
原標題:《這五條干貨價值兩年光陰》
2016年5月8日這天,我更新了第一篇文章,所以今天算是蔥爺公眾號的兩周年紀念日,誰過年不吃頓餃子啊,我也得寫點東西紀念一下才行。
但是該寫點什么呢?回顧這兩年來的心酸歷程?大家應該不愛看吧。
透露幾條如何做好一個佛系公眾號的秘訣?算了吧,害人害己!
最終我還是決定寫點對大家有用的東西。兩年來,我發現如果跳出本行業來思考,有很多原本想不通的問題都會變得豁然開朗。比如,我就從運營公眾號的經歷中,總結出了以下幾條設計原則!
1、我們需要堅持的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而不是要堅持某個具體的手段。
例如,蔥爺作為一個設計公眾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幫助設計師成長,這是我要長期堅持的目標。但這并不代表我只能寫設計教程,因為這么做不僅會極度限制我的寫作題材、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且能給他們帶來的幫助也會非常局限。
其實,能幫助設計師成長的方式有很多,如分享與設計或設計師相關的作品、設計經歷、書籍、網站、觀點、段子、故事、熱點、工具、心靈雞湯、甚至是廣告等等,這些東西也許對設計師更有用,他們也更有興趣分享傳播。
而作為一名平面設計師,我要解決的是美化信息、把信息視覺化、提高信息傳達率、提升客戶好感度等問題。
但并不代表我只需懂得如何設計Logo、海報、廣告、折頁、包裝等等,在互聯網時代,也許短視頻、動圖、H5、游戲、互動廣告、事件營銷等手段,更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地知道,在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當中,哪些地方應該繼續堅持,哪些地方要盡早做出改變。
2、盈利能力是價值高低的最直接體現。
如果你說某個公眾號做得不錯,很多人就會問:是粉絲多嗎?是閱讀量高嗎?還是每篇文章的留言比較多?這些都是一個優秀公眾號應該有的體現,但更直接的體現是它是否具有盈利能力。因為上面這些數據通過購買粉絲、作假都能做到,但可持續的盈利能力沒法做假。
如果有那么一件事情,它耗費了你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是金錢,并且你還想長期做下去,那么它必須具有盈利能力,如果沒有,說明它對社會也沒什么價值,或者說做的這件事情可能在方向上就不對。
做設計也是同理,如果你做的設計作品很好看、很有創意、能在專業比賽中獲獎、能獲得業內人士的好評,卻不能給客戶帶來任何幫助、不能賣個好價錢、不能幫自己找一份高薪的工作,那么顯然你還不是一個優秀的設計師。
事實上,無論你做的是什么行業,如果你不能幫公司盈利,那么你對公司就沒有價值。
3、順勢而為。
俗話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這“天”指的就是“勢”,很多事情都有趨勢,順著趨勢做事會更容易到達目的地,而逆勢行走則會寸步難行,事倍功半。
例如,在數字時代堅持用膠片拍電影、在新媒體時代堅持用紙質媒體、在數字營銷時代堅持用傳統營銷等等,都是逆勢而為,最終都會走向沒落。
那么,做公眾號的趨勢是什么?是蹭熱點、是做日更、是采用新的形勢、是多平臺同時運營、是團隊合作、是做極致細分等等,越是后來者,越應該看清楚趨勢的走向。
設計行業有哪些趨勢?C4D是趨勢、視頻是趨勢、Ui設計和交互設計是趨勢、手繪是趨勢、跨界是趨勢,抓住這些趨勢不能保證你成功,但是相對而言,你可以走得更順。
至于什么勢該追,什么勢不該追?是不是什么火就該做什么?請參考第一條原則。
4、懂得取舍。
如何取舍是一門大學問,在運營公眾號和做設計上也有體現。就拿蹭熱點這件事情來說,蹭一些與設計關聯不大的熱點,有可能打造出閱讀量較高的爆款文章,但是這么做會破壞公眾號的定位,所以我得通過權衡利弊來做取舍。
我把蔥爺公眾號定位為一個幫助設計師成長的平臺,所以只想分享對用戶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為了堅持這個定位,所以就必須放棄很多熱點,也不能把10萬+當做寫文章的目標。
同樣,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也要做很多取舍,首先是在方向上要做選擇。如果你想把設計水平做到行業前列,那應該在乙方待久一點,但你可能會有更多的加班和更少的薪水;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那么甲方可能更適合你,不過你要做好在設計上進步緩慢的準備。
其次是在精力的投入上也要做取舍。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用同一份時間去做幾件事情,例如,我把空余的時間拿來寫文章,就沒有時間玩游戲和學習新的軟件了。當要做的事情很多時,我們必須根據其對自己的重要性做出取舍,如果什么都想攬下來,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最后是在執行上作取舍。比如從眾多的創意、參考、素材中留下最合適的,舍棄不合適的;比如為了突出某些重要信息,而不得不弱化次要的信息,否則做出來的設計就會沒有主次。
5、保證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再去摳細節。
其實,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拆分成大方向和小細節來看。
對公眾號而言,大的方向是:定位(即要做什么行業、采用什么形式、達到什么目的等等)、運營模式(周更還是日更、轉載還是原創等等)、內容、增長方式(是純粹靠優質的內容輸出?還是要花錢做推廣);
而文章的排版、標題、推送時間則是細節問題。細節很重要,但如果沒把前面的大方向確定下來,后面的細節做得再好也于事無補,標題黨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回到設計上也是一樣。例如,有些廣告公司做的設計并不是特別專業,但是他們經常能贏得大客戶,打造出一些經典案例,這是為什么?通常是因為他們在品牌定位、營銷策略層面、創意概念、活動形式上做得比別人更好更新,當這些大的方向都作對了的時候,即便在設計執行上存在瑕疵,也不會影響整個傳播效果。
設計執行本來算是細節問題,但也要遵循先定大方向、做大感覺,再做小細節的原則。例如,有些經驗不足的設計師在做設計時,明明創意概念、整體的布局、風格、調性這些大方向都沒處理對,就開始大動干戈地打磨某些局部,等到上級過來一看,OMG!完全跑偏了,所以胖虎們不得不從頭開始改。之前花在局部上的時間和精力就等于白費了,這也是很多設計師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結語
以上的五條原則,看起來容易,但想完全理解并不容易,而要真正學到則更難。就像很多讀者看了我的文章也察覺不到進步,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知道不是懂得,做到才是學到。希望我們都能以“做到”為目標,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道或是懂得的層面。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蔥爺(ID:congyenani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