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一歲了,它為何沒成為下一個《王者榮耀》?
來源:白鵝紀(baieji666)
前不久《陰陽師》開展了盛大的一周年慶祝活動,同時還發布了多項三次元合作,又是舉辦中日音樂劇公演,又是與著名漫畫《滑頭鬼之孫》展開IP聯動,引發了一波熱議。
不過對比曾超越《王者榮耀》登頂全球氪金榜的戰績,許多吃瓜群眾這才驚覺這款火出圈外的《陰陽師》已經走了很久的下坡路,在充斥著吃雞與農藥的首頁,再也難見到畫符抽卡的身影,看著這周年慶也難以挽回的頹勢,誰能想到它也曾一時風頭無兩?
去年九月,以微博為首的社交平臺上一夜之間涌現了無數《陰陽師》抽卡截圖,一時間“SSR”、“歐皇”、“非酋”、“血統”、“玄學”等游戲玩家熟知的詞匯也強勢進入了大眾視野。充滿和風的美術設計和星光熠熠的聲優陣容迅速吸引了許多泛二次元玩家,而日式特色的抽卡系統則勾起了許多此前從未接觸過手游的人的好奇心,安利效果拔群,全民抽卡蔚然成風。
9月30日,網易CEO丁磊在CC直播、熊貓直播等六大平臺直播抽卡,大BOSS親自站臺宣傳也足見《陰陽師》在上線這一個月內的強勢表現。無論是自上線以來就頻頻登頂的App Store暢銷榜,還是手游下載總量突破1000萬的亮眼成績,豐富的社交功能、卡牌收集與養成、有借鑒有創新的核心玩法、 巨大的話題效應與鋪天蓋地的病毒式社交傳播,成就了《陰陽師》社會現象級別的輝煌。
那么,這款網傳月流水十億的現象級手游,為何會淪落到如今暢銷榜前列查無此游的地步?不光氪金量急劇縮水,用戶也在瘋狂流失,2017年10月19日,極光大數據的陰陽師App數據報告中顯示,截至九月,陰陽師用戶規模縮水為683萬,App端日活躍用戶僅為149萬,與巔峰時期1400萬用戶規模和日活躍用戶270萬不可同日而語。
上圖我們可以看見,去年十月增幅驚人,隨后穩步上升,在今年二月到達了用戶規模的峰值,然后逐漸下降。今天我就從一個老玩家的視角出發,來看看《陰陽師》到底發生了什么。
今天你肝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游戲本身。作為一款以夢枕貘小說為原著、主打日本平安時代主題的和風手游,《陰陽師》的美術還原得相當不錯,無論是UI頁面還是場景地圖,都充滿了古典的設計感。初期式神的設計也是風格各異百花齊放,尤其是無數人前仆后繼的SSR,每位的立繪與設計都相當大氣自然,獨特的繪卷設計、每周分享到微博微信平臺可得單抽券的獎勵機制,也不失為行之有效的宣傳手段。
上圖為古意盎然的主地圖頁面,下圖則是單獨截出來可以當壁紙的場景圖。
早期的SSR繪卷,右下角可見分享到微博微信的按鈕,免費宣傳游戲的同時也導致了許多友情的破裂。
優秀的美術視覺效果和安利效果自然是一流,但在沒有后續內容和興趣支撐的情況下,這種安利也很難長久。尤其是以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平臺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為契機入坑的邊緣群眾,這類人群欠缺對游戲的了解,期待度高,容忍度低,一旦審美疲勞來也快棄也快,這一部分玩家被篩選出去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此外,陰陽師富有特色的社交玩法、工會系統、LBS副本這些曾經的宣傳利器,在玩家流失后也顯示出了雙刃劍的另一面:當身邊越來越多的小伙伴棄游而去,組隊的對象也沒了,堅持下去的理由又少了一個。
《陰陽師》作為一款回合制RPG,核心玩法借鑒了《魔靈召喚》這款成功的傳統卡牌回合制韓國手游,并加入了符合自身游戲設定和主題的創新與改造,因此整體框架與玩法都相對成熟,完成度高。不過也埋下了最大的隱患之一:肝報廢。所謂肝,指的正是玩游戲玩到熬夜傷肝的地步,換言之就是投入精力過大。
游戲策劃曾在采訪中表示:“我之前,是預想上線后再運營一個月,通過之前規劃好的慢慢做上去。但這回因為有蘋果給的推薦和Banner,以及玩家喜好度高,玩家互相傳播了,最終結果也是超乎預料。”
游戲的爆紅遠超官方的預料,這一偶然性也使得《陰陽師》在輕度用戶中風評不佳。不同于《王者榮耀》、《爐石傳說》這種相對注重戰術技巧的對戰型手游,《陰陽師》更注重的是“角色養成”,想要擁有高等級角色、金幣以及各種素材,就需要玩家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這種重度玩法與手游針對碎片化時間的策略完全相悖,而能獲得各種獎勵的工會麒麟與經驗副本等PVE副本則是變本加厲,要求玩家準時準點參與。可誰也不是每天守著手機的閑人,長久以往玩家興趣自然一落千丈。
閑的時候和工會朋友一起打本是娛樂是加深感情,忙起來腳不沾地還要求準時上線那只能再見。
再來看PVP。PVP只是《陰陽師》的一小塊,但卻是關注度最高爭議性最大的一部分,每逢版本更替,必是一陣腥風血雨。在陰陽師中,高級裝備掉落隨機、裝備固有屬性隨機、強化隨機,多重隨機影響下的結果使游戲育成難度極大,式神成型成本極高。一旦PVP競技場的技能有所調整,玩家自然不會買賬,沒有人樂意見到自己花心血練起來的角色被削弱。
針對PVE和PVP體驗《陰陽師》不是沒有動作,前者官方推出了石距副本、神龕系統、委派任務來減輕肝度,后者甚至專門推出了體驗服。不過實際上,相比我們下文要說的運營問題,這些游戲本身的問題其實只能算作下飯菜,更大的問題還在后面。
BUG的鍋給背好了!
《陰陽師》的研發團隊在最開始只有區區九人,盡管后期有所擴大,但仍然不足以處理游戲的突發情況,這一點在處理BUG問題上體現的格外明顯。開服以來就存在利用更換工會來刷工會狩獵戰獎勵的BUG,官方直到一個月后才進行了處理,增加了更換工會的冷卻CD。當然也不排除官方認為這一BUG優先度不夠高,并非第一時間必須處理的事項。但實際上,這樣一個不勞而獲鉆漏洞的BUG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處理不及時的背后折射的正是官方輕視與曖昧的態度。
這一個BUG只是開始,16年12月30日這一天,網易進行了重要版本更新,在此次更新中增添的一個叫做“業原火”的新副本,釀成了《陰陽師》歷史上最大最惡劣的一次技術事故,人稱“業原火事件”的序幕。
副本妖怪原名“叢原火”,照著漢字翻譯過來也該是“叢原火”。是星際了還是文盲了,官方的不走心也由此可見
業原火甫一上線,就有玩家發現了它的漏洞,只需付出極小代價便可無限刷高級裝備,倘若放在一般網游中,那便是橙武隨便掉的天堂。一時間有瘋狂刷BUG引以為榮的,有痛罵鉆漏洞者的,也不乏節奏大師在其中興風作浪一戰成名的,玩家們宛如狂歡,微博上#陰陽師業原火bug#一度被頂上熱搜。
與此同時,本次更新中開放了式神姑獲鳥的皮膚活動。姑獲鳥為游戲內人氣式神,此次皮膚設計又深得人心,再加上時值元旦,不出意料應該是個相當討喜的活動,卻由于較低的掉率,只能肝不能買的入手限制引發了不滿。而這份不滿又在掉率作假的傳聞捅出后集體爆發,網易罪大滔天,引得人民怨聲載道。
業原火BUG的影響,說是開服以來最嚴重最深遠也不為過,這一投機取巧刷稀有裝備的行為,侵犯了其他所有遵守規矩玩游戲的玩家的利益。尤其是氪金玩家的利益,微博上不少重氪玩家站出來要求網易給出說法,也有聲稱要發律師函的,人心惶惶自不多說。這次網易花了三天時間提出警告,又花了一天時間出了公告,給出了此次業原火的處理:涉及違規操作的賬號進行回檔,按情節輕重給予不同程度的處罰,嚴重者永久封停。
盡管事情勉強收了場,但業原火留下的傷痕卻深刻入骨。無數氪金玩家退坑,平民玩家之間的信任也不復存在。業原火事件后,當面對等級與實力不匹配的玩家時,很多玩家都會先入為主地認定對方是業原火BUG中的漏網之魚,是刷BUG的受益者。這種猜忌之風刮了數月之久。
運營也要負起責任
技術上的漏洞可能是一時的,運營思路的改變卻并非一朝一夕。《陰陽師》的研發與運營一直以來飽受詬病,被認為既朝令夕改,又冥頑不化;空有日系抽卡&養成手游皮,卻沒有每月固定的新活動,沒有固定每月出的新卡,沒有限定語音,沒有保底機制和當期概率UP,對于氪金玩家來說缺乏足夠的氪金點;運營既想靠同人這種二次創作來炒熱度,又認不清游戲才是本體的事實,顛倒主次常有;線下推廣運營如火如荼,線上安靜如雞無事發生。
說回話題。時值一月,剛爆出業原火事件,研發和運營都心急火燎之際,美術這塊最后的凈土也出了狀況。早在16年11月式神椒圖抄襲事件曝光、官方采取刪帖的粗暴做法后,今年1月中旬,《陰陽師》公布了新式神煙煙羅的原畫,輿論瞬間爆炸。原因無他,只因畫師抄了國內另一款知名手游《少女前線》的看板娘kar98k。
德皇作為少前看板娘的知名度毋庸置疑,立繪又極具辨識度,因此這起抄襲很快就被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一個畫師,同樣是新式神,這次被抄的是P站畫師yomi的水滸傳公孫勝二創。鑒于畫師是外包,美術組受到的爭議稍輕,但該背的鍋還是得背。
在抄襲事件中,被觸犯了底線的是角色粉們。上面說了《陰陽師》的養成難度大耗時長,不少玩家為愛發電,將自己喜歡的式神升到滿級六星。抄襲事件一出,角色粉們這才發現自家辛辛苦苦養的式神原來只是抄襲的產物,引發眾怒自在情理之中了。除此之外,《陰陽師》不僅角色活動少,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都削自家人,爭取個皮膚還得靠向官方討飯。那份憋屈別提了,雖說把游戲玩成“暖暖環游平安京”只是個調侃,但也確實反映了玩家對于官方效率低下的不滿。
在早期宣傳中,《陰陽師》曾以劇情為賣點之一,不過在如今看來,這個宣傳也是徒增笑柄。主線劇情長達半年沒有更新,零零散散更了點番外劇情,也沒有開設什么劇情活動,劇本是外包給了日本工作室Qualia,玩家也不指望能寫出蘑菇級別的劇本。但最后給出的稀爛主線與坍塌的人設,官方自毀人設最為致命,夢枕貘都能給氣活。
今年五月,體驗服二十二章新劇情一出就引發了劇烈抗(yan)議(shang),最終正式服刪掉了這段爭議極大的情節
總的來說,《陰陽師》從爆款到如今的平淡,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朝令夕改、誰哭給誰糖的策劃,到BUG反饋只當沒看見、拿不準用戶立場的運營,再到審核不力的美術,分鍋大會就是要整整齊齊。
類似《陰陽師》為什么糊了等話題,各種數據平臺給出的答案也不少了。不過游戲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從一個老玩家看來,既然當初是意料之外的爆紅,現在安安靜靜做個二次元手游也OK。官方這半年,作死行為肉眼可見地減少,態度上去了,效率也起來了,IP價值也在開發中,諸如動畫漫畫音樂劇還算有點期待值,不也挺好嗎?
白鵝紀(baieji66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