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制了一檔真人秀,我們或許可以叫它「美國好應用」
蘋果真人秀《應用星球》預告片
來源:36氪
作者:韓洪剛
題圖來源于pixabay.com
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這是一檔蘋果斥巨資制作并抱有極高期待的開發者真人秀節目,它想借此機會通過內容制作實現與 Netflix 和亞馬遜抗衡的機會。
但是這檔綜藝節目本身并沒有太多創新,并且定位也不是十分清晰。好的內容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經驗,才有可能創造出來。作為視頻節目,放在 Apple Music 之下,略微也有些尷尬。
延續過去的成功可能是一種戰略,也可能對未來有所影響。
129 個評分,3.5 顆星,這是蘋果第一部真人秀節目在蘋果自己 iTunes 上目前獲得的評價。
因為要吸引開發者,也因為對內容領域的渴望,蘋果自己制作了真人秀節目《應用星球》(Planet of the Apps)。你可以將它視為比拼應用程序創業的《好聲音》。它請來一批應用程序開發者,面對四位有創投背景的明星,推銷自己的產品,以贏得最后的投資和獎金。
在美國,類似的真人秀 Shark Tank 已經獲得了成功——ABC 新近續訂了第九季,在 iTunes 上,除了第一季沒有評分之外,它的評分沒有跌下過4星。
1、為吸引開發者而來
蘋果對《應用星球》期待很高,它可不僅僅只是要一個吸引眼球的真人秀。一方面,大家猜測已久它遲早會像 Neflix 和 Amazon 那樣進軍內容制作,但它實在行動得遲了點;另外一方面,它也急切地需要吸引更多優質應用程序開發者,讓他們像五六年前那樣心甘情愿地為蘋果做應用程序開發,當蘋果硬件銷售遇到瓶頸時,這部分的營收是蘋果財報中不多的亮點。
“做一個真人秀,而且是個應用程序方面的真人秀,你可以說蘋果是想要一箭雙雕,甚至一箭三雕、四雕都有可能。” 黃寬說。作為紐約創業公司 Poncho 的創始人,他是《應用星球》的參賽選手之一。
黃寬在 2016 年夏天收到了郵件,邀請他參加《應用星球》,那時候蘋果對這兩方面的需求已經很迫切。
收到郵件的幾個月前,黃寬參加了 Facebook 開發者大會 F8。他的公司在 Facebook Messenger 平臺上開發了自動回復小機器人,這被 Facebook 作為示范展示給世界。Facebook 同時也傳遞給世界另一條信息:開發者,你們需要一個新的平臺,在充斥著上百萬應用程序的蘋果應用程序商店中,你們已經很難嶄露頭角了。
這條信息有數據支持。根據 comScore 的調查,49%的美國人甚至整整一個月都不會去下載新的 APP。紅點創投的 Ryan Sarver 說:“應用程序的用戶增長很快就會飽和,一旦大家有了需要的程序,就不會在搜索新的”。
在 F8 之前幾個月,亞馬遜在內容領域已經能夠和傳統影視行業抗衡。金球獎上,看起來沒有一絲絲文藝細胞的亞馬遜憑借《叢林中的莫扎特》,《透明人生》斬獲頗豐,在今年的奧斯卡上,亞馬遜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更是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杯,貝索斯親自來到頒獎現場,坐在了好萊塢大佬中間。這看起來本應該是蘋果的位置,它曾在 iTunes 上出售音樂,在數字媒體和內容領域成為最早的成功者,而且它和娛樂行業看起來也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遲到總比不到好,蘋果還是來了。
2、陣容豪華
為這樣一檔節目蘋果投資不菲。Ben Silverman 被邀請來作為制作人,他作為執行制作人而獲得艾美獎和金球獎的作品有美劇 《辦公室》(The Office)《馬克波羅》和《丑女貝蒂》。
導師陣容也非常有吸引力。例如《神奇四俠》中的隱形女杰西卡·阿爾巴, 在《鋼鐵俠》中飾演小辣椒的格溫妮絲·帕特洛。四位導師除了在影視圈和網絡上名聲不菲之外,也都曾進行創業和投資,算得上創投的行內人。
最后贏家獲得的投資也是真金白銀,硅谷老牌風險投資機構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是最終的投資者,它曾經投資過被谷歌收購的 Nest,以及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 Snapchat。
這樣的陣容足以打動大多數應用程序開發者。
“我最開始以為這是一封垃圾郵件,而且,我也不覺得作為創業者我會想要去上真人秀。” 黃寬說。但在和團隊進行了一番商量之后,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應用程序商店已經夠擁擠了,能夠有新的方式被蘋果推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他通過了蘋果的試鏡:一份一分鐘的介紹自己公司和產品視頻,并在2016年11月,和其他八九十個團隊一起,來到洛杉磯 CBS 的攝影棚,參與這檔節目。
和其它真人秀節目相比,節目本身并無太多“創新”。
最初選手聚在“開發者休息室”里,在這里參賽者可以放松休息,也可以準備最后的陳述,但無論何時,每個人領口上總別著麥克風,記錄下他們的一言一行。這都和《好聲音》等選秀節目并無二致。
只是選手是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上鏡的創業者。“在意識到我一言一行都被記錄下來,甚至上廁所的聲音都會記錄下來后,我覺得很不適應,到兩三個小時后才開始放得開一些。”黃寬說。
黃寬下午六點上臺,但清晨就被攝制組給拉到了 CBS 的制作片場。上臺拍攝的時間并不長,黃寬這樣的創業者會踏著一個扶梯入場,在扶梯載著他們到導師面前的這 60 秒里,他們得向下面的四位導師說明自己的產品。這類似硅谷常見的 Elevator Pitch,創業者需要在短時間里勾起投資人的興趣。
“第一天電梯沒有扶手,”他說,“第二天才加上去的,開始看著還挺危險。”
比賽的規則也和別的真人秀類似:只要有一位導師亮綠燈,就表示通過了第一輪;如果全是紅燈,那意味著沒有通過。通過的那些創業者進入比賽的第二個環節,在導師的幫助下,他們完善商業計劃,為最終向光速資本的四位投資人尋求融資做準備。
因為簽了保密協議,黃寬沒有告訴 36 氪他是否拿到了投資。不過在已經播出的第一集里,Companion 的兩位開發者拿到了 100 萬美元的協議。
3、從 App Store 到 Apple Music
同時,蘋果也在通過別的方式解決它所面臨的問題。它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應用程序商店,好讓新應用能夠獲得更多推薦機會。《應用星球》在 WWDC 之后放出,也正是在 WWDC 上,開發者看到了全新的應用商店,界面更像 Apple Music,上面新增了讓每個應用程序開發者都眼饞的“每日推薦”頁面。
事實上,負責蘋果軟件服務的資深副總裁 Eddy Cue 此前正是在負責 iTunes 和 Apple Music,這次的《應用星球》也是他力主推動的。他不認為這是蘋果的一次革新,而只是蘋果 DNA 的延續。這 DNA 包含軟件服務,更包括讓蘋果得以重回巔峰的音樂基因。
《應用星球》也因此頗有意味地被放在了 Apple Music 中,Apple Music 付費用戶可以看到全季。
蘋果期待這部真人秀能一箭雙雕,但它是否能得償所愿,如今尚未可知。
到現在,蘋果 App Store 上已經有 2200 萬個應用程序,包括憤怒的小鳥、Instagram 和微信,幾乎所有能做成應用程序的好想法幾乎都已經被創業者嘗試過。
過去九年里,蘋果應用商店成長速度驚人。蘋果宣布 App Store 自 2008 年 7 月上線至今,已經累計向應用開發者分成超過 700 億美元,其中有 30% 的收入來自于過去 12 個月。但這高速增長主要源自 iPhone 在全球的熱銷,如今蘋果 iPhone 增長放緩,我們也很難期待它在接下來九年依然可以用這樣的高速來持續增長。
但哪怕在如今的“盛世”里,應用開發者也越來越難直接通過應用程序賺錢。2011 年,APP 收入里有 63% 來自付費下載,平均每個 APP 能賣 3.64 美元;而到了 2015 年,只有 27%的收入來自下載,應用程序的平均售價是 1.27 美元。更多的收入,則來自 APP 里的廣告、訂閱和內付費。
App Store 也不再是小開發者的淘金樂園,而是大公司的收割獵場,在暢銷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大公司的作品,而且幾乎都是“免費+內購(廣告)”模式。
外來的競爭也在加劇。像黃寬一樣,投資者和開發者也越來越多地將精力轉向即時通訊應用和機器人。張小龍也在去年微信公眾號上說,“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做的第一個產品就是基于微信公眾號,而不是去開發一個 App。”
成本高、難出頭,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轉向其他的平臺,長此以往,蘋果必然更加依賴其他的大公司。最近幾個月,蘋果規定,在 iOS 系統里的“打賞”也必須向蘋果繳納手續費,直播、知識付費等都要為蘋果營收繼續做貢獻,這些措施讓蘋果越來越像他們在 1984 年廣告中所反對的那個老大哥,開始引發蘋果和其他一些公司的對立。
4、內容會是蘋果的下一個機會嗎
而在內容方面,蘋果看起來也的確有一些路程要追趕。
這次的《應用星球》不算一個好的開始。黃寬說,自己來不是參加一個真人秀,而是真的想來拿投資的。這種定位讓節目顯得沉悶無聊,在專業和娛樂之間兩頭不沾。很少有人愿意花上一個小時,去看開發者和投資人之間談判交流。《Tank Shark》要比它專業,《硅谷》要比它好玩很多。
內容行業里,投入和產出從來不成正比,這需要大量的實踐,需要經驗積累,才能最終做出好的節目。何況,真人秀這一類型,即便 Netflix 和 Amazon 也沒成功過,蘋果雖然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但在這一領域,它依然是個新手。
比起經驗不足,蘋果更需要擔心的是盲目自信。
如前所說,蘋果并非沒涉足過內容領域,它在音樂行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之后的蘋果似乎過分依賴音樂了。
蘋果對音樂的熱愛改變了音樂行業。世紀初,喬布斯通過 iPod 和 iTunes 建立了“硬件-服務-內容”這一商業模式,直到如今,盡管硬件是蘋果絕對的重心,但音樂從未遠離蘋果的戰略規劃,Apple Music 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媒體音樂平臺之一,蘋果公司還以 30 億美元收購了 Beats,這是蘋果迄今為止最大的交易。
在開拓內容領域的時候,蘋果首先想到的還是讓 Apple Music 開疆擴土。
《應用星球》借鑒了《好聲音》的模式,而且要在 Apple Music 上訂閱。在《應用星球》上線之前,蘋果已經上線了一檔綜藝節目《Karaoke Carpool》(《車上卡拉 OK》)——依然是一檔音樂節目。
視頻會成為未來的一個重要機會,蘋果看起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卻把視頻藏在 Apple Music 里面,這不利于市場推廣,甚至可能會影響蘋果的創造力——我們甚至可以預測,蘋果下一部影視作品,很可能也是和音樂相關。
蘋果完全有固執的理由,延續過去的成功也是一種企業戰略,但過去的成功有時候會影響公司的未來。1997 年,喬布斯回歸之后,蘋果最初的主業依然是電腦,之后依靠音樂開始輝煌之路,2007 年,推出 iPhone 之后,蘋果去掉了公司名稱里“電腦”兩個字,徹底轉型。
但之后的十年間,蘋果幾乎沒有太多的改變,盡管它已經是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不論做服務,還是推出新的硬件,蘋果需要尋找下一個 iPhone,也需要拋棄之前的 iPhone。
今日話題:
你對蘋果這檔開發者真人秀節目怎么看?
你更喜歡看哪種類型的視頻節目?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