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要在上海開1000家「盒小馬」,背后什么邏輯?
作者:銳裘,首發:銳裘零售觀察
年底 80 家,3 年 1000 家。盒小馬的業務模型是否能支持這場“狂奔計劃”?
盒小馬的取餐柜,拍攝于飛洲國際店
也許你已經了解到,盒馬鮮生在上周開出了 6 家“盒小馬”,主攻白領早餐的場景。
這六家店分別處于黃浦、徐匯、閔行、普陀、長寧的五個核心區域。據悉,盒小馬還將在年底開出 60-80 家門店,以每月 6-10 家店的增速覆蓋全上海地鐵線路與核心寫字樓與商圈。
帶著好奇,我們去盒小馬線下店看了看,并試圖提出了四個問題:
盒小馬定位是什么?
盒小馬與其它老牌餐飲的優勢點在哪里?
它對盒馬的主業務帶來什么好處?
這種模式能否在全國多城鋪開?
01
探店簡報:盒小馬是什么?
開在人流密集處、40個SKU、人均20塊
△ 盒小馬@飛洲國際店
我們首先探訪的是位于徐匯區飛洲國際的盒小馬,它在商場的 B1,從地鐵站出來,徑直向商場走,不久就能看到“盒小馬”醒目的橙色店招。
店鋪面積不大,約 30 平左右,提供各種特色中式早餐,有將近 40 種 SKU ,例如煎餅果子、手抓餅、粥品、蒸包,還有西式的面包、咖啡等飲品可供選擇,客單價在 20-30 元左右。 盒小馬的點餐形式也很方便,分兩種,一是用戶可以提前在 APP 點單,完成下單后到店在智能保溫柜中掃碼取餐;也可以直接現場下單,現制現做,即拿即走,無需停留。從現場觀察,提前下單的用戶占多數。
△ 盒小馬的亮點:取餐柜
光啟城店是我們此行的第二站。其門店選址,同樣在地鐵出站通往光啟城 B2 層的通道上。
兩家盒小馬的空間裝飾都很簡潔,供用戶了解下單流程的 KT 板被放置于店門口。與飛洲國際不同的是,光啟城這家店提供了堂食區域,并附有充電插口,為駐足停留的用戶提供便利。
△ 盒小馬@光啟城店
在和門店負責人交流中,我們得知,經過一周的試運營,盒小馬獲得的市場反響不錯,早餐為高峰時段,午餐、晚餐均有不同的人來購買。
大部分的受眾都是盒馬 APP 的用戶,年輕人為主,他們多數選擇了提前下單到店直接取餐的方式,甚至都不需要店員引導。當然,除了主要客群白領外,也會有住在附近的年長型客群,看到新聞后專門過來,嘗嘗鮮。
02
相較麥當勞肯德基,盒小馬早餐的優勢在哪?
便捷、安全、數字化體驗升級
與此同時,我們也留意到,無論是飛洲國際店,還是光啟城店,兩家店周圍都擠滿了餐飲商戶,有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吉野家、西貝等,更重要的是,盒小馬主打的早餐場景,這些餐飲品牌都已經做了很多年。
△ 同時段的麥當勞@光啟城店
餐飲巨頭做早餐,為白領解決“早餐便利”還要追溯回 20 年前。
2000 年初,肯德基率先辟出早餐時間段,強調低價、中式特色、健康、年輕化,并配備完整的營銷推廣,完成年輕人“早餐升級”的市場教育。此后,麥當勞、漢堡王以及百勝另一個品牌必勝客都相繼推出了早餐品類,開始搶占早餐時間段。
可以說,盒馬派出“盒小馬”做早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進,但同時,早餐市場已經廝殺很激烈了。盒小馬的優勢在哪里?
除了提供的品類多為中餐,且 SKU 極為豐富之外,個人認為,盒小馬的整個購買流程更便捷,用戶從下單到取餐,整個時間最短僅兩分鐘,屬于買賣雙方的效率最大化。同時,設立專屬取餐柜,也設立了安全性及不必要的社交禮儀。
總體來看,盒小馬更像是西式快餐在推出早餐品類 20 年后,升級版的早餐業態,更方便、品類更全。
03
盒小馬對盒馬的主營業務有什么好處?
促活、可控、可復制
從現場用戶情況來看,大部分都是盒馬的已有用戶,盒小馬成為盒馬的又一業態,最大幫助是提高 APP 用戶活躍度,并為用戶提供更多使用場景。
此外,mini 型的盒馬,開店成本低,盡管 SKU 不少,但都是可控的標品,門店也更加標準化,更容易擴張,同時,盒小馬的產品供應并不難做,是基于核心業務板塊的衍生。
盒小馬的在售產品,有 90% 與盒馬鮮生共享,另外 10% 獨立研發。換句話說,早餐品類對盒馬來說是順帶的事情,店內推出的餐品也大多采用預制食品,先在盒馬中央廚房提前制作,再由店內后期加工。當門店擴大至一定值時,盒小馬的多店效應一定會發揮出來。
其實,在推出盒小馬之前,盒馬就已經有 Pick'n Go 來做 mini 店的試運營,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盒馬接下來在上海鋪開盒小馬,是有一定底氣和信心的。
04
盒小馬的模式適合在全國鋪開嗎?
盒小馬預計在上海開 60-80 家門店,未來三年開出 1000 家門店。假設盒小馬將產品完全跑通,在上海鋪開,那接下來,它能下沉到二線城市嗎?
這個答案,目前來看暫時還是未知,基于以下兩點考慮:
1.不需要“那么便利”
二線城市的人是否需要這么快捷、便利的早餐選擇?畢竟,不像一線城市,那里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并沒有那么快,壓力也沒這么大。
2.能否接受目前的定價
如果下沉到二線城市,目前的定價策略是否是當地可接受的?如果不可接受需要調價,那就意味著產品成本控制、產品結構設計都可能做出改變。
總之,如此聚焦的線下消費場景,如果要去新的市場,前期的市場調研需要做更多功課。當然,目前對于盒小馬對外的宣傳來看,并沒有明確指出馬上要拓下沉市場。
總結
盒小馬的確是一次蠻有意思的零售業態創新,僅僅依靠“早餐”和“簡餐”,去維持一家零售店鋪的經營,并計劃完成短期內的擴張,我想,這種事情也只有阿里巴巴這樣的爸爸級企業才敢如此嘗試。
但換句話說,盒馬鮮生之所以如此高調地這一步棋,也許是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測試和風險評估,接下來,盒小馬是否像全家一樣,成為上海新一代年輕白領不可或缺的“城市基建”?它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又會如何調試當下的產品模型?我們會持續關注。
撰文/ 圖片:Eunice
編輯:銳裘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銳裘零售觀察(ID: RQmarket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