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10家日本設計工作室,審美大膽又獨特
來源:察覺
原標題:這十個日本工作室|我推薦你認識
話題
審美,本就是一個無法被明確定義的概念,它總是會根據不同的所處環境而改變自身的樣貌。而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點,許多設計師都想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大膽的創作自己喜歡的設計風格,向社會輸出自己的審美語言。但是,能夠完全找到自己的審美觀點與社會大眾審美的平衡度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本期,小察就為你介紹10個日本本土非常有意思的設計工作室。他們雖然沒有Nendo或原設計研究所那么耳熟能詳。但是他們都使用自己大膽獨特的審美態度與設計思維,向社會發出了自己對“美”的看法。
01、大原 大次郎
OMOMMA
大原大次郎(Daijiro Ohara)是一位日本東京的設計師,03年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同年創立了事務所omomma。主要從事以排版為基礎的藝術指導、平面設計、插畫、影像制作等。2014獲JAGDA新人獎,東京TDC獎等等。
大原大次郎處于日本平面設計發展的鼎盛時期。設計風格間接的受到日本禪宗文化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他將他的創新意識放在了創作的方式、對象、感官體驗等方面。對這些方面的傳統進行突破。使平面設計以一種互動、娛樂、趣味的形態出現。
在字體設計方面中不斷的從不同的角度去突破傳統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打破文字以往的在傳統文字上進行創作,打破文字以往的用以閱讀獲取信息的功能,甚至于打破了文字的可識別性。大原大次郎努力打破文字原有的一些定義和形式來創作,這是一個新生代設計師的魅力所在。
大原 大次郎網站:www.omomma.in
02、高田唯
Allright Graphics
被日本稱為“出賣日本設計”的設計師,被日本前輩設計師在Twitter上英文粗口大罵而依舊堅持自己的New Ugly領導者。他,高田唯(Takada Yui)日本Allright設計事務所會長,現在同為東京造型大學教授,在他設計初期曾進入日本設計師水野學的創意團隊good design company工作。設計手法上則常透過前衛充滿幽默感的圖形創造來講述日常的美感體驗。頗具爭議的他被看做了日本平面設計新丑風(New Ugly)的代表。而大家所熟知的原研哉正是其父親高田修先生的得意門生。
高田唯說:“對于日本設計,第一感覺就是看膩了,設計不僅是追求世界上的美感,一個沒經歷過正規的設計教育,不熟悉各種設計工具的人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候反而會更具有表現力,因為他們為了傳達自己的理念而去努力的這件事本身就是美的,我想把這種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br/>
單單只把東西做得美觀,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要探尋一條如何將設計表現得更生動的路!
高田唯網站:www.allrightgraphics.com
03、井口皓太
TYMOTE
井口皓太198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08年在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專業就讀期間同時設立了株式會社「TYMOTE」,13年正式成立了創意協會CEKAI。后從事于視頻、圖形和聲音設計等各個領域,將這些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成員聚集在一起,進行高水平的表達與合作。他是京都造型大學的特邀客座教授。也是今年冬奧會的動態設計者之一。他的作品以動態設計為主,擅長創意指導。
井口先生設計語言強調“意象”表達,營造既有古風的古韻又有時尚的現代感。既有空間的縱深又有時間的循環。細細品味,頗具有哲學的意味。對日本文化對精準理解以及大膽對解構,始終貫穿出現在他的作品語言當中。同時,他又精通各個設計領域,巧妙的使用闡述空間與平面之間的關系,往往利用無限循壞的平面與空間感,融合日本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創造出無數精彩的作品。
井口皓太網站:www.kotaiguchi.com
04、田部井美奈
MINA TABEI
田部井美奈,東京造型大學客座講師、女子美術大學客座講師,1999年 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2003~2013年在服部一成設計事務所擔任設計師,2014年創立田部井美奈設計事務所。她的作品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作品包括廣告、海報、包裝、書籍設計等多個方面。
田部井的設計中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體現出一種“用意不用力”的狀態,沒有多余的裝飾,而是通過簡單的元素表達出多層次的涵義。使用大膽的對比顏色與解構圖形的方式串聯自己的設計語言。
田部井美奈網站:www.minatabei.com
05、瓜生太郎
Taro Uryu
瓜生太郎(Taro Uryu),日本近來當紅時尚插畫師,出生于福岡,擅長以簡潔的線條和幾何色塊描繪出時尚女性的形象,他筆下的女孩以夸張的大眼睛示人,和纖細修長的四肢形成強烈對比,加上簡單清晰的輪廓外形,形成了他符號化、臉譜化的作品特色。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各式各樣的“時裝女孩”穿插在一個又一個的主題樂園中,演繹著屬于都市女孩的愛與迷思,也透露著瓜生太郎細膩而又矛盾的情緒。
瓜生太郎筆下的時尚女性,是有棱角的、豐富的、快樂的、哀愁的、清新的、獨立的……極具時尚特質和個人特色的作品吸引了眾多國際大牌選擇與他合作,其中包括LV、Gucci、Chanel、資生堂花椿、ELLE等,目前已經成為日本國內的知名插畫師。
瓜生太郎網站:www.tarouryu.com
06、佐佐木俊
AYOND
佐佐木俊(SHUN SASAKI),1985年生于仙臺。2010年畢業于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2016年成立自己的平面設計事務所“AYOND”,今年JAGDA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新人獎獲獎者之一,在日本雜志PEN中,曾將佐佐木俊與其他兩位我們熟知的設計大師原研哉、三木健評為日本杰出平面設計師之一,也是現日本內最受歡迎的新銳設計師。
佐佐木俊近年來創作了大量頗具影響力的設計,其中讓人最熟知的之一有以下的「千年前の女性たちへとつながる言葉」系列,迷離的顏色結合動態圖形設計,具有他本人強烈的個人風格。
佐佐木俊對日本詩人最果夕日的現代和歌做了視覺化呈現。最果的文字中,吐露著一個女人的敏感、纖細與多情。佐佐木俊則將這一「曖昧」推向極致,不適的色彩、非常的圖形、神經質的動態,似乎對「自我的丑陋與褪色」充滿驕傲。當一個女人接受了最糟糕的現實,也就意味著「重生」。
佐佐木俊網站:www.sasakishun.tumblr.com
07、加藤賢策
Laboratories Inc.
加藤賢策,1975年生,于2002年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研究生院視覺傳達設計系,13年,他成立了Laboratories Inc,工作室內部成員包括了奧田直子、岸田孝之、守谷めぐみ、和田真季、伊藤博紀、北岡誠吾等。加藤賢策是武藏野美術大學與女子美術大學的準教授,加藤賢策的擅長領域是編排設計,近年來主要一直負責指導日本知名平面設計雜志《idea》的排版設計工作。
加藤賢策網站:www.labor-atories.com
08、長嶋りかこ
VILLAGE
長嶋りかこ(Nagahima Rikako)1980年生于茨城縣,03年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同年博報堂入職,2014年創立設計工作室village。工作領域以平面設計為中心,包括品牌設計、CI、VI、產品設計、包裝設計、編輯設計、導向設計等。曾獲JAGDA 2010新人獎、CANNES LIONS、倫敦D&AD獎,多次獲得東京ADC獎、紐約ADC獎等。
長嶋りかこ是坂本龍一先生的御用設計師,日本設計界認可的80后藝術總監,出生于茨城縣的一個小村落,18年間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成為她人格中獨特的一部分。設計語言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無常的意味~
長嶋りかこ網站:www.rikako-nagashima.com
09、太刀川英輔
NOSIGNER
太刀川英輔(Eisuke Tachikawa),相信大家前陣子剛看完我推薦的他的講座還有點印象,Nosigner設計公司創始人,06年太刀川英輔還在攻讀建筑碩士學位時就創立了這個公司,致力于為社會革新而設計。Nosigner是日本知名的設計機構,崇尚簡單自然、親和實用、充滿設計靈感的生活美學。主張利用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創造美好的未來(設計參與社會實踐);解讀思維結構,培養更多能夠引起社會進化的變革者(設計知識構造化)。
“如果所有設計都是對自然的模仿,或者設計本身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模擬自然演變的行為,那么設計就是設計之物的生物學”。NOSIGNER將人類設計的演化進程,如同生物演化一般,繪制出進化圖譜,對比造型背后的原因和設計構思的方法,比較了設計之物和自然之物。這背后的邏輯就是“進化思考”的基礎。我覺得這是一位絕對值得大家了解的設計師,將設計還給設計本身,這也是太刀川英輔設計理念之一,如何讓設計的產品還原為其本身的形態,從而體現設計的本質。
太刀川英輔網站:www.nosigner.com
10、三澤遙
三澤設計研究室
三澤遙,1982年出生于群馬縣。05年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工藝工業設計專業。起初在佐藤大的nendo工作,09年起就職于日本設計中心原設計研究所。14年7月起創立三澤設計研究室并繼續從事設計工作。從平面藝術到產品、空間規劃等,在多領域展開設計工作。主要工作有KITTE丸之內的VI和入口標志。
三澤的設計語言,簡潔、干凈而細膩,給人非常純粹真實的感覺。早期的三澤遙作為原研哉先生的學生與員工,作品中總能感覺到原研哉先生的影子,在原研哉的啟發下,潛心挖掘自我感受,并將這種細膩的觀察轉換為視覺語言。代表作有「Waterscape」、「UENO PLANET」、「Form of Gravity」等,也是小察強烈推薦的一位日本設計師,一直在探索各種新的展示體驗與手法,靈活轉變借助各種形式傳達自己的設計語言。
三澤遙網站:www.misawa.ndc.co.jp
COPYRIGHT資料僅供學習參考/作品版權歸原作所有
佐佐木俊
長嶋りかこ
田部井美奈
太刀川英輔
三澤遙
井口晧太
加藤賢策
瓜生太郎
高田唯
大原大次郎
作者公眾號:察覺(chajue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