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讀書H5無推廣下300萬參與,明知是套路為什么卻總是有效?
首發:駿小寶
昨天下午開始,朋友圈陸續有朋友在轉發亞馬遜讀書的《每個人都是一本奇書》的H5。
這波轉發逐漸演變為朋友圈又一次新的刷屏案例,據制作方透露的數據,截止昨天晚間,在無官方推廣的情況下,這支H5獲得了250萬+訪問量,且之后很快就突破了350萬。
體驗完這支H5,其實很容易看出來,這就是一支套用了另一種形式的“測試類”H5。用戶一共需要回答6道二選一的選擇題,系統從而按照既定邏輯給我結果,最終用不同的書對每個人進行性格描述。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每個人都是一本奇書,你是哪一本?》
這個H5的確非常套路,這和之前刷屏過的很多H5都是一樣的內核,你甚至可以說他是“新瓶裝舊酒”。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么明知是套路,卻總是有效呢?這支H5足以刷屏的原因在哪?
第一、這個“新瓶”的確夠華麗
普通的測試類H5,可能是比較直接的讓用戶回答若干個問題,從而進行邏輯判斷,亞馬遜這支H5全程采用第一視角,跟用戶一起進入一個神奇的圖書館進行“冒險”,在視覺呈現上可以說做的很棒,這也是不少人的第一感覺,也是愿意分享的最基礎條件,首先它的殼是一個制作精良的殼。
第二、植入了亞馬遜的特殊細節優勢
我看到很多人在分享的時候提到這幾道問題很有意思,其實這其中也隱藏了不少小心機,比如第一題中的兩幅畫,一副是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另一副是達利最著名的《永遠的記憶》。
再比如第四題兩張明信片,很多人說寫的很好的的文案,其實一句來著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另一句來自夏目漱石在學校當英文老師的時給學生出的一篇短文翻譯,意為“我愛你”。
這種細節梗,可以認為是亞馬遜在這支H5中埋下的彩蛋,既和自己的業務內容掛鉤,又能增加內容本身的趣味性。
第三、參與感,與“我”有關
我認為這一點是最近很多H5雖然很套路,但依然能夠百試不爽的刷屏的最重要原因,比如新年期間的“汪年全家福”,最近網易的“睡姿大比拼”,還有之前的草莓音樂節H5,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有DIY的部分,與每個用戶相關,甚至都有足夠的個性化。
這是90后的特征,要與眾不同,只有與眾不同的東西,才會有分享的欲望和可能。亞馬遜H5最后的結果是用一本書來預測每一個參與的用戶,至于準與不準,其實早已不重要了,因為每一個結果都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與每個人相關,那就足夠有動力分享了。品牌們之后嘗試H5的話,可以多思考這個邏輯,往往小投入能收獲大回報。
數英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駿小寶(ID:junxiaobao201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