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舉報 2020-10-14

作者:IC實驗室,來源:IC實驗室
原標題:洗洗更健康?一次策劃費1500萬,他的土味洗腦廣告如何在中國營銷界叱詫風云?

很多人根本沒聽過葉茂中,但你不可能沒看過他的這些作品。

01 北極絨的「地球人都知道!」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02 恒源祥的「恒源祥,羊羊羊」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03 柒牌男裝的「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04 海瀾之家的「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柜!」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05 趕集網的「趕集網,啥都有」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06 婦炎潔的「洗洗更健康」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好了各位,可以放下你們的魔女斗篷了。 沒錯,這些耳熟能詳煩人洗腦的廣告語,都出自葉茂中之手。 當你在知乎搜索葉茂中,跳出來第一條問題就是「為什么很多廣告公司瞧不起葉茂中和他的咨詢公司?」 某種程度上,葉茂中就是廣告業的一股泥石流。他把傳統廣告公司那套關于創意的玩法全都摔到地上砸爛,然后告訴你,廣告就是要重復!重復!重復!有人總結葉茂中的套路,就是上央視+請明星+復讀機。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那么葉茂中是如何靠這三板斧,成為如今的廣告大師的呢,這要從他的童年開始說起。   


一、葉茂中的童年 

1968年,葉茂中出生在江蘇泰州一個漁村。 在葉茂中老家,鄉里頭的規矩就是比誰拳頭大。葉茂中從娘胎里就深刻洞察了力量的本質,生下來就比其他孩子更壯,于是得名「葉十斤」。 貧寒的家境磨煉了葉茂中。他自稱從小不愛打架,但據說他上學從來沒自己背過書包,都是小弟給他背著,還有同學一見到他就跪下叫爹。 童年的經歷,深刻影響了這個男人后來的人生。

葉茂中策劃的營銷,不比文案花哨,也不比創意精妙,就比誰投放多渠道強嗓門大,一力降十會,查克拉多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1989年,葉茂中從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回到老家泰州電視臺,做了個小小的美工。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窮怕了的葉茂中一心想賺錢,他絲毫不掩飾自己對財富的渴望,工作之余還做做小生意。買一套房子,有10萬塊錢,再有一輛北京吉普,是這個窮小子當時的目標。誰能想到他后來在上海蓋起了別墅,在北京有了一整層的辦公室,成了改變行業的營銷大佬。 

機會來的很快,當時春蘭空調正好挖了葉茂中的領導下去當廣告部主任。主任很看好這個一心想賺錢的小伙子,于是把他借用到春蘭去上班。 某天,春蘭給了他5萬塊,讓他拍個廣告。葉茂中一個小美工,哪里拍過廣告,但憑著一股熱血,他找到當時在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老鄉,拍了一個「一桿打進6個臺球」的廣告。 片子如今看平平無奇,春蘭卻為此投入了3個億,在央視連著放了5年。這條廣告一經播出,反響強烈,尤其是「春蘭空調,高層次的追求」,切合了改革開放中,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向往,幫助春蘭很快站上了國產空調龍頭老大的位置。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春蘭一口氣給了葉茂中1500塊,差不多是他一年的工資。 這是他第一次嘗到廣告的甜頭,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央視這樣的強大渠道和天價投放帶來的恐怖效果。 然后他轉手就用1300塊買了一件皮夾克,年輕人嘛,面子比一切都重要。 三四年后,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播出,葉茂中決定離開泰州,奔赴上海,做一個滬漂廣告人。來到大城市,生活很快給這個愣頭青一頓暴打。工資太低,生活艱難,葉茂中只好放棄做美術,轉行去做廣告銷售賺提成。 做銷售最重要的,是客戶資源和人脈,葉茂中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勉強堅持了一年多,失業了。

不在絕境中爆發,就在絕境中滅亡。最困難的時刻,葉茂中領悟了:人生才是最大的生意,最重要的營銷是營銷自己。 葉茂中如此有名,不僅是因為那些知名案例,更是因為他是個自我營銷大師。而葉茂中營銷自己的方式,是寫書。 1995年,葉茂中只做了一件事:泡圖書館。他找到了自己所能找到的每一本廣告營銷類著作,一年看了一百多本,把看過的書消化完又吐出來,最終寫完了300多頁的《廣告人手記》。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好不容易找到愿意付費出版的出版社,沒想到葉茂中表示:版稅分文不取,只要在封底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 此前,中國還沒有一本實操型的本土廣告著作。《廣告人手記》定價36元,在圖書價格低廉的90年代可算是高價。沒想到這本書一上市就賣脫銷了,狂賣20萬冊。 某種程度上,葉茂中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用心賣自己,用腳做廣告。他一生寫書十余本,這些著作充滿了各種廣告營銷概念,奠定了葉茂中營銷圈內「教父」的地位。 無論如何,第一本書開始,葉茂中的人生破局了。 


二、“野路子”打法初露鋒芒

90年代,是中國保健品的神話時代。 杭州保靈、東莞太陽神、濟南三株口服液……保健品借著不惜代價的廣告投入和虛假夸大的宣傳,創造了一個個財富奇跡。金錢和謊言,是中國保健品行業揮之不去的底色,直到2020年依然如此。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此前的幾次節目,我們提到過許多次保健品行業,有機會,我會將中國保健品的瘋狂好好梳理一遍。 哎?我不是來填坑的嗎,怎么又管不住挖坑的雙手了呢? 第一家找上葉茂中的,是一家叫做「小雨點」的靈芝飲料,看到了葉茂中書上留的聯系方式,找到了葉茂中。 他們的訴求是:給你幾十萬預算,你幫我撬開北京1500萬人的市場。 別的廣告公司聽到這個,估計也就拿客戶當傻子了。但葉茂中不一樣,這可是用5萬塊錢的廣告擊穿過全國市場的男人。 于是,葉茂中為這個品牌策劃了「尋找小雨點」的創意。 他編了一個尋人啟示,在北京各大媒體刊登播出:黑龍江有一對年輕父母,趕到北京來,緊急尋找一個身高19厘米,穿紅色衣服,戴一頂小紅帽的小雨點。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這封尋人啟事傳遍了整個北京城,小雨點的去向成了千千萬萬帝都居民心心念念的話題。 看這播營銷發酵得差不多了,葉茂中揭開了謎底:「小雨點」是一款飲料。 現在的廣告公司動不動就跟客戶吹「事件營銷」,借著要搞大事情,向客戶漫天要預算。幾百萬預算砸下去,連個水花都沒有的事情,行業里俯首皆是。 而在那個「事件營銷」一詞還沒被發明出來的年代,葉茂中只花了42萬,就通過創意引爆了一個千萬人的市場,甚至成為一代北京孩子的童年回憶。確實不服不行。 

此后,葉茂中又服務了大連珍奧核酸,為他們號稱包治百病的產品提供創意。葉茂中發現,有38位科學家因研究核酸而獲獎,于是他偷換概念,利用社會上普遍對科學家的崇拜,讓這些科學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珍奧核酸背書。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很快,珍奧核酸的銷量暴漲,到2003年,銷售額已經達到10億元。 雖然這兩則案例都不是葉茂中最為人所知的洗腦廣告,但此時的葉茂中,已經展現出他野路子、不守規矩的一面。 
也只有在商業規則不健全的90年代,葉茂中等一干廣告梟雄才能野蠻生長。他們是時代的寵兒,還是背負原罪的投機者,這件事可能永遠爭不出個結果。 


三、在4A格調與民企需求的矛盾中,逐漸建立今后的營銷路線

在廣告圈,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段子。 臺灣廣告傳奇人物,「華文廣告四教父」之一的孫大偉,在一次廣告提案中,甲方提了一個經典意見:Logo能不能大一點? 換作現在的廣告人,肯定是直接照辦,Logo騎臉。但在80年代,那個「不做總統,就做廣告」的廣告人黃金年代,孫大偉懟了一句每個乙方做夢都想說的話:「當孔雀為你開屏的時候,麻煩你不要一直盯著它的屁眼看好不好?」 

但葉茂中的廣告,就像是把孔雀毛剃光,給你看一個光禿禿的屁眼。 葉茂中身上的爭議,背后其實是中國廣告行業曠日持久的一場路線之爭,這場爭斗的雙方,是以葉茂中為代表的本土「地派營銷」和傳統4A廣告公司為代表的「洋派營銷」。 廣告是一門西風東漸的生意。 上世紀70年代,歐美廣告公司開始進入亞洲,建設他們的大中華區。選擇的目的地無非香港、臺灣、澳門或者新加坡。在洋人高管之下,本土廣告人開始成長,并形成自己的風格。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華文廣告人開始成氣候。恰逢當時外企大舉來到內地市場淘金,服務這些大公司的4A廣告公司們也隨之而來,奧美、麥肯光明、盛世長城、智威湯遜等廣告巨頭,在90年代紛紛進駐中國。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于是一群來自香港、臺灣、澳門和新加坡的創意人,帶著他們的體系和審美,來到內地開荒掘金,為中國的廣告行業打下了標桿。 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一下當時的華語廣告,一個是「文人氣」、一個是「高端」。 先說文人氣。早年,華語廣告圈和文壇重疊度相當高。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寫出過「滄海一聲笑」的香江才子黃霑。

一次策劃費1500萬?復盤葉茂中洗腦廣告如何讓甲方一次次“真香”

1970年,他就加入了廣告行業,并且靠自己的才華成為了第一個榮獲克里奧廣告獎的華人。而他的妻子林燕妮也是一代才女+廣告人。兩人戀愛后,共同創業組建了廣告公司「黃與林」。 很快,林燕妮的弟弟也加入了這家公司,正是那位寫出過《千千闕歌》的著名詞人、作家林振強。

 

三大文案女王之一的林桂芝,同樣來自香港。老藝術家馬三立刷遍全網的搖滾老頭形象,也是他唯一一支商業廣告,就出自林桂芝的策劃。 

她另一個身份,是李誕和東東槍的師傅。

 

除此之外,鐘楚紅的丈夫朱家鼎,也是一位廣告才子,還是知名廣告公司靈智的創始人。 彼時的香港廣告,風格十分洋氣、大氣。黃霑一句「人頭馬一開,好運自然來」,寫盡了七八十年代香江的紙醉金迷。

而后來他的公司被跨國廣告公司SAATCHI & SAATCHI收購后,黃霑還為新東家起了個大氣的中文名:盛世長城。 朱家鼎為鐵達時表創作廣告:「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詞人勞雙恩為戴比爾斯翻譯的「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都兼具洋氣、大氣、文人氣。

 

而如果說香港的廣告屬于大文人,那么臺灣廣告就是小文藝。 1984年解嚴后,臺灣廣告業進入爆發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臺灣廣告人。 三大文案女王的另外兩位:李欣頻、許舜英,廣告教父孫大偉,后來的奧美中國區總裁莊淑芬先后在臺灣發跡,造就了有著「小確幸」式審美的臺灣廣告。 

如果舉一個代表臺灣廣告風格的廣告人,我認為是李欣頻。她創作的「你怎么過今天、就怎么過一生」,以及「過期的鳳梨罐頭,不過期的食欲;過期的底片,不過期的創作欲;過期的《PLAYBOY》,不過期的性欲;過期的舊書,不過期的求知欲。」某種程度上都定義了臺灣廣告的風格:走心、溫暖、文藝腔調,帶著臺灣特有的心靈雞湯味兒。 

除了文人氣,當時的華語廣告另一大特點是高端。看過美劇《廣告狂人》就知道,50年代麥迪遜大道上的廣告人具有不俗的社會地位,是一群品位不凡的紐約客。就連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經說過: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廣告,向來是精英階層把持的行業。他們在大城市CBD最高級的寫字樓里,而他們服務的,也多半是跨國企業和港臺地區的大品牌。 

據傳1996年勞雙恩從香港剛到上海,他的薪酬是日薪3萬,那可是90年代啊。精英化的從業者構成,讓新生的內地廣告市場,早早形成了精英審美。傳統外資廣告公司對待創意如同親兒子,至于客戶的需求,必須嚴格控制,保證對創意沒有影響。他們甚至會專門制作無品牌,純創意的廣告,也就是業內俗稱的飛機稿。隨便貼一兩個冤大頭客戶的Logo,然后少量出街,目的就是能夠去戛納廣告界去捧幾個金獅銀獅回來。

這種務虛的態度,和當時的民營企業的需求,完全是沖突的。 葉茂中從中發現了機會。


四、在深挖本土市場后提出“沖突”營銷的理念

葉茂中的身上,有著顯著的60年代生人的紅色印記。他一生崇拜兩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毛潤之先生。傳說他在寫《廣告人手記》時,一旦看書累了,就馬上掏出《喋血井岡山》看幾頁,然后就馬上來精神,繼續學習。

 

他的著作,化作了葉茂中的思想武器。反復閱讀其著作后,他發現廣告、商戰和戰爭理論不謀而合。而農村包圍城市理論,就是自己的突破口。

某種程度葉茂中的異軍突起,和內地市場的復雜性存在著很大關系。 在香港地區,你只需要討好市民階層,在臺灣地區,你只需要主攻臺北等個別城市,就能掌握市場。但和港澳不同,內地并不存在一個審美統一、需求統一的市場。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鄉鎮,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南方和北方,存在著鮮明的文化差異;國企民企和外企,有著各自的需求和喜好。中國市場不僅復雜,且任何一個細分市場,都存在著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賺錢機會。

不夸張的講,中國內地市場的復雜性,以及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變化性,是世所罕見的。一塊香皂,既要能放在北京的高檔超市去賣,也要放在農村的小賣部去賣。 4A單一的審美和客戶構成,在一二線城市和跨國企業身上很有效,卻無法完整地覆蓋整個中國市場。尤其這幾年經濟體量的增長,以及互聯網的興盛,讓過去無往而不利的4A打法,也常常捉襟見肘,甚至一度出現了「4A已死」的論調。

死不死暫且不說,起碼如今懂不懂中國,無論在營銷領域還是商業領域,都變得越來越重要。4A們,和外企、日化巨頭們,也開始在時代的浪潮中尋求改變。 尤其是在幾十年前,4A公司以創意、策略為主,但本土企業更需要的是品牌管理和營銷策劃,這就導致雙方的需求往往并不匹配。當時許多中高層往往以外國人和港臺人士為主,并不真的理解內地市場和企業,市場調研并不可靠,以至于一些甲方錢燒完,獲得了一支精美的TVC,但并沒有產生什么實際效果。而土生土長的葉茂中,則很快洞悉了這個道理。

不要忘了,毛潤之除了是軍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調研大師,對農村經濟政治生態有過深刻的洞察。 而葉茂中正好在這一點上,學到了一些精髓。他自稱去過300個城市,2860個縣城,4萬多個鄉鎮,6萬多個鄉村,雖然我覺得這數字水分起碼有九成,但他確實比坐辦公室的創意人更了解下沉市場和民營企業的訴求。

比起華而不實的創意,他知道本土民營企業更需要效果,是讓全國人民知道品牌的存在,哪怕廣告做得很煩人。而能在那個年代擊穿全國市場的,只有央視。草根路線,全民路線,是葉茂中廣告哲學重要的一部分。

葉茂中服務的品牌,以草根品牌居多,而其中又以晉江民企最多。從雅客V9,到柒牌、七匹狼這些晉江品牌,借助葉茂中的策劃,都在央視完成了咸魚翻身。

技巧層面,葉茂中主張說人話,而且是反反復復地說人話。

傳說在葉茂中為恒源祥創作了「恒源祥,羊羊羊」這個廣告語之后,拿去央視投放,遭到了拒絕,原因是:我們的廣告最少也是15秒起賣的,你們這廣告就一句話,時長太短,不賣。 被迫無奈,恒源祥決定將同一句廣告語念三遍,以湊滿15秒。就這15秒,成為了葉茂中職業生涯最知名的案例之一。 復讀機誰都會當,央視有錢就能投放。但復讀的內容,才是葉茂中的核心競爭力。

葉茂中有一個很有名理論,叫做「沖突」。他認為,有沖突,才能擊中受眾痛點。在洞察中發現沖突,用廣告解決沖突,最好還能制造不存在的沖突。 

前兩者都好理解,第三句,制造沖突,也就是強行拔高,生造概念。 例如葉茂中為烏江榨菜設計了「三榨」概念,本來平平無奇的榨菜,變成了有著復雜工序的傳統美食,一下子就性感了起來。

 

還有他為真功夫設計了「營養還是蒸的好」,強行制造了傳統快餐和健康的沖突。把本來普普通通的快餐,一下子提升到養生的層面,還順便讓便宜大碗的真功夫減量加價。直接讓這個品牌咸魚翻身。 至于「洗洗更健康」也是如此,這里請大家自己感受就好。 而他另一位偶像,則是崔健。 當你在商場買阿甘鍋盔吃的時候,一定看到過在包裝上看到過「阿甘鍋盔,祝賀葉茂中新書出版」,以及上面那個頭戴紅星棒球帽的葉茂中頭像。這樣的頭像,還出現在各個機場、高鐵站里,伴隨著各種品牌的廣告出現。 

崔健的紅五角星棒球帽成為了葉茂中獨特的視覺符號,從《廣告人手記》開始,葉茂中寫的書無不印著自己的肖像,和標志性的紅星帽子。 廣告人給自己打廣告,搞個人IP,葉茂中在中國廣告史上恐怕算是獨一份。他對此的解釋是:要一手拿槍,一手拿報紙;也就是一方面要跟人拼命,另一方面還要宣傳。 

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葉茂中某次在機場候機時,聽到機場廣播:「張國榮先生,張國榮先生,請速到登機口登機」。 葉茂中瞬間化身虹橋一姐,飛奔過去看哥哥。結果發現,只是一位同名同姓的中年男子。 但這件事給了他靈感,機場廣播也是一個作為免費廣告。從此他就愛上了坐在登機口對面,等著廣播喊「乘客葉茂中請馬上登機」,不管喊幾遍,他都不從座位上挪屁股。 后來又一次飛去成都,機場廣播喊了無數次,葉茂中就是賴著不登機。 他的朋友張鐵林,對,就是皇阿瑪,當時也在機場,忍不住給他打了個電話催他登機:「整個機場的人都知道你了!」 


五、18年世界杯再次用2則洗腦廣告回到觀眾視線

2018年,是葉茂中又一次被大家記起的一年。 世界杯期間,他為知乎創作的,由劉昊然代言的廣告「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和他為馬蜂窩創作的,由黃軒代言的廣告「旅游之前先上馬蜂窩」,成功煩到了全國球迷。

在社交媒體的時代,傳播不再是純粹的傳播,任何一次轉發、分享都是帶有情緒的。一條廣告帶來的是正向情緒還是負面感受,對品牌來說,成為了不能不考慮的因素。 葉茂中唯效果論的哲學遭受質疑。人民幣砸出來的傳播,和引人反感的洗腦引發的記憶,真的對品牌有利嗎? 而那些深入人心的土味廣告和洗腦臺詞,如今成為了那些葉茂中服務過的品牌們紛紛想要洗去的「黑歷史」。

 

由此,又引發了一場關于「洗腦」vs「創意」,到底什么是好廣告的廣告圈辯論大賽,當時各路廣告自媒體紛紛下場,各抒己見。 對于4A及其體系下誕生的學院派來說,精英文化深入骨髓,廣告應該是藝術品,創意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而在另一部分人看來,評判廣告的標準應該是是否有效,就像奧格威說的:「我們做廣告是為了銷售產品,否則就不做廣告」。 這種討論想必在未來還會持續,沒有答案。畢竟對于「好」的定義,每個人看法不同。一個極富創意的金點子,會令觀眾贊嘆。而讓觀眾強行記住自己的廣告,為甲方的效用負責,你也不能說他錯了。對于兩種廣告的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那么,葉茂中的方法論過時了嗎?我想還沒有。 微信公眾號的slogan「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清晰地定義了這個時代,社交網絡的發展給了每個人自我營銷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像葉茂中一樣,把自己當成一個IP來運營。

 

有人教你怎么經營朋友圈,有人教你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年代,比起被人批判,被人遺忘才是更可怕的事情。 有一個詞語,叫做賽博死亡。當我們在互聯網上被人遺忘,某種程度上我們就已經死了。

所以復讀機方法論依然有市場,至少我們記住了鉑爵旅拍,記住了新氧醫美,記住了Boss直聘,記住了拼多多。我們也記住了抖音神曲,記住了網絡熱梗。 每個人都在重復,每個人都在吼叫,每個人都想被聽到,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寫照。

最后,我想用小老虎的一首《無人喝彩》的歌詞結束這期內容。 人人都設想著下一場演出人人都成了編劇、演員和監督人人都化了妝,上了場,走進燈光人人面面相覷誰來鼓掌。


作者公眾號:IC實驗室(ID:InsightPlusClub)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4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来安县| 鄱阳县| 弥渡县| 平顶山市| 津市市| 依兰县| 万载县| 安达市| 北辰区| 汉源县| 芦溪县| 定兴县| 绵阳市| 策勒县| 河北区| 乐亭县| 南安市| 开封县| 临江市| 桦南县| 鱼台县| 曲阜市| 揭阳市| 蛟河市| 化隆| 濮阳县| 孙吴县| 石棉县| 杭锦后旗| 顺平县| 云和县| 九寨沟县| 彭州市| 阳原县| 西藏| 青海省| 延川县| 双桥区| 天门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