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好的創意是經過從產品,營銷,品牌,傳播,廣告等等一系列策劃研究,層層篩選,提煉轉化,最終展現在用戶面前的結果。任何中間一環出了問題,創意再美好也談不上有效。
光鮮亮麗的創意工作,背后卻異常辛苦
不僅要想idea燒腦,還要頻繁熬夜傷身
怎樣才能拯救加班狗?
至少可以先從提高準確率,減少重復率開始
創意其實是末端的工作,為什么呢?因為他無論在什么樣的公司,他的作業都是在最后面,所以創意容易被前段的環節影響。
創意也是最辛苦的工作,他們經常因為客戶或者其他因素的變化,而產生了很多應急工作,甚至推翻重做,加班熬夜,重復的修改。
創意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工作,其實背后有他自己的心酸和苦惱,很多站在領獎臺的大咖們,真是臺上光鮮一分鐘,臺下苦熬十年功啊。
通過這篇分享雖然不能完全解決創意的問題。但希望盡可能的解決溝通無效等問題。讓創意們在動手之前,界定清楚創意任務,把握好創意方向。那就會相對的提高創意工作的效率,減少很多無用功。
要想界定好創意任務和方向,首先還是要從策略的角度去思考。明確前端的客戶市場,競品情況,品類屬性,品牌戰略,本次任務需求,品牌調性,傳播人群等等系列問題。
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去思考,整理,明確方向,才能讓創意不僅美妙,并更有實效性。首先我們聊聊創意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人和人的問題”。
這里的指的人和人是企業對接人和廣告公司團隊之間,廣告公司內部不同部門人員之間,也有可能是乙方和丙方之間等等,可泛指涉及能到影響創意作品的人與人。
一、“人和人”的專業對稱度不一致
專業對稱不一致,這類情況十分常見。不對稱導致的結果就是,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去說服對方,也就是所謂的“教育成本”。
一種情況是企業的負責人不專業,拍板戰線長,過程猶豫不決,前段工作模糊,導致創意遲遲不定稿,反復修改。
另一種情況是服務的代理商不專業,不主動研究前端市場和品牌信息,抱著“等靠要”的心態,跟不上客戶的專業和節奏,甚至還會把責任推給客戶,抱怨下達的任務條件不夠“完美”。
解決辦法:
第一種情況比較普遍,也是企業愿意花錢雇傭代理商的原因,所以本來客戶期待的就是要代理商在專業上給與建議和解決方案,那么就需要代理商耐心一點,體現出解決問題的強大能力和專業數據,明確任務目標,以結果說話,讓客戶得到“甜頭”,才能加快彼此的信任和決策過程。第二種情況也普遍,但是畢竟代理商是乙方,還是需要從自身上找原因,但問題關鍵在于要清楚自己的專業聚焦在哪里,而不是什么任務都泛泛的做。
二、“人和人”溝通方式與方法的差異
企業和廣告公司的人都是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的人。創意本色就是個很主觀的事物,每個人對創意的理解不一樣,所以會產生溝通的差異性。
溝通的差異化比較明顯的就是語言和工具,當然這里的語言不是說4A公司中英文夾雜的對話。而是不同的說話習慣與用法而產生的理解誤差,尤其是一些工作中的專有名詞,也會產生誤解。比如說常用的創意概念,品牌調性,簡報按鈕,品牌主張,溝通訴求等等詞匯,不用兩個人的理解可能差的天南海北。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工具,因為在不同的公司,可能大家使用的作業工具,不太一樣,尤其是廣告公司的創意簡報。每個人寫簡報的習慣,內容完全不一致,極大的影響了與創意溝通的效率和結果。
解決辦法:
創意部可以牽頭,“反向定制”簡報,提出便于創意理解的簡報格式及溝通機制,并與客服及策略人員一同討論確定。
制定只屬于只適合自己團隊的工具,比如奧美的do brief,Fusion等,方便所有的人員(代理商內部及與客戶一起)使用,大家在一個工具中思考,討論,形成結論,并最終一定要寫下來形成書面文件,減少工作過程中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三、“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這個部分的問題其實相對簡單,其實都是雙方溝通時效的問題。
我知道,但你不知道,你也沒問——忽略對方
我以為你知道,我就沒問,結果你不知道——沒有明確回復
你以為我知道,結果我根本就不知道——被對方忽略
我知道你知道,你也知道我知道,但我們說的不是一個問題——問題界定范圍模糊
我知道你知道,你也明確的告訴我你知道——明確問題及時回復確認
解決建議:
與對方溝通后一定要確認溝通結果,確認溝通結果,確認溝通結果。
面對面的會議,結束前一定要將當天的會議結論或任務需求再次復述和確認,并會后及時電郵給客戶。代理公司內部討論會也是一樣,結束后復述結論,會議記錄CC給所有人,如果是簡報一定需要相關人員確認回復,不回復當做默認。這個習慣一定要養成,即使增加工作量但絕不能忽視,以防后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在專業交叉領域上的高效溝通。所謂交叉領域,就是自己專業領域和對方專業領域交叉重合的部分。
比如客戶人員與策劃人員之間,在客服輸出基本客戶資料及基本任務方向給策略的時候,其實策略接到任務也會自己研究客戶情況,那在重合的部分其實就是雙方要達成一致的交叉領域。(比如市場,品牌,產品,傳播的初步判斷和結論),策略的結論傳遞給創意,就會涉及到了跟創意的交叉部分,策略結論指引的創意概念是什么,創意概念能不能讓創意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具有精準性和可延展性。
所以整個過程要求雙方都要有同理心,換位思考,以對方的思維習慣和方式在溝通過程中和結果上做個“翻譯”和“轉化”,用同頻率的語言和工具,最終明確任務和達成共識。
創意工作的“鐵三角”
1、策略與客服的交叉
主要是客戶品牌的前端工作,首先想要做出好的創意,一定需要掌握精準的用戶洞察和明確的品牌調性。這就需要前端人員在“準”上下功夫。客服與策略的交叉重點就在于如何通過對客戶市場,品牌,產品,傳播,渠道消費者等研究,為創意去除干擾,得到最核心最能讓創意發揮的核心概念。策略在專業上垂直做“深”研究。客服站在客戶角度,在“廣”度上綜合考慮,包括任務本身涉及的面的問題,還需要研究客戶的“人”的問題,這樣策略和客服在交叉領域形成了“十”字的專業互補。
2、策略與創意的交叉
策略與創意的交叉關鍵就是在創意概念和執行目的上進行互補。創意概念需要策略通過前期研究,站在策略的角度為創意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創意方向。
好的創意概念
內涵小,外延大.
讓策略思考更精準在某一點.
讓創意發想擁有相當的空間和生命力
芝士點
策略與創意的交叉領域關鍵在經過策略加工后,去繁從簡。選擇一條最適合當下條件的概念方向。創意通過概念可以完全發揮想象力。策略的關鍵是判斷與選擇,創意的關鍵在洞察和概念。概念應該是全新創造出的,獨特的觀點或主張。
概念不僅要符合品牌及產品的定位,消費者洞察,策略的key message,還需要判斷這個概念,是否有足夠的創意延展空間。
如果概念不錯,但與策略偏離了,那么不能用。
如果概念不錯,但創意人員發現它不足以延展出整合傳播的創意,那么也只能放棄。
直到找到既符合策略,又能延展創意的概念,才算在交叉領域通關。創意才能開始干活,千萬不要忙于動手,忽略了與策略在交叉領域的碰撞。
策略決定說什么
概念決定怎么說
執行決定說得好不好
舉個例子,個人比較喜歡的士力架:
產品定位
解餓
通過調研發現
很多人說自己一餓的時候就沒有力氣,
身體發軟,亂發脾氣,有會犯懶……
餓癥犯了,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
推廣策略
士力架能讓餓的人變回自己
創意概念
當你餓的時候,你就不是你自己
創意內容
幽默富有戲劇性的情景,表現一個人因為餓了,
變成了林黛玉、變成了唐僧,變成了華妃,變成了憨豆……
然后吃一口士力架,他又變回自己。
創意執行
核心是TVC廣告片&互動與話題
運用電視、戶外、網絡、樓宇框架廣告
及社交媒體、互動活動等
來延展創意概念,進而能夠整合傳播
網絡渠道
”拯救餓貨,兄弟有責“,
身邊的餓貨犯病了,
趕緊給他們買士力架,
讓他們做回自己
社交平臺
邀請網友們
分享身邊的“餓貨囧事”,
敬請揭短
3、創意與客服的交叉
創意和客服的交叉其實主要集中在后續執行階段,客服需要統籌執行的各項工作,包括各渠道廣告有效配合,整體及單項預算,時間節點,對接執行方,包括制片公司、修圖公司、后期公司、印刷公司。而其中的很多執行工作也是需要創意在內容上整體管控的。所以客服和創意會發生一些爭執,比如雙方要在預算和執行質量中去平衡,不能為了質量增加預算,也不能為了利潤得過且過。這需要雙方共同去協商管理的。
通過以上分享,希望客服,策略和創意人員能夠惺惺相惜,善待彼此。同為加班狗,相煎何太急。
作者:九品策略官
公眾號:芝士同學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