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淪為網紅打卡地的“蔦屋書店”,到底有哪些空間魅力?
作者:設計青年,來源:設計青年公號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最近#你更喜歡電子書還是紙質書#的話題又吵上熱搜。賣了幾千年的紙質書,突然就迎來了個年輕新對手,被打個猝不及防。互聯網這幾年兇猛發育,傳統書店也在找出路,開始向著綜合性空間發展了。弗弗西里,誠品書店,都是個中翹楚。
然而時間追隨到1985年,在當時有這么一個書店品牌就已經成立。這個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蔦屋書店。35年后,蔦屋書店也首次來到了大陸。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1、什么是蔦屋書店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蔦屋書店本是一家位于日本東京代官山的書店,是"通過書、電影、音樂等的提供,對生活方式進行提案"。在早年店內就開始做DVD和CD出租,同時還有咖啡出售。除書店之外,它還設有寵物美容,餐飲,等等設施。它是為東京人所營造的一處復合式文化生活空間。蔦屋書店,可以說它是日本最成功的的書店品牌之一。
2、大陸首家蔦屋書店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蔦屋書店終于來到中國大陸了。大陸首家蔦屋書店選址在了大師級建筑云集的杭州天目里。那么,被移植到本土的蔦屋書店,有什么看點?大陸化的蔦屋書店,又是如何與本土文化環境所結合的呢?
杭州天目里 著名建筑師倫佐·皮亞諾設計OōEli,HangZhou,Designed by Renzo Piano
金屬與玻璃幕墻
Metal and glass curtain wall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蔦屋書店的大陸店,可以說是原汁原味,有著經典的日系設計風格。書店外部采用了大量的金屬與玻璃,建筑外觀通透清澈與周圍的環境相互呼應。建筑整體干凈優雅,有著濃厚的現代主義風格。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大量的原木元素
A large number of log elements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內部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與外部相反,蔦屋書店內部裝修運用到了大量的原木元素,整體散發著自然的氣息。高大的書架和存儲量豐富,且店內的書籍分類清晰明。在每個區域我們都能看到相應的分類指示牌,這套VI系統的設計來自于原研哉老師。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分類指示牌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難得一見的原版書
Original book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書籍展示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對于一家書店而言,書籍本身的價值也是一大競爭力。紙質書相較于電子書而言,其自身所帶有的收藏價值,也是被難以替代的。杭州的蔦屋書店,就是原版書的天堂,在里面你可以見到許多十分珍貴的書籍。
安藤忠雄的作品集《ANDO BOX VI》展覽圖
比如,天目里收有安藤忠雄的作品集《ANDO BOX VI》,這本書全球只限量發行了20本,價值34萬元人民幣。蔦屋書店的魅力也絕不僅僅局限于”賣書“和”賣好書“這么簡單,它還是一個復合型的美學空間。
復合型美學空間
Composite aesthetic space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商品展示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蔦屋書店的工作人員都被叫做”生活美學顧問“,蔦屋書店不僅對外銷售書籍還對外銷售”生活提案“。”生活提案“一直是蔦屋書店的核心理念。
杭州天目里 蔦屋書店商品展示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在天目里的蔦屋書店,你可以看到除書籍外的各種各樣具有美感的商品。而書籍,更像是帶領人們打開某種生活方式的一個入口,人們由此進入一種與書、與美有關的生活。
3、全球蔦屋書店
除卻杭州,全球范圍內的蔦屋書店也都在保持著品牌特征的前提下,有著自己獨特的空間特色。
日本 岡崎店
TSUTAYA BOOKS, Okazaki,Kyoto
京都岡崎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Okazaki
崗崎蔦屋書店,這間書店位于平安神宮旁的京都會館中,也是一棟有歷史痕跡的建筑。會館的設計師為日本現代主義建筑師前川國男,項目竣工于1960年,會館中有一個可容納2000人的音樂廳。
京都會館 ROHM Theatre Kyoto
京都岡崎店是東京的第一家蔦屋書店,它的重要使命是希望能將日本文化的美好帶給更多的人,因此設置了以“藝術”“日本生活”“ON JAPAN”為主要元素的book&cafe,以及陳列日本職人手作傳統工藝品。
京都岡崎 蔦屋書店陳列TSUTAYA BOOKS, Okazaki
日本 代官山店
TSUTAYA BOOKS, Daikanyama,Tokyo
代官山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Daikanyama, Tokyo
代官山的蔦屋書店,以“森林里的圖書館”為主題,是為成人而建立的綜合型書店。其中全長55米的雜志大道 ( Magazine Street ) 是一大亮點。
代官山 蔦屋書店 雜志大道示意圖TSUTAYA BOOKS, Daikanyama, Magazine Street
代官山蔦屋書店從外觀來看,建筑的整體輪廓是一個巨大的字母”T”,而它的外部結構上遍布了T字形裝飾。T是蔦屋書店TSUTAYA的縮寫。
代官山 蔦屋書店外部結構TSUTAYA BOOKS, Daikanyama, Tokyo
進入到建筑內部后,你會發現代官山店天花板位置較低,這樣的設計能為顧客提供更為私密的氣氛,建筑的每一面墻上又都裝有玻璃,起到了良好的采光作用。
代官山 蔦屋書店內部環境TSUTAYA BOOKS, Daikanyama, Tokyo
中國 臺灣南港店
TSUTAYA BOOKSTORE,Taipei City,Nangang
臺北南港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Taipei City,Nangang
南港店以親子生活為主軸,在店里打造了一個超大的親子閱讀空間,這一空間的總面積接近300平米,而且空間相對獨立。
臺北南港 蔦屋書店 親子閱讀空間TSUTAYA BOOKSTORE,Taipei City,Nangang
半封閉式的空間,可以讓親子在其中進行更為溫馨、有安全感的閱讀與交流。另外,店里在親子閱讀空間外還貼心的設置了手推車的放置點,手推車可以輔助家長帶小朋友。
臺北南港 蔦屋書店 內部空間TSUTAYA BOOKSTORE,Taipei City,Nangang
正在生長著的蔦屋書店,正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里生根發芽。
其實,在當代電子書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人類對閱讀的需求了。但這或許不意味著人類不需要紙質書了,而是意味著人類更需要紙質書了。除卻閱讀本身,人們還需要在紙質書籍上找到情感的慰藉,追求它的質感,它的氣味,以及它的收藏價值。而書店也早已不再是純粹的售賣書籍的商店,而是應該逐漸生長成為一個與書有關的復合空間。人類需要書籍,人類也需要與閱讀有關的生活方式。因為浪漫是人類永存的話題,所以書店永遠被需要。
作者公眾號:設計青年公號(ID:sjqn52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