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被網紅日系產品騙慘了
首發: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近幾年,日系風在國內相當吃香。一件正版JK制服,能炒到上萬元,一包日本小餅干,也成為某寶爆款。
從衣著打扮到飲食日常,日系產品似乎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自然,眼尖的人就瞧出了商機,一時間,“偽日系”品牌層出不窮。
從產品名稱到包裝設計,相似度高達99%,叫人難以辨認,一不留神,就被“割了韭菜”。
01、“偽日系”只是空殼
“偽日系”火到什么程度?
承包你的吃喝用,哪怕你無意接觸,都能說出一兩個代表。
所謂偽日系,就是把自己包裝得很日系的國產商品。利用消費者的虛榮心,偽日系披著日系的皮,兜售“高大上”的品牌形象,趁機產生溢價。
為了假裝自己的高逼格,偽日系基本不使用中文名字,片假名+繁體字=標配。
第一步,使用認知度較高的日語漢字,比如元気、凪。
再加上和日本地名有關的字,比如阪、隅。最后,搭配相應的羅馬音,日系品牌的形象就OK了。
第二步,走日系包裝設計。
大面積空白+簡單元素+顯眼的產品Logo,就能模仿出日本簡約自然的設計風格?;蛘甙寻b上的產品說明全部替換成日語,一下子就能把人唬住:“這是個日本進口貨啊”。
第三步,在日本注冊個空殼公司和商標,拿下日本“國籍”。
實際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鏈卻扎根于中國。甚至有品牌請來日本人,把他包裝成日本知名設計師,讓他成為自己品牌的聯合創始人。
完成以上3個步驟,就能順利打造一個偽日系品牌。
坦白講,作為一名消費者,日貨或者國貨都不在乎,好看、好用、價格合適才是關鍵。
因此,偽日系不是什么大問題,錯就錯在,有些品牌利用“偽日系”的身份造假,欺騙消費者。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伊藤慧太日本鍋,從產品、品牌到創始人統統造假,欺騙消費者,賣出3000萬元。結果事情曝光后被查封,銷聲匿跡。
如果說,塑造日系范兒純屬營銷手段;那么虛假宣傳就是在闖法律紅燈。
別忘了,“偽日系”只是徒有虛名的空殼,產品和設計才是本質。
02、“假洋牌”是被逼的
其實“偽日系”,不過是假洋牌的一種。早在90年代,就有品牌“造假”。
當時,全世界能夠批量生產鋰電池的國家只有3個:日本、德國和中國。但和前2個國家相比,中國生產的鋰電池完全賣不出去。比如,力興電池,其產品和質量絲毫不比國際產品差,但始終沒有市場。
2020年全球鋰電池份額,中國逆襲成全球第一
因為,大家提起“中國制造”,第一反應是粗制濫造。
90年代前,中國制造業連最基本的機器設備都是外商提供。外商給產品原料,我們就照著做。如果碰上原料出問題,還得給外商背黑鍋。
上世紀80年代末,深圳工廠
漸漸地,由于管理差、成本低...中國制造背上質量差的惡名。即使后來,中國制造和供應鏈逐漸成熟,但累積的負面形象卻難以消除。
中國高鐵
出于無奈,力興給自己產品的外殼打上英文商標,再由外商拿到國際市場銷售。效果也的確不錯,某次美國博覽會上,力興電池大受好評。但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款鋰電池是中國生產的,因為包裝上的是海外公司的英文商標。
如果說,早期假洋牌是迫于市場壓力,做出的無奈之舉。那么,后期就純粹是投機取巧。比如,同一流水線生產的款式和功能相同的家電,假洋牌的售價就比國貨多了好幾倍。
換個國外的名字,就能賣得更貴、更多,假洋牌自然就多了。最離譜的是奢侈品牌Valentino(華倫天奴)的山寨品牌,多達200多個:華倫天倫世家、華倫天奴·杰尼亞…最后,硬是把華倫天奴名聲做爛,逼得正主Valentino不敢再用自己的中文名。
2005年,歐美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大家也都看得懂英文。造假難度增大,偽歐美的套路走不通。于是,假洋牌們就尋找新的替代。
2010年,日系極簡審美在國內風行。其簡約自然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以及被神話的匠人精神,深受新一代消費者的喜愛。于是,新一輪消費浪潮下,偽日系品牌誕生。
從偽歐美、偽韓系到偽日系,不過是換了件新衣裳,其本質終究不會改變。
當日系也走不通的時候,偽日系們又該何去何從?
03、“偽日系”出路在哪
偽日系的泛濫,歸根結底是對國貨的不自信,對洋貨的盲目崇拜。
但如果縱觀日本設計史,不難發現:上世紀40-60年代,和早期中國制造一樣,廉價劣質是日本制造的代名詞。
僅70年的時間,日本由“制造弱國”轉型成“設計強國”。幾十年的文化勢差擺在這兒,想要輕易逆轉不容易,自然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但今時今日,中國制造能力變強,品牌走上轉型之路,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涌現。
貓王收音機
伴隨消費升級,新一代消費者正逐漸減弱對品牌的“國籍意識”,看重產品本身的設計和質量。是否仍需要“假扮”日系品牌,是橫在偽日系們面前的難題。
早幾年,在大眾的印象里,中國風設計=土+丑。如今,隨著“國潮”熱,這個刻板印象在逐漸改變:“原來中國風設計也可以這么潮!”
喜茶海報
連國外大牌也在國內推出國潮系列。
阿迪達斯國潮系列廣告
能否乘著這股“東風”,不去依賴“偽日系”的空殼。講述自己的故事,走出自己的設計風格,或許是偽日系們未來的出路。
茶顏悅色海報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與正文不符。
資料來源:
DT財經 《你買的那些“日系產品”,大部分都是國產的》
IC實驗室 《滿大街華倫天奴鱷魚POLO天天清倉大甩賣?揭秘靠碰瓷發財的中國品牌》
IC實驗室 《國貨的三次隱秘戰爭》
浪潮工作室 《中國制造現在到底是什么水平》
作者公眾號: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