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玩知乎的經驗之談,抄送給有才有腦的文案
來源:文案圈(ID:copywriter360)
幾年前,我有幸遇到我的第一位美女總監。后來分開了,我們還會常聯系。她最近有點想不開。
在糾結要不要做一個自媒體號寫寫東西,讓我給她一些意見。時間來到了2017,新媒體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牛逼的人可以這樣玩。
1.用文字討好世界的樣子,好丑陋
我直接跟總監姐姐說,有趣又牛逼的人,做新媒體就別開公眾號。想在公眾號上被人喜歡,得先學會把真實的自己鎖起來,然后塑造出一個別人喜歡的形象。但是有些人牛逼的源頭,是因為她們他們在堅持自己。個性堅韌的,注定不合群。
圖中左邊白衣女子就是我的第一位廣告總監
每一個成名的公號寫手都是特型演員,papi醬有她固定形象,咪蒙有她固定形象,三表也有他的樣子……
剩下沒能固化出特定形象的公號創作者,無一不淪為被閱讀量綁架的信息服務人員。有人在給讀者提供最新案例,有的人給讀者提供泛娛樂資訊,有人在提供熱點訊息……
雖然保持獨立觀點,但文案圈裹挾在大環境中,依舊不能免俗地位列其中,成為信息服務生中的一員。
插畫來自W_JinX
一個人變得不優秀,活得不漂亮,一定是從合群開始。我不想看到總監姐姐合群的樣子,所以我寫了這篇第一要點就是勸她盡量別在公號上費時間。
常在后臺收到一些留言,“虧我還關注你們這么久”,“我還是文案圈的粉絲呢”,“小編在嗎,有人嗎,能咨詢個文案嗎”……沒有誰是誰的粉,路人眼里我們同是一位信息服務生。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用文字討好世界的樣子好丑陋。從那之后,我就一周一更十天一更,這樣的狀態應該有一年多了吧。
2.真實又不合群的人在知乎
流行三四年的公眾平臺,正在孕育著一個規模史無前例的信息垃圾場。
很多工作尚不能得心應手,本身就沒多少才華沉淀,對世界也沒啥了不得看法的人,正從新媒體新人變成行業老人。開個公眾號除了發發牢騷,還能寫什么?
什么熱寫什么,只要能換閱讀量,半夜熱點也能上。今天寫《戰狼》,明天寫《二十二》,后天點評百度這屆公關不很行……
圖中內容只是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我們的立場
一些不依附于實體經濟的新媒體人,儼然成為滔滔不盡、高談闊論的網評人。為了流量,不惜擦邊式地把控輿論風向。以上是公號不可逆的新媒體大環境。
相反,知乎作為一個更純粹的新媒體平臺,其優勢往往被人們忽略。
優勢①:內容的生命周期被延長
一篇公眾號的生命有幾天?5天?3天?48小時?或許更短;一篇知乎內容的生命有多長?一年?兩年?三年? 或許更長吧
我嘗試過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5萬多人關注的問題。這一條答案,從去年至今一直能收到點贊和評論。
一年前的知乎答案,至今還有人在閱讀、點贊。
公號文章發出云3天后就被人遺忘。知乎上的內容,一年后還會被人翻閱,這是生命周期的區別。
除了知乎,很少有內容平臺能做到把一條內容的生命周期延長到一年以上。這對于優質的內容,是極可貴的續命神丹。
優勢②:一條高分答案,就是一個長期廣告位
我在一個有關“公眾號編輯技巧下”的回答,獲得了600多個贊,也是在比較靠前的位置。竟然有新媒體工具的工作人聯系過來,咨詢能否付費把他們產品加入文章。
如果擁有10多個高關注度的前排答案,相當于手里掌握了10多個優質的廣告位。可以在知乎答案中軟性植入一些自己公號、電商鏈接,而且還可以按需更新。有回報,所以才有人玩知乎。
這些都不會引來太多反感。畢竟,牛逼的人在知乎上不用討好誰。你的見識總有人賞識,你的知乎主場你做主。
優勢③:創作者為王,而非訂閱者至上
知乎上不需要討好任何人,內容是王道。回答過程中,相當于在跟其他答主玩一場認知競技PK。
優質的內容可以幫助他人解惑,可以實現知識轉化,這是平臺、用戶、作者三方之間一場默契的彼此成全,它是建立在對內容橫向公平比較上的集體點贊決勝出。
知乎上作者不需要扮演誰,不需要刻意顧及別人喜好,不需浪費花時間去做排版,把自己對問題的真實見解寫下來就好。
像總監姐姐這種有顏、有腦、有閱歷以及有心整理自己,卻又常常犯懶,不能定期更的人,天生就是走知乎線的料。
3.知乎江湖經驗談
知乎上人家關注的是人,而不是內容賬號。知乎最重要的內容核心是下面四個大字。
呈現認知落差和體驗深度,是知乎創作的重要原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貼士。
①做真實的自己,而且要專一
莫端著、莫演戲,關注自己喜歡的領域,回答擅長的問題。
知乎會根據你長期關注的領域,推送你新的問題,或把你當作某話題下的活躍答主去推薦。
在同一個話題下面給出50條回答,價值遠遠大于走馬觀花地任意回答50個問題。
②知乎上要做知識投資
所謂的投資,就是要追求“得到回報的可能性”最大化。
沒必要浪費時間回答一個半年內關注度還不超100人的問題;相反,如果一個問題是你擅長的,但已經有了4900個答案了,也要盡量去寫出自己滿意的回答。
職業文案人,總有底氣和能力讓自己的優質答案,排到前面。
③一條好回答需要持續經營
即便一個問題有4900條回答,其實后面4800條幾乎都可忽略不計。你要追趕的只有前面100條答案。
如果你有了一個高質量的回答,要盡量讓身邊的同事、好友幫助在知乎中點贊一下。有了這二三十贊,可能排名就能上升幾百位,被人看到的機率就大很多。
一條好的答案,就像一盤好的盆景,要持續地經營打理。只要有人點贊,就可以持續更新它、補充他,才能維持更長久的生命力。
④短期主攻點贊數,長期求關注量
前期重點選幾個自己喜歡的且是高關注的問題,回答能排在所有答案中前十幾的位置,就算完成知乎的入門儀式了。
請留意用戶訂閱轉換量
入了知乎門,一定要有意識地提升關注量。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可能有十多萬人瀏覽過答主的回答,留下了1萬多贊,卻只有四五人百關注,這樣的方式做知乎沒有意義。
5.不要指點江山,要輸出專長
新媒體上無論是尋求內容變現,還是能力沉淀,都需要專注聚焦一個領域。
翻看上面提到的答主回答列表,才知道轉化低的原因。各個大眾領域都摻和一下,多是泛娛樂話題,體現不出在某個領域的專業性。
其中一位答主的回答列表
這樣的答主即便獲得了很多點贊,其知乎號本身并不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商業價值。
只有成為某一個領域的紅人、小咖、專注者,你在這個領域所發出的聲音,才會有影響力。有人嘗試統計過,引流得當的話,一條優質的知乎可以為公號帶來數百位精準的訂閱用戶。
上面是經驗之談,是我送給我美美的七俞總監,也抄送給有才有腦的文案伙伴。知乎有一句大實話廣告文案——“認真,你就贏了”。用在這個結尾場景里,真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