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代理成本”,解決“甲方不上心,乙方不盡力”的煩惱
來源:百聞不如怡見(ID:bwbryj123)
原標題:為什么總遇到"甲方不上心,乙方不盡力"?罪惡之源或許是這個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
周六晚跟一個朋友聊天,正在加班的她向我吐槽說:“現在的客戶什么都不懂,連排版都不知道咋回事,就讓我也來一套百雀羚....”
突然又回想到前幾日和國際大牌快消品的甲方朋友一起吃飯,他們說“現在的乙方拿了錢卻不辦事,20W月費請的高大上4A,推送當天內容沒準備好人不見了..”
想來甲乙方矛盾其實一直都有,但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源是什么呢?我稍稍總結下來,甲乙雙方的訴求主要兩類:
乙方:“有些客戶什么都不懂卻要求很多”
甲方:“有些agency錢拿的多事情卻辦不好”
這些問題其實統統都有一個答案,就是代理成本(Agency Costs)。
一、代理成本是什么
代理成本本身是個經濟學術語。
其背景是“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經營企業對各方面專業知識/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于是出現越來越多的初始投資者(所有者)開始外聘企業管理者(經營者)來管理企業”。
而這種現象進一步帶來了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負面效應就是經營者可能會以個人利益為重,導致企業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損失,即代理成本。
(Reference:MBA智庫百科)
我粗淺的理解,代理成本就是“受聘用方與雇傭方因目的不同產生的成本”。
二、甲方聘用乙方的代理成本
在我們營銷行業,代理成本當然也同樣適用于甲乙雙方。先說品牌主聘用agency這一行為。
拿廣告代理公司為例,因為品牌主相信專業的事情由專才做更好,因此甲方會聘用乙方作為外腦來解決傳播問題。但至少面臨兩個由代理產生的成本:
1.信息不對稱
乙方的專業程度體現在其專業領域,但對品牌是否真正理解也決定能不能做出有價值的/滿意的成果。但現在絕大多數乙方沒有機會與品牌主深入交流,且不說能不能與CEO、高層討論深層的企業模式、品牌核心理念,可能日常傳播戰役的溝通都因雙方拖沓會導致信息不對稱。再者,代理公司眾多,人員素質不齊的情況下,有沒有水準理解品牌,進一步負責任的對目標消費者進行調研也是個問題。
2.更麻煩的是目的不對稱
如同經營者和所有者的目的不同,乙方與甲方的目的也可能迥異。前期比稿階段,甲方的目的是選拔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乙方,而乙方的目的是獲取客戶。服務階段,甲方的目的是真正解決營銷or傳播問題,而乙方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賺取更多利潤(當然這點是由agency創始人直接決定的)。
舉例,社交時代,乙方盡可能雇傭便宜的人才為甲方制作內容就可能達不到傳播結果,怎么完成KPI?當然是刷?;蛘咭曳绞杖gency fee低但媒介抽大頭,那么品牌傳播的ROI可能就不會高...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不上進、不主動、不花心思等等,都是因為甲乙雙方同床異夢。
三、甲方內部的代理成本
不過別以為只有乙方會這樣,甲方內部的代理成本問題可也大了去了。
甲方內部的代理成本,基本就是代理成本原來的意思,即 —— 企業所有者(企業創始人或股東)與聘請的專業管理人員(市場部負責人、產品部負責人等)之間的bug。
就拿我們開頭那位朋友的吐槽來舉例:
聽聞他們的甲方品牌人員居然說出了“今天的排版我們也排成百雀羚那樣吧!”這種話,可見對方并不清楚排版與長圖設計之間的區別,而這種瞎指點應該是乙方面對的常態。其實每當有新的創意刷屏時,一定會有甲方要求“給我也來一套”,這種行為不僅無視【品牌營銷是需要長期聚焦的戰略】,更扼殺了創意人員的創新機會。
在很多大型campaign中,甲方市場部人員的個人喜好(比如總監喜歡XX明星、經理希望做一套H5等)經常是完全盲目主觀的,但會決定性的影響最終傳播選擇....agency只好服從(或者迎合),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傳播策略。
此外,這種“給我來一套”行為的屢見不鮮除了反映出不少甲方營銷人員水平較低,也看得出他們作為“擁有經營權的經營者”,只想著搞個大新聞,為個人職業履歷添磚加瓦,或者是討好老板(企業所有者)來進一步獲取個人利益的目的。
話說我那位還在加班趕工朋友,正在做的項目竟然是企業內部高管參與XX越野活動的新聞,而且會被發布在有幾萬粉絲的toC訂閱號上??梢娪卸嗌倨髽I市場部人員把對消費者的溝通當成了企業內刊和討好上級的工具...
四、解決代理成本的幾個建議
其實代理成本何止影響我們行業,簡直是商業原罪、人類原罪(自私)。但也不是解決不了的,要不然怎么有雙贏呢....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
1.甲乙雙方信息共享
甲乙方必須有一方主動進行信息共享,最好是甲方lead,畢竟是你們自己的事情。通過沉浸、參與式的分享,事無巨細對乙方疑問的解答不僅能讓代理商更好服務,也加深信任。還有親愛的agency阿康們,盡量在項目進來前要到更多信息,在策略、創意發展過程中也不要怕與客戶溝通,我們疑問被解答的越多,結果就越好。
2.管理層介入,培養高素質人才
對于甲方企業領導來說,營銷傳播很容易不受重視...但作為stakeholder,你必須介入營銷管理活動。不能只交給市場部人員自己玩...至少他們玩什么你要知道。這點創業公司就做的很好。另外引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討好你的角色很可能在專業知識/能力上就有欠缺哦,你是要自己開心,還是要基業長青?
3.塑造共同的使命感
快公司fast company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發現,讓員工敬業工作的最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使命感。研究中就拿facebook為例說他們的工程師對FB的價值觀有多么認同,在工作中獲取了相當的使命感,甚至樂意用休息時間完成工作。這一點對甲方內部還是甲乙關系都有效。如果我們的工作真正在創造價值,那么擴散給同事、合作伙伴,讓大家以此為榮,這是讓不同目的雙方能凝聚一起的最好手段。(有多難呢?目前我只在airbnb客戶身上看到過這一點)
五、結語
總而言之代理成本的問題我們都會面對,不過建議大企業不要因此放棄雇傭外腦和專業人士。外腦、agency至少也有三點優勢:
1.解決內部問題。對于企業主來說,外腦可以幫忙解決內部自己不方便解決的問題。這點在咨詢公司身上體現尤為明顯。
2.客觀看待問題。人類大腦所產生的天生的主觀模式難以消除,請外腦能讓更客觀的聲音出現,讓企業發展更有效率。
3.長期積累的外腦,會比客戶專業。在策略人員上體現明顯,如果是長期蟄伏在一個行業的策略人員,會比絕大多數單一品牌領域的品牌經理甚至更高級別懂市場,因為他們深耕的機會更多、更容易客觀看待不同品牌的問題。
噢...雖然說了這么多,我對完全解決代理成本這種人性問題還是蠻悲觀的,最后送一句名人名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