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是一款“互聯網產品”
作者:苗正卿,來源:盒飯財經
原標題:復制王一博
穿著淡藍色西裝的王一博出現時,3000名少女不由自主地向前涌去。
她們高舉手機,喊著“耶啵”,努力踮腳,目光鎖在少年身上。
“我看到了!”
“他看了我一眼!”
“第一次看到真人!”
少女的吶喊聲蓋住一切,就算主持人將麥克音量調到最大也無濟于事。直到王一博向少女們微笑地做了一個“安靜”手勢,商場大廳終于進入三小時以來“最安靜”的時刻。
2019年7月31日下午15點的成都春熙路王府井百貨是瘋狂的,從中午12點開始,這里已經擠不進更多人了。對許多少女而言,這是實現夢想的絕佳機會。由于是品牌方蘭芝組織的代言人見面活動,少女們無需購買上千元的粉絲見面會門票,便可以和偶像實地邂逅。少女中有從新疆連夜飛赴成都的鐵粉,也有從海外趕來幾個小時后還要跨越太平洋的死忠。
王一博的魔法在持續。
2020年疫情后,一家國內頂級的投資機構默默更換了公司內的彩色打印機。由于公司里年輕小姑娘經常用之打印王一博照片,為了控制成本,公司更換為了黑白打印機。
“王一博”已成為互聯網江湖和娛樂圈正在研究的商業秘籍。
僅用6個月的時間,這位23歲的洛陽少年便為自己鑄就王冠:代言新王。8月23日,王一博官宣為上好佳田園薯片代言人。這是2020年1月以來,王一博斬獲的第19個新代言,平均一個月新增2.4個代言的“王一博速度”,冠絕同行。
對互聯網江湖而言,“王一博速度”并不陌生,這已經是近兩年電商大戰時最有效的兵法書之一。2019年雙十一期間,由王一博代言的舒膚佳沐浴露創下天貓超市銷售紀錄,而同為他代言的海飛絲和悅木之源首次邁入天貓雙十一銷量“億元俱樂部”。
正是憑借這樣的王氏速度,王一博迅速完成從“0到1”的質變。從2018年5月獲得騰訊NOE直播代言算起,王一博在之后的28個月里總共拿下了27個代言,并躋身“大陸明星代言總數榜”前四,排在他前面的均是資本與品牌的寵兒:劉濤(57個,出道20年)、迪麗熱巴(41個,出道8年)、易烊千璽(36個,出道11年)。
高光業績下,復制王一博成為了娛樂圈的顯學。
“無數經紀公司都渴望培養出第二個王一博,卻發現這幾乎不可完成。”白雪對《盒飯財經》表示,她是國內最大經紀公司之一的藝人總監,在她公司位于北京望京的“練習生訓練中心”里,以王一博路線進行培養的練習生已超過100人:市場定位高度模仿王一博并請韓國教練團隊直接訓練。但白雪坦言,培養出第二個王一博的“希望不大”。但她的職業慣性,又讓她決定賭一把,“萬一出了個苗子呢?”
但在互聯網人眼中,王一博是可以復制的。“娛樂圈的人并不懂互聯網思維,王一博本質上是一款互聯網產品。”在2018年與王一博深度合作的某電子品牌市場部負責人藍洋對《盒飯財經》描述了他眼中王一博的本質:王一博是一款有自己護城河的互聯網產品,憑借下沉市場和社交裂變,王一博成功崛起。
當墻外的人急于借鑒成功時,“制造”王一博的樂華娛樂也在試圖重復成功。但從2018年3月王一博走上人氣增長快車道以來,樂華娛樂再也沒有推出能與王一博“匹敵流量”的新偶像。
其實樂華娛樂所面臨的問題,也曾擺在鹿晗和易烊千璽團隊的面前。鹿晗被視為韓國公司所造就的最為成功的“中國籍韓流偶像”之一,而易烊千璽則被視為本土養成系偶像的天王人物。但無論是培養出鹿晗的韓國S.M.Entertainment公司,還是培養了易烊千璽的時代峰峻公司都沒有找到可以無限復制的固定造星公式。
曾一手打造出亞洲頂級偶像團體“少女時代”的制作人李秀滿,在10年前被問到“如何才能培養出新的少女時代時?”這位韓國偶像產業的教父沉默片刻,情緒失落地說:“我很清楚自己再也不可能打造出這樣的偶像團體了。”
樂華娛樂CEO杜華其實也有了類似李秀滿的感觸。在芒果TV的公開采訪中,她將王一博的成功歸結為王一博的個性。“他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和他自身的某些特質有關。”但并非所有人都是李秀滿或杜華,依然有無數人正在努力尋找那把通向永恒的鑰匙:永遠可以成功的造星公式。
1 王一博的誕生土壤
白雪的經濟公司,在望京一帶擁有12間舞蹈教室。其中一間位于望京某商務寫字樓的地下一層。舞蹈教室的面積約180平米,四面都是鏡子,鏡子背后的墻壁還專門進行過隔音包裹。在鏡子的邊角處,會像高三教室一樣貼一些含哲理或勵志的話,不乏中韓雙語:“???(加油)”“????(身土不二)”“努力成為亞洲頂流”。
每天都會有一批年齡在15~17歲之間的少年在此進出。他們會被專車接送往來教室,在疫情之前,少年們經常夜里12點尚未“下課”,而早晨不到6點已于教室內“集合”。
這批少年訓練有素,在問好時會采用韓國風格的鞠躬方式:上身彎曲45度,手臂自然垂下,并保持3秒以上。他們的微笑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其中最懶的學員也曾面對鏡子練習過至少一千次標準笑容。
樓中其他的租戶對這些練習生興趣不大。“望京一帶練習生太多了,與其當虛無縹緲的偶像,不如學編程靠譜。”一位供職于樓上游戲公司的工程師說道,值得玩味的是他們公司正在開發的一款產品恰好是與偶像和音樂有關的手機游戲。
《盒飯財經》隨機采訪了這間教室中的幾位練習生,當提到王一博的名字時,他們明顯露出“渴望”的眼神。1997年出生的王一博,對這批15歲左右的少年而言就像人生燈塔:14歲簽約樂華娛樂,17歲成功出道,19歲成為《天天向上》主持,21歲逐漸走上頂流偶像道路……
“王一博曾像這里的練習生一樣。”白雪最早見到王一博,還是2012年前后去樂華娛樂一次拜訪時。當時王一博尚未出道,他正和其他練習生競爭出道機會。“2012年前后,樂華娛樂像是經濟公司的異類,和同行接觸少、打法不太一樣。”
白雪所說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樂華的“韓流紅利”。在2016年限韓令之前,樂華娛樂因為韓庚等人的關系,成為了國內和韓國娛樂圈關系最深的經濟公司之一。
早在2012年前后,樂華已經采用了中國挖掘+韓國培養的模式。樂華的“星探”會前往各類少年跳舞、歌唱比賽,并發覺苗子。這些苗子會先送到樂華的國內培訓體系進行初訓、初選,通過層層淘汰后,將精英分子送到韓國的訓練基地,繼續訓練、淘汰、擇優。
“在限韓令之前,樂華在走兩條路,直接合作韓國藝人以及培養中韓雙棲藝人。”一位曾于2013年供職于樂華的工作人員表示,樂華的市場定位非常精準,主打國內的韓流用戶。
2014年優酷土豆春季內容推薦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消費市場已經是韓流最大的海外消費市場。在韓流市場的鼎盛時代,樂華找到了一個潛藏的市場機會“中國公司推出的說中文的韓流偶像”。
“引進韓國頂級流量,價格高而且競爭激烈。當時作為新公司,樂華急于找到一個新機會,而且在資本市場需要講新故事。”一位不愿具名的杜華的朋友曾參與過早期樂華項目的討論,他覺得杜華身上最大的優點是“懂得借勢”。
當時市場上最火的韓流產品便是EXO:由韓國公司推出的中韓成員組成的男團。和早年頂流韓團Super Junior出道13人中只有韓庚一個中國人不同,EXO出道12人成員里中國成員多達4人(鹿晗、張藝興、黃子韜、吳亦凡)而這四人迅速成為了中國娛樂市場的新勢力。
王一博正是樂華“中韓合流”路線下的早期練習生之一,憑借2011年一次初中生舞蹈比賽的表現,王一博被樂華看重。而樂華給王一博描繪的“韓國資源”對后者頗具吸引力。和王一博前后腳進入樂華卻最終被淘汰的練習生宋璽如今正在讀碩士,在放棄了偶像之路后他回歸了“平凡生活”。“樂華內部練習生的競爭非常殘酷,層層選拔、淘汰,只有最優秀的才能獲得去韓國深造的機會。”
王一博在樂華體系下“拼”到了最后,2014年他成功以UNIQ組合成員身份出道,這個組合是標準的樂華產品:5名成員中有3個中國人2個韓國人,均被韓國教頭精心培養。如果沒有限韓令,樂華和韓國經濟公司合力打造的UNIQ很可能會走上EXO路線,雙棲于中韓兩個市場。但2016年限韓令的出現,讓樂華出現戰略改變。
“如果你說限韓令下哪些公司獲得了利好,樂華就是其中之一。”在白雪看來,樂華獲得的利好有二,限韓令導致中國偶像市場開始出現產品空缺,一些韓國偶像不被允許進入市場。而大量的節目是需要偶像類產品出現的。這就給樂華旗下的中國藝人帶來了機會。而樂華本身仿效韓國的“叢林法則淘汰”模式,確保了旗下中國藝人實力過人。
以2018年的創造《101》為例,在出道前三名中,樂華培養的偶像占有三個名額:第一名孟美岐、第二名吳宣儀。
“這完全是一家韓流公司,舞蹈風格、歌曲風格、練習生培養體系,完全照搬韓國模式。”一位中國本土老牌經濟公司的CEO直言樂華“像個外來戶”。但他也承認,和發展了數十年的韓國偶像產業相比,中國本土的偶像模式很初級。
2016年限韓令之后,失去了韓國偶像供血的中國公司無法直接與樂華抗衡,采用更先進打法的樂華則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一個被視為案例的細節是練習生管理模式。早在2011年,樂華的練習生管理已經全面采用韓流模式:嚴格的宿舍管理,并且將練習生的個人生活納入淘汰考核。而在當時國內其他經紀公司中,主流的模式是“演員或者歌手經紀模式”。這是一種和偶像模式全然不同的方式。
“韓流的偶像模式下,練習生就是產品,必須按照固定流程成長。中國本土的演員和歌手模式下,藝人更為自由。”在2018年樂華在偶像市場大獲成功后,樂華奉行的“韓流偶像”模式被進一步確定為市場標準。如今大部分經濟公司都采用了類似的模式:韓流管理制度+韓國教練體系+韓國留學深造。
2 接地氣的王一博
王一博正在成為“接地氣”領域的新王:肯德基、滴滴、燕京啤酒、名創優品、美汁源、高露潔、舒膚佳、海飛絲……如果你只選擇王一博代言的產品,那么你起碼可以確保一點:基本的生活訴求能夠滿足。
下沉市場+女性用戶,被業內解讀為王一博的粉絲基本盤。從他代言的產品可以窺探一二:王一博代言的手機Redmi被視為下沉市場的成功產品,準備發力下沉市場的滴滴也官宣王一博為網絡產品代言人。而舒膚佳、海飛絲、巴黎歐萊雅、OLAY、碧浪……則都精準定位在女性用戶。
其實下沉市場并非王一博的主動選擇,更像是順勢的借力而為。“樂華并非那種在藝人剛出道不久,就猛砸資源推人的公司。”白雪認為,杜華的“借勢”思維不僅用于規劃公司發展,也用于了旗下每一位藝人的發展策略。
2014年出道的王一博,并沒有被樂華大張旗鼓地推廣,當時在一些韓流粉絲圈,王一博作為新出道的藝人小有名氣。
接下來的機會對王一博而言至關重要。2015年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的常駐嘉賓韓國人金恩圣因為個人原因要退出節目。當時限韓令尚未執行,節目組為了保持節目慣性,開始尋找有韓流背景的年輕藝人“頂班”。
當時的《天天向上》被視為主打下沉市場的重要節目之一。“芒果系的節目是非常接地氣的,在三到五線城市有極強的號召力,尤其對這些區域的女性用戶影響深遠。”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
在2012年~2016年,大量的互聯網公司為了獲得下沉市場用戶,開始登上《天天向上》節目。百度李明遠、奇虎360周鴻祎、愛奇藝龔宇等商業大佬都參與了錄制。
王一博參加了《天天向上》的“新人挑選”。在日后的采訪中,參與了面試和選拔過程的汪涵回憶稱“當時的王一博不僅敢拼,而且實力過人。”在王一博最早的一次舞臺展示時,他的舞蹈讓包括汪涵在內的節目組成員驚訝,當時幾個女孩盯著舞臺上的王一博目不轉睛,甚至忘了記時。
硬實力被視為王一博成功的基礎。“我們太多人去討論韓國造星技術的重要性了,但樂華的成功實際上建立在引入了韓流的管理模式,從而形成了一種韓流生態。”白雪表示,當時樂華培養出的藝人,在跳舞、表情管理、唱歌等環節往往具備明顯優勢。“樂華的韓流模式,導致所有練習生都在同一個準則下存活:優勝劣汰。”
在杜華的回憶中,和王一博同一批的練習生里,有不少因為受不了辛苦而退出。宋璽則是親歷者,他回憶當時樂華內部有許多“練習生評定”。而韓國教練不是單純地提供指導,這些人還扮演評定者,這批韓國教練非常嚴格,不會像中國教練那樣“放水”。“如果你看中超足球,你就明白發生了什么,那些韓國籍教練總被視為‘嚴酷的教頭’,在練習生世界是一樣的。”宋璽說。
在王一博的早期練習生時代,有一次韓國教練告訴王一博在跳舞時的表情管理不到位。為此王一博主動在課后加練。他不像其他學員那樣,稍有提高就會找教練“印證”,王一博會反復練習直到自己覺得完美,再去找教練。
如果教練依然不滿意,王一博也不會出現情緒波動,他只是安靜地繼續加練。宋璽回憶稱,王一博經常是最晚離開教室的那個人。“話少、勤奮、拼。”這是王一博留給宋璽的最終印象。
這樣的成長過程,讓王一博在《天天向上》的選拔舞臺上有著明顯優勢。他身高180、皮膚白皙,面容俊美卻不陰柔。寡言少語的性格,讓他多了些冷酷味道。在跳舞時,王一博因為常年持續訓練的關系,動作準確干凈。由于早已在更大的現場舞臺進行過唱跳表演,王一博在節目的選拔舞臺上非常自信。“當時覺得,這個孩子身上自動發光。”曾目睹了王一博選拔過程的湖南衛視工作人員回憶稱。
2016年他成為了《天天向上》的常駐嘉賓。這幾乎是王一博的第一次破圈,而《天天向上》的核心用戶,成為了王一博最早的粉絲基本盤之一。
來自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天天向上》所在的芒果TV女性用戶占比高達72.38%,而年齡分布中24歲以下的用戶超過33%。而廣東市場是芒果TV最大的單一用戶市場。
在一次公開采訪中,芒果TV曾給出了官方解釋“廣東存在大量年輕的打工者,他們是芒果TV的核心用戶之一。”正是和《天天向上》結緣,讓王一博的粉絲群發生了第一次變化。從單純的韓流小圈子,擴展到了芒果TV所覆蓋的年輕女性用戶市場。
3 王一博是3.0世代偶像
2018年3月,《創造101》帶火了王一博,作為舞蹈導師,王一博憑借帥氣的外形+舞蹈實力+時尚感,迅速在女性用戶之中圈粉。
在節目開播當天,王一博微博粉絲增量超過50萬,他最終的破圈之旅正式開始。小熊哈尼是運營了一個320人王一博粉絲團的“粉頭”。她描述了2018年3月開始的魔幻之旅。
“我在2016年通過《天天向上》成為王一博粉絲,當時給身邊姐妹安利王一博,效果并不好。但是在2018年《創造101》播出后,一切都變了。開始有姐妹來主動問我這個小哥是誰。”小熊哈尼的粉絲團在2018年3月到4月間擴大了一倍。
和其他的粉絲團相似,粉絲們會聚集在相同的QQ群或微信群中(QQ群為主流方式)。當一個人成為王一博粉絲后,會迅速帶來更多的新粉絲加入群中。《創造101》更像是王一博的一次集中展示,通過節目對王一博產生興趣的人,會在社交場景中獲得關于王一博更多的信息。
“《天天向上》兩年多來的節目幫到了耶啵(粉絲對王一博的愛稱)。”小熊哈尼認為和其他偶像不同,擁有《天天向上》這個節目的王一博,更容易通過社交裂變而獲得更大的流量。因為這種非常接地氣的續播綜藝,很容易幫助藝人獲得“路人緣”。
“大流量節目+高路人緣+好口碑=粉絲社交裂變”,研究粉絲經濟十年的某音樂類APP創始人張泉對《盒飯財經》表示,社交裂變的根本基礎是“好口碑和足夠多的內容”。“當一個人喜歡王一博時,會將其安利給其他朋友,而綜藝+大流量節目讓王一博有多元化的‘內容’被新用戶選擇。”
以小熊哈尼粉絲團中的粉絲為例,有人喜歡王一博的舞蹈,有人喜歡王一博的外形,有人則是因為綜藝中他某次幫助別人的瞬間而感動。“所有人都能在王一博身上找到自己喜歡的點,只有這樣的偶像才適合通過朋友關系網去推薦。”
小熊哈尼舉了一個對比的例子:Justin Bieber。在她看來,Justin Bieber在早期崛起的原因也是“好口碑+多元化內容”引發的社交裂變,但隨著Justin Bieber出現一些負面消息以及生產的內容域變窄,他引發的社交裂變逐漸放緩。
從王一博個人的發展,不難看出其對于“多元化內容”的嘗試。2017年在《天天向上》節目中認識摩托車達人尹正后,王一博便成為了摩托愛好者。甚至在2019年王一博參加了摩托車比賽,拿下了ZIC摩托車賽D組第一。
這種“新內容”的擴展,不僅給王一博帶來了新粉絲,也引起了品牌商的關注。2020年NIKE宣布王一博為官方合作伙伴,這是目前大陸藝人獲得的NIKE體系下最高的合作身份之一。在官宣微博上,NIKE寫到“不管以什么身份出現,他總能玩出點名頭。”
日本艾回(Avex Grope)經濟部部長保屋松靖人曾是亞洲頂級藝人濱崎步的經紀人,在他看來不存在一成不變的“造星公式”,但在某一段周期內會存在更實用的方法。“要讀懂市場的變化。”而對于眼下市場,保屋松靖人認為中日韓都在進入“偶像個性化時代”。“粉絲不再需要千篇一律的工業化偶像,需要有血有肉的個性化偶像。”
互聯網人藍洋曾參與了公司選擇代言人的內部會議,當時他們討論了許多人選,之所以最終決定是王一博基于兩個原因。“我們調查發現,王一博在下沉市場的影響力逐漸增加,此外王一博的延展性很好。”
藍洋以互聯網產品的分析法去解構了王一博:他有一個巨大的流量池,又能提供同賽道其他產品不具備的功能。“我們對比發現,同齡且流量相近的偶像男藝人里,舞蹈、賽車、男團、演戲多元化發展且都成績不錯的只有兩三人,最重要的是他天然的互聯網屬性更強。”
早在出道前,王一博的練習生視頻就在互聯網上出現。出道之后,王一博屬于典型的“樂于用網絡分享自己的偶像”。在王一博的微博上,你不僅能看到他的工作排期,還能看到他的“傻照”、他的愛好、他的傷心以及他的成長。他會因為“LOL”推出新角色而親自實戰幾把然后發條微博,也會因為撿了一只流浪貓而與網友分享。
“接地氣是王一博成功的基礎,雖然他的人設是冷酷、寡言的,但他實際上用微博等產品在直接和粉絲對話。”
研究韓流文化二十年的分析師文熙,舉了一個例子,曾經大紅的偶像組合少女時代前成員Jessica(鄭秀妍)之所以擁有極高人氣,正是因為她從17歲開始就很善于與粉絲“分享自己的情報”。
“這是一種越過了經紀公司的行為,屬于偶像個人。而樂華的模式下,偶像藝人在這方面其實具有較高的自由度。”文熙表示,樂華對于尚未成名的藝人,采用“放養政策”,弊端在于給藝人的支持不夠,但是利好是給了藝人較高自由度。“這些藝人不僅被鼓勵自己努力去嘗試接項目,也被默許合理地與粉絲互動。”
在張泉看來,這是偶像3.0世代的基礎:在1.0世代,偶像被經濟公司精準打造,經濟公司可以通過大量市場調研知道用戶想要什么,然后經濟公司培養出符合這種需求的定制化偶像,其代表就是日本的濱崎步、韓國的HOT等大火偶像,這就像是偶像的“工匠時代”——打磨出精品內容去迎合市場。
在2.0世代,偶像產業進入了工業化時代,成功的模式被迅速復制到不同類別的產品之中。而在3.0世代,行業會迎來一次回歸——工業化的標準件不再被市場喜歡,但是經紀公司又不能像1.0世代那樣準確判斷市場,所以會出現一種現象“你不知道哪一天哪個小孩突然就火了”。
但這絕非是撞大運,因為這個“小孩”能夠成為貨架上的備選品,首先要經過“工匠世代和工業化世代的深度加工”,既有標準件的特點,又有個性化的特質。
其實偶像產業的變化離不開粉絲世界的改變。
“粉絲世界正在發生割裂。”一位騰訊視頻的內部人士對《盒飯財經》表示,他最近思考的問題之一是“偶像藝人已經不能像前輩那樣有太大野心了。”
“不會再出現全民偶像了。”在他看來更為垂直細分的市場已經出現,一個偶像可以實現的最大邊界是拿住屬于自己的“粉絲階層”或者說“粉絲圈”。
眼下,王一博正在面臨另一個挑戰:如何升級到更大的位面。這也是品牌商所好奇的,如果一旦離開下沉市場用戶,王一博的代言魔力是否依然有效?
4 兩個圈子的辯論
娛樂圈的人樂于看到王一博繼續跨越市場階層,而互聯網圈的人則有不同看法。
以白雪和藍洋為例,二人的觀點迥異。前者在娛樂圈打拼近30年,她認為偶像藝人需要不斷實現“品牌升值”,當一個藝人某一天可以代言國際頂級大牌時便意味著邁入了這個圈子的權力中心。
但有著18年互聯網從業經歷的藍洋則認為王一博需要堅守下沉市場+女性用戶的基本盤,并且堅定地在這個垂直市場稱王。“眼下,已經不是一味追求流量的時代了。”
互聯網產品對明星代言的思考其實也產生變化。當王一博代言Redmi手機不久,曾有粉絲在Redmi官方微博留言詢問銷量增長情況,而Redmi的回復很有趣:選擇王一博,是因為看重偶像形象和品牌契合,并不看重銷量增長。
在2020年進行的一次內部討論會上,藍洋帶著團隊頭腦風暴,“如果我們去做藝人經紀,能不能復制一個王一博。”這幫互聯網人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辯論,最后得出了自信的結論:他們可以找到一種模式去復制王一博:找到精準細分市場(擊中垂直細分市場痛點)+打磨產品(偶像特長和能力)+流量造王。
當白雪聽到這樣的觀點后報以禮貌微笑。“許多互聯網平臺也是這樣的邏輯,自以為擁有流量和互聯網思維就能為所欲為,其實偶像產業不像他們想的那樣簡單。”
被白雪視為關鍵的,是每一個偶像的“個體差異”。白雪的經驗告訴她,偶像產業永遠離不開直覺判斷和一些說不清的因素,并非一切都能數據化。
但藍洋認為,王一博成功的模式在于精準找到了細分市場的痛點。“一個完美的適合下沉市場用戶幻想的對象。”
不過王一博的粉絲并不認同這種互聯網思維。夏曉諾畢業于韓國最好的女子大學梨花女大,碩士學歷的她供職于上海的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負責品牌運營,她認為偶像本質上和做手機或APP并非一種事情。
“偶像更像一個品牌而非產品。”在她看來,未來的偶像產業會進一步向品牌化的方向進化。而直播帶貨其實已經是一種預兆。“你愿意購買那些陌生的產品,不是因為它們的品牌,而是因為帶貨者的品牌。真正像手機和APP一樣的互聯網產品,應該是偶像的歌、電視劇和其他具體產品,而偶像本身則是個性化的品牌。”
無論江湖如何評論王一博,他已經走在了新的進化之路上。繼易烊千璽后,王一博成為了《這就是街舞3》的導師。一位親近王一博的人告訴《盒飯財經》,其團隊內部對這個項目頗為重視。這被視為王一博鞏固主業(舞蹈)擴展新版圖(時尚)并爭取再次破圈(潮圈)的機遇之一。
對王一博而言,其實好消息并不遙遠,8月27日在福布斯公布的2020中國名人榜上,王一博名列第9位,而去年他名列第71位,12個月內上升62位,他再次讓世人看到了“王一博速度”。
(文中白雪、藍洋、宋璽均為化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