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壘,公關先行!起底美團打車VS滴滴五回合公關戰
數英用戶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文章底部轉載規范
美團打車VS滴滴出行,這毫無疑問是今年以來最重要、最精彩的大戰了。
兩軍對壘,公關先行。從美團第一次露出染指出行市場野心的那一刻開始,美團和滴滴的這場公關戰已經打響,勢在必行。事到如今,美團打車和滴滴已經互攻多個來回,讓我們一起來全面起底這場公關戰。
(以下部分內容僅為本人猜測,亦無法提供確切證據)
第一回合,互攻城池,圍魏救趙
去年2月,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的消息首次曝出,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運行,一年后,美團正式宣布拿到牌照,并高調登陸上海。
對于美團發起的第一波攻勢,滴滴來了一招“圍魏救趙”。在3月份也高調宣布開始“滴滴外賣”業務,直接攻打美團的后方據點。
有未經證實的一個八卦消息,據說滴滴外賣業務已經涼了,此舉只是為了“嚇?!币幌旅缊F。另外,滴滴宣稱外賣業務將在4月1日在無錫首先上線,這個愚人節的日子也選的恰當好處,畢竟在愚人節很多互聯網企業會選擇發布“假產品”來做一波借勢營銷。
第一回合雙方互有攻勢,不分勝負,吃瓜群眾樂此不疲。
第二回合:給對方找點“麻煩”,第一波下馬威
3月21日,美團打車高調宣布登陸上海,同時,線上線下廣告也是鋪天蓋地,但僅僅在一個上午過后,美團就收到了第一波“下馬威”。美團被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門進行了聯合約談。主要原因是廣告詞不當,以及平臺相關數據未按規定接入本市網約車行業監管平臺。
而美團的廣告中出現的“一元錢出發”、“低價出發”等宣傳語也被要求予以撤銷。這背后是否有滴滴的公關動作,暫時不得而知。
那廂美團第一天上線就碰了釘子,這邊滴滴也遇到了點“不順”,有微博大V爆料稱,滴滴大數據殺熟,用滴滴打車,同樣的出發點,同樣的目的地,價格卻不一樣。而且遠距離來看,蘋果手機要比安卓手機貴4塊左右。
滴滴公關迅速出動,瞬間化解了這一危機。滴滴出行CTO張博介紹,造成“預估價”波動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每個行程的預估價是根據乘客定位、實時路況、預估行駛里程、時長計算預估的,這些變量都會影響預估價。
雖然不能肯定說滴滴大數據殺熟的危機是美團在背后搞事,但是“推波助瀾”想必還是有的。
第二回合,美團和滴滴都給對方找了點小麻煩,但都被化解了。
第三回合:補貼大戰打響
美團打車高調上線,并宣布將投入40億元進行補貼。司機端,上海站前2萬名注冊的司機,可享受開站三個月內零抽成,2萬名之后的注冊司機收取8%的抽成。和滴滴20%的抽成相比,對司機有極大的誘惑力。這還沒有算美團給予司機的保底薪酬制度。
前幾天一家名為GPLP的創投媒體根據美團打車的價格計算出了其補貼成本——約為每單40元。
面對美團的瘋狂補貼,滴滴也是坐不住了,這幾天開始了短信轟炸。
第四回合:王興出戰,刷單問題擺上臺面
在業務層面,雙方補貼正酣,而公關戰也在繼續。3月27日下午,美團創始人王興在飯否上高級黑了一把滴滴。
先是在在飯否上推送了一條消息,“聽說孫正義大帝在努力促成Uber和滴滴的全球合并。越來越好玩了。”之后回復網友@瑞秋Rachel稱,滴滴好像一貫喜歡這種“以資本為中心”的玩法,美團還是要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 。
與此同時,美團打車也高調宣布,3月21日,美團打車在上海上線第一天,司機接單數量15萬;第二天司機接單數量達25萬;第三天司機接單數量超過30萬大關。王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透露,美團打車業務已經在所進入的城市拿到1/3的市場份額。
滴滴方面馬上防守不及,開始轉守為攻,美團打車的單量中涉嫌刷單,且比例還不小。一時間,關于美團打車刷單的新聞稿也是滿天飛。
第四回合的戰況激烈,滴滴在此役已經明顯處于下風,縱使美團打車的確有刷單現象存在,但美團持續增長的數字著實刺眼,滴滴勢必要有進一步的動作。
第五回合:轉守為攻,口水戰升級
美團這方創始人王興親自出戰,但并非在官方場合,語氣也并非強硬。眼看滴滴棋差一招,滴滴方面祭出運營高級總監孫樞,一番長文回敬對方創始人。
孫樞表示,“我們歡迎競爭,但希望新的選手能給行業帶來生機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而不是短暫的狂歡后遺留大量問題,對行業造成根本的破壞?!蓖瑫r指責美團過度補貼,“滋生黑產和刷單,且對外牌車輛不做排查”。
美團方面同樣派出一位總監強勢回應,美團點評高級總監李洋也在朋友圈稱,滴滴不要對自己在上海無照經營避而不談。并曬出上海交通委運管處的網約車企業名錄,滴滴并不在列。
這波大招直接對滴滴造成重大打擊。雙方口水戰持續升級,PR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另外,更有一些場外不和諧聲音曝出,有消息稱,由于美團進入上海,滴滴在上海的運力不足,正在緊急抽調南通、蘇州、嘉興的司機去上海接單,而此類行為已經違反了上海的網約車新政。
一篇當年談及Uber刷單的稿件再次被翻出,驚訝的與美團打車刷單的稿件如出一轍,滴滴的PR在我朋友圈內回復否認了此事,讓這件事更加顯得“詭異”。
總之,美團和滴滴的公關戰顯然短期內不會結束,雙方還將各自打出手里的牌,而對于吃瓜群眾和整個出行市場來說,都翹首以盼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