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舉報 2016-12-23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來源:虎嗅網
作者:馬又空

打開直播軟件,屏幕時不時蹦出幾條新消息——“XX進入了直播間”。你就這樣通過一部手機,與另外一群相似的人一起和某個主播在房間里聊了起來。

對許多人來說,直播似乎是抵御真實生活乏味的利器。知道網線另一頭,還有人在陪著你,的確能給乏味的生活帶來些許安慰,尤其是當直播間還有幾百幾千甚至上萬人陪你一起時,這份慰藉就變得更加溫暖而厚重。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畫面,可能是互聯網技術制造的假象,它通過網線欺騙著兩頭——一頭,主播以為自己人氣高漲,另一頭,看直播的你以為有很多志同道合的網友。而實際上,幾百人的直播間,不過是數字,真正存在的,只有你和主播。

500人的直播間,只有一個真實觀眾

 當你用百度搜索“直播”的時候,第一個出來的搜索結果,是來瘋。打開來瘋直播,熱門的主播房間通常會有幾千的在線人數。對于一個沒有簽約大牌,純素人的直播平臺來說,這樣的數字已經足夠優秀。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百度搜索“直播”關鍵詞,首先出來的就是來瘋直播

但是如果你仔細觀瞧一會,就會發現一些蹊蹺——比如,一位主播在線人數顯示是1789人,可半個小時里,除了主播自己在說話,直播間居然一條彈幕都沒有。

帶著對這些“沉默大多數”的好奇,我自己在該直播做了一場測試。

首先,我給直播間起了“黑屏、勿進”的標題,并在直播全程中遮擋屏幕,也就是說無論是從標題還是從直播內容,我都告誡了用戶,這個直播間不會有任何內容。可即使這樣,在我開播后的3秒內,就迅速涌進了237人。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為了測試這些“人”的身份,我發了一條彈幕“大家好,你們發彈幕,我給大家發紅包”,這時直播間人數已經增長到339人,而這樣的引導并沒有得到一條回應。

于是,利用互聯網的戾氣,我又在直播間對著這300多人罵了一句臟話,結果依然沒有人回應我,同時,觀眾數還在增長,達到了475人。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這時,其實已經基本能確定這四百多人身份是機器人了。可是為了嚴謹,我還是點開了每個觀眾的資料,結果發現這些觀眾不僅全部來自北京,而且ID全部是3200開頭的,再點開我自己的ID,卻是以1050開頭的。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于是,我試著用自己的另一部手機進入直播間,結果之前涌進400多人并無任何提示的直播間,突然提示有人進入了直播間。緊接著,直播間人氣瞬間變成了527人,可得到系統通知“待遇”的,只有我自己的小號。

再點開我剛剛注冊的小號,發現該號ID為3225,也不是3200。試著用小號給自己打賞,并沒有為我帶來更多人氣。于是關閉了直播間,得到了直播6分鐘黑屏,619人圍觀的盛況。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自此,邏輯應該已經非常清晰了:大批的機器人在房間里冒充用戶增加虛假人氣,并且這些機器人全部顯示注冊地北京、ID全部以3200開頭,會隨著真實用戶的增加而增加,不會隨著打賞的增加而增加。

為了印證這一觀點,我又去別的熱門主播房間看了看,結果發現,這兩個顯示在線人數5467和1290的主播房間,也存在著大量注冊地址為北京、ID開頭為3200的“用戶”。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除了個人主播,這個主打綜藝的直播平臺還有很多正在直播的綜藝節目,這些節目動輒就有數萬人在線觀看,可點擊進去后,手機自動切換成橫屏,只能看見在線人數,無法查看具體用戶。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也就是說,在來瘋直播,機器人ID為9位數,3200是統一開頭。如果這個假設成立,在320000000—320099999之間,存在著10萬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跟真實用戶(包括主播自己)以大概400:1的比例存在于各個直播間里。

按照這個比例來算,這些機器人在300多真實用戶進入后就會用完,至于用完之后怎么辦,是否還有其他ID的機器人作為補充,我不知道。

根據我的統計,除去綜藝節目,來瘋在12月19日下午13:00,共有80名主播同時在線直播。這些主播的房間在線人數最少為318人,最多為5467人,這80位主播顯示的在線人數總和為56602人。而這80位主播并沒有消耗完所有的機器人,換言之,在80位主播直播的時候,來瘋平臺的總在線人數顯示大概是56000,可真實人數,沒有超過300,準確的說,大概為150人左右。

用近乎400倍的數據來造假,這聽起來難以置信,可又的確真實發生在被稱為直播元年的2016,這些機器人,把“無直播,不網紅”的熱鬧變成了一出靠造假來吸引資本的雜耍游戲——因為機器人帶來的“繁榮”,在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分類APP排行榜》和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2016年中國直播App最新排名》里,來瘋直播分別位列第18位和第17位。

作為優酷旗下的一款直播軟件,起初,來瘋只作為一個內嵌頻道出現在優酷首頁上;今年3月8日,來瘋直播正式脫離優酷平臺,作為合一集團旗下的全民綜娛直播App獨立運營。

在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這4家應用商店里,來瘋直播的下載量分別為355萬、437萬、274萬和214萬。也就是說,這個應用在安卓端大概有1300萬左右的用戶量(4家應用商店加起來占了國內移動分發80%以上的市場份額)。

如果單單通過這些數據來看,來瘋是一個發展不錯的直播平臺,雖然離第一梯隊尚有些差距,但絕對能在第二梯隊里站穩腳,并且背后還有優酷、阿里做背書。可實際情況是,這個直播平臺第二梯隊的產品真實用戶數,可能還沒自己公司的員工數多。


彎道暫時不能超車,那就把儀表盤包裝一下

今年被看作是直播元年,雖然觀看直播的用戶從PC時代的幾百萬變成了3.25億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6年6月數據),但300多家直播平臺的入局也讓行業廝殺異常激烈。

目前的直播平臺,能吸引流量的只有3類:顏值秀場、明星走穴、游戲主播。其他的,無論是細分垂類直播還是專業表演類直播,都難以得到火爆關注。

可無論是靠美女帥哥玩秀場、簽知名游戲達人還是請明星來站臺,這些都是第一梯隊的直播平臺已經做過的事,如果后面的直播平臺還想再做,不僅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排名第一的平臺能100萬簽約的主播,排行第11的平臺就需要花500才有可能引入),而且實現超越的可能微乎其微。

即使拋開目前直播平臺大多不盈利的現實,要想在直播大戰里生存下來,差異化競爭也是必要的一步。

來瘋想到的差異化是做綜藝直播。不同于熊貓TV成立香蕉娛樂計劃,通過主播選秀來造星搞娛樂,來瘋背后是有著強大綜藝基因的優酷。

眾所周知,這兩年,優酷的自媒體做的很好,自制的節目也非常出色。當其他視頻網站只顧購買視頻節目的時候,優酷已經開始轉型。而上線來瘋直播之后,優酷把自制綜藝節目直接照搬進直播平臺,打造出了《泳池派對》、《找抽呢》、《看不看》等綜藝節目。

來瘋總裁張宏濤年初的時候甚至表示,來瘋直播將在未來3年累計投入20億資源,尋求100家左右內容制作公司,采用合制或承制等多種合作方式,陸續推出500檔甚至更多的互動綜藝。張宏濤甚至因此得到了一個響亮的外號——20億壕總裁。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是比起觀看自制的綜藝節目,網民更愿意享受直播帶來的那種互動性。折騰了大半年,來瘋無論是用戶量還是活躍度都沒能實現彎道超車。雖然來瘋直播的SLOGAN是“別光看,來瘋玩”,可現實是連看客都沒有,玩又從何談起呢?“利用差異化的直播產品卡位市場,將以藝人為核心的傳統綜藝節目,變成全民參與、深度互動的綜娛直播”這個戰略看起來很正確,但至少目前,來瘋還要靠阿里系喂養資金流,靠機器人制造假繁榮。

根據公布的財報顯示,阿里巴巴今年第一季度投資虧損是7.12億元。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的3.94億元多了81%,而導致投資虧損大幅增加的原因恰恰是因為計入了口碑、優酷土豆和菜鳥網絡的虧損。這其中,僅優酷土豆2016年第一季度就虧損了1.52億元。阿里巴巴 CFO武衛也表示未來幾年優酷土豆會稀釋公司利潤率。

在這樣一個自媒體爆發的年代,通過自家平臺來打造小IP,這種差異化競爭的想法不錯,但直播還是需要更符合平臺特質。直播的火爆其實是源自之前線上秀場的移動化,線上秀場和綜藝演繹一個很大的不同在于其互動性,現在的年輕網民,特別是90后,非常有表達訴求,他們不會只滿足于靜靜地看一個事情,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參與一個事情——通過彈幕吐槽綜藝節目,顯然不屬于“參與”的范疇。

在更新迭代幾乎一年一次的互聯網界,留給來瘋實現自己綜藝直播宏愿的時間又還剩多少?


千億元市場在明天,或者根本就在機器人的假象里

來瘋1:400的機器人比例著實夸張,可業界靠機器人刷人氣的直播平臺又何止來瘋一家。

實際上,數據摻水是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的通病,從門戶網站到電商購物再到O2O,如今又到直播,從沒有改變過。機器人在直播平臺普遍存在,也早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只是各平臺間比重大小不盡相同罷了。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網絡上,數據參水盛行,甚至已成產業

早在今年6月,一篇關于映客、ME直播存在大量僵尸粉的文章就曾引爆朋友圈,在文章中,作者通過反復的黑屏實驗,得出了兩個平臺僵尸粉的計算公式,映客為:Y=38.9X-25.9,ME為Y = 12.442X - 0.8035,其中Y是平臺顯示在線人數,X為真實在線人數。

如果按照這個公式來算,號稱業界第一、估值高達70億元的獨角獸映客,僵尸粉率為97%,而老牌直播平臺YY旗下的ME直播,僵尸粉率為92%。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網友自測的映客機器人觀眾圖表

在行業層面,36氪研究院也曾針對映客觀眾做過一個量化咨詢項目,結論是:在映客,機器人觀眾的映客號頭幾位數字必為4000、7197、11(這和來瘋的機器人機制類似),并且按等級分布降序。當在線觀眾數小于10000時,機器人觀眾平均占比為99%,也就是說,真實觀眾僅占當前在線觀眾數的1%。

除了通過機器人造假,平臺們還有其他“障眼法”:在有些直播平臺,觀眾算法是計算人次,而不是當前觀看人數,進來一個人算一人次,只增不減,而且同一個人重復進出可疊加。

這也是為什么同為互聯網大國,擁有2.8億互聯網用戶的美國,其直播平臺如Twitch、Azubu,在線人數經常寥寥無幾,而國內直播平臺動輒成千上萬。

數據造假已經不是平臺一家的事,它涉及到直播產業的整個鏈條:主播、平臺、投資方,甚至互聯網大佬。據說在一級市場,甚至有VC在投資直播平臺后,鼓勵數據造假,因為這樣公司才能更快拿到下一輪錢,一輪輪傳送到上市。

如果真是這樣,那來瘋這樣瘋狂的造假反而更好解釋:眾所周知,視頻網站一直盈利模式堪憂,包括行業第一的優酷土豆也難難找到合理盈利的模式,即使是最強的youtube,背靠google廣告,也只能勉強達到收支平衡。所以不斷擴張盈利模式是他們急需的,而直播又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不能讓它因為沒人氣而從行業、從資本的視線里消失。

直播平臺上有多少僵尸用戶?深度體驗后,我得出400:1這個比例

常年盈利模式模糊的優酷,把來瘋看做一個突破口

資本市場對于直播行業的狂熱已經持續了很久:今年1月,映客得到了昆侖萬維6800萬元的投資;8月,斗魚拿到了鳳凰資本與騰訊領投的15億元;9月,熊貓也獲得了6.5億元的融資。

面對滿屏的機器人,面對一個程序員就能制造出整個平臺繁榮的現狀,這些動輒過億的融資和估值數十億的公司,真的還能撐起一個數千億元的市場嗎?甚至這些過億的融資、數十億的市值、千億級的市場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都要打上個問號?

人是群居動物,在任何場合都想要尋找一種陪伴,哪怕這種陪伴只是發現在網線的另一端有許多相似的個體陪著你,都能帶來莫大安慰。可如果這些個體全是冷冰冰的代碼,那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凄涼。

好在如今的直播間,觀眾還沒有從他們全部變成它們,好在如今你打開直播軟件的那一刻,還能隔著網線,感受到真實人生般嘈雜的熱鬧。

記得來瘋負責人張宏濤曾對媒體表示,阿里將利用自身優質的內容宣發渠道、綜合的商業變現體系及衍生品體系,幫助直播內容創業者一起將蛋糕做大。希望張宏濤口中的“蛋糕”,未來能讓直播從業者真吃的飽,而不只是看上去很大。

- END - 

本文由 馬又空 授權 虎嗅網 發表,并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于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75108.html 

未按照規范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高陵县| 资源县| 建水县| 玛纳斯县| 鸡西市| 濉溪县| 东乡| 枞阳县| 沙坪坝区| 通化市| 聊城市| 台山市| 班戈县| 西和县| 武宣县| 大邑县| 华池县| 榕江县| 民县| 北辰区| 乡城县| 淳安县| 和政县| 长武县| 荔波县| 都昌县| 马龙县| 临夏县| 阿合奇县| 安陆市| 丹寨县| 新竹市| 军事| 乌鲁木齐市| 原平市| 黄骅市| 清镇市| 慈利县| 托里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