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騰訊拍的泰式廣告跟泰國本土廣告比差在哪兒?
作者:出類記者 鄭歡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循底部規范!
“論廣告,我只服泰國。”不管是不是廣告圈里的,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
如今,泰國人不單只是廣告節拿獎專業戶,一個個中國品牌開始與泰國導演合作。
前有2015年天貓購物節
現有美團、騰訊
“泰式”二字,成了好廣告的保證,中國的品牌主也更樂意掏錢包。
但是,泰國導演≠泰國廣告。
美團外賣:黑了趙麗穎,拍了條化妝品廣告
騰訊視頻:披著泰國廣告的皮上演了一場女人的內心戲
騰訊最新廣告:《好時光一起燃》
網友看完三個字:什么鬼!!!
為什么這些國產的“泰國廣告”,大家不是一致叫好,而是爭議和吐槽不斷?
說其本因,是因為它們并沒有get到泰式神反轉、無厘頭廣告的核心。
先故事,后產品
泰國的神反轉廣告以其腦洞無限大著稱,不到最后永遠猜不到是什么產品的廣告。比如一款海洋精華液的廣告:全程是一個女孩高舉一條魚要去法國
看圖片讓人一臉迷茫,和精華液扯不上一點關系。
比如一款纖維飲料的廣告:展現的是一所高中里,所有女孩都大肚子,像懷孕。
難道這是“大肚國”?其實,是一支助消化的飲料廣告,女孩兒們是因為長期便秘導致大肚。
簡直不是腦洞,是黑洞吧!在泰式神轉折廣告里,故事是第一步,沒有特大的頻繁的產品特寫。往往通過講述一個故事,懸念式開啟,轉折式結束,一步步把觀眾引入劇情,吊足胃口!
而相比之下,騰訊視頻為今年暑期傳播主題#好時光,一起燃#打造的這支“泰式”視頻,只是演繹了一個中二的女生對各種角色的幻想,與男友一言不合就開始變裝秀,還有一個尷尬旁觀的服務員。
既看不到故事的創意,也沒有一點“泰式”的幽默。對了,唯一沾點邊的是視頻中男女主角說的是泰語。
極度夸張產品賣點
講一個故事容易,將產品賣點融入故事的情況下還能講一個好故事不容易。神奇的泰國廣告又做到了。
在海洋精華液的那支廣告里,想要變美的少女風雨兼程來到法國,得到了鯨魚的回報。
口味略重
而這正是產品突出的賣點:采用法國深層海洋生物精華。
“集體懷孕”的少女們,在喝了飲料之后“大肚子”神奇地消失了。
因為飲料里含有13000克纖維,產品的賣點一下子“扎”進觀眾的心智。
這也正是泰式神反轉廣告最讓人稱贊的地方,將產品的核心賣點作為故事的創作的入口。看似無厘頭的情節,其實都為產品做滿了鋪墊,在反轉時,才不覺突兀,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那我們來看美團外賣的這支廣告,有人說這是泰式神反轉,其實并不是。它只是夸張地表演出了白與黑的對比。
沒有突出美團的任何核心訴求點,將點外賣 = 美白強行關聯,尷尬轉場。
手法和手段一樣重要
如果說采用何種手段是廣告的核心點,那手法就是如何詮釋手段的技巧。忍不住又要給大家安利一支泰國廣告,請大家注意背景音樂。
除了情節引人入勝,此支視頻還有一支線:用背景樂烘托出了故事的開始、高潮、結尾。
素顏丑的女主第一次相親時,整個劇情的背景音樂是《致愛麗絲》,旋律的跌宕起伏與劇情的發展合二為一。
而當女主頻繁相親失敗時,音樂則變成《卡農》,將女主失落、悲傷的情緒進一步放大。
泰國廣告善于在短短幾分鐘中運用鋪墊、烘托、夸張、懸念等手法,在不著痕跡中調動感染受眾情緒,一個接一個的包袱為最后轉折的引爆點做足了蓄勢,這正式“神”之所在。
一個故事的起承轉合就這樣輕松幽默的呈現在受眾眼前。
目前滴滴的廣告《中國式相親》是借鑒的最好的。
自古廣告多套路,但用心套路的廣告卻越來越少。
泰國鬼才導演Ekalak在接受采訪時曾說:
“創意不能簡單地定義為廣告情節上的反轉,在拍攝角度、剪輯手法、音效編排上都有極大的空間做文章,當創意滲透到廣告拍攝的各個環節中時,深度的東西就出來了。”
出類君說:
本土的廣告創意陷入瓶頸,在互聯網新媒體營銷傳播的時代,腦洞大開的泰國廣告越來越吃香。
可惜,學形易,學神難,泰國廣告發展至今與其獨有的國情分不開。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除了只知道讓logo無限變大的廣告主,越來越多頭部的中國廣告主開始注重創意的內容創作。
對創意人而言,少些浮躁,拿起筆頭,或許就是春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