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網抑云”,我很抱歉
作者:陸鵬鵬,來源: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易云音樂的評論區成了承載非主流“文藝復興”的平臺,十多年前那波興起于QQ空間的非主流文化似乎在這里找到了歸宿。
官方推出“云村評論治愈計劃”
“網抑云”要變“網愈云”
8月3日,針對“網抑云”現象,網易云音樂正式推出“云村評論治愈計劃”,推出三大舉措,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愿者加入“云村治愈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云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征集大賽。
同時,升級《云村公約》治理虛假編造內容,規范樂評禮儀,為真正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專業幫助。
在此之前,高考黨、抑郁悲觀主義者、看清任何事情的智者、對感情焦頭爛額的女孩子、生活處境寸步難行卻依然堅持的人們、沒故事翻評論的孤獨看客……多個神秘勢力遍布云村各大評論區。
此外,村上春樹、太宰治、張愛玲等人的名人名言在這里也被反復黏貼復制。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
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忘記一個人只需要兩樣東西,
時間與新歡。
你選擇了新歡,我則選擇了時間。
在評論區鋪天蓋地抑郁矯情氛圍的渲染下,網易云最終成為用戶口中“網抑云”。
后經過90、00后等用戶群體的不斷二次開發,各式搞笑表情包、段子、改編版名句層出不窮,如今的“網抑云”逐漸演變成流行于青年群體中帶有一絲“喪文化”色彩的流行梗。
那些一開口就知道是老“網抑云”的資深用戶無不精通無病呻吟、在線求贊、故意賣慘裝文藝、甚至是編撰捏造故事博取同情。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 今日發文評論稱,評論區出現悲春傷秋的文字,體現的是年輕人面對孤獨、焦慮的自我排解乃至宣泄,這很正常。但也提醒我們,網友真實的情緒表達值得重視和善待,虛假編造的內容必須摒棄和治理,這是互聯網平臺應該答好的命題。時刻關注,善加引導,采取措施促進網友心理健康,惟其如此,“網抑云”也會變成“網愈云”。
事實上這類帶有抑郁色彩和情緒的文字在網易云音樂的評論區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內容,只不過近期高度活躍的用戶群體把它重新拉回公眾視野,再加上昨日官方的一則回應,“網抑云”的熱度被推向高潮。
音樂不夠,社交來湊?
截至目前,#網易云回應網抑云#一話題在微博上收獲閱讀9.6億,超8.5萬次討論。并且在一段時間內持續霸占熱搜榜首的位置。
讀者討論的熱度也體現了該音樂產品背后龐大的用戶基礎。
網易云音樂上線于2013年4月,2015年7月注冊用戶破1億,2016年7月用戶數破2億,2017年4月破3億,2017年11月破4億,截止到2019年注冊用戶數破8億。
據極光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高達83.5%。
從用戶畫像來看,網易云音樂的用戶群體更偏年輕化,而95后這類用戶群體往往更具評論欲望,更愿意在社交平臺上追求個性化的表達方式,這也是網易云音樂評論區發展至今逐漸失控走偏的原因。
受限于版權數量的問題,一直以來網易云音樂憑借“音樂+社交”的定位來走差異化路線。在運營方面,網易云音樂通過評論、云村、熱評墻、Mlog、動態等形式構建社區生態,增強軟件的社交屬性,提高用戶粘性。
據比達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在線音樂平臺下載量市場份額QQ音樂、酷狗音樂占據了7成,而網易云音樂僅有15%。
雖然在市場占有率上網易云和前兩位存在明顯差距,但在用戶好感度和人均使用時長上占據優勢,這也得益于長久以來的社區生態建設。
加速開拓版權曲庫
云音樂一季度營收增長顯著
然而對于音樂平臺來說,滿足用戶的聽歌需求永遠是其存在的核心價值,倘若版權數量缺乏競爭力,增加再多的社交附屬功能也于事無補,因此版權始終是兵家必爭之地,背后實則是各大平臺之間無盡的燒錢大戰。
面對外界一直對網易云音樂版權問題的詬病,今年5月丁磊曾表示:“在拿版權方面,我們一直的態度都是愿意花錢,但問題是目前國內個別廠商不愿意賣。”
丁磊一言也從側面印證了,在音樂版權問題上錢并不是萬能的。如今對于大型唱片公司,合作已不僅限于版權的售賣那么簡單,平臺方如何合理的運營好版權才是關鍵。
今年以來網易云陸續拿下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版權、少城時代等版權方,并對音樂IP進行深度開發,與版權方展開多領域合作。以滾石唱片為例,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游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就在8月3日,網易云音樂和抖音宣布達成合作,將加強對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扶持、宣推,發掘音樂的多樣性,助推更多音樂人和作品出圈。
可以看到,今年以來網易云音樂除了在版權方面的投入持續增加外,還利用了平臺的優勢對版權進行了深度開發和營銷推廣,實現音樂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
加速開拓版權帶來的效益也在財報上直接體現出來。
5月20日網易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第一季度凈收入為17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凈利潤為3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30%。其中,網易云音樂凈收入保持同比顯著增長,付費會員數增加。這一板塊的收入也直接拉動創新及其他業務板塊凈收入同比增加28%,達到30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17.6%。
一直以來,外界對于網易云音樂都存在版權少的刻板印象。甚至有用戶戲稱:“網易云挺好的,除了歌少之外做的都不錯。”
如今對于網易云音樂而言,版權重要性正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頻開拓版權的動作印證了這一點。
此次發布云村評論治愈計劃,大力整治評論區虛假編造內容似乎也在宣示,如今的網易云,已不再是那靠個“販賣情懷”上位的“網抑云”了。
作者公眾號: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ID:lanjingcj)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