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 | 加多寶王老吉“紅罐包裝之爭” 終于有結果了:雙方共享
來源:央視新聞(公眾號:cctvnewscenter)
監制/楊繼紅,主編/王興棟
記者/李文杰,編輯/史萌
作為中國影響最大、最具代表性、爭議最大的“顏色官司”,紅罐包裝究竟歸加多寶還是王老吉這一爭端,終于有了定論!
今天,最高法對上訴人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簡稱“加多寶公司”)與被上訴人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簡稱“大健康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藥集團”)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糾紛上訴兩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
王老吉、加多寶歷史淵源
1995年,作為王老吉商標的持有者,廣藥集團將紅罐王老吉的生產銷售權租給了加多寶,而廣藥集團自己則生產綠色利樂包裝的王老吉涼茶,也就是綠盒王老吉。
1997年,廣藥集團又與加多寶的母公司香港鴻道集團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2000年雙方第二次簽署合同,約定鴻道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至2010年5月2日到期。
2001年到2003年,香港鴻道集團負責人陳鴻道3次向廣藥集團原副董事長李益民行賄共計300萬元港幣,使得雙方再簽補充協議。最終將王老吉商標租期延長至2020年。
2010年8月30日,廣藥集團就向鴻道集團發出律師函,申訴李益民簽署的補充協議無效。
2011年4月,廣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5月,王老吉商標案立案。2012年5月11日,廣藥集團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日期為2012年5月9日的裁決書: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一審:加多寶公司侵權
2012年7月6日,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于同日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均主張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權益,并據此訴指對方生產銷售的紅罐涼茶商品的包裝裝潢構成侵權。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
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享有者應為廣藥集團,大健康公司經廣藥集團授權生產銷售的紅罐涼茶不構成侵權。由于加多寶公司不享有涉案包裝裝潢權益,故其生產銷售的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寶”和兩面“加多寶”的紅罐涼茶均構成侵權。
一審法院遂判令加多寶公司停止侵權行為,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并賠償廣藥集團經濟損失1.5億元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余元。
加多寶敗訴后,產品被迫改為金罐加多寶。
終審:共同享有
加多寶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本案中的知名商品為“紅罐王老吉涼茶”,在紅罐王老吉涼茶產品的罐體上包括“黃色王老吉文字、紅色底色等色彩、圖案及其排列組合等組成部分在內的整體內容”,為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裝裝潢。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
結合紅罐王老吉涼茶的歷史發展過程、雙方的合作背景、消費者的認知及公平原則的考量,因廣藥集團及其前身、加多寶公司及其關聯企業,均對涉案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發展和商譽建樹,各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將涉案包裝裝潢權益完全判歸一方所有,均會導致顯失公平的結果,并可能損及社會公眾利益。因此,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益,在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和尊重消費者認知并不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可由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共同享有。
最高人民法院還在終審判決中指出,知識產權制度在于保障和激勵創新。知識產權糾紛常產生于復雜的歷史與現實背景之下,需要充分考量和尊重糾紛形成的歷史成因、使用現狀、消費者的認知等多種因素。正是基于上述立場和基本原則,最高法確認雙方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共同享有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益。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均曾為“王老吉”品牌商譽的積累,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有效提升企業知名度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雙方應本著相互諒解、合理避讓的精神,善意履行判決,秉持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珍視經營成果,尊重消費者信賴,以誠實、守信、規范的市場行為,為民族品牌做大做強,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而努力。
央視新聞(公眾號:cctvnewscent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