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5廣告資訊站(H5-zixunzhan)
作者:小呆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在2月的最后一個晚上,天貓的新H5《首個手機話劇團開張了!》意外的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朋友圈的刷屏。而本期,就讓小呆和你聊聊這支特殊的H5吧!
首個手機話劇團開張了!
《天貓無憂購:首個手機話劇團開張了!》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20944.html
掃描二維碼,立即體驗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相信不少朋友都已看到案例,而沒看到的朋友可掃描上方二維碼來補看。
這支風格鬼畜的H5在昨晚上線后,據說又一次刷新了同類作品的各項流量記錄,而在數據背后,小站看到的卻是用戶端極大的口碑反差。“巧妙、多樣、細致、精美” 被喜歡的用戶作為優點大加贊賞,而 “太長了,惡心死了,低級趣味,木有耐心”則被不喜歡的同學們作為槽點,拿來在朋友圈拼命吐槽!
因為一個手機話劇的H5,這幫素不相識的人就這么干起來了,先別打了,想了解這支作品,還得先從作者聊起。
這支H5的出品方是誰?
相信經常研究H5的朋友是能通過作品判斷出執行方的,而當我第一次體驗作品時,就從風格和執行猜到了出品團隊是W上海了,后經小站求證,確實如此。
算上之前該團隊的H5產出,這應該是W第三次特意出品的超長H5了,而每次這類題材H5都會伴隨兩級分化的評論,必定長時間的觀看和荒誕類的主題在移動端是反用戶體驗的,那么又為何要這么設計吶?咱們還是先從作品的內容聊起吧。
《雪碧:獻給夏天最悶的人》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5369.html
《中國銀聯:這是一個不該存在的廣告,你最好別點》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9862.html
H5的設計與技術亮點
首先是loding,眨眼睛的設計非常新奇,你會突然發現,原來loding是可以這么玩的!有些不熟悉H5的朋友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還有個loding存在。更精巧的是,loding的畫面是和H5視頻內容呼應的,在不知不覺中,你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游樂場視頻部分。
H5加載loding分針圖
然后是進入開場視頻,而這20多秒第一人稱的鏡頭調度,也確實讓我感受到了內容設計的用心。
這講兩個細節:
1、利用眨眼的動畫效果,片頭視頻能夠做到非常自然的剪輯(眨眼的同時,視頻內容完成專場\剪輯),它讓視頻的節奏變的更加快速、更有趣味,看似開場是長鏡頭,但實則同景別的跳接。
2、就是場景的道具設計,尤其是話劇團的大門,門把手的手和大門的獨眼都頗具迷幻色彩,只要你稍微加冕些想象力就能猜到,門的裝飾暗示了我們即將進入人的身體,而在你與大門握手的同時,我們進入了劇團主體。
H5開場視頻分鏡
緊接著,是一段任意門動畫,這段動畫就不是什么視頻了,它是用程序生成的隨機動畫。
這樣,每次你的體驗都會略有不同,為了節省體量和提高效率,開發者制作了5組大門的貼圖,通過反復播放來創造豐富的過場。
H5轉場大門動畫講解圖
進入主題后,我們才發現所謂的話劇團不是真實的話劇團,是抽象的人體,三個可交互的話劇節目分別是“眼睛、大腦、心臟”,而眼睛目前尚未開放。
心臟的節目是一個“四眼心臟”屌絲意淫女神的小劇,意在反應無憂購送貨的速度和服務讓用戶超乎想象,而心臟的扮演者像是用戶主體,它要為他人下單。
腦子的節目是傻呆呆的大腦二人組上演的“大腦快跑”,意在反應天貓的快遞員服務用心,熱情到位,大腦的扮演者就是平臺的送貨員了。
按照這個邏輯推理,那么眼睛的部分可能會是“女神”的小劇。
當然,我并沒有具體的研究業務本身,而內容可能會隨業務有變,但從人體與器官的設計來看:眼睛、大腦、心臟將會是三個相互串聯的小故事,彼此又相互獨立。所以,未來出現“女神”的劇,可能性就很高了!
如果在從內容本身去發散,我倒是想到了一個非常有趣點:
如果借助同樣是荒誕題材、并同樣是馬戲團入場的動畫電影《迷宮物語》(大友克洋 日)中的設定來判斷,無憂話劇團在未來可能會設計出不同的劇,第一部是人體,我們已看到,而第二部、第三部很可能是未來的其他主題,如果這樣的年度策劃案確有其事的話,那么觀眾們就要大飽眼福了。
當試圖剝去H5荒誕的皮之后,單從內容設定上聯想,似乎一些策劃的軌跡就被發現了。
最后是精美的詳情頁展示,看完它,也就算是體驗完成了。
從H5的打開到結束,內容總時長在6~8分鐘之間,在營銷H5當中,這算是超長了!難怪有不少用戶根本堅持不下去,看到一半都跑掉了,而這支作品的總體量也達到了40多兆,這個體量在一年前根本不敢想象,但現在的H5多數都能做的這么大,主要原因就是視頻的大量引用。而無憂話劇團算是厚道的了,除了三段視頻,互動成分還是有的,而且做的算是比較用心了。
臺界面
話劇內的兩段視頻,咱們就不具體聊了,實際立意算是非常明確了,但是很多用戶接受不了這樣的視覺風格,還有同學甚至稱其為“阿三話劇”,用戶對荒誕類內容也經常會有較大的認知反差,這也是部分用戶不喜歡這支H5的原因。
而回到上一個問題,從具體內容來看,雖然作品帶有精巧的設計和出彩的細節,但又會讓人覺得出品方在故意制造認知難度,難道他們就不考慮用戶的體驗么?
那么,我們要怎么來看待這支H5?
通過溝通,小站發現,很多用戶都糾結在了形式和美術的執行上了,而作品最大的價值實際并不在于執行。如果你了解W,你會發現,野狗此次的無憂話劇團是其自身項目風格的再現演繹,在之前的項目《阿惠》、《我們的精神角落》、《天氣改變命運》中,已經多次上演了H5內的內容迭代。只有當項目的所有內容更新結束之后,你才能看懂,原來他想要做的是什么,想要說的是什么。
《大眾點評:阿惠故事1 - 吃飯別帶姥爺 》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6098.html
《豆瓣:我的精神角落 第一章》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6360.html
《墨跡天氣新推#天氣改變命運#H5》案例詳情: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8384.html
無憂話劇團還有劇要上,究竟還要上什么劇,我們還不知道,所以現在的評價為時尚早,你目前看到的都不是個完整的作品,也正因如此,這支H5才會讓你覺得更有趣,它是一個一連串的內容,不是一下子就能被看完的。
同時,我還會去反思一個問題:
把一個用幾百字就能說清楚的事兒,硬是搞得這么復雜,它的意義究竟在哪?真有必要,還是殺雞用了牛刀?
一直以來,極富智慧的互聯網先賢們把互聯網最大的特征定義為了“鏈接”,而鏈接一切成為了互聯網發展壯大的二字真言,我們的微信就深諳此道。在“鏈接”的方法論下,我們得到了用戶體驗法則、我們發明了分享機制、我們因此走上了難以想象的快車道,但互聯網因過度的“鏈接”讓我們拉低身價,讓我們開始想方設法的迎合用戶,讓我們眼中只剩下了流量,這讓更多人真實的體會到了“虛無的空洞”,包括我自己。
看似市場那么繁盛,實際上是一堆復制的空殼,細細想來,好像現在H5這個小圈子就是在過度“鏈接”我們的用戶呀。
現在一味的討好用戶還有用么?現在一再的拉低身價還合適么?現在過度的和用戶鏈接真的是一條明道么?相信項目方在執行項目時也會思考同樣的問題,如果說我們要做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那么我們該讓H5去“鏈接”什么吶?
從野狗的作品來看,它反常規的“鋌而走險”更是一種新“鏈接”的嘗試,這種對變化本身的“鏈接”,實際更像是對行業未來的新探索,而在這支H5,我們看到的是H5與“話劇”的鏈接,看到的是用精致制作+超長體驗+小眾主題的用戶體驗挑戰,而作品產生的爭議和爭論可能就是設計者想看到的結果了。我們的用戶體驗法則看上去是對的,但是它越來越不管用了,去嘗試打破它是不是真的會有效?
很難說這樣做是否正確,但野狗算是誠實的,從自己標榜的“改變廣告人的命運”的使命宣言來看,它確實是在付出實踐,不管結果如何,它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有了不同的體會。
寫的不少了,好了!這就是這期咱們真對作品的分析了,我們下期見吧~
更多H5相關內容請關注下方二維碼,微信公眾號:H5廣告資訊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