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玩《陰陽師》的人,究竟在迷戀什么?
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陳心怡
《陰陽師》在元旦開啟了“召回好友”的活動,這對于一款開服還不到半年的游戲來說,是相當罕見的一件事。
1、一個很“肝”的游戲
在 11 月的最后一天,Piko 卸載了玩了近三個月的手游《陰陽師》。她特地為此發了一條微博:“今天做了一件大事,卸載了陰陽師?!?/p>
對 Piko 而言這算是個有點艱難且“心累”的決定:在游戲里,她已經是一名 60 級滿級的“陰陽師”了,除了投入了大量時間在游戲上,她還為游戲充值了三萬多元。年底變得越發忙碌的工作讓她無暇分心,而促使她棄坑更重要的原因是“慢慢變得很累”。
“肝的程度真的是天天肝。之前還因為肝游戲得麥粒腫去醫院割出。”她說。
“肝游戲”是近兩年流行起來的一個詞語,它指的是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甚至通宵來打游戲?!案巍钡米顓柡Φ臅r候,Piko 一天只睡三個小時。最后擊垮她的是游戲在 11 月的一次大型更新,新版本中部分角色和裝備的削弱,讓她覺得之前努力“肝”和“氪”的成果都有點白費了。
或許你并沒有玩過 Piko 所說的這款游戲,但可能曾在微信、微博上被朋友 “曬 SSR 卡”、“吸歐氣”的內容刷屏?!蛾庩枎煛肥蔷W易游戲于 2016 年 9 月推出的一款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的回合制卡牌 RPG 手游。游戲整體的二次元風格、精美的畫風和人物設計、日本知名聲優的配音、容易上手的操作等等要素都讓它成為了 2016 年上線的國產手游中最具人氣和話題度的那一個。
游戲于 9 月 2 日正式上線 App Store,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網易就宣布游戲的日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 1000 萬。根據去年 10 月 App Annie 公布的數據,當月《陰陽師》在全球 iOS 收入榜上位居第一,游戲目前仍然處在國區暢銷榜前三的位置。
來自:App Annie
來自:App Store
但是《陰陽師》自上線以來也一直面臨著玩家的眾多爭議:游戲的架構對韓國手游《魔靈召喚》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借鑒,游戲整體的養成線也被刻意拉得很長,沒有保底的抽卡機制,有些糟糕的活動策劃,玩家肝游戲不斷刷刷刷的過程相當辛苦枯燥……
Piko 的經歷可能會讓不少《陰陽師》的玩家感同身受——明知它的各種伎倆,但還是為這款游戲而上癮。
2、“想變強那就付出吧”
與愛好洛麗塔裝、喜好可愛打扮的外表有些反差的是, Piko 最喜歡的是“斗技”,也就是游戲中與其他玩家的一對一戰斗。
在生活中,Piko 是一個相當有少女心的人,她喜歡各種可愛的膠帶手賬,還在家里堆放了各種各樣的迪士尼玩偶,甚至養了七只貓。不過,Piko 在游戲的虛擬世界里很有好勝心,她吐槽自己“在游戲上太過認真了”。
“這個游戲的確是必須花時間花錢花腦子,這三個一個不能缺。”升級式神和刷出好的御魂都成為了在斗技中打進全服前 50 名的必要條件。Piko 曾經在五天的時間里就完成了一個式神的六星升級,代價是全天只睡了 3 小時。
但游戲中每一次斗技勝利的時刻,都帶來了自豪感與樂觀感?;仡櫮嵌巫顭崆榈臅r間,Piko 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為什么要為《陰陽師》這么“拼命”,但她最大的感覺是“就是開心。”
錢笛在今年 9 月底下載了《陰陽師》,之后就變得有些“一發不可收拾”。
上一個讓她像這樣充滿熱忱的游戲是端游《劍網三》,但自從畢業開始工作后,錢笛就徹底 AFK (Away From Keyboard,離開游戲)了?!皠θ@種一天到晚都要花時間的,工作之后,你想每天下班回來多累啊,躺在床上最多就抱個 iPad 刷個劇啊什么的,難道還正經端坐在那玩電腦游戲嗎?那太累了。 ”
時間的概念在工作后好像變得更加重要。錢笛是湖南人,大學畢業后她因為父母的建議考去了深圳當公務員。年末的工作變得更加繁復忙碌,六點左右,錢笛下班一個人回到家,收拾完所有的事情,給父母打完電話,已經差不多九點了。
但現實世界好像總是少了點兒什么東西。
一個人來到深圳后,錢笛的生活有了不小的變化。遠離了父母和家鄉,曾經的同學也都分散到了全國各地,身邊沒有什么熟稔的朋友。她偶爾也會想象一下回到父母身邊工作的自己會擁有什么樣的生活狀態?!拔蚁牖匕?,但回不了。一個人在這邊沒有一點意思,就只能培養成行為乖僻的一個人,要么看書要么玩游戲,要么一個人去外面看電影逛商場?!?/p>
以前她習慣用看劇或看書來消磨睡前的一段閑散時光,但現在《陰陽師》占據了她相當一部分生活的空閑時間。
“手游還是比網絡游戲對我們這種工作黨要友善一點的,雖然花錢花得多。”當然這種“友善”也只是相對而言,她對游戲耗時耗力的升級機制還是有所抱怨:“太難肝了,好氣啊。肝了一個六星出來感覺整個人都虛脫了,整個人都不好了。 ”
在為自己的式神“姑獲鳥”升級六星的時候,錢笛一般早上要花兩個小時刷完游戲的“體力”,然后用下午的一兩個小時繼續,晚上再刷三四個小時,這樣加起來差不多一天需要六七個小時的游戲時間。
錢笛試圖說服自己理性一點:“像我這種是可玩可不玩的,哪怕體力沒用完,困了我也就睡了,或者想看劇就去看了。 ”到了周末,她會用一天的時間出門走走,并開始花更多的時間一個人逛商場——她用這樣一種強制的方式來讓自己不那么宅。
與此同時,她很清楚自己無法從游戲里獲得任何回報?!盎旧贤度肱c實際金錢的產出不成比。我們玩游戲不就是享受這個過程么,所以我其實從來不在乎最后我 A 了這個游戲的帳號值不值得?!?/p>
3、除了競爭之外,《陰陽師》能讓人獲得什么?
今年 24 歲的廣告人 Eggy 之前從沒有在其他手游上氪過金,但卻第一次為《陰陽師》手游充值了數百元——這并不是一筆大數目,但還是超出了她玩游戲前的預期。
“氪金”這個詞在日語中原為“課金”,意思是指玩家在游戲中的充值行為。SSR 是《陰陽師》中最稀有的卡,因為游戲的抽卡沒有保底機制,再加上自己又實在想要 SSR,Eggy 最后忍不住還是陸陸續續買了游戲中的幾個小禮包。
事實上,她是一個并不熱衷于為手游氪金的人,也很難對一款游戲長情?!拔彝嬗螒蚧静惶吹摹R驗槲疫@個人其實玩一段時間之后會比較冷淡,然后慢慢地就不玩了,時間不是耗很長的那種,所以我一般覺得氪了很浪費,玩到后面就不太愿意玩了。”
Eggy 所在的一整個辦公室都在玩《陰陽師》。加班對于團隊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一件事,而晚上七點鐘《陰陽師》的“狩獵戰”就成為了辦公室“集體活動”的信號。時間一到,有人看到活動開始就會趕緊通知大家:“狩獵戰開始了開始了!”聽到同事的“召喚”,大家都紛紛拿出手機開打。
對于《陰陽師》這樣一款相當二次元的游戲能夠吸引到這么多“不同世界的人”, 身為二次元愛好者的 Eggy 感到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很少游戲是宅和現充一起玩的?!薄艾F充”這個在二次元群體中流行中的詞語同樣來自日本,它意為無需二次元,單憑現實生活就能過得很充實的人。
Eggy 并不能算得上是一名“現充”,相反的她認為自己很宅,周末的時間也往往在追新番動畫中度過。她玩過《LoveLive! 學園偶像祭》、《夢 100》等不少二次元手游,但周圍卻并沒有什么二次元好友能夠和她一起玩這些游戲。“身邊的人比我更宅的只有我男朋友,但他《陰陽師》沒有打。”
游戲設計師丹尼爾·庫克曼認為,玩家決定和陌生人玩還是跟現實生活里認識的人玩,其實就是在“建立新關系還是鞏固舊關系”中做出了有效的選擇。大多數情況下,他自己以及大多數玩家都喜歡鞏固現有的關系。因為不只是所得回報更大,而且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更明顯的聯系。
Eggy 是選擇“鞏固舊關系”的那類玩家。她不喜歡和游戲里的陌生人結交,但覺得《陰陽師》為她增加了一種社交認同感。 “至少和身邊朋友增加了很多話題,其實玩游戲本身也沒希望做大佬。不過朋友之間會稍微攀比一下,比如我有你沒有的 SSR?!?/p>
目前她最大的目標是抽到式神“茨木童子”,“現在也不是學生,都有賺錢也有工資了,如果真的很想氪也就氪了。不會那么瘋狂氪到幾萬塊這種,如果真的很想要個什么,氪個幾千塊應該還是會花的?!?/p>
為《陰陽師》花了上萬元的 Erica 則更傾向于把《陰陽師》當成一款收集向的養成游戲。
Erica 是一個有著十多年游戲齡的單機游戲、養成游戲愛好者,但幾乎從來不玩手游。因為朋友的推薦,再加上對于游戲日系風格和聲優的青睞,《陰陽師》成為了她第一個認真玩并且花錢最多的手游。“式神比較可愛,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些小動作很符合人物性格。比如座敷童子的功能就是給大佬遞火,就覺得好萌啊?!?/p>
對于突然喜歡上的事物,Erica 總是有一個“熱戀期”。她記得自己當初迷戀腐文(BL 小說)的時候,幾乎把當時所有的腐文都看了一遍,甚至對小說“倒背如流”?,F在她把這份感情轉移到了《陰陽師》上,最肝的時候,她一天差不多要花十個多小時用來刷游戲。
她一向不吝于為自己的愛好花錢。對于《陰陽師》,Erica 目前已經在游戲上花了一萬多元,身邊的一些朋友還調侃她為“萬元戶”?!拔沂悄欠N如果你讓我花錢我一定會花的,你要我去買什么會員我都會去買的,喜歡這個我就會去愿意為它花錢。只是之前沒有我喜歡的手游,我根本就不玩,但是如果我玩的話我就會愿意為它花錢?!?/p>
“為了這個游戲,我雙十一雙十二都少買了很多東西?!彼f,“因為愛,也可能是因為一時沖動。在游戲上花錢很難理智呢?!?/p>
即便自己是一個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的人,但 Erica 毫不后悔自己為《陰陽師》的投入。她很享受游戲目前帶來的樂趣,也時常會被組隊時一些陌生玩家的小溫暖和善意所觸動。她有點感慨:“果然還是要組隊啊,還是一起打游戲比較好玩?!边@是一種“在這個世界上并不孤單”的感覺:在喜歡的游戲里,玩家身邊“圍繞”著其他的玩家,他們互相認可,同時對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做這件事抱有相同的理解。
她也從來不會去思考自己為什么會對游戲付出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那些游戲里的挑戰和困難大多被一種名為“開心”的情緒所消解?!拔抑挥惺茏锏臅r候,才會思考我受罪的意義?!?/p>
Erica 原來在一家跨國公司做市場相關的工作,但在前段時間辭了職,現在她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覺得自己最近想通了一件事, “現在(游戲)已經上路了,我就覺得這份錢花得值了,可以了。錢是無所謂的事情,時間和你的精神狀態才是比金錢更重要的事情。”
4、《陰陽師》的“肝”度,是福還是禍?
“肝”并不是《陰陽師》這一款游戲的特性,對于大部分游戲而言,玩家想要玩好必須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經歷無數次的失敗和障礙。
像《偶像夢幻祭》、《LoveLive! 學園偶像祭》這樣的音樂手游,甚至是《奇跡暖暖》這樣的換裝手游,玩家為了得到好的排名和獎勵都需要花不少時間精力去“肝”。
游戲設計師拉夫·奇科斯特在《游戲設計的黃金法則》提出,只有在還沒有完全掌握游戲的時候,游戲才“有趣”。
某種意義上來說,失敗能夠維持游戲的樂趣,而不遠處成功的希望往往比成功本身來得更加刺激。但對于相當一部分玩家而言,《陰陽師》的設計放在國產手游里的確屬于過“肝”了。
在《陰陽師》中,式神最高的星級為六星。將一個二星式神升至三星需要個二星“狗糧卡”,而將一個五星式神升至六星則需要五個五星“狗糧卡”。觸樂曾經在“《陰陽師》手游:為肝而肝”文章中做了一個計算,玩家想要獲得一個六星角色,需要練 360 個兩星“狗糧卡”,這其中還包括了大量重復的為素材升級的過程,而《陰陽師》整體比起它的借鑒對象《魔靈召喚》還要“肝”十倍。甚至作者本身是一個已經對《魔靈召喚》的肝度感到適應的玩家,但《陰陽師》卻讓他在一周之內就想棄坑。
同時游戲中這些式神的裝備——也就是在游戲里被稱之為“御魂”的東西,它們中的那些高級“御魂”的掉率也非常低,要搭配成套并不容易,而“御魂”本身的強化還需要大量御魂作為素材。
為了延長游戲生命,《陰陽師》用了一種不是很讓玩家舒適的手段:它將借鑒對象《魔靈召喚》本身升級裝備、升級角色的難度刻意放大了,從而大大增加了玩家的養成成本。反而另外一些值得挖掘的有趣元素,在目前的版本中被弱化了。
然而《陰陽師》包著日系二次元手游的皮,內里的骨卻是韓系手游的架構——這也是相當一部分玩家起初誤以為它并非國產的原因。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當一部分玩家是第一次接觸《陰陽師》這個類型的手游:他們之前或者沒有什么手游的游戲體驗,又或者是已經習慣了一部分快餐式國產手游的“掃蕩功能”,這也讓他們很不能適應《陰陽師》的“肝度”。
從游戲的整體設計來看,《陰陽師》絕對不是一個快餐式的游戲,這也是它足以吸引那么多玩家的原因之一。但最近官方的部分活動策劃,卻有些背道而馳。
5、那些離開的人
像《陰陽師》這樣一款“又肝又氪”的重度手游,一部分玩家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將熱情消失殆盡,然后離開游戲。游戲策劃師小野發現他身邊有百分之六十的人都因為覺得《陰陽師》太肝而玩不下去,留存下來的主要是那些二次元核心用戶和重度游戲玩家。
Eggy 最近對《陰陽師》最直觀的感受是,除了自己對游戲的熱情變淡,她發現身邊很多朋友也玩得少了,很多等級很高的人都棄坑了。
因為最近新年的游戲活動,Piko 又重新下載了《陰陽師》 ,但她大大減少了對游戲的投入,選擇成為一名休閑玩家,而一開始和她一起玩得很肝的幾個朋友也漸漸“棄坑”了。
這一切或許并非是幾個玩家的個人感受。《陰陽師》在元旦開啟了“召回好友”的活動,這對于一款開服還不到半年的游戲來說,是相當罕見的一件事——這也從某種程度反映了玩家的流失。
盡管《陰陽師》是目前最熱門的手游之一,但手游的壽命是相對短暫的,更何況誰也不知道玩家會在多久之后會對這個游戲失去興趣。
自己對某樣事物的熱情很難維持太久,Erica 很清楚這一點,“我飯過太多東西了,大部分都是這個流程?!彼矚g這種體驗的經歷: “即使以后出了新的劇情我可能也是隨便打打,就很有限,我可能就這么一段時間就夠了?!?/p>
通過《劍網三》三年的游戲體驗,錢笛覺得自己對一款游戲是否能夠長情要取決于好友的陪伴。錢笛很享受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一起玩游戲、討論游戲的感覺?!拔覀冇幸粋€群,那個群里一天到晚都是技術貼。一群技術宅在那里算怎樣收益高,怎么打,他們就是打斗技的玩家。我就在邊上看個熱鬧?!彼呐笥褌兌枷喈敓嵝?,也常常為她的斗技搭配出主意。
“其實我現在玩這個游戲也是因為朋友在?!彼J為每個人肯定都會有對一個游戲厭倦的時候?!熬W游可能比游戲的壽命長一點,但是我覺得一個游戲最多也就一年時間,再怎么樣一個玩家他都會膩的。后面一個游戲要留住玩家不是要開發多少新玩法,要留住人的話只能靠游戲里的情感來維系。”
Eggy 的看法與錢笛相似:“如果大家都沒有棄坑的話,我一般也不太會棄?!?/p>
錢笛不知道自己會在什么時候離開《陰陽師》,也不知道下一個讓自己產生濃厚興趣的游戲會在何時到來。但她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她希望未來的那款游戲依舊會有一幫朋友們和自己一塊玩。
(應受訪者要求,Piko、Eggy、錢笛、Erica 和小野都為化名)
關于「好奇心日報」:
qdaily.com — 把世界變成問號。每日報道與你有關的商業新聞,無論它是科技、設計、營銷、娛樂還是生活方式。另外還有一個“生活研究所”供你吐槽生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