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干廣告的時候,其實我們在干什么?
來源:NewbeeRen(微信號:iamnewbeeren)
作者:陳野
雖然標題乍看在裝逼,
但其實我是在裝思考。
1
任何廣告的任務,都是搭建美好未來幻象。
之所以是未來而非現(xiàn)在,因為你還沒買他們家產(chǎn)品/服務或響應其號召。
2
廣告里的美好一刻,只會發(fā)生在消費后。
因此這未來,一定是近未來,越快越好。
這就是call to action們都喜歡說“即刻/馬上/快快/請……”的原因。
3
眾生皆苦,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美好未來幻象,來暫時脫離日常的茍且與瑣碎。
在廣告業(yè)我們管這幻象叫 consumer benefit(消費者利益)。素人們管它叫希望。
4
廣告里的世界絕非完美,同樣充滿問題。
它跟現(xiàn)實世界的不同之處,是每個問題都有解決之道。
5
每一個廣告,都要承諾一個改變。
無改變,則廣告無價值,因為無法促進消費/行動。
6
這改變,一定是90分的美好,而不是100分的完美。
從減少頭皮屑、提高工作效率、外賣早一秒送達到改善性生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否則的話,產(chǎn)品升級迭代之后要怎么說?
7
完美的人生不需要買買買。
我們制造美好未來幻象,正是為了讓人們發(fā)現(xiàn)、感受并放大他們人生的不完美。
何以解憂,唯有消費。
8
就像句子的基本結構是主謂賓,廣告的基本結構,大體是個三段式情景:
Ⅰ 提出問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煩惱)
Ⅱ 拋出解決之道(產(chǎn)品/服務)
Ⅲ 展現(xiàn)改變(美好一刻)
時代會變,潮流會辦,媒體會變,內容會變,講故事方式會變,但這個基本結構不會變。
寶潔的廣告,就是嚴格遵循這種結構并精確到秒的范例,有空的話不妨去找來研究一下。
你可以掌握之后求新求變,但不應該沒掌握就想突破。
9
就像不是每個句子都要很完整,廣告結構當然也可以做各種變化——正敘、倒敘或插敘,加,減,乘,除。
10
很多廣告會弱化/隱藏問題,重點呈現(xiàn)改變帶來的美好,這種手法我們叫它正面訴求。通常TO C的商業(yè)廣告喜歡這么干。
比如飲料廣告一般都是這樣的模式:
Ⅰ 天好熱口好渴(問題)
Ⅱ 喝一口飲料吧(解決之道)
Ⅲ 透心涼到魔障(改變帶來的美好一刻)
如果是一個30秒廣告的話,Ⅰ和Ⅱ大概占10秒鐘,后面17秒鐘重點展現(xiàn)Ⅲ,最后剩3秒出品牌標版。
至于主角為何會口渴,TA/他們是什么樣的人,產(chǎn)品如何登場,是有人硬塞還是安靜地躺在便利店冰柜里,怎樣展現(xiàn)透心涼到魔障,是從天而降瓢潑大雨還是仰身帶笑跌入冰窟窿,那就各顯腦洞了。
11
還有的廣告會更多強調當下生活/世界的不美好不如意,旨在引起你的共情,這種方式我們叫它負面訴求。公益廣告出現(xiàn)得比較多。
為什么?你要是想明白了,可以留言給我。
12
訴諸情感的廣告,我們說它是感性訴求。訴諸邏輯、性價比……的廣告,我們說它是理性訴求。
不管是感性還是理性,最終是荷爾蒙決定一切。
13
所謂定位派,就是同一套說詞同一個夢想。只要夠堅持,早晚人們會把你的話當成你的化身。
所謂洞察派,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到處裝熟,假裝了解每一個人。只要夠堅定,總會有人覺得你戳到TA的心窩子。
14
所謂廣告,就是挑撥人性。
所謂人性,八個字,貪生怕死好逸惡勞。
這是一個前輩跟我說的。
雖然有點膚淺,但在廣告里也夠用了。
15
之所以說廣告是碗青春飯,不是年紀大了加不動班,是因為就算你能保持膚淺到老,早晚也會無法繼續(xù)用理想來自我洗腦。
16
廣告業(yè),有廣度,沒深度。
這不是我說的,是趙圓圓說的。
17
為什么很多干廣告的得不到甲方尊重?
可能是因為他們管客戶叫爸爸,而喚自己作狗。
誰會愿意當個狗爸爸?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