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廣告人特輯】之陳永泰DannyChan:[Free]是有得選擇
都在感嘆廣告業已經大不如從前。廣告之路是否依然值得繼續?廣告人來來去去,有的在堅守,有的變身甲方,有的化身自由人,有的成了藝術家。
我們將曾經對話過的廣告人物整理成集,一起重溫那份廣告人獨有的情懷。
這是一位不說話會死的廣告人,現任DDB中國區首席創意官Danny Chan陳永泰。
陳永泰Danny Chan:
偉門安捷達北京ECD、陽獅北京ECD,現任DDB中國區首席創意官
不安于室的廣告人,
標志性的笑聲極具感染力。
對于[Free],他這樣說:
何為Free(自由)?
Free, 不是物理上的事情,是一種狀態,是一種運動員的狀態,是不斷克服。
Free, 和金錢財富無關。
Free, 是可以接受改變。
Free, 是人生有得選擇。
因為具有選擇的空間,才能更加投入,更放松,更放開去做,從而達到比預期更大的結果。打工或者創業,從A公司到B公司,這都是選擇。有自己的選擇,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有自己可以把控的事情,能選擇跟誰合作不跟誰合作,這些都是Free。
現在的我很free。生了小孩才真正體驗到Free不止是金錢上工作上的事情,也可以是一種新的狀態,一種游走于家庭和工作之間的狀態。我不擔心工作,如果我不做A可以做B或者C,這ABC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行業。Free是不被困死在某一種狀況里。
Free是可以接受自己做另外的事情,舉例,到60歲,我應該做不了廣告了,但我可以接受當一個出租車師傅。
Free, 也是要清楚自己下一步會是怎樣,接受可能的后果。
給自己塞滿事情也是Free?
是自由的選擇。我喜歡念書,因為它讓我接觸到平時接觸不到的事情,當你以40歲的高齡回到學校,周圍都是工作了五六年的人,那種體會很不一樣,如何克服讀書帶來的麻煩,是一種挑戰。如果不去體驗,我覺得到死的那一刻,人生是白過了。
我喜歡廣告,喜歡創意,因為好玩。我不覺得因為年紀要限制自己的發展。有雜志說,男人的人生到六十歲才開始,那我還有二十年可以玩。當你想表現得比別人更聰 明時,就要懂得比別人多。王石六十幾歲爬完山再去斯坦福讀書,他是出于好奇心。斯坦福出了Facebook的桑伯格,那是怎樣的地方?為什么會出那么多的 創業家?斯坦福的理念在于,當你還在擔心你的工作,為什么不去創造工作?我覺得這個是更高層次的東西。如果能主動去看自己的選擇,那就是Free。
Danny Chan的吸引力?
靚仔?! 哈哈哈哈……其實我很喜歡我的工作,讓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展現他們的潛力。人和人交往,不需要很功利。這個年代,每個人都有一些對方不懂的東西,如果不計較身份去交換這些資訊就能不斷成長。哪怕是一個畢業生,他們身上也有我覺得新鮮的東西。人和人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有趣的。資深、資淺,廣告業、非廣告業,我都覺得好奇,是好奇害死貓的心態。
從香港到北京為了什么?
為了工作,更為了改變。人和城市之間的關系很奇妙。我喜歡香港,它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我更喜歡它的發展和變化。來到北京,很感謝Tomaz。來到這里,是人生的很大轉變,這個城市很大,人很小,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情,但是每件事情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在催生更好的開始。
原來覺得自由是沒有包袱,不用買很貴的房子,沒有小孩等等,但是我現在覺得人生在不同的階段經歷不一樣的事情,你會發現這是體驗生命的歷程。例如生小孩,讓 我體驗到做父母原來是這么辛苦的,要付出很多很多,也不會期待回報。像看電影,光看介紹,和真正看電影是不一樣的,否則你不會哭,也不會感動。我很喜歡滑 雪,在滑雪的地方,有些地方很陡,當你沖過那個坡,就算摔倒,都覺得很爽。如果始終在安全的地帶,會覺得沒有什么意思。
你的Freelancer經歷?
每個階段不一樣。更早的時候是需要還房貸,就需要找工作。去年做Freelancer,我是另外一個狀態,那時做了兩年的Digital,想看看幫別的公司工作會怎樣。每次Freelancer都是一個難得的過程,都會留下一些東西。四十歲為什么能不惑?因為你大概知道游戲怎么玩,規則是什么,但是我覺得真正的不惑是排除功利心。
Danny Chan是誰?
其實我沒想過。我不太在意別人怎么標簽我,我的工作怎樣,我的人品怎樣,我更在意我自己的體驗,我交了什么朋友。我會每個時期給自己一個任務。
老中青三代廣告人的不同?
每一代人都是模塊化的。敬愛的Tomaz(莫康孫)包括鄭以萍那代前輩很專注、很享受廣告這個行業。以前,我看我的師傅,我的CD,我的老板,他們對工藝上的追求是很極致的,更像一種工匠的心態。當代人關注的不是工 藝,而是idea本身。可能是現在提案的時間越來越短,所以想到一個idea就馬上做,在執行上不會再像過去那樣慢工出細活。今天的時間很寶貴,要很快作 出反應,需要敏銳的觸覺,找出洞察在哪里,那就可以做出很不一樣的東西,但是不代表我們要犧牲工藝,工藝是要平時花時間去潛心研究的。
我們這一代會更在于多樣性和可能性,我們覺得廣告人不是醫生,做錯了是不會死的。
年輕這一代,我覺得他們比較在意自己能到什么位置,出來什么作品。
我們這一代是被卡死的一代,沒有上一代的風光,像《廣告狂人》一樣,也沒有下一代的多樣性。
很多人不開心,因為他們在做對比。比如有人做了十年,他會跟他的同學對比,看對方在什么公司,職位是什么,收入多少。但是當我們做了二十年,我們碰面會聊最近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整個廣告圈的趨勢是什么,如何看待傳統廣告公司,如何看待digital公司。
畢業不賺錢是Free?
這也是Free。以前讀完書,家里會希望我找一份好好賺錢的工作,而不是做聽起來都不知道是干嘛的廣告。現在,如果我是一個畢業生,我可以進廣告公司,可以去互聯網公司,甚至可以不領工資去美國去英國的公司看看人家怎么做,去體會更多創意行業的事情。就算人生重來,我還是選擇創意行業,但不一定是廣告公司。
如何看待Digital?
科技已經到了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步,是改變所有的力量。如果說第一個機器時代是計算機的發明,那么現在是第二次的機器時代。大家都想利用這個聲浪來做點什么。例如眾籌,在中國和非洲是很不一樣的。在中國,眾籌是用別人的錢去做自己的事情。而在非洲,他們是透過眾籌來做改變國家或者民族的事情。
你的Dream Team?
找到DreamTeam(夢幻團隊)要靠天時地利。經過時間的歷練,學會了怎么挑選人,怎么合作。在每一個階段,在不同的公司都有一些我很喜歡跟他們合作的人。我覺得這是我的幸運。在那個時間點,那個環境,那些項目,剛好大家的想法跟我一樣,加上對彼此能力的信任,合作方式的互補,自然就很有默契。例如當年在TBWA的 時候,那個團隊就是我很喜歡的團隊。
ECD應該做什么?
ECD的工作應該是創造價值。這個要看對象,對CEO來說,ECD要幫助到業務;對創意人員來說,ECD要賦予他們空間來創作。要清楚每個人的角色,不一定是他們當下的頭銜,例如你現在是資深文案,你要做的不僅僅是寫出很好的文案還要知道怎樣去說服別人。
誰是你心目中Free的人?
BenLi李國邊。我很欣賞他的才華。他是我以前的搭檔,是絕對自由的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