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士邦找一群設計師比持久,是什么梗?
作者:鬼鬼,來源:廣告常識
一群設計師聚在一起,總會讓人聯想到,天馬行空的創意,和出人意料的視覺表達。
當一群設計師和杰士邦在一起,比持久力時,畫面好像就完全不是想象力能腦補出來的。看到標題,你,是不是也想歪了?
不過,腦洞的確是有點大,有圖為證——
杰士邦「設計持久戰」部分獲獎作品
別說,真是性感和驚艷集于一身,杰士邦和站酷這一波「設計持久戰」,就像持久系列產品一樣,精彩很持久。
歷來擅長在細分人群上搞大事情,和相應圈層做針對性情感溝通的杰士邦,這次和設計師們擦出的火花,也是耐人尋味。
一、深耕圈層:延續人群分層溝通的策略,從視覺強化與用戶的情感
縱觀杰士邦近幾年的各種營銷動作,有一條非常明顯的溝通策略明線,就是分人群對垂直細分領域的人群做精細化的溝通。
聯名馮唐的文學IP《春風十里》,是對校園、文藝青年的深入對話;冠名騰訊NBA直播,是對籃球迷的深度靠近;攜手《這就是街舞》選手阿K,則是對街舞圈的全情互動。
幾年下來,杰士邦先后逐一精準溝通了校園、體育、文化、娛樂、街舞、音樂、藝術等重要圈層,且短期效果和長期合力都非常不錯。
此次「設計持久戰」大賽,延續了這一核心溝通策略,又明顯有不同。相比與文體娛等大眾圈層,設計師圈層顯然小眾得多,但是有了前幾年大眾基礎人群的覆蓋之后,再向上精耕細作,朝著更小而美的專業圈層去激活品牌的影響力和轉化力,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
更重要的一點是,設計師圈層,代表的是更有創造力,以及更具有參與感的一群人,它無疑會將杰士邦在分人群溝通這件事上,玩出更多花頭,激發更多意想不到的情感鏈接。
比如設計師的超強視覺語言,就是為杰士邦過去一直主張的情感溝通,帶來了完全不同于文本的全新溝通方式。
設計師的創意能量,和爆款單品杰士邦黃金持久系列的化學反應,必然為杰士邦的圈層精準營銷是升級,打了一個新樣。
二、設計激活:以持久創意,激活設計師這一KOL圈層的二次傳播
持續一個多月的賽事,正好契合杰士邦持久產品系列的精神。借由設計師們的持久創意,我們也看到巧妙傳達持久這件事的多元視角。
聽說,本次比賽一共收到上千件作品,獲獎作品之外,很多作品在某個點上,也為PGC帶來了豐富的參考點。有的從神話、油畫等傳統文化取材。
杰士邦「設計持久戰」
有的從兩性之間的互動,找到趣味結合點。
杰士邦「設計持久戰」
有的則是從持久的可能聯想,做無限的關聯嘗試。
更有一些讓你捧腹大笑的奇葩小想法。
往深了看,你就會發現,設計激活的,不只是設計師的創作表達欲望,它本質上代表的是,創造力強的圈層,一旦賦予他們足夠的話語權和表達動力,他們不只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紛呈好內容,更有可能帶來源源不斷的二次傳播,和破圈跨界的可能。
選擇和設計師一起搞事情,本身就是選了打入一個自帶KOL屬性的圈層,一旦以創意激活了他們的互動,他們的創造力,天然能撬動巨量的話題和二次流量。而設計師也心知肚明,和杰士邦互動得越密切,雙贏的局面,就越可能降落到自己頭上。
這可能也是,不管有無獲獎,設計師們都熱衷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分享他們為杰士邦設計持久戰設計的作品的根本原因吧。
三、長效效應:不只是一次事件營銷,還可能影響產品
多數時候,品牌搞各種大賽,只是圖一個超長的事件影響力,活動一結束,再無更多波瀾。
而杰士邦在站酷的「設計持久戰」圍繞產品包裝的視覺做文章,等于是上千位專業優秀的設計師,一起腦暴,為改善產品的視覺而出謀劃策。
當然,很多時候,短時間出的作品,很可能難以符合品牌一貫的調性,但基于產品包裝的設計比拼作品,在大賽結束之后,品牌的確是有很多可持續操作的空間。
這時候,這個設計大賽,就超脫了事件營銷,而是在產品層面發揮著更深層次更長久的效果,不管它是通過直接換包裝,還是周邊帶動銷量,它都真正的在影響產品。
當然,具體會從哪些地方入手,很難說,總之,看到這一波設計師的持久腦洞,我還挺期待杰士邦的下一步動作。
做一個大賽,留下的一批在未來有著長效作用的品牌資產,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杰士邦真有一套。
回頭在看杰士邦「設計持久戰」,我們不難得出一些可供業界學習的要點:
(1)有效的策略常用,執行的手法常升級。
杰士邦和設計師圈層的互動,是過往圈層營銷的延續,同時也是大眾圈層向專業圈層升級的一個范例。不變的是核心溝通策略,變得是隨人群而變的具體操作。
(2)做長效營銷,源于產品,又落到長遠影響產品。
看似一個設計大賽,一個事件營銷,因為選擇了有爆發力的產品,以產品的重要部分包裝,作為切入點,進而創造的大量內容,當然既在當下促銷了產品,又可能在長遠上進一步為產品的改善帶來長尾效應。
作者公眾號:廣告常識(ID:adernou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