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文案,懂100個技巧,不如弄清3個本質問題
首發:文案人于極
關于文案的技巧,很多文案類賬號,已經說過很多了,但是觸及文案本質的東西,卻說得比較少。 那么這篇文章,就嘗試著解決幾個關鍵的本質問題:
1.產品文案的本質是什么
2.品牌文案的本質是什么
3.創意的本質是什么
一、本質,都是簡單的
解決問題,必須先抓住本質,而本質通常是簡單的。
比如看起來極為復雜的戰爭,其本質不過是人數眾多的打斗行動,而“打斗”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衛自己,攻擊對方”。
像個人搏擊中的,格擋就是“保衛自己”;而出拳則“攻擊對方”。
那么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原始社會的“打斗”,發展成為現代的“戰爭”,但是其本質并沒有改變,原則依然是“保衛自己,攻擊對方”。
不過“格擋”變成了防彈衣、反導、裝甲;而出拳則變成子彈、導彈和火炮。
所以雖然戰爭非常復雜,但所有的戰略、戰術,都是基于以上的兩個原則——保衛自己,攻擊對方。
那么再回過頭來,貌似很復雜的廣告文案,也有一個簡單的本質,而當你明白了它的本質,就能很好的指導你的文案思路。
二、產品文案的本質
在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沿街叫賣的小販。
比如宋朝著名創業者武大郎先生,就經常沿街吆喝“燒餅~剛出爐的燒餅~”。
另一位水果行業創業者,也是武大郎的朋友——鄆哥,也經常吆喝著“鴨梨~又甜又脆的鴨梨~”。
這些“吆喝”,都有著現代產品文案的本質——就是傳達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理由”。
這個“購買理由”,在武大郎先生那里就是“剛出爐”,而鄆哥那里就是“又甜又脆”,反正都是給消費者選擇你的一個理由。
到了現代,很多的文案概念比如“賣點”、“利益點”、“獨特賣點”,其實都沒有逃過“購買理由”的本質。
一個產品文案,寫的再天花亂墜、文采斐然,如果不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理由”,消費者也不會去購買。因為你違背了文案最本質的東西,消費者找不到“購買的理由”,憑什么去買你的產品呢?
所以寫作文案,最大的功夫應該放在挖掘合適的“購買理由”,而不是其他地方。
為什么我們經常說“抖機靈”的文案沒有用?就是因為它拋棄了本質,沒有提供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理由”,只是把力氣放在的“表達”。
我們看幾則經典產品文案,它們的核心,都是在傳達一個有力的購買理由。
比如“丹田”作為一個房產,它所有的文案,都是圍繞“人性化醫療保障社區”這個購買理由而展開。
凌晨四點起 拖病體
苦等七小時
問診二十分鐘
保重
全國首家集國際醫院、養老、居住于一體的社區
一種全新的社區模式-將國際化醫療引入日常居住
社區內的國際醫院由美國CHMS醫院集團管理
養老住宅配有高級醫護設施及專業護理服務
健康住宅采用能量回收新風系統
醫居社區將在全國落地-大連為示范城市
人性化醫療保障社區 不限購
再比如“老虎灘”的這篇,所有的文案,也都是圍繞“百萬平米海岸線社區”這個購買理由而展開。
這就是“老虎癱”了
假如大連沒有海
大多數生活在內陸的人聽到老虎灘這三個字,腦子里的聯想就是上面這幅圖,
原諒他們吧,他們那里沒有海。
假如大連沒有海,小平島也許還是一個120萬平米的大社區,
其中包括好多各種各樣的房子,吃穿住行一應俱。
不過,就沒有三面環海,背靠青山的風景了。
小平島 百萬平米海岸線社區
三、品牌文案的本質
“品牌”的概念看起來挺復雜,但其最初的意義,也不過是方便消費者進行識別。那么在“品牌”概念傳入到中國之前,人們就不做品牌嗎?
當然做。全聚德烤鴨、同仁堂藥店、張小泉剪刀不都是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嗎?只不過那時人們不稱之“品牌”,而稱之 “招牌”,掌柜們講究產品品質,也不是因為要提升“美譽度”,而是怕“砸了招牌”。
詞用的不一樣,但意思都差不多。
好,那么我們再往前推,招牌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第一是“產品”,比如西湖龍井、河澗驢肉火燒、老北京爆肚。
但這種以某地、或某種制作手法為主的品牌,非短時間人力所能為,所以這里不做討論。
我們來看第二種,它們的背后,則大多是“人”。
很多老字號,都是以“張記包子”“李記鍋貼”等方式命名,有時即使招牌上不出現人名,也會和“某人”扯上關系,像以宮廷菜為主的餐廳,其背后都有著某個御廚坐鎮。
這一點在國外品牌上,更為明顯,你能數得出來的牌子,大部分也都是人名,香奈兒、福特、松下、迪士尼、拜爾、米其林,都是創始人的名字。
而這些品牌,之所以能成功,大多是因為在創業初期,其創始人的某種品質,附加到了品牌之上,比如喬布斯的完美主義和叛逆,就是蘋果這個品牌的特質之一。
同仁堂的的那副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也是其二代傳人樂鳳鳴所撰寫。
其實, “品牌”的發展,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人”的因素,所謂品牌性格,大多數是“人”品格的附著,品牌的價值觀,也不過是“人”價值觀的附著。而消費者之所以信賴某個品牌,也是因為信任品牌背后的人,或者以人為主的傳承。
沒有人會對一個個冷冰冰的牌子或者logo產生信賴感、信任感和好感。一切的背后都是“人”,人也只會對“人”產生情感。
那么到了現代,雖然很多品牌,開始注意剝離創始人的影響,但是在品牌的運營上,卻不得不把品牌賦予上“人格”,而這就是葉明桂老師說的“品牌的擬人化”。
這也是為什么,品牌需要有一個代言“人”。
還是那句話,人只能對人產生情感,這里的人可能是個真的“人”,或者是“擬人”。
當明白了這一點,也就知道了“品牌文案的本質”。
它就是在與消費者的各個接觸點,去傳達品牌這個“人”的性格、愿景以及價值觀。
比如步履不停的人格,就是一個隨性自我,但有著積極生活態度的女孩子。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你看報表時,白馬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
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云端;
你在回憶中吵架時,尼泊爾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
有一些在寫字樓里永遠遇不到的人。
再比如耐克,就是一個習慣挑戰自我,不服輸的人。
四、創意的本質
提到文案,就必須提到“創意”這個詞,而關于創意的概念則更多,更令人眼花繚亂。
但我們看穿問題的本質,就可以發現,創意的基本功能,不過是把“商業內容”包裝的好玩一點,讓消費者愿意聽、愿意看,愿意接受廣告內容,繼而接受廣告中的商業信息。
這個“商業”可以是一個“購買理由”,也可以是一個“品牌觀點”。
消費者不愛看廣告,所以才要用花里胡哨、樸素洗腦的創意,去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讓消費者去看。
因此讓“內容”好玩一點,其實就是廣告創意的本質。
如果你忽略了這個本質,忘記了“商業內容”,或者將商業內容擠壓的過少,你就不是一個好的廣告創意。而如果你忽略了“好玩”,只顧著傳達“商業內容”,那你的創意也得不到高分。
所以文案創意中,有一個平衡的問題,平衡好的就是高手。
五、小結
以上便是文案3個關鍵問題的本質:
產品文案的本質,不過給出是一個購買理由,給消費者一個承諾。
品牌文案的本質,不過是品牌人格的延伸。
創意的本質,不過是把商業內容包裝的更好玩一些。
看起來很簡單,但本質的東西,就是很簡單,而當你搞清了關鍵本質,那么再去看一些技巧和概念,就會有豁然貫通之感。
參考資料/案例來源:
《如何把產品打造成有生命的品牌》葉明桂
案例皆來自文中標示品牌方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公眾號:文案人于極(ID:jimtchin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