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事金小妹廣告被撤后,麥當勞又惹怒了英國人民
來源:成功營銷(ID:vmarketing)
作者:Abby
原標題:老司機也犯錯,大品牌怎么惹眾怒
一般人的印象中,大品牌做廣告就是個老司機,仗著財大氣粗,請的起最好的廣告公司,買得起最牛創意,每支廣告出來必是精品。
不過最近大品牌好像集體著了魔,前段時間百事可樂找金小妹拍的那支寓意世界和平的廣告,一不小心好心就成了“驢肝肺”,百事被罵得只得匆匆撤下廣告,給世界人民一個道歉。沒想到百事風波余音未了,又一個大品牌踩了地雷,把英國人民給惹怒了。
點擊查看文章詳情:http://www.sh-jinniu.com/articles/36477.html
最近麥當勞在英國給自己的Filet-O-Fish三明治打廣告,在李奧貝納操刀的這支廣告中,一個小男孩跟媽媽說,自己和已逝的父親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眼睛的顏色、體育運動。媽媽就順勢想到爸爸最愛吃的食物,不用說,當然是麥當勞的Filet-O-Fish啦。然后就是小男孩在媽媽微笑注視下吃起了自己的Filet-O-Fish,媽媽的記憶和眼前的這個三明治交織在一起,Filet-O-Fish成了父與子之間情感的載體。
看到這里,廣告講了親情,把產品生化到了情感層面,看起來沒毛病。但是英國人民不干了,據Drum的說法,英國廣告標準局(Adversiting Standard Authority)收到了100多次投訴,據說投訴還在繼續,網上批評聲一片,最后麥當勞不得不出面道歉,但是表示不會把廣告撤掉。
很多人對麥當勞廣告的反應就跟對百事可樂金小妹那支廣告的反應是一樣的:百事想用一罐百事可樂就輕松化解對立沖突,是個笑話;麥當勞想用一個三明治就治愈那些失去父母孩子的心靈,也是個癡心妄想。正如Grief Encounter的創始人兼CEO Shelley Gilbert說的,麥當勞本意是想打動消費者,但是以為僅用一個三明治就可以化解兒童失去父母的悲傷,就顯得對這個問題有些輕描淡寫了。
就像有人在Twitter上評論的:麥當勞的新廣告就是垃圾,是不是我要吃上McNuggets,我連雙親都不需要了?
Shelley Gilber表示,每29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在16歲之前失去父母或者手足,因此,麥當勞的廣告肯定能和很多年輕人產生共鳴。但這顯得麥當勞在利用消費者的情感。廣告播出之后,很多人打電話給Grief Encounter,表示自己的孩子被麥當勞的廣告惹怒了。
面對眾怒,麥當勞不得不出面道歉,表示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不知怎么滴英國人民不買賬,道歉歸道歉,廣告還是要繼續播的。
好吧,其實麥當勞也不是第一個“好心辦壞事”的品牌,在消費者越來越挑剔,話語權越來越大的市場環境下,品牌在一些話題上的表態就需要十分謹慎,不然“玻璃心”的消費者就不干了。
2015年日本東京瓦斯(Tokyo Gas)播過一支電視廣告《媽媽加油》,講述一個初入職場的女孩到處面試找工作,在多次嘗試失敗后,好不容易有一次進了最后一輪面試,此時,媽媽正在家里煮豐盛的晚飯等她回家。結果最后一次她還是失敗了。當她沮喪地回到家中,為自己的失敗大哭時,媽媽仍然點燃了爐灶,為她準備晚餐。
看起來好感人是不是?然而廣告被投訴了,因為消費者覺得,廣告傳遞的信息太不近人情了——職場競爭激烈,不是你努力就有好運氣的。努力并且懂得微笑的女孩,運氣并不會變好。
討好消費者真的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你不去關心他們生活職場面臨的問題,會被說不貼近消費者,關心吧,隔靴搔癢地提一提,又難免顯得輕浮,消費者瞬間覺得自己的感情被利用了。真是難伺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