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微一抖之后,B站也成為了品牌營銷的新陣地
來源:毒眸
原標題:大廠PR漂流到B站
“今天我正式加入B站大家庭,成為了一名B站的萌新。”
7月30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正式宣布入駐B站,此后十天內,雷軍共發布了4條視頻,目前賬號已被105萬人關注。
8月9日,雷軍在視頻中解釋了成為一名UP主的原因,“他們說,我是小米里面最有才藝的,會唱歌,甚至發過單曲”。外界認為,這是雷軍繼續為8月11日的“小米十周年”演講預熱。
雷軍在B站的簡介是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但是他的公告卻寫著:歡迎大家來看我的演講會。身份是“歌手”,源于2015年一次發布會的英語發言被UP主Mr.Lemon剪輯成鬼畜視頻,視頻中“Are you ok”和“Thank you very much”的雷氏發音極具喜感,成為口耳相傳的梗。
該視頻獲得了3128萬次站內播放量,收錄進“入站必刷55大視頻”,一條熱評是“你可以不買他的手機,但你不能不聽他的專輯。” 自此,“雷軍”也成了B站鬼畜區的常青樹。鏑次元去年發布的B站鬼畜全明星榜單中,雷軍是投稿量最高的15位明星名人之一,位列第八,超過吳亦凡、馬化騰和蔡徐坤。
在雷軍宣布入駐的視頻評論區中,滴滴、魅族等一眾“老二次元”品牌號也來蹭了熱度,比如滴滴用“歡迎雷總!Yes ok!”來玩梗,中國聯通評論“歡迎回家”。此時B站仿佛和微博無異,成為品牌營銷的新陣地。
毒眸大致統計后發現,上百家品牌早已將“房子”搬到了B站,以2019年11月為分界線,此前多為游戲、手機等品類;此后開始投稿并認真運營的品牌官號明顯增多,從互聯網大廠、美妝、茶飲到奢侈品,更加寬泛。而獲得青睞、成功“出道”的品牌,在討好B站用戶上可謂不遺余力。
異軍突起的阿里動物園
在雷軍之前,小米官方2016年就在B站“建房子”,即開設官方賬號,發布視頻,如今也積累了91.6萬粉絲。
小米的特點是會玩梗,以雷軍為鬼畜主角的效果往往很好,比如《曾被封禁的官方鬼畜,經馬東呼吁才在B站解禁》獲得68.5萬播放量;同時緊跟潮流,比如2017年7月的一期視頻標題是《世界上沒有一曲Freestyle說不完的發布會》,用兩分鐘說唱歌曲介紹了新品手機;還很懂二次元,2017年就找過初音未來出合作款手機,在B站也發布了多個初音未來的腦洞視頻,比如《公主殿下的頭發到底是什么顏色》,獲得了67.4萬播放量。
《公主殿下的頭發到底是什么顏色》視頻截圖
但從粉絲數、點贊量等數據維度看,現今B站關注度最高的品牌從小米系交接到了阿里系。
早在2019年底之前,阿里巴巴旗下部分品牌就入駐了B站,包括阿里巴巴、淘寶、閑魚、釘釘等,而家族全體的頻繁更新是在今年春節后,大概率是受到了釘釘“逆風翻盤”的刺激。
釘釘最高的投稿始于2019年11月,彼時它和一眾入駐B站的手機品牌(小米、華為 、魅族等)一樣,走專業路線,內容以辦公應用教程為主,投稿集中在科技區。如今再提起釘釘,你大概忘不了滑跪姿勢標準的燕子精。
2月初,由于疫情,在線辦公用戶量猛增,釘釘作為幫助學校和老師完成直播、布置作業等的效率工具,成了學生的“眼中釘”,后浪的摧毀力讓釘釘遭遇成立以來最大的輿論危機,1.3分的評價在AppStore那么扎眼,抹殺了其三年來的努力。
阿里全家桶集體到微博評論區進行安慰、鼓勵、調侃,試圖化解用戶的不滿情緒,也不乏自媒體發聲挺釘釘“無辜”,收效甚微。
釘釘輿情真正的轉折點在《釘釘本釘,在線求饒》發布之后,視頻里它化身黑燕自稱“5歲的孩子”,稱用戶是“少俠”“爸爸”,還說“我知道各位少俠假期不想那么充實,難為你們了”“少俠們行行好,五星分期賠不起”。
《釘釘本釘,在線求饒》視頻截圖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目前視頻在B站內的播放量高達2630.4萬,彈幕表示“官方太慘了”“一跪下來連釘釘都眉清目秀了”。網友總結:“輕輕地,釘釘來了,揮一揮衣袖,帶走了一星的云彩”。
“在線求饒”之后,釘釘的B站賬號從3月起就突破了百萬粉絲,目前粉絲數為117.8萬。釘釘在B站的高光時刻更像是不能復制的一次冒險,畢竟沒有出現第二個播放量千萬級的爆款視頻,近期單個視頻播放量為5萬-15萬。在最新一期視頻下方,一個高贊評論調侃道:“過氣釘釘,在線自救。”
但釘釘的經驗仍然值得復盤。釘釘抓住了疫情期間線上流量大、在線辦公關注度陡升的時機發布視頻,并巧妙玩梗,扭轉外界加諸的人設。同時,釘釘播放量高的視頻都是切合B站用戶喜好的原創視頻,離不開高成本投入和內容質量把控。
在傳播思路上,釘釘解構了自身嚴肅辦公的定位,重塑了年輕多元的品牌形象,使用的載體是Z時代年輕人喜歡的虛擬偶像、網絡流行梗,隔空和用戶對話。比如將B站大火的《新寶島》被重新填詞改編成《釘寶島》,由兩個虛擬偶像釘哥釘妹和釘三多共同演唱,其中一句歌詞是“求把工作和學習都交給我吧,相信我三多”。
釘哥、釘妹和釘三多
釘釘“求饒”出道的經歷也擊中了一眾品牌的心臟,讓阿里家族很快活學活用。阿里巴巴旗下品牌正式在B站出道后,快速地適應了B站的社區規則,播放量高的視頻中,“賣慘”“賣萌”是其情感基調,佐以二次元、飯圈、CP、鬼畜、說唱、土味等多種文化元素和標簽。
比如,阿里云3月5日發過一則視頻,標題是《阿里最慘官方攜阿里全家桶對線》,播放量達到89.4萬,視頻中阿里巴巴全系品牌以人物形象出現,擬人得十分徹底。視頻中,淘寶是橙色頭發、藍色瞳仁的男孩;天貓是黑色頭發的正太;菜鳥裹裹藍色頭發,戴著閃閃的耳釘;支付寶藍色頭發,有淚痣;釘釘是雙馬尾女孩;頭發最少的是達摩院,是頭上點了戒疤的年輕僧人。
“阿里巴巴”則在3月22日發布的視頻中做了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阿里巴巴,今年21歲……有幾個孩子,除了雙11,一般都8點前回家”。以日漫形象出鏡,一臉嚴肅冷靜,卻又穿著鮮艷的橙色西裝、染橙色頭發,畫面很有喜感。
視頻下方還放出了投票,讓觀眾決定下一期視頻劇情內容,一共4個選項,被接近2萬人選擇的一項是“33一轉攻勢,強吻淘寶”,這似乎開啟了阿里系品牌在B站更加放飛自我的嘗試。
盒馬為自己和其他阿里系品牌拉郎配,自己扛起CP粉大旗,如淘寶×盒馬=小盒桃,盒馬×天貓=盒喵,盒馬×支付寶=寶馬,制造了戀與互聯網人的魔性節奏;“阿里巴巴客服”貫徹了一個“慘”字,其中一期視頻用《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的節奏唱道,“你們都是我爸爸,你們要是有氣,盡管朝我來出,我還是您專業的小二,讓我來替您脫發”;而“阿里達摩院掃地僧”正經地做起了“對話”欄目,采訪一系列阿里巴巴員工,近日發的一期“逆天改命”的故事充滿了勵志元素,熱評就提到“看完感覺對未來充滿希望了。”
總而言之,這半年中,阿里系產品通過放低姿態、主動學習和靈活運用B站元素,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人設和風格,和這里的原住民產生了一些良性互動,縮短了和年輕用戶的距離。
品牌有必要在B站扎根嗎?
小米和阿里巴巴的經驗,為騰訊、華為、美團、滴滴等大廠建起“房子”提供了可參照的范本。
近期在B站最成功的品牌操作出自騰訊公關。7月1日晚間,騰訊更新一則視頻,將楊超越在“火箭少女”告別演唱會上的發言視頻重新配音,說”對不起Q哥Q妹們,我真是干啥啥不行,吃辣椒醬第一名“,解釋受騙簽錯廣告合同的事情,在B站的播放量達到811萬。
騰訊發布的視頻截圖
點擊查看項目詳情
明明是一場危機,騰訊此舉卻把最大的關注度和流量握在了手中,同時更多的二次創作和分享又讓其“傻白甜”形象更深入人心,共同為騰訊建構了“氪金平臺”之外的新人設。
品牌的狂歡,也是B站的“勛章”。騰訊公關的手筆被B站商業市場團隊寫進了官方公眾號,作為范本推介,其中提到視頻發布3小時31分鐘后,有273家品牌號參與評論或轉發,有人趁機抽獎引發關注;一天后,二創視頻達到4840個。
美團則在B站運用起“可愛經濟學”。今年5月,為了宣傳外賣員頭盔上的裝飾物“耳朵”,美團外賣的視頻文案是“全國38個城市,只需要外賣下單,戴著兔子耳朵的小哥,可以捏耳朵,統統可以捏耳朵。”光明正大地販賣萌文化,很少有年輕人不吃這套。這條視頻播放量達到87.5萬,分享次數達到1.3萬。
百度公司旗下官方B站賬號包括“百度輸入法”“百度NLP”“百度網盤求盤”,相對最受歡迎的“百度網盤求盤”有923個粉絲,目前只在7月18日和UP主癢局長合作發布了一期標題為《我的地盤》的鬼畜視頻,獲得17.5萬播放量。
百度網盤發布的視頻截圖
而被視為B站競爭對手的抖音和快手都在B站建了賬號,并發布視頻,但都沒有進行官方品牌認證。賬號“抖音短視頻”在B站獲得了4萬粉絲,最后一條視頻時間截止到去年6月;“快手游戲”則獲得了7154個粉絲,最近一次更新在今年6月。
除了互聯網大廠,汽車、奢侈品、美妝、茶飲品牌也入駐B站發布視頻。
比如小鵬汽車2018年開始在B站開始投稿,今年還在B站辦了一場新品發布會;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儼然把自己定位成專業美妝博主,通過分享妝教視頻收獲了6.2萬粉絲;奢侈品品牌DIOR今年6月在B站投稿,目前也獲得了1萬粉絲 、1.3萬個點贊。
毒眸發現,或許是B站氛圍明顯比其他社交媒體平臺開放和包容,一些品牌賬號的視頻中會出現詭異的畫風或過于接地氣的詞匯。
比如,“網易云音樂NEM”用發型酷似一拳法師的光屁股小人做自我展示,讓人不明覺厲;“淘寶”的最新視頻的一句文案是,“捏不好明星的臉,就讓你蛋疼菊花緊”。這些表達方式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平臺可能不會出現,在B站也有人表示“尷尬”,但沒有顯得十分出格。
“網易云音樂NEM”發布的視頻截圖
但無論文本上如何,從平臺的角度看,B站這個社區正漸漸成為品牌營銷的必爭之地。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一直是品牌官方發聲的兩大重要渠道,特點是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用戶規模大,且圖文的輸出效率高、成本低,公關部門運營兩微一抖是基礎要求。但隨著B站年輕用戶越來越多,如今它也成為品牌主動靠攏和有人專人運營的平臺。
在用戶仍然高速增長的當下,B站無疑擁有流量紅利。2020年第一季度,B站月均活躍用戶數1.72億,環比上漲32.3%,同比上漲70%;日均活躍用戶數為5000萬,同比上漲69%。內容產出也隨用戶增長而增長,B站月均活躍UP主數量為180萬,平均每月投稿數量達490萬,相比去年同期都實現了翻倍增長。
一位美妝UP主就告訴毒眸,她從微博轉移到B站的原因在于,B站目前仍有自然增長的流量,且用戶對內容更加挑剔,對于長視頻內容創作者來說很友好。另外,平臺每個月都有悄悄清理僵尸粉,UP主粉絲數量相對真實,B站單個用戶價值相對更高。
名人明星也看到這里的優勢,據UP主肉面小郎君不完全統計,目前入駐B站的名人明星達到316位,包括社交名媛、歌手、演員、鋼琴家、國樂大師等,既有巨石強森等外國知名演員,近期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再次圈粉眾人的寧靜、黃齡、王霏霏等人。
在內容供給充足的情況下,B站用戶活躍性強、互動意愿和質量高,也成了很多品牌眼中的“香餑餑”。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用戶使用時長87分鐘,環比增加10分鐘;全站月均互動49億次,同比增長兩倍多;全站每日視頻播放量達11億次,同比上漲113%。
對于品牌方來說,由于一二線城市用戶多、消費能力強、投放密度小,B站目前仍是營銷的藍海。
據微播易數據研究院,和其他主流營銷平臺相比,B站用戶中30歲以下人群占比近80%,高于其他平臺;B站的一二線用戶比例也是最高的;B站高消費能力人群占比約達70%以上。
圖源:微播易數據研究院
B站商業化正處于初期階段。據微播易數據,大部分UP主沒有開始接廣告,廣告密度和營銷氣息并不濃厚。B站86%以上的廣告投放集中在頭部UP主,11.75%的廣告投放于中腰部UP主,尾部占比很小。
一位品牌公關告訴毒眸,他們最看重的就是互動屬性強的年輕用戶,而且B站目前沒有像微博一樣開通“粉絲通”等漲粉必備工具,或是利用規則屏蔽掉品宣視頻,還沒有出現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動輒限流的情況。
基于商業化考量,平臺也主動向廣告主敞開大門。去年底,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做過《萬物皆可B站》的主題分享,她提到B站有7000多個文化圈層,200萬個文化標簽,2020年B站將向所有品牌合作伙伴開放生態。
一面是高凈值的用戶,一面是相對寬容的平臺,B站能成為新的營銷重鎮也就不難理解了。對于各家品牌來說,流量在這里,下一步想的就是如何做好B站用戶喜歡的視頻。
在B站,大廠俯身彎腰“認錯”,國民應用都使出十八般武藝吸引年輕用戶注意力,或賣萌裝可愛,或賣慘博同情,或耍寶秀肌肉,都是為了被記住、不被拋棄。畢竟,在這個時代,真實、粘性強的活粉,哪怕數量不多,也能撬動更大價值。
而在眾多品牌同臺競技的時候,成功出道的關鍵因素,不在于原本咖位和大眾知名度,在于內容有趣和硬核程度。想要成功獲取B站流量,舊的運營思路或許不可取,而是重新開拓PR表達方式,這方面已經有前輩做出了有益的試驗。
參考資料:
營創實驗室:B站品牌營銷報告Vol.2
微播易:B站這手牌,品牌打不爛
嗶哩嗶哩商業廣告:企鵝憨憨B站走紅記:一場引爆流行的品牌狂歡
作者:夏曉茜,編輯:何潤萱
公眾號:毒眸(ID: youhaoxifil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