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年味最濃的10條廣告文案,真的寫到心里去了
現在的你離家門有多遠?當初憑著一腔孤勇出發的我們,不知不覺間又要走過了一年。雖然2021年依然有著許多不確定,但寒冬臘月里那份對歸途的期盼依然充滿溫暖,那份關于年味的記憶依然煞有介事地浮現。我們能夠確定的是,不管歸途多長,都有家人在那頭等你。
春節臨近,本文精選了10則文案,讓我們一起重溫下記憶里的新年。
01、喜之郎 《把愛帶回家》
把愛帶回家
讓回家變成最好的禮物
這是十多年前喜之郎《把愛帶回家》電視廣告中的一句經典文案。至今,它還是不少人在過年之際表達思鄉心切的朋友圈or微博文案。
傳播效果能持續十多年,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為在曾經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播時期,喜之郎系列廣告以“霸屏”的形式成為了不少人的潛在記憶。另一方面,該廣告的魅力在于,它繞著親情這一主題,打造了一種溫馨、友愛的傳播情景,能引起普遍的情緒共鳴。此外,“把愛帶回家,讓回家變成最好的禮物”簡單易懂且便于吟唱,在傳播上具有“便攜性”。
從廣告營銷角度來講,這句文案的經典之處在于。它將具有普遍共識的“過年回家帶禮物”的節日文化點明,強化了過年、愛和喜之郎果凍三者之間的關聯,促成了過年帶喜之郎果凍回家的行為反射。這在某種意義上與腦白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有異曲同工之妙,表現為“洗腦”和強傳播性。
在盤點春節文案之外,還想再提一點的是,喜之郎真的算得上是廣告營銷的前浪。除了有“太空人”、“把愛帶回家”系列廣告的喜之郎果凍之外,美好時光海苔以及周董參演的優樂美廣告也來自于喜之郎旗下的產品。是不是后知后覺,童年記憶中的廣告原來是被喜之郎給“刷屏”了。
B站“喜之郎廣告”鬼畜視頻
02、2016央視春晚公益廣告《門》
門外世界
門里是家
“門外世界,門里是家”,通過“門”這一意象,文案以哲學性的角度看待個體與家庭、家庭與家庭的關系。
在個體與家庭的關系中。門外是個體展開社會化進程的世界,在那里,你或許有不同的身份,可能是求學的學生、奮斗的打工人,但都有一共同的特征——遠方的游子終將回家。而門面,住著父母、存著成長的記憶,它是扎了根的家。
人的一生總是不斷地尋求向外走,但又不忘回家。用一句話概括個體與家庭的關系便是:遠方的游子就像高飛的風箏,不論風況如何,總有一根叫做家的線在牢牢地拉你一把。
而在家庭與家庭的關系上,“門外世界,門里是家”想表達的是中國人對傳承和禮節的講求。一門一家,門外是由無數家庭構成的世界。門里,則是睦鄰、婚嫁、尊師……帶來的友愛和希望,他們“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從這一層面上來講,“門”具有了連接和溝通的社會意義。
回看本次“春節文案”的主題,“門外世界,門里是家”這句文案不只是在講“過年回家”,它還對人與家庭的關系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辨析。
03、2017飛豬旅行戶外廣告#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這一年我檢了無數張票
今年過年
我最想檢到爸媽的兩張票
2017年的這則戶外廣告讓人有些意外。最直觀的是,它所基于的“有些人因某些原因不能回家過年”的洞察,與當下“鼓勵就地過年”的社會議題非常契合。也許是巧合,但它的文案多少給人一些慰藉和溫暖。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是這則廣告的主張也是傳播策略。
從文案本身來看,寥寥幾句將人物身份(檢票員)、沖突(過年不能回家)、情感(父母春節“逆行”)表現出來,簡潔但有力量。從創意上講,基于“不能回家過年”的洞察,它劃分出了新的受眾群體“不能回家過年的人”和“春節逆行的父母”,用“接父母來過年”這一跳脫普遍共識的思維和痛點解決方案,既表現出了品牌溫度也找到了新的業務增長機會。從創意和生意兩個層面來講,這則廣告都是比較優秀的。
04、2018央視春晚公益廣告《家香 家鄉》
家,是我們一輩子的饞
味道是一種很特別的存在。它既是人判斷和抉擇的一種依據,比如要不要吃某個食物;它也是私人化的存貯單元,比如每當想到家和家人時,味道便成了一個記憶“詞條”、一支情感線索。
隨著年歲長大,我們在吃的方面也許口味會變,但一想到家的味道卻永遠都“饞”。央視春晚公益廣告《家香 家鄉》中的這句“家,是我們一輩子的饞”,是大多數人的情緒寫照。
文案中有三個重要概念“家”、“一輩子”和“饞”。它分別反映了家庭組織、生命長度和個人體驗三個范疇。文案想強調的是人與家的關系之所以不能割裂,一是因為有人才有家,二是,人與家庭之間的關系維持,除了血緣之外,還有情感,而這種情感可以凝結為一種共同的體驗表達——味道。
05、蘋果《三分鐘》
團圓的每一刻
你都可以留住
團圓是不能用時間長度來衡量的,因為它是一種情緒的流動和情感的表達,而只有人才是團圓的唯一尺度。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人在觀看《三分鐘》時,更能被“短暫珍貴的片刻團圓”所感動,而不是為“時間的短暫無情”所悲傷。
“團圓的每一刻,你都可以留住。”不可否認,文案所表現出來的廣告痕跡比較明顯——iPhone X 拍攝功能。但它也表達出來了上述有關“團圓”的尺度探討,即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流動。這種情緒互動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留存下來,由此過渡到產品上,這是合理的。跳出廣告之外,這句文案還表達了另一層含義,即使“團圓”時刻并不總是容易,但總有人會想盡辦法實現。
團圓的主題早已成為節日營銷中屢見不鮮的“常客”,但由陳可辛指導的微電影《三分鐘》在當年依然強勢刷爆朋友圈,我想或許正是它找到了“團圓”的真正含義。
06、唯品會
我們的一句隨口說說
就是父母的大動干戈
依然記得,在學生時期,每到年前母親總會問過年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放假回家,便會看到多了一堆零食和玩具,但多數時候自顧著高興,好像鮮有過問其中的由來。也許,到了為人父為人母時,對于孩子的要求也會不自覺地盡力滿足,或許這既是一種先天性的本能,也是言傳身教下的情感傳承。
之所以會選擇“我們的一句隨口說說,就是父母的大動干戈”這句文案。首先,在某種程度上它契合了大多數人情感記憶中的普遍性主題——父、母愛偉大。在這一洞察之下,文案所要激發的情感共鳴有著不錯的現實基礎。另外,從內容上講,文案表達出了一種因果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比沖突,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情緒引導。而在傳播上,字數上的等量以及尾字的押韻帶來了不錯的閱讀體驗,有成為金句的潛力。
07、京東年貨節
每次回家
兒子刻在門后的身高線
都會再高幾厘米
19年京東年貨節廣告里的這句文案,簡直是犯規。
“留守兒童”的背后有著巨大的情感能量,一方面是兒童本身所能激發的保護欲;另一方面,“情感的暫時割裂”打破了人們對于圓滿家庭關系的期待,為情緒激發提供了裂縫。
這句文案,表面上講述的是父母歸家與孩子重逢的故事,實際上牽扯出的是“留守兒童”不易的社會現實,而這正是它能打動人心的力量來源。文案以“身高線”變化的角度切入,暗示父母離家的時間久以及代際關系的疏離,營造出了一種情緒張力,從而讓歸家重逢顯得珍貴和感人。在情感激發和細節捕捉上,京東的這則文案做得還算不錯。
08、王者榮耀 春節廣告
王者榮耀里
回家就能補血
生活也是如此
家是你永遠的高地
“家是你永遠的高地”,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家是一個能夠被看見且永遠存在的地方。而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高地就意味著家,回家是補充血量以繼續戰斗,回家也是退守安全屏障以重整再出發。由此看來,上述廣告文案在兼顧《王者榮耀》游戲屬性的同時,也對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這種新穎的角度,即使沒有煽情也能讓人動容。
09、京東年貨節
每次我問老爸
在門口等多久了
他都說剛出來
“門”似乎成了家的一種意象。在前面,我們也對央視廣告“門外世界,門里是家”中有關門與家進行了分析。京東的這則廣告則從細節上,講述了家的故事,其中門承載了一份期盼和無言的愛。
父母愛的無私偉大,不在于它有多么的驚天偉業,而是能持續的厚澤無聲。透過文案,我們可以感受到父親對孩子愛得執著以及“不添麻煩”的情感表露。同樣,文案打動人的地方在于,它找到了一種大多數人所有過的最大情感公約數和社會長久以來對父愛無聲的認知。
10、Nike《新年不承讓》
新年不承讓
這是一句需要結合傳播背景來理解的文案。在去年,耐克發布了新春主題廣告《新年不承讓》,它講述了姑姑給小女孩發紅包的故事。新年里的紅包一來一回,這其中的較量可不簡單。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即使再大,在長輩眼里依舊是個孩子。即使再難為情,紅包依舊會被派發。“新年不承讓”表達的是人們對中國新年禮俗的一種傳承和堅守,其背后濃縮的是代際情感。簡單直接的5個字,與大多數人的過年體驗相關聯,因此不需要太多描述便能體會。
以上就是個人心中關于春節文案的TOP10,如果大家有更中意的文案,歡迎評論區交流、討論。
最后還想說的是,歸期也不只在“過年”,因為過年的意義不止于團聚。迎接新的一年,它還意味著煥發新的面貌,這是對健康的祈福和情感的傳承。在疫情背景下,不少人會選擇“就地過年”,這一暫時的妥協正是對健康和情感延續所做的必要準備。待疫霾散盡,我們再踏實地多回幾次家,把遺憾完整填補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