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直樹《傳播的法則》,這本書對寫文案很有幫助
原標題:2刷伊藤直樹《傳播的法則》,這本說感官設計的書對寫文案很有幫助
文中圖片來源:ad110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寫在前面的話
文案總喜歡看設計類的書。就像談戀愛的時候喜歡看對方的星座揭秘,道理是一樣的。
轉述一良師益友的話:任何事情想要做好我認為有2個底線。一是建構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標準;二是和參與對象擁有共知的溝通語言。
所以沒事的時候文案多理解下設計總是好的。好的作品,文案和設計一定配合得很好。哦,就像談戀愛一樣。
簡單整理了下伊藤直樹的《傳播法則》,這本說感官設計的書對寫文案很有幫助。真的是干貨。
一、交互類似“鬼屋”
伊藤
在我看來,使用“交互”的溝通有點類似于“鬼屋”給我們的體驗:主動作用于對方,然后進一步作用因此而產生的行為···由此產生相互關系,提供感情宣泄的體驗。我認為這就是用最基本的溝通方式實現了“交互”。
我認為今后的廣告創意理念會變得類似于“游樂園中游樂設施的制作設計”。通過提供給接收者具有感情宣泄的各種“體驗”,加深他們與企業,品牌的聯系,使他們感受到信息的存在。
廣告會發展成為不僅需要用頭腦去理解,還要用身體去感受的產物。
二、設計觀看者的“行為”
伊藤
在創意構思時就要想象受眾對象接觸到廣告時的反應。我在做企劃的時候,幾乎是徹底去除自我的存在,完全變成一個廣告接收者去感同身受。這樣才能設計出觀者的行為,從而將某種“空間導線”引入企劃之中。比如設計海報,不只是有趣就好,還要思考看到的人會如何看它,作何反應。
剛開始的創意大多是一個人獨立思考的結果。為的是:徹底變成觀看者,體會對方的感覺和價值觀。
但這種方法始終是個人的思維方式。形成這種思維方式的依據是自己經歷過的,所謂的“經驗記憶”。
方法
對我來說,“經驗記憶”其實是一種創意數據庫般的存在。
我認為在平時,將自己偶然的靈感以及對某事所產生的自我內部一些細微的反應完整的梳理出來,并加以記憶,對我們從事的工作來說相當重要。然而一味的自己一個人思考也是會犯錯誤的。一不小心視野就會變狹窄而理解錯誤,或者無法完全想象全盤的格局。
所以,從平時就要注意觀察周圍人的言行。然后綜合判斷。
三、重要創意從發現開始
伊藤
企劃的成敗仍然要依靠重要創意來決定。
重要創意就像一家之主。在實際宣傳活動中,出現在公眾眼前的只是每個媒體的單獨表現,重要創意是隱藏在幕后的。但出色的宣傳一定有高明的重要創意。
因為設計巧妙,所以信息在傳播過程中不會產生波動。即使用不同媒體來進行各種表現,看起來還是同一個宣傳活動。傳播的意向不會有所偏頗。
方法
思考宣傳活動的結構活著考慮如何在眾媒體中呈現的時候,都是一層層構思,先圍繞周邊部分進行思考,之后再思考核心部分,然后再回到周邊的部分進行思考···不停在腦中來往于“周邊”與“核心”之間,同時檢查核心部分是否被正確表達出來了。
如果找到了核心創意,請不要將展現出路限定在一處。而應該以此為線索,思考各種出路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正確表達出來,可能是媒體選擇有誤,媒體使用方法有誤,或是表達不夠充分,提供體驗的方法有錯等。只要客觀評價問題,就會推動企劃不斷向前。
四、膾炙人口的3行
伊藤
必須要注意的是:創意核心是否能變得更加簡練。
因為這是一切設計創意的中心,所以要反復思考,去除無用的部分,整理成用一句話就能概括的形式。
而且,越是簡單就越容易理解。因而更容易接受,從而產生共鳴。也方便口口相傳,成為議題。
方法
主編《廣告批評》的天野佑吉說:廣告的誕生是為了創造名聲。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朗朗上口。
比如:簡單的核心內容經過文案化后,應該可以應用到新聞稿的標題中,或者成為標題的一部分。
五、看別人的優秀之處
伊藤
當我看別人制作的廣告時,注意點會放在作品出眾之處。人是麻煩的動物,往往只會看到不好的地方。“這樣修改下更好”,“這里太遜了”,往往以這樣的態度接觸作品。
但這樣的話就沒有意義了。因為自己得不到成長。
方法
欣賞好的地方可以磨練感性,提升自己的水準,也可以獲得靈感源泉。
大家今后也會對各種廣告感興趣,并對此進行關注。但希望大家不要站在吹毛求疵的立場。盡量去關注好的地方。
有人說廣告原本是不需要的產物,但我相信廣告會作為一種文化為大家所接受。
六、剽竊與正當進化
伊藤
說說創意源。思考創意的時候,可以參考的內容很多。比如寫真集,書本,或者其他廣告的創意。這些都可以拿來借鑒。
創意是很難從0基礎上生成的。所以還需要參考很多東西,從中獲取靈感,然后發展成創意。
但如何才能不算剽竊呢?
方法
業界一直存在“正當進化”的說法。換言之:大多數新的創意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礎上,將其進化后產生的。
如果可以使原有想法很好的發展,該創意就算是具有獨創性。如果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不能達到更高水準,就只能稱為剽竊。
七、重要創意從發現開始
伊藤
思考企劃或是提交創意的時候,應該暫時忘記完美性與可實現性。如果受到使其成形這種意識的束縛,那肯定會給自己的想象力裝上枷鎖。
策劃創意的時候最好只專注于思考。
方法
有了不同幾個維度的想法后,再憑借自己的經驗來確定項目究竟可以實現到哪一步。
八、刻意彌補自己的不足
伊藤
沒有綜合能力的話,是無法擔當創意指導的。
方法
做單獨的一塊工作時,盡量同時考慮視覺,語言,宣傳推廣等范疇。如此一來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不擅長視覺表現,但擅長用文字表達;或雖然兩方面都不行,但有編織媒體計劃的能力等。如若有不足之處,就要刻意去彌補,直到將其消滅。
在現代廣告溝通中,必須要重視視覺。但有語言表達能力的話就代表有思考能力,所以從根本上來說語言表達能力更加重要。但如果想創造出傳播給接收者的獨特感受,視覺化的力量絕對必要。
如果想要加強在視覺方面的表達能力,就必須在平時花費很多時間用來培養觀察各種各樣事物的愛好。多借鑒其他雜書。至少關于“國內外目前哪種視覺設計最流行”“自己中意什么類型的視覺傳達方式”等方面,請用心把握。
九、一些有用的碎句子
伊藤說的有用的碎句子
1,文案不能純粹只靠文字去概述。要在寫的時候就與視覺產生聯動。
2,用廣告來顛覆接收者之前的常識,或者改變其習慣也是安全有可能的。
3,請不要憐惜自己的創意。狠心剔除不自然與牽強的部分。
4,宣傳的本質就是將核心部分放在中心位置。然后圍繞其來架構。
5,溝通不是理解,而是感受。
6,廣告的本質是:采用恰當的溝通方式。廣告的主題永遠是:正確而有趣的傳播。
以上就是全部。如果不過癮而你剛好有39塊錢的話,買書吧!
微信公眾號:碧池夫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