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位費80萬,只賣出5萬?今天聊聊我眼中的明星直播帶貨
最近,一位曾與柳巖直播帶貨合作的品牌代理向我們大吐苦水:據他了解,柳巖直播帶貨首秀坑位費10-25萬不等,直播間流量包15萬,但他們單品的銷售額不到3萬。
“我們代理的品牌客戶一開始想著是明星直播首秀,有流量。平臺也說資源很好,會大力引流,結果就這樣。”
不僅如此,他們對直播間流量包的效果也表示存疑:“柳巖整場直播的同時觀看人數在3萬-5萬,最高才十幾萬。當天抖音最大的直播應該就是她了,才這么點人,小時榜也沒達到第一。”
真的有這么慘嗎?對此我們也咨詢了抖音方面,他們認為直播間流量包數據沒有問題。負責柳巖直播招商的公司也提供了補償方案——讓品牌另選其他達人補播,不保證ROI。
“看了下這次618明星直播帶貨成績都沒有好的,品牌都花了大價錢,這個費用真的還不如做內容投放。”這位品牌代理補充道。
有人認為,電商主播最大的對手是明星集體加入直播帶貨的戰場。但明星直播帶貨風頭正盛,與之相伴卻的是來自商家的吐槽。還有爆料稱,之前有明星直播帶貨,80萬坑位費只賣了5萬。
一邊是被質疑的明星,一邊是持續投入的商家,明星直播帶貨真的是黑洞嗎?今天聊聊我眼中的明星直播帶貨。
01
帶貨成績破億明星的“財富密碼”
以此次618作為參考,我們手動統計了6月1日-6月17日期間,共13位明星在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的直播帶貨首秀。
先上結論:至少從戰報來看,除了有平臺加持的明星,其他能打的可能一個都沒有。
我們先來分析帶貨成績破億的三位明星,張庭、張雨綺、華少直播帶貨的“財富密碼”。關于張庭抖音直播帶貨首秀,我們之前曾發文剖析,雖然她曾是明星藝人,但她的直播不應該被簡單地當做明星直播來看,更像是微商線下活動的線上版。
她的直播間流量并非全部來自抖音,絕大部分來自她的代理的私域流量,從微信朋友圈導流抖音直播間成交,帶來超高的直播間銷售額。換句話來說,張庭直播帶貨的成功并非其他明星、主播能夠復制的。
而張雨綺和華少都選擇在快手直播帶貨。張雨綺是快手電商代言人,而華少是快手品質好物推薦官。作為快手官方合作的明星,快手給予他們的支持是其他明星難以比肩的。
華少本身就是主持人,對商品介紹、節奏把控和粉絲互動上都很熟悉,直播過程中更是送出了一套海南商品房,該話題也在微博引起熱議。
張雨綺的直播帶貨首秀則是搭檔快手頭部帶貨主播辛巴。用一句話給不了解辛巴的朋友介紹他的帶貨能力:6月14日,辛巴回歸快手,單場直播帶貨銷售額超12億。因此,張雨綺在直播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只負責保持美貌和得體,由辛巴負責介紹和賣貨。最終,張雨綺單場直播帶貨金額達2.23億,漲粉300萬。
明星搭檔平臺頭部帶貨達人的模式并不少見,有了頭部帶貨達人的助力相當于是明星直播帶貨成績的保證。一方面,他們自帶電商粉絲,有了一部分流量的保證。另一方面,他們對于直播帶貨十分熟悉,知道如何調動用戶情緒、介紹商品、控制直播間節奏等,明星只要適時配合,不至于翻車。
02
明星的流量越大,帶貨能力越強?
做個選擇題:“星女郎”林允和全網250萬粉絲的美妝博主“露露黃了”在淘寶直播帶貨,你猜誰的帶貨首秀成績更高?或許很多人會選擇林允。但現實是“露露黃了”4月淘寶直播首秀銷售總成交額超660萬元。
而銷量盒子助手數據顯示,林允直播帶貨首秀銷售額只有239.9萬元。這一成績放在一眾明星、達人直播帶貨里,并不顯眼。
數據來源:銷量盒子助手
作為一線女星,林允的種草能力在小紅書已經被證實。為了直播帶貨首秀,她也展現了很大的誠意:化名“林實在”,喊出“跟著霞姐不瞎買”的口號。同時,提前一周預熱,曾去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參加淘寶直播明星入駐摸底考試。
淘寶直播啟明星負責人新川說:“林允確實非常適合做淘寶主播,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會買、會淘、愛分享,對產品有一定專業度,這是明星來做淘寶直播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林允直播間還打出了賣飛機的噱頭,原價20萬的包機服務,在林允的淘寶直播間直降8萬,六折包機。
誠意和噱頭都有了,沒想到首秀成績卻有點“打臉”。倒不是說林允的成績不夠好,而是她的帶貨案例或許證明了:流量越大,帶貨能力不一定越強。
其實,明星帶來的流量并不精準,又有多少用戶會為了明星直播花錢?大部分看明星直播帶貨的用戶可能只是湊個熱鬧,就像你逛街遇到個明星,難免會想圍上去拍張照片。
那么,有死忠粉基礎的明星帶貨能不能行?
以鹿晗這樣的頂級流量為例,他于6月16日在陳赫直播間,和陳赫、朱楨一起搭檔直播帶貨。新抖數據顯示,這場直播銷售額超1400萬元。一場直播銷售額超1000萬元確實是個很不錯的成績了,但只是陳赫直播帶貨首秀銷售額的五分之一。
數據來源:新抖(xd.newrank.cn)
明星粉絲又不傻,只是個直播帶貨的“站臺”活動,也沒有品牌代言人的身份,何必太過追求銷量?只要明星一站臺,粉絲就乖乖交錢,莫非還真不把粉絲的錢當錢了?
淘寶直播負責人玄德認為,直播電商的本質是電商,而不是直播。直播電商絕不是流量生意。流量可能是里面的一個要素,但絕不是說流量解決一切。
說到底,明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個個都能在直播間里花幾小時就帶貨千萬,甚至上億,更何況如今各平臺、達人戰報都有水分的嫌疑。圓氣文化創始人趙圓圓曾發微博吐槽:“是人是鬼首秀都能破億……一場能賣100萬以上,退貨率低一點,認認真真講解產品,商家覺得你很負責,就已經是個很好的大主播了。”
然而,很多明星直播帶貨往往被詬病配合度不高、不按腳本來、說錯產品賣點、溝通不暢。很多時候,明星在自己的直播間像是個吉祥物,助播反客為主,瘋狂輸出內容,包括介紹產品、cue流程等,明星反而像是嘉賓。據業內人士爆料,更有甚者,為了面上好看,還會刷單。
部分明星做直播帶貨的心態是撈一票就走,專業度堪憂,很難稱得上是合格的電商主播。商家可能會吃一次虧,但后續高昂的明星帶貨坑位費還有誰會愿意買單?
03
明星直播帶貨是為了宣傳,還是賣貨?
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柳巖直播轉化低,此前據媒體報道,知情人士爆料小沈陽直播翻車:
一個坑位費20萬,承諾10倍以上的ROI,多數品牌連一倍都沒有達成。一些品牌方第一次上小沈陽直播,看到官方又有資源扶持,本來抱著很大的期望,卻連零頭都沒達到。盡管坑位費會退,但還是有不小備貨損失。
其實,明星和商家的矛盾點在于:明星直播帶貨的重點,到底在明星,還是帶貨?或者說,到底是明星帶貨,還是明星帶品牌?
明星覺得自己影響力大,坑位費應該更高。商家則認為直播帶貨是銷量導向,高額坑位費得保證ROI,誰都不想花了一大筆錢,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一場直播的坑位費大于傭金收入,那這還是直播帶貨嗎?
或許明星直播帶貨更像是直播廣告。以前,明星一場活動為一個品牌站臺,現在一場直播為n個品牌帶貨,宣傳的意義大于賣貨。
明星“下凡”做直播帶貨,既可以使直播帶貨本身的逼格上升,讓更多人知道直播帶貨,愿意嘗試看直播下單,明星直播帶貨的素材又可以被商家所用,反向BD其他達人,或在商品鏈接里作為宣傳素材。
對此,真誠建議追求ROI的商家不要過度迷信明星帶貨效果。不過,如果商家有宣傳需求,倒也可以借明星帶貨直播獲得宣傳素材,總比單獨請明星站臺劃算。
其實,直播帶貨不是萬金油,明星直播帶貨也不是什么萬全之策,大部分直播帶貨成績傲人的明星基本上都是因為背靠平臺。
據了解,還有不少明星將開啟直播帶貨首秀,時下大熱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正在為姐姐們的直播帶貨籌備招商。明星直播帶貨的風還能吹多久?或許是時候該冷靜了。
P.S. 人民日報新媒體、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日前發起成立直播電商研究基地。內容產業服務平臺新榜為直播電商研究基地提供運營支持。
在研究基地成立同時,全國直播電商投訴平臺正式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線。截至6月19日,全國直播電商投訴平臺收到近千條投訴,投訴原因主要集中在訂單被強制取消、付款后不發貨和虛假宣傳。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