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卦經濟到毒雞湯,卓偉就是那只出頭鳥,咪蒙:我也很絕望!
作者:峰少
數英網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公元2017年6月7日,狗仔圈的“無冕之王”卓偉被微信“封殺”。
相信如果不是卓偉給2017年的高考落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年的高考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或許也僅僅只是杜蕾斯官微上明目張膽用來“開車”的日子。
這不,微博上除了一眾品牌跟隨者杜蕾斯的“污力”污出了新的高度;微信上咪蒙的《嫖娼簡史》也一度刷新了微信的底線。
當然,這一次微信沒有了與蘋果“二戰時期”的“懦弱”,它同樣直接封殺了咪蒙的這篇文章。
如果峰少沒有記錯的話,這是咪蒙第一篇被“封殺”的10w+。
在這同樣的一天,在不同領域的王者(卓偉:微博娛樂圈無冕之王;咪蒙:朋友圈毒雞湯教母)卻幾乎同時喪失了屬于自己的“榮耀”;如果這都是巧合,那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推演一下其背后的“潛規則”。
2017年6月7日下午16:57新浪發布了一個“封殺令”一時間諸如@中國第一狗仔卓偉、@名偵探趙五兒、@八卦_我實在是太CJ了紛紛上了黑名單成了“過去時”。
與此同時,今日頭條、騰訊、一點資訊、優酷、網易、百度等“自媒體”主流平臺也沒有閑著,紛紛加入戰局。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網信辦的一次“圓桌會議”:
6月7日下午,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微博、今日頭條、騰訊、一點資訊、優酷、網易、百度等網站,責令網站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用戶賬號管理,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主流輿論環境,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藝明星緋聞隱私、炒作明星炫富享樂、低俗媚俗之風等問題。
在網信辦的“敦促”之下,微博、今日頭條、騰訊、一點資訊、優酷、網易、百度……紛紛投誠:
如果說,網信辦整頓新媒體風氣還有跡可循:
5月2日,中國網信網發布了新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里面規定到:未經許可,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等形式的新媒體禁止發布新聞以及評論。規定中特別指出,新聞是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社會公共事務(娛樂圈似乎也算公共事務);
5月18日《人民日報》就曾發文《別讓“八卦”太喧囂》,批評熱炒明星私生活的問題,認為媒體不應為八卦推波助瀾;
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與此同時,廣電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娛樂報道要崇德尚藝,絕不能以炒作緋聞丑聞隱私劣跡為噱頭博取點擊率”;
而后,就是6月7日的微博“封殺門”。
而娛樂八卦作為微博上最重度的“注意力”資源,娛樂明星生日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在微博話題首頁輕易攫取過億流量。
2016年卓偉曝光的“王寶強&馬蓉”事件甚至一度造成了微博宕機。
由此可以看出,明星八卦對于微博來說擁有著強巨大流量價值;如果失去了這些知名八卦大V,微博在八卦、乃至整個娛樂產業信息的輿論傳播,吃瓜群眾對于娛樂圈的興趣將會直接削弱,微博將會受到“核打擊”。
那么,微信對于自家“頭牌”在追“高考”這一個熱點上的反應,就有些“羚羊掛角”。
咪蒙《嫖娼簡史》;
歐陽乾的世界《致天下學子:我們為什么要參加混蛋的高考?》;
ELLEMEN睿士《一個叫五四的青年:他死了一千次,但每個凌晨又復活》
關于咪蒙的《嫖娼簡史》,峰少有幸在封殺之前一睹,但請原諒峰少對她不感興趣;
至于歐陽乾的《致天下學子》,我們不難猜測這或許是咪蒙5月4日那篇文章《咪蒙:我為什么支持實習生休學》的姊妹篇,只不過這篇文章從標題到題圖似乎都比咪蒙“更黃更暴力”,請原諒峰少沒有目睹本文的“真相”,只能妄加揣測。
最后,ELLEMEN睿士的《一個叫五四的青年》好巧不巧也跌在了“高考&五四”這條底線上。
或許因為“高考&五四”這條底線微信還“封殺”了更多“搏出位”的文章,但在峰少關注的300個公眾號里,1%的封殺率也是細思恐極。
但是對于其他諸如:撕蛋《今天,山西棗農也面臨一場大考!這是一份公益,需要您接力》、飛碟說《價值觀崩塌:yj少女們的前世今生》、廣告門《昨天晚上,我才知道當“成人演員”有多不容易》……微信似乎沒有反應。
所以說黃和擦邊并不是微信封殺的唯一原因,但是考慮到微信的舉報封殺機制,這和“三觀”又有部分聯系。
但是對于公眾號作者而言,對于微信的“審查機制”絕對是有怨言的:
在討論微博的“大殺四方”以及微信的“殺雞儆猴”之前(其實今日頭條作者文章審核不通過,沒推薦等,也是有苦自知);
我們不妨看一下“雙微一端”這個內容生態“三巨頭”的宏觀數據:
我們可以看見不管是微信還是微博,他們都在2015年之后比較大的波動:
微博在2011~2013年一睹蜚聲中外,但是在2014年被微信“反殺”之后,就一直“步步驚心”;甚至到了一度靠賣身馬云爸爸才能緩解自身頹勢的地步;
但好在馬云入股之后,不用擔心“錢景”的微博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娛樂八卦內容成為了微博的“奪命金”;
此后,數據一直有波動,但數據幾乎一直保持在25w左右;
微信這一塊,2012~2015年,無數人見證了這個“龐然大物”的崛起,并自愿成為微信月活10億用戶中的一員;但是2015年之后(2015年2月9日微信放出大招——微信紅包,一度席卷了整個找工作市場,正式占據了移動支付一席之地),微信就開始“衰退”;
一方面是“微信紅包”這個亮瞎眼的功能征服全世界之后,微信“黔驢技窮”,一度拿不出更多“有趣有料”的東西,微視、短視頻等也以失敗告終;
就算2017年1月9日微信“憋出了”自己的終極大招——小程序,后續還有微信指數、微信實驗室(搜一搜、看一看)、微信公眾號開放內部鏈接生態,也一度被無數人“捧上云端”,但最后都無一例外“摔個半死”;
微信太過臃腫,不夠性感,是緩存殺手,這已經是無數人的“共識”;
至于今日頭條,雖然一度躋身于微信微博之后的第三方營銷利器,甚至被炒作有可能取代百度內容分發的位置;
但是考慮到其粉絲的“浮躁性”,內容的“枯燥性”(往往是為了話題而話題,沒有太多深度,反而能引起評論區“撕逼”);作為吸睛神器固然可以,但是在內容上還是太過“膚淺”;
所以在數據上和微信微博相差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
對于這一次網信辦“整飭”微信內容,雖然其他平臺也有牽連,但是對于微博的殺傷力卻是最大的;一旦在娛樂八卦領域少了這一群“小題大做”“嘩眾取寵”“煽風點火”的頭部大號,娛樂圈一如既往的“販賣人設”是會餓死人的。
而這一次微信殺“咪蒙”儆猴:一方面是在宣誓自己的主權,我的地盤聽我的;另一方面就是在告誡大家平時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你們“涉黃”,可是到了主旋律的日子,你們必須的給我收斂;
當然,這或許也是微信響應網信辦封殺“微博”,做的一次“自省”,一次自我防御:我都這么乖了,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商量的。
所以,卓偉頂多只是那只被槍打的出頭鳥,誰叫他人緣不好;
而咪蒙,就更無辜了,或許只是微信送給高考生的一份禮物。
或許在微信看來,沒有咪蒙的朋友圈連正能量都多了不少,更不用說三觀我愛革命我愛黨。。。
最后吐糟一句,新版微信后臺真的好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