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冷啟動套路小全|公眾號的第一批種子用戶怎么來
來源:新媒體大學(ID:SEDDaXue)
作者:龐亮
本文由新媒體大學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萬事開頭難,然后中間難,最后結尾難。做公眾號也一樣,吸引第一批種子用戶特別難,成長之后保持增速特別難,最后有了粉絲但是變現難。
如果說要做個評比,比比這3步哪個最難,那估計是“從零開始怎么吸粉”,畢竟走到后面兩步的都有點積累,甚至是老司機了。
而一大批小白還死在沒粉絲上。縱觀這幾年的公眾號發展,大家的第一批種子用戶獲取手段基本上變化不是很大,主要通過以下四種方式漲起來的:靠功能、靠內容、靠活動、靠廣告。
一、功能
通過挖掘目標群體的剛需功能來吸引用戶前來關注。什么是剛需呢?就是那些大家在某些情況下一定要用的功能,舉一些例子
學校:四六級查詢、成績查詢、選修課報名
公司:繳稅、社保、財會代理、法務代理
汽車:違規查詢、維修查詢、堵車預警
數碼產品:真偽驗證、快修服務
我就一直特別羨慕這種靠功能需求來吸引用戶的做法,特別是握有解決強需求的功能,漲粉難度瞬間下降幾個數量級。但因為需要技術配合,甚至有些接口和數據是稀缺資源,并不適合自媒體和小公司來實現。反而是擁有稀缺資源的公司(一般新媒體都做得一般或者沒做的)可以考慮通過功能需求打開新媒體行業的入口。
案例:
科技每日推送,早期微信公眾號掘金者,通過查詢蘋果手機真偽吸引了上百萬用戶。
微信路況,現改名微路況,微信第一個功能漲粉案例,主推查路況,查違規等交通功能。
二、內容
通過好內容吸引和留住用戶是成本低廉的手段,所以“寫推文”成為了大家用得最多的方式。但隨著流量紅利的退去,這也是最難的方式,和高考有一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也是我最不推薦的方式,特別是沒有寫作能力的人,特別是沒有經驗的新人。
內容漲粉的核心就兩點:一是稿子質量好,二是一稿多用多曝光。
稿子質量好意味著你要寫得比頭部大號們要好,以便于你投稿他們會接受,把他們的粉絲變成你們的粉絲。一稿多用就是好的稿件盡量多渠道推送,什么知乎,今日頭條,簡書,各大內容展現app盡量都上,增加曝光率。
在公眾號還沒有粉絲的時候,你會遇到一個巨大的麻煩,你所想表達的內容并不一定符合用戶所期望或者喜歡的內容。小白最好的策略就是多用不同的文風和切入點試出目標用戶對內容的口味,一點點挖掘出用戶想要看的內容。
寫內容的本身就是一個從“我想表達”到“你感興趣”的探索,切忌只以自己為中心,不關心用戶的閱讀體驗。
例子:
S神棍局S,通過分析城市地標建筑的風水走紅,加上極其有視覺沖擊力的配圖12篇文章漲粉30w。
烏鴉電影,10W+影評常客,擅長通過分析電影的細節和對故事人物的思考獲得無數好評。最近很火的電影《二十二》影評《她們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待她們死去...》正是出自烏鴉電影之手。
不管你承不承認,這是一個越來越難成功的方式。畢竟能寫的人太少,愿意沉下心寫內容的人更少,愿意等小編磨練成寫手的老板基本沒有。
三、活動
如果你現在才來做號,請記住一個口訣:漲粉靠活動,留粉靠內容。因為現在內容太難了,所以運營老司機找到了一些更輕便的套路用來漲粉。常用的冷啟動活動一般是下面幾種方式:
微課:現階段最推薦的方式,你把東西寫成干貨還不如開個課把干貨講出去。
資源包:收集整理垂直領域的相關資料,通過做任務的方式進行傳播,讓用戶通過關注來換取資源。
投票:風靡一時的漲粉方式,母嬰領域常用套路。我們最討厭的“請給我孩子投個票”的始作俑者。但投票活動已經不僅僅在母嬰領域好用了,學校的最美校花評選:網紅主播之間的評選以及最累公司的評選活動層出不窮。
假如你有一定的線下資源,例如門店,通過線下活動的方式來進行引流也是應該考慮的方式。
例子:
名創優品,零售行業崛起最快的品牌,其公眾號通過“關注賬號送購物袋”吸引了上千萬的粉絲關注。
GHR云課堂,通過上百節人力資源相關課程吸引了超過六十萬人力資源從業者圍觀,10個月變現200w。
四、廣告
這是最花錢的方法,但成熟的公司都在用。
下面這段就當科普了。
他們會先找到一個合適“掘金”的領域,然后對這個圈子進行分析,尋找適合的切入點,接著就上人力和大號流量測試可行性。一旦通過可行性測試,例如內容的轉化率比較可觀,例如用戶的關注意愿比較強烈,又或者電商苗頭已經起來了,便會砸錢砸出一個大號來。有些賬號投入了一兩百萬,有些賬號投入了上千萬,而錢主要花在這些地方:
公眾號互推:找別的大號進行賬號推薦,以前大家都用來換量,現在也有不少人直接花錢買。
廣點通:土豪們最主要的燒錢手段,牛逼運營可以把單個粉絲成本控制在1塊多左右,正常來說三四塊一個,不僅運營技巧,也要看賬號定位,部分垂直領域賬號。
KOL推薦:垂直領域的KOL是很關鍵的,一般靠交情+現金拿下來,直接靠現金拿下來會比較貴。
例子:
不二大叔,一個只做轉載的女性心靈雞湯號,偏好搜集辣雞湯而得到不錯的關注度,同時大量吸收廣點通、wifi合作、照片打印機等渠道進來的粉絲,曾經四個月做到一百萬粉絲,從而開始接廣告進行變現。
五、3個心得
方法看起來比較簡單對吧,但你要是想都沒想就直接拿來用肯定下不了手。因為這是別人的成功方式,不是你的。
想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你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
1、研究競品的第一步是怎么成功的
去找你行業里面的大號,甚至是潛在競爭者,研究研究他的粉絲是如何漲起來的,甚至厚著臉皮沖上去和他們交流一下。因為粉絲群體有較大重疊,所以他們的方法是離你們最近的成功樣本。
2、比漲粉更重要的是,先找到目標用戶
如果找不到目標用戶,你所有的手段都和買彩票沒區別,靠蒙。現在的環境要求你對用戶的定義更加精確才能做好運行策略。同樣是新媒體人,老司機和萌新想要的內容就不一樣。同樣是母嬰人群,1歲以下和3歲以上關注的活動就不同。能清楚的定義自己目標用戶的賬號都是特別懂用戶的,只有在特別懂的情況下用各種漲粉手段才是真正有效的。
3、窮人做微課,富人買廣告,文豪寫內容,技術做功能
這是診斷過無數賬號之后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背后其實是一個做號的道理:想清楚自己有什么東西,再去下賭注去拼,成功概率才大。我就見過有美女老板拿著幾萬塊錢去投廣點通,然后給我說沒效果的,我說姐姐你這點錢還不夠找個投廣點通的運營呢,就別投了吧。
肯定也有同學會問,老師,我既沒有做功能的技術,也寫不了文章,團隊不會做活動,同時又窮得沒錢買廣告,那第一批粉絲怎么來?
嗯,那啥,妖妖靈嗎?有流氓來砸場子啊!
以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