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玩具逛街时突然按下按钮的故事,丰满的妺妺3伦理播放,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百度

2016 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事件盤點

舉報 2016-12-22

2016 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事件盤點

來源:三節課(微信號:sanjieke)
作者:黃有璨

2016年是個有趣的年份。它已經來到尾聲。

整整這一年里,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經歷著“資本寒冬”,尸橫遍野;

這一年里,大家都開始在談“互聯網下半場已經來臨”;

這一年里,大家都在說“不會再出現獨角獸產品”了;

還是這一年里,被萬眾期待著的VR、AR和人工智能仍然在緩慢的前進著,還沒能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爆發點”。

每一年,都會有無數產品誕生、發展、變革和死亡。2016年也不例外。

這一年里,身為“一所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的三節課,也同時扮演著互聯網行業觀察者的角色。但一直以來,我們關注的視角始終都更偏重于“產品”和“運營”。我們認為,相比于資本,“產品”和“運營”本身是更具體的,也是更理性的和有規律可循的。

在2016年年末,我們回顧了一下這一年在行業內發生的大小產品事件,并從中精選了10個我們認為是這一年里最值得關注也最有代表性的互聯網產品事件,分享給你。

請注意,因為這里的視角更偏重于“產品”,因而類似滴滴Uber合并這樣更偏“資本”層面的事件,在此未被我們列入觀察對象。

如去年我們就曾說過的,更關注“產品”,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少談些空洞的理想情懷和融資數字等,多一點踏踏實實的關注產品,研究產品。

*注:以下事件排名不分先后*


事件1:微信與支付寶春節“紅包大戰”

2016年1月25日,躊躇滿志,意在春節期間大干一場,拿下春晚獨家合作的支付寶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春節期間的紅包攻略。

但不曾料到的是,1月26日下午5點,在支付寶發布的春晚搶紅包攻略還沒能被人們普遍知道的時候,微信上線了“紅包照片”,并在短短幾十分鐘內,徹底刷爆了朋友圈,引來了所有行業大V和媒體們的側目,完全搶走了支付寶的風頭。

2016 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事件盤點

點擊了解更多:《采訪:關于紅包照片,我們問了微信團隊十個問題》

以此為起點,微信和支付寶在春節期間展開了一場史上最激烈的“紅包大戰”,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地方在于——支付寶通過“集五福”活動,綁定春晚這個超級流量入口,促使著用戶們通過支付寶結成關系對——這無疑是直指騰訊社交帝國的打法。

2016 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事件盤點

點擊了解更多:《支付寶集福背后的商業邏輯,你知道嗎?》

作為應對,微信表示,“將拿出除夕前后5天的所有朋友圈廣告收入,統統用來發紅包返還給用戶”。

最終,雙方都交上了一份很亮眼的答卷。據官方數據,微信方面春節期間紅包總收發321億次,5.16億人參與;支付寶方面參與“集五福”和春晚“咻一咻”搶紅包的總參與次數則更是達到了3245億次,據稱結成的關系對達到11億對。

以上數據,均為史上最高,也成就了2016年年初最受互聯網人矚目的一場行業兩大巨頭之戰。

然而,對于微信和支付寶之間在2016年的糾紛纏斗,這才只是起點。

在本文靠后的部分,你也會繼續看到這場戰爭的后續故事。


事件2:分答的爆紅與回落

2016年5月,由果殼在行團隊開發的“分答”上線,憑借著輕快的產品形態,以及“偷聽”、“分成”等頗具創新性的產品機制,這款語音問答產品迅速借助朋友圈而走紅。

在此之后,分答也先后引入了很多名人加入,在王思聰出現并對于“你最喜歡的啪啪啪姿勢是什么?”這樣的問題的回答之后,分答得以被推向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級”爆紅,并在此后繼續吸引著包括汪峰、章子怡等等明星入駐。一時間,分答風頭無二,并迅速完成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憑借著其迅速的走紅,應該講,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分答都成為了2016年里的“現象級產品”。

然而,就如同三節課曾經在《王思聰們的爆料狂歡,姬十三面前的岔路口》一文中曾經提出的疑問:

我們都知道,對任何一款產品而言,其長期生命力的基礎,是面向核心用戶穩定、可持續的產品價值。然而,除了現在這種好玩、新奇的形式與產品機制之外,分答能向偷聽者們提供的可持續、穩定的價值預期是什么?

分答在迅速走紅后,也遭遇了它的低谷。

2016年8月10日,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分答全站停服下線,開始了長達47天的“停擺”。據稱,停擺與相關部分對于“語音內容”的審查有關。

到9月27日,分答終于回歸,但此后分答也再未回到原先的熱度,始終維持在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中。

2016 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事件盤點

到2016年11月,分答正式公布了新一輪由騰訊領投的融資,其意欲“重新回到主流視野中”的野心呼之欲出,據官方消息稱,在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分答會有新產品陸續上線。

分答能夠擺脫近3年來“在移動互聯網迅速走紅的產品最終都難以善終”的怪圈嗎?我們拭目以待。

 

事件3:“得到”引領內容變現

2016年初,由羅輯思維團隊出品的一款APP“得到”悄然上線,主打“提供節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

在上線之初,這款APP異常低調,甚至在很長時間內,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與羅輯思維團隊有關系。按照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的說法,得到的上線,源自于他們在對于原先羅輯思維的用戶們進行訪談調研時,發現很多用戶的反饋都是“我很喜歡’聽’羅輯思維”,因而推斷做一個主打知識音頻的產品或許是有市場的。

上線之后,這款最初主打“每天提供4-6段簡化版知識音頻+多種電子書”的產品還是迅速積累起了數十萬用戶。

然而,到了2016年6月,得到才給我們帶來了最大的驚喜——付費訂閱專欄《李翔商業內參》在這個月正式上線面世,并以199元/年的價格售出了超過8萬份——這意味著,僅此一個專欄,最終獲得的收入就已超過了1600萬元,而專欄背后的李翔團隊,不過區區3-5個人而已。

2016 年度十大互聯網產品事件盤點

這一事件背后最大的特殊意義在于:此前十多年的互聯網世界中,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內容必須是免費的”似乎已經成了一條鐵律,此前無數對于內容付費的嘗試都從未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以至于無論是微博微信大V還是各種媒體、門戶網站,在考慮變現時都更多的是考慮廣告、電商、營銷服務等方式。換而言之,“掙不到錢”的內容生產者們從未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尊嚴。

而“得到”以及“李翔商業內參”的出現,是多年來第一次有人把“內容”和“知識”作為一種商品來進行售賣,并取得了成功,這給內容和媒體產品以及無數內容工作者們帶來的啟發和震撼是巨大的。

以此為節點,得到引領了整個2016年下半年中國內互聯網界“知識變現”的浪潮。

在“李翔商業內參”后,得到后來又陸續引進了包括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和菜頭的“槽邊往事”、劉雪楓的“雪楓音樂會”等十余個付費訂閱專欄,以及大量開發電子書、付費音頻等衍生產品,走上了一條他們自定義為“知識電商”的道路,并越發堅定。其中,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付費專欄最終售出超過10萬次,是目前得到所有付費訂閱專欄中售賣量最高的。

截止到目前,得到APP在2016年產生的收入已超過億元,注冊用戶量已超300萬——這才只是它第一年交上的答卷。


事件4:由“魏則西事件”引發的百度聲討浪潮

2016年4月,一則知乎帖子把百度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魏則西,一個23歲的青年,經由百度找到了北京某醫院的信息并前往治療大半年,花費數十萬元后,被宣告治療無效死亡。

在死前,魏則西本人在知乎一個“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的問題下親自寫下了這樣的回答——

百度,當時根本不知道有多么邪惡,醫學信息的競價排名,還有之前血友病吧的事情,應該都明白它是怎么一個東西。

在該回答中,魏則西詳細描述了他們一家人是如何通過百度查詢了北京某醫院的相關信息,如何前往,對方如何承諾保證的。在魏則西死后,這個帖子幾乎瞬間傳遍了互聯網。

人命關天,隨之而來的,是幾乎對于百度的全民聲討。從普通平民到行業媒體再到央視這樣的國家媒體,一時間,提到百度,恨不得人人罵之而后快。

人人皆知,多年以來,“教育”與“醫療”一直都是支撐著百度收入的兩大支柱行業,也正是在這兩大版塊下,滋生著無數陰暗、見不得光的事情。之前的血友病吧事件如是,這一次的魏則西事件也如是。

在無數網友們翻出來的截圖中,你可以看到,百度圍繞著“醫療”領域的變現,做得是多么徹底而無底線,這也成為了大眾聲討百度之時最不可原諒的地方。

640-5.jpeg

點擊了解更多:魏則西事件后,李彥宏今日發內部信《勿忘初心 不負夢想》

突如其來防不勝防的全民聲討也帶給了百度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以此為起點,整個2016年內,百度面臨的輿論環境開始前所未有的惡劣。

最終,由國家網絡信息管理辦公室、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成立的調查組,正式公布了調查結果,對百度提出三大類、多項整改要求。百度隨即迅速回應,提出從六個方面全面落實。李彥宏還發了內部信,提醒百度人“勿忘初心,不負夢想”。

魏則西事件雖已過去,但這一事件背后映射著的“商業產品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我們到底該讓“廣告”以何種方式呈現給用戶,是否需要以及如何約束廣告主,乃至一家企業的唯KPI文化會催生何種惡果等等一系列問題,迄今仍然在拷問著行業從業者們。


事件5:網易論壇關停

2016年9月,網易論壇發布公告稱,因網易傳媒業務發展需要,網易論壇將于2016年10月19日停止服務。這也是繼關閉網易社區、網易微博服務后,網易關閉的又一項傳媒服務。

至此,從1999年上線開始運營至今,走過了17年歲月的網易論壇正式作古。

按照公告顯示,網易論壇正式停止服務前將提供“回憶打包珍藏”服務,可一鍵打包下載每個用戶的個人文章資料和歷史珍藏,過期后,用戶數據不再留存。作為一款曾經承載了大量用戶情感和回憶的產品,它在正式告別前給了用戶們一個情感宣泄和寄托的出口。

網易論壇的關停,某種意義上是傳統PC端社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全面失勢的一個縮影而已,在過往的PC時代,是天涯、貓撲、西祠、新浪、網易等等論壇和社區承載了大量用戶們的在線交流和娛樂,但到了移動時代,隨著用戶時間大量被手機占據,以及移動應用的越發豐富,PC時代的這些老牌社區們開始紛紛失勢。

無論天涯,貓撲,乃至被出售的開心網以及早已淡出主流視野的人人網,都是這一大時代背景下的犧牲品。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切身經歷證明著——PC時代的社區,與移動時代的社區,一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并且要想從PC端順利遷移到移動端,挑戰將是巨大的。

PC時期的社區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與天涯、貓撲、開心網、人人網同時期的豆瓣會是下一個徹底退出主流舞臺的對象嗎?以及,在移動端是否真的不再能夠出現某種近似于PC時代的“社區”的產品了?


事件6:微信小程序的誕生

2016年,在整個互聯網產品界,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一件事,是“微信小程序”的出現——也許從未有過一款產品在正式上線之前就博得了如此之大的關注。

2016年1月11日,張小龍第一次在公開演講中提出「微信應用號」的概念,引發全行業的矚目,大家紛紛猜測應用號的入口在哪里,以及應用號究竟會長什么樣。

9月21日,微信宣布“應用號”內測,只不過名字已經更名為了更為親民和形象更Q感的“小程序”,僅有200人拿到首期內測資格。

11月3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公測,允許開發者將產品提交至微信公眾平臺審核,但是暫時不支持發布。

11月18日,張小龍的一條朋友圈再次引起大眾矚目,在這條朋友圈消息中,他首次展示了,微信小程序可以被添加到手機桌面。

點擊了解更多:《微信小程序開始公測了,一篇文章帶你讀懂小程序到底是什么!》

小程序的出現意味著什么?

按照三節課此前的評論和解讀,微信的發展階段或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IM階段、瀏覽器階段和OS階段。IM階段的大招是語音通信和搖一搖,瀏覽器階段的大招是訂閱號,OS階段的大招可能就是小程序。

換句話說,借由小程序的上線,已經坐擁中國最大用戶量和最多用戶使用時間的微信進一步擁有了更大的可能性——繼承載了我們的信息溝通和信息消費之后,如果真的能夠接入大量更復雜交互更多樣化的服務,微信將能夠成為一個承載量更加巨大的巨無霸,擁有更加可怕的商業空間。

只是,對于小程序而言,在還未正式面世之前就承載了如此之大如此之多的期望和關注,或許未見得是好事。畢竟,對于做產品而言,往往盛名之下,其實難負——在我們的印象中,過去十年時間里,但凡是巨頭公司內部大張旗鼓公開宣布為“戰略級”產品來推進的項目,從阿里來往到百度外賣再到騰訊電商,大多數其實都難以善終。

據最新消息,馬化騰已公開宣布,小程序將在2017年春節之前正式面世。究竟它能給用戶們帶來什么?是驚喜還是失望?我們拭目以待。


事件7:支付寶執著的社交之路

從2015年開始,微信與支付寶的這場爭斗,注定將成為中國互聯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2015年,“微信支付”的迅猛發展第一次讓同樣用戶量巨大,在線支付市場的老大“支付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

作為阿里內部用戶體量最大,直接帶來龐大現金流,且苦心經營了十多年,已經擁有海量用戶支付和安全數據的戰略級產品,支付寶無疑無法接受自己的地位遭受威脅。

于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支付寶開始祭出了大招——你來攻我的支付,我就來打你的“社交”。

這一嘗試,以2015年9月支付寶上線“生活圈”為起點,到2016年春節期間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達到第一個高潮,雖然推進得極度艱難,卻仍然可以讓人看到支付寶的決心。

在整個2016年里,支付寶的“社交化”嘗試,從未中斷。

6月1日,在沒有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在所有用戶的昵稱后面添加了“寶寶”兩字,出現了類似于“每個星期日寶寶”的鬧劇,再次引發網友大規模吐槽。

8月10日,支付寶推出9.9版本,首頁大改版,工具類入口減少至8個,其余空間讓位給feed流式樣的“生活動態”,其內容包括好友推薦、好友動態、服務資訊等等。在產品端,支付寶向“去工具化”再次邁出一大步。

9月29日,支付寶上線“到位”功能,允許用戶基于地理位置提供或索取個性化生活服務。迄今為止,“到位”功能占據著支付寶首頁的黃金位置,但在上線最初一周引發大量關注后,迅速沉寂。

11月27日,支付寶“生活圈子”功能更新,部分圈子只允許女用戶發布動態,而芝麻信用分750以上的男性用戶則可以贊賞評論。在圈中出現了大量大尺度照片并引發公共輿論危機后,支付寶正式道歉,“圈子”的運營此后轉入低調。

上述事件中的每一個,在2016年的互聯網圈中,也幾乎都形成了“刷屏”級的效應。

點擊了解更多:《從支付寶新功能出發,盤點那些年支付寶的奇葩社交嘗試》

但,與微信在新功能上線前往往會預先放出消息測試輿論走向的做法不同,支付寶的每一次新功能上線,似乎都是在悄無聲息間突然上線,然后迅速遭到各種吐槽,再之后就開始了運營和公關方面的各種疲于應付,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支付寶面臨的一種常態。

在這個立場上講,支付寶一方面在不斷嘗試和努力,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暴露出自己對于“社交”領域的陌生和準備不足。

當然,雖然存在著種種問題,但“圈子”上線后的一度火爆,也讓支付寶第一次觸碰到了“社交”的巨大魅力——一旦你真的找到了某個引爆點,“社交”所帶來的爆發力和數據增長將是驚人的。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曠世日久的戰爭,在2017年,仍必會繼續。


事件8:知乎全面開啟“知識變現”

2016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苦心經營了多年的知乎,終于開啟了其商業化之路,并交上了一份布局清晰的明確答卷。

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知乎在這一年完成的諸多重大產品更新——

2016年4月1日,值乎1.0刮刮樂版本作為愚人節彩蛋發布。
5月14日,值乎2.0懸賞問答版本上線。
5月14日,知乎Live發布。
6月3日,知乎專欄贊賞功能開始內測。
6月6日,值乎3.0付費提問語音回答版本上線。
7月15日,知乎問答推出付費轉載的功能。
7月20日,知乎機構賬號上線。
8月18日,知乎專欄贊賞功能正式開放。
9月21日,知乎書店上線。
11月17日,知乎話題索引功能上線。

這一系列產品的發布背后,展現出的是知乎在“知識服務”市場中的布局和圖景。簡而言之,知乎希望通過占據和打通用戶“獲取知識”和“消費知識”的各個場景,并在各個場景中都打通其商業化鏈條,以此來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知識服務市場”。

640-6.jpeg

這其中,給人最大驚喜的,無疑是“知乎Live”。這款主打知乎站內的知識大V在線付費語音分享的產品,一經推出即誕生了李開復和李笑來單場Live收入數十萬元的震撼事例,給予了更多內容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自由”和“變現”的可能性,而憑借著知乎Live的出現,知乎也第一次有了單月千萬元以上的交易流水。

點擊了解更多:《我購買了60個 Live,做出這份知乎 Live 數據的復盤》

至此,知乎的產品規劃和架構,已經很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 其底層,是關系鏈、Feed流+站內通知等信息分發機制、以及“我的余額”這樣的金融系統,這些東西成為了其可供其他所有服務調用的公用接口。其中,基于關系鏈和知乎主站Feed流的信息分發機制完美解決了很多知識供應者難以傳播自己的內容和服務的問題。

  • 在上端,則如上面的知乎產品矩陣圖所示,知乎通過專欄、問答、知乎Live等各類產品試圖實現對于“知識供求”相關的各個場景的完整覆蓋。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知乎是用5-6年的苦心經營為自己搭建起來了一個理性、認真、且用戶高度愿意為“知識相關服務”付費的一片土壤,在一個“內容變現”成為風口的時代,這片土壤的潛力將是巨大的。

按照周源的公開說法,他認為,這是知乎的“新機會”。


事件9:微博的全面復活

如果有人還有印象的話,在2015年的幾乎整個互聯網圈內,微博都是一款被大量唱衰的產品。

然而,可能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到了2016年,微博開啟了它的全面復活——無論從活躍用戶數據還是財報,微博在這一年內都呈現出一種捷報頻傳的狀態。

某種意義上,微博這一年的全面復活,或許是這一年內“網紅經濟”風口+“直播”、“短視頻”等風口以及自身扎實運營等多重效應下的綜合結果。

這當中,前兩者自不必說,關于微博自身的扎實運營,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進入到2016年以來,微博在每一次社會熱點事件發生后的運營動作都有著可圈可點的表現,正是憑借著其一系列穩扎穩打的動作,微博在2016年內成功地不斷刷新存在感,穩固了其“重大事件第一發聲陣地”的地位,實現了其核心數據的不斷提升。

這當中的典型案例,例如王寶強離婚事件、林丹出軌事件、乃至奧運會期間的微博運營,都是可圈可點的。

其中又以微博在奧運會期間的運營尤為具有代表性——其在產品端為奧運提供了足夠多的展示和宣傳入口;通過高效整合信息并促進信息流通;接入了包括官方、媒體、運動員等在內的豐富信息源;合理運用視頻直播等新形式,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參見:《新浪微博是如何在奧運期間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微博的再次崛起,也難免讓人感慨噓唏:互聯網世界中的故事,確實是瞬息萬變難以預料的。


事件10:直播平臺混戰,快手崛起

另一件在2016年注定無法被忽視的事情,就是大量“直播”類產品的涌現。以至于在2016年上半年,在“直播”領域下,一度出現了堪比當年團購熱潮時“千團大戰”盛況的景象。

點擊了解更多:《既然直播營銷火得不行,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到底要怎么做》

關于“直播”為何會成為了風口,或許以下幾方面匯總到一起可以較好的給予解釋——

  1. 移動互聯網基礎設置的夯實,手機流量帶寬不斷提升,手機流量成本則在不斷下降;

  2. 用戶通過“直播”的方式來生產內容,成為了一種成本最低的生產方式(對比起來,錄播需要準備需要背稿道具等等……實在太麻煩了);

  3. 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中尋求大量無需過腦、更輕快的娛樂體驗,導致了“直播”內容容易受到追捧;

  4. 當“直播”漸漸成為一種流量匯聚形式后,人們開始發現這里其實有著巨大變現潛力,于是出現了一系列類似柳巖直播賣出幾千份面膜+幾萬份農產品的經典事例,由此而起,直播開始成為了一種有明確商業路徑的業務。

于是,在2016年內,我們陸續看到,除了映客、花椒、美拍等產品外,包括微博、陌陌甚至是網易、騰訊等巨頭都先后加入了“直播”戰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直播類產品中,最終異軍突起帶來最大震撼的,竟然是一款叫做“快手”的產品。

與其他直播類產品主打美女、網紅等不同,快手走的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之路。在這款產品上走紅的直播,多是“15秒喝完一瓶白酒”,“褲襠炸鞭炮”等等這一類畫風式的,其目標用戶則主要是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鎮一帶的用戶。

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到2016年年底,快手注冊用戶數已超過4億,每日活躍用戶數超過4000萬,日UGC上傳視頻量超百萬,一舉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視頻社交產品,“獨角獸”氣質展露無遺。

快手的崛起,也再一次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對于一款產品的成長而言,也許與競爭對手們正面火拼得再狠,都不如找到一個你與它們之間徹徹底底的“不同”,并將之發揮到極致。


結語

回望這一年,無疑有幾件事是令我們印象深刻的——

一是個人力量的崛起。無論是知識大V們的變現還是各種網紅們的火爆都與之相關;

二是巨頭之間的重新洗牌。進入到2017年后,圈內流傳了很久的BAT之說,或許將開始出現變化。

回顧以上我們精選的十大事件,其中絕大部分都跟這兩點相關。

互聯網總是追隨和擁抱變化的,也因此,即便是在號稱“資本寒冬”的2016年,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大量令人驚喜的產品出現,這也是互聯網和“產品”的魅力所在。

本文提及的所有事件案例,均基于“有代表性”、“有影響力”、“值得評述”三個標準進行選取。歡迎留言交流。


掃碼關注 3 節課微信公眾號
屏幕快照 2016-12-22 11.02.49.png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平南县| 华坪县| 绍兴县| 平邑县| 商南县| 满城县| 甘谷县| 绥滨县| 阿荣旗| 宜州市| 嘉兴市| 黑山县| 三原县| 江陵县| 项城市| 开封县| 铁岭县| 土默特右旗| 迁安市| 祁连县| 延长县| 凌海市| 乐山市| 奉化市| 永登县| 阿坝县| 罗山县| 罗江县| 邢台市| 如皋市| 长岛县| 酉阳| 义乌市| 朝阳县| 青龙| 汉阴县| 鹤壁市| 阿拉善右旗| 岐山县|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