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問:現在從零開始做微信公眾號還來得及嗎?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春節假期就這樣過去了!不知道大家從假期的時差中倒過來沒有。
當大家在各種努(bu)力(xiang)擺(gong)脫(zuo)“假期終合癥”時,估計最不敢疏忽的是HR。鑒于以往的經驗,這個時間段,是大家蠢蠢欲動,想要跳槽的高峰期。而在今年的熱門的職業中,峰少大膽預測定少不了自媒體的身影。
2016年,在大量資本擁抱自媒體,其融資估值在不斷飆升。我們可以從相關的數據中看到,單宣布獲得過單輪超1000萬融資的“自媒體”項目就有37家,早期投資單輪額度超過1000萬的項目,估值多半在1億以上。
(△ 2016年自媒體融資部分數據)
再來看我們比較熟悉的自媒體人, 2016年12月8日同道大叔的星座吐糟套現了3個億;在同一天,羅輯思維也正式對外宣布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人民幣。同年12月29日李叫獸的被百度1億全資收購,成為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2017年1月3日吳曉波旗下宣布完成1.6億人民幣A輪融資,估值達到20億人民幣。
一時間,自媒體進入了“黃金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紛紛前仆后繼地想趕上自媒體內容變現的快車。
而微信公眾號作為微信生態里唯一可以用戶留存的流量池,擁有成熟的、高效的出入口,自然是整個移動互聯網商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從2015年底公眾號突破1000萬開始,到2016年公眾號已經累積到了2500萬。在這個戰場上,想要分得一杯羹的人不在少數。
但是我們都知道,公眾號紅利已然疲軟。隨著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期不斷的消逝,公眾號的運營成本、流量成本都在加速增長,像2013年隨意發點東西粉絲量破萬的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再加上新興的自媒體平臺的崛起和涌現,這也就意味公眾號的運營難度加大,競爭門檻提高。
那么,這個時候從0開始運營微信公眾號還來得及嗎?
針對這一問題,峰少想先引入一個有趣的名詞,叫機會成本。在維基百科上是這樣解釋這一名詞的:
“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必須放棄其他的收益,又稱為“替代性成本”也就是俗語說的“有得必有失””。
按峰少的理解,通俗點來說,就是你去便利店買飲料,你可以選擇買奶茶,也可以選擇喝可樂。如果你選擇奶茶,那么可樂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如果你選擇可樂,那么奶茶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回到原來問題上,如果用機會成本的思維來分析,其實就是“如果你做了微信公眾號,你可能失去什么?”
仔細想想似乎并不會失去什么。你既不會因為做了公眾號而失去幾百萬,也不會因為做了公眾號而一夜白了頭。頂多就是浪費了點時間然后發現自己不合適,但至少給了自己一個試錯的機會。在日后想起來也不會后悔當初因為沒有嘗試,而多了一個遺憾。
這其實是峰少自己在做選擇時常用的方法,它是一種逆向思維。而大眾的思維是,如果我做了這件事,付出了之后,我會損失什么?比如說,可能會失敗,然后賺不到錢或者被人嘲笑等等,因此在躊躇害怕中,糾結浪費了許多時光。
仔細琢磨也會發現這一問題的本質跟在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想要成為頭部,成為二八定律中的2,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前面提到無論是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也好,還是我們熟悉透了的咪蒙、關愛八卦成長協會等等這些大號,基本上都是在傳統媒體上打滾了好幾年,甚至是十幾、二十年媒體經驗的老司機。
而人們永遠只看到他們外表的光鮮亮麗,卻不知道他們在背后所付出的辛酸與努力。就比如最近終于火了的趙雷,大家都說是契機成就了他,但峰少卻覺得,這是他自己一路上的堅持和執著成就了他自己。
所以,有志于自媒體行業的人,其實大可不必擔憂來不來得及這一問題。這個世界有趣的地方,在于其是恒動發展的。這就意味著,一直會有機會,也一直會有危機,不管是在今年2還是在未來的 2018年都是是如此。機遇與危險,像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一直相伴相生。先到者不能高枕無憂,遲到者不會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我們大可拿著先行者的舊地圖來挖掘新的寶藏。
對此,峰少有以下建議:
1、用戶第一
知道自己用戶是誰、用戶的需求有什么,在用戶基礎上設定目標,是開創一個新的公眾號的基礎,也是第一步。
2、清楚認知公眾號的商業模式
目前,公眾號最基本的四大商業模式是:廣告、版權、電商和O2O,了解并對這些商業模式有所認知,才能有效實現自媒體的變現。
3、定位切口盡量小而垂直
科技、娛樂、時尚、汽車、金融等大內容板塊,早已被搶占一空。即使你是某行業的意見領袖,在紅利期已過的今天,也未必能夠迅速占領山頭,一領風騷。選擇越是小的切口、越是垂直的領域內容,發展潛力越大。像是套現1.78億的同道大叔專注的是星座文化,六神磊磊研究的是金庸,王左中右點評的是西游記,他們的定位切入口都很小,這就意味著用戶的畫像可以相對精準,而同一賽道的競爭者也相對較少,在加上他們具備創造優質內容的能力,就能快速收割該領域紅利成為頭部。
4、流量是1,內容是0
沒有流量,再多再好的內容,都是死的。同理,粉絲是1,內容是0,沒有粉絲,內容沒有觀看者和評論者,好的內容也是華麗的擺設。當然,這不代表著,流量和粉絲比內容重要,只有持續不斷的創造出粉絲喜愛的優質的內容,才能留住粉絲,讓粉絲愿意為此買單,而1后面滾動出的0也就會越多。而優質的內容和豐富的流量,必然成為資本的熱土。
5、善于講故事和制造場景
恰到好處的故事容易產生親切感。而恰到好處的場景,代入感強,能制造出滑滑梯效果,搶占用戶心智,讓用戶順著你的文章走。
6、做比說重要
公眾號媒體是所有媒體形態中,成本最輕、傳播最快的類型,雖然入門門檻低,但是競爭門檻高,多說,不如多做,路走多了,坑在哪里自然就知道了。
7、當然如果有錢和資源,成功率會更快更高
重要的東西可以重復三次,大伙自行腦補。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