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unt如何做品控才不被創意打?
數英網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Account 絕對算是廣告公司高危的崗位,不但要對客戶“言聽計從”,有時還必須對創意、策劃等支持部門輸出的作業“指手劃腳”。
因為一旦創意策劃大爺一不開心,你可能收到的就是一句:你懂個屁!
作為公司對外的窗口,account要對所有輸出的物料負責,對物料品質進行把關也必不可免,但對于創意人員來說,他們也要堅守自己專業的尊嚴:我的策略方案決定著世界500強的生死,你有意見?方案不過你來改嗎?
但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尷尬:campaign做得好,那是創意的功勞,人家方案做得好;活動做得差,那就是account沒有溝通清楚需求,沒有管理好客戶的期望值!
你們這樣說,account也是無言以對。
但說回來,很多account沒有很好理清自己工作責任界線,所以無論是給支持部門feedback,還是驗收創意部門的作業,都無法很清晰地做好把關人的角色。有時要么把全部責任壓在創意總監身上,人們TA老人家出的東西肯定沒問題,直接甩給客戶;但有時又過于干涉創意部的工作?
一般廣告公司業務部門主要分客戶部和創意支持部門(具體有什么設計部、策劃部、媒介部……),每個部門都有總監,他們是這個部門最權威的專家,所以他們會對所有產出的物料在該專業領域做基本的品控,而account一般要做的就是一件是:支持部門輸出的物料是否是客戶想要的?
那如何確定是否是客戶想要的以及如何對輸出的物料進行品控呢?
主要看三個on
1. 是否on brief ?
理解brief 是account最起碼的能力,充分理解brief 是管理整個項目最基本的原則。如果說在演員的眼里戲比天大,那么在廣告公司brief 比天大。
只有你理解了簡報里客戶的需求,你才能對支持部門交付的物料進行品控,你才能知道交到你手里的那份deck是否客戶能買單。對照客戶的brief,逐條檢查是否所有目的需求在deck里都有有效的解答,這是account做品控的基本原則。
如果你覺得品質不行,你不應該對創意總監說“這個創意我感覺不行”,你應該說“這個創意可能不太on brief”,拿著brief challenge 創意總監,一招致命,而不是憑著你的感受,這樣做首先至少不會被創意總監打,同時支持部門進行修改完善也有的放矢。
2. 是否on brand?
有時客戶會給到這樣的反饋,這個創意不錯,但不是我們品牌的tone and manner?什么意思?每個品牌都有自己基本的調性和方式,比如舒膚佳的廣告都是白藍調,突出洗手洗的干凈,那你交付一個大黃大綠的素材就不是品牌的tone。同樣是一個創意,不同的風格有些客戶也是沒辦法接受的。
一般正規的甲方都有一套很全的品牌管理手冊,里面會強調品牌的基礎色、基礎圖形等VI守則,有些可能還會涉及BI、MI規范,謹慎遵從這里面的規范,你至少不會犯大的錯誤。
當然現在有些時候品牌管理手冊已經形同虛設了,有時評判是否on brand也需要account多對客戶的喜好進行總結,對癥下藥客戶買單的幾率才會更大。
3. 是否on product ?
越是專業的品牌,對自家產品的功能功效定義的會越清晰越專業,因此在廣告中強調的核心訴求也會非常清晰。例如口香糖都有潔凈口腔,清新口氣的作用,但綠箭強調的就是清新口氣自然溝通,益達強調的就是順感潔凈讓你自信,five 強調的好玩有趣打發時間,所以如果你給益達出的創意偏向了保護牙齒,那就不on product ,客戶也不會買單。
最后提醒下大家,account 給創意人員反饋也要琢磨下溝通藝術,誰都不希望被質疑能力,當然除非你特別牛逼。有時轉中說話的方式可以反而事半功倍,還能結交一個好人緣,就這樣。
來源:廣告AE的那些事兒(公眾號:adae0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